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桑切斯摇头道:“炮火终究会有停下的时候,按照他们这种打法,再有一会儿,他们的炮弹就应该不够用了。第一道防线的士兵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立足不稳的时候打乱他们的布置。
我不奢望他们能够将这些野蛮人赶回海里去,但是能打乱他们的布置,就是成功!”
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用来形容桑切斯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如果按照常理来说,桑切斯的推断并没有错,大明远征吕宋,二十四艘新式福船外加一堆辅助舰队组成的强大阵容确实很牛逼。
一艘福船上面就有了算了。
艾森尔甚至于打算通知东印度公司一声,让他们跟吕宋的西班牙人一起通力合作,最起码也要把郑芝龙的舰队拖在吕宋。
与桑切斯一样的是,艾森尔的情报其实也有些落后日本闭关锁国后,荷兰往北方就没有船队再过去,自然也就不知道大明还有一支东海舰队驻扎在登莱。
主要是东海舰队更多的还是在朝鲜以东的海域晃悠,根本就没有来过福建这边。
而这两年因为没有跟郑芝龙的舰队真正的硬怼过,所以艾森尔虽然知道郑芝龙的舰队难缠,却也没有想到明国海军的武器装备会更新换代的如此之快。
而为了稳妥起见,自己早早的就向荷兰国内请求了武力支援,新来的舰队加上台湾现有的力量,怎么着也能大捞特捞一次。
自己应该吞下多少呢?这是一个问题。
吞的太多,不管是国内还是那些东印度公司的家伙们都不会满意,但是吞的少了,自己不满意。
总之这是个很让人纠结的问题。
东海舰队提督南居益也在纠结,精瘦的小老头儿扶着椅子的右手因为用力隐隐有些发白,左手则是在袖子中不断的变幻着鹰爪虎爪一类的功夫招式。
实在是太气人也太欺负人了,郑芝龙那个混帐东西不光抢在自己前面干掉了一支荷南人的舰队,而且还大摇大摆的派人送了一艘回来献给天子。
如果单纯只是这样儿的话也就算了,可是这个王八蛋居然还派人来告诉自己不用谢谢他?
你姓郑的要打的是吕宋的佛朗机蛮子,不是大琉球的荷南蛮子,抢了老夫的人头还派人来说不用谢?
老夫谢你一脸!
但是眼前这个被派来传信的只是一个百户,自己堂堂东海提督难道要为难一个百户不成?
说出去也太丢人了些!
强制忍下了这口气的南居益挥挥手命传信的信使滚蛋,然后对着舱中的一众东海舰队将领们道:“这一次没什么好说的,姓郑的既然抢先一步,那也是他的本事,咱们东海舰队的人算是丢定了!
但是只是一场海战并不能决定什么,早点儿把大琉球的荷南蛮子灭了,只要抢在他郑芝龙灭掉吕宋的佛朗机蛮子之前就行,到时候老夫带着尔等去吕宋帮助他郑芝龙!”
舱中的一众将领都很理解南居益此时的想法,被人上门打脸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如果郑芝龙现在是海盗或者其他的什么身份,东海舰队会很高兴的教他做人,但是偏偏这郑芝龙跟自己这伙人一样,都是大明的海军。
这就没办法了,如果怒怼郑芝龙一波,五军都督府肯定不会饶了自己这些人东海舰队攻击同为大明海军的南海舰队,想要干什么?
造反么?
过了好半晌之后,南居益才算是勉强压制住心中的怒火,对着舱中的将领们问道:“现在说说看,该如何进取大琉球?澎湖已下,是直接从鹿耳门登陆?还是如何?”
东海舰队游击将军钱浩成躬身道:“禀大人,卑职以为可以兵分三路,甚至于兵分四路,合围大琉球。”
南居益唔了一声道:“说下去。”
钱浩成道:“大人,我东海舰队现有新式福船二十四艘,一艘可当荷南蛮子两艘。
而荷南蛮子们在大琉球的舰队仅剩十余艘,远不及我东海舰队。
但是小琉球头,多罗满,沙马岐头,竹堑等地却能够让荷兰蛮子们逃离大琉球。
故而卑职以为,不如十则围之,困住荷南蛮子们可能出海的港口,然后调遣卫所士卒登陆做战为上?”
南居益点了点头,却又接着问道:“其他人呢?都有什么看法?不妨直接说出来?”
同为游击将军的周良志显然不太同意钱浩成的搞法,反对道:“启禀提督大人,卑职以为澎湖既在我手,倒不如直接攻击北港,等拿下北港港口之后再派遣卫所士卒登陆,之后可兵分两路,一南一北,清剿掉岛上的蛮子。”
讨论了半天也没有个最终的结果,南居益心中愈发的不爽,干脆吩咐道:“既然如此,兵分两路。一路直取北港,另一路巡航于海上,防止这些荷南蛮子们从海上逃跑!”
等到将领们都出了船舱之后,南居益才一把将自己身前桌子上面的杯子扫到了地上,怒骂道:“姓郑的不当人子!欺人太甚!彼其娘之!”
南居益的亲兵们干脆低下了头,仿佛没有听到南居益这通乱骂一般提督大人堂堂一个文人被那郑芝龙气成这番模样,骂人都骂的乱七八糟的,足见郑芝龙这事儿干的有多过分了。
气咻咻的南居益甚至于想过是不是应该上书皇帝和五军都督府,告那姓郑的一状。
第五百三十五章 求生欲很强的魏国公
当然,告状是不可能告状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靠着告状来替自己出气。
毕竟都是军中一脉,尤其是崇祯皇帝把五军都督府跟内阁彻底弄成了两条路之后,原本文官出身的南居益就跟朱燮元一样,被划到了五军都督府的军事系统中。
而长时间带兵的南居益心里自然也清楚,军中丢了面子靠告状是行不通的,别说上司瞧不起,连自己的手下人都会瞧不起。
军中信奉的是拳头为大,谁拳头硬,谁说话就硬气,比如这次郑芝龙抢先干掉了荷兰人跑来大琉球支援的舰队,郑芝龙就比南居益硬气,还派人到南居益跟前秀了一波。
现在南老头要是跑去告郑芝龙装逼,唯一的可能就是五军都督府责备郑芝龙几句,然后再把南居益调去坐冷板凳,根本就没有第二种可能。
但是南居益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在天启年间水师装备落后兵员素质差劲的时候能靠着蚁海战术把荷兰人给玩到投降退走,怎么可能会忍下被郑芝龙欺负到头上来的恶气。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
东海舰队到了福建以后离着大琉球的距离可比南海舰队跑到吕宋去砍人近多了。
先干掉大琉球的荷南蛮子,再跑去吕宋打着帮助郑芝龙干掉佛朗机蛮子的名头去炫耀一番,这种装逼手段可比郑芝龙这么简单的装逼有深度多了。
南居益手下的大小头目们在回去跟手下马仔研究怒怼荷南人的时候也是把事情挑明了:“这次让姓郑的骑到头上来了,不能忍!必须得怼回去!”
对于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的这些个破事儿,崇祯皇帝根本就不怎么在意,颇有些任由两支舰队斗争的意思。
自古以来的军队不就是这德性么,哪怕是到了后世天朝,种花家的军队还互相看着不顺眼呢谁都认为自己的拳头大,竞争就是这么产生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不过这种竞争只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是好事儿,而崇祯皇帝有绝对的信心,在自己没有挂掉以前,随便这些家伙怎么作妖也作不出大问题来。
但是现在的崇祯皇帝显然没有心情理会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互相较劲的问题,以后还有北海舰队和西海舰队外加新明岛舰队,关注这几大舰队撕逼的话,自己也不用干别的了。
现在有比这两支舰队更让自己操心的问题。
因为在正月里南京城地震之后,七月份云南也跟着震了一波,接着在快到年底之时,四川不甘寂寞的也跟着震。
关键是地震没问题,卫所士卒们拉出去救灾还是可以的,朝廷又不缺银子,赈济,搞不好哪天就会传来荷南佛朗机蛮子们被宰杀干净的捷报。
好处多而没有威胁,这种情况下再搞禁海就有点儿太扯犊子了。
对于知情识趣的傅元初提出来开放福建海禁的提议,崇祯皇帝自然是大为心动。
一直反对开海的东林党已经凉了,喜欢搞武力抗税便顺反对开海的复社也凉了,现在福建仅有的几个海关眼看着就有些不太够用了。
倒不如多开放一些?
然后崇祯皇帝就把这个问题扔到了朝堂上面南京的朝堂。
因为崇祯皇帝之前就吹过牛逼说要在南直隶等着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的捷报,所以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回京,而是留在了南京。
现在就看看南京内阁和八部的大佬们是怎么想的。
南京的大佬们显然对于京城工科给事中傅元初的提案很头疼当初用来反对开海的理由都被解决了,已经找不到再反对开海的理由。
但是,这些理由都是拿出来给皇帝看的,而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反对开海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姓傅的自然是无所谓的,远在京城的这家伙在南边没什么关系,海上的好处自然也是捞不到多少,开海禁海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没有半点儿影响,反而会在陛下那里落下个好印象。
但是大家伙儿的身后呢?哪家没有海上的生意?哪个背后的情况不是盘根错节?
真开了海,大家伙儿还能像现在一样吃的满嘴流油,连贪污这种事儿都不用干?
没错,就是这么搞笑,南京有路子的诸位大佬们现在基本上没有几个会贪银子的,反正都不缺银子,没必要把自己弄成稻草人。
贪的都是下面那些没有路子的小官员,死的也是他们。
但是问题也出在这儿了。
大佬们有路子自然不用贪,但是大都不想开海,反而希望继续保持海禁,最好海禁再严格一些就更好了。
下面没有路子的官员们却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反正都捞不到好处,就算是捞到的,也是上面大佬们手指缝里流出来的那仨瓜俩枣儿的,根本就吃不饱,对于是不是开放海禁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所以首先跳出来响应开海的就是南京各科的给事中以及更小的一些官员们,内阁和诸部的大佬们大多是一言不发,仿佛是泥菩萨一般。
在大量的低品官员们跳出来响应之后,终于有人跳出来表示反对。
御史。
御史商周时为史官,自从秦朝兼掌监察之后,御史们就开始活跃在中原堂口的政治舞台上品级不高,但是逮谁都能喷,牛逼的连皇帝都喷,甚至于逼得皇帝认错。
大明南京的御史们自然也是一样,这些掌握了话语权的家伙们也是低品级官员中唯一能吃饱的存在当然不是靠俸禄。
而高居在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在把傅元初的奏章扔出去让朝臣们讨论之后,就眯起了眼睛看戏。
争,必须得争,小的跟大的不是一条心这才是最完美的情况,要是整个南京城里上下一心,自己还他娘的不敢带着老婆孩子在这儿待着呢。
南京内阁的诸位大佬们眼见崇祯皇帝在龙椅上面眯着眼睛看猴戏,心里自然也就不爽。
现在只是低品级的官员们在扯皮,大佬们则是要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而关键就是崇祯皇帝到底会偏向于哪一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