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快更新 》》。

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不敢更不要脸一点儿?
    徐文爵有些不服气的道:“此时东有建奴,北有蒙古,西边陕西饥荒,西南奢安贼又反,若是江南之地再起战乱,光凭着北方的收成和税收,能支撑的住么?”
    徐弘基终于确认了一件事自己这个儿子就不是憨厚老实,是他娘的真傻!
    老子当初怎么就没把你射到墙上去啊混蛋!
    心中不断暗骂的徐弘基像是看傻子一般的看着徐文爵,嘲讽道:“江南之地起战乱?拿什么起?拿你爹我以前提辖的后军都督府还是南直隶军府去起?”
    恨恨的将徐文爵一脚踹倒在地之后,徐弘基恨铁不成钢的骂道:“你信不信老子敢去军中喊一嗓子起事,除了亲兵之外,就不会有人跟着?说不好老子还会被捆起来交给陛下处置?
    嗯?!起战乱?那他娘的也得有人跟着起才行!当今陛下是个什么作派你看不到?一旦造反不成,后果你想过没有?
    再者说了,就算是江南乱起来又能如何?水师会跟着乱吗?北方会跟着乱吗?只要不是天下无处不乱,给了陛下喘息之机,手握大军的陛下会怎么样报复你想过没有?”
    等看到被踹倒在地的徐文爵跟个傻子一般愣在那里之后,徐弘基干脆叹息道:“起来罢。 。等陛下来了南直隶,为父就去向陛下求个恩典,让你入军中好生历练,从大头兵做起。”
    这下子彻底傻眼的徐文爵瞪着眼睛望向了徐弘基,难以置信的喊道:“父亲?”
    徐弘基冷笑道:“别他娘的想着什么小公爷啦,这回你给老子去京营或者新军里边,从大头兵开始当起,不许你跟任何人透露自己小公爷的身份,要不然老子就打断你的腿!”
    徐文爵此时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徐弘基的亲生儿子了要不然这个爹怎么这么狠?
    徐弘基却不管徐文爵心中怎么想,干脆挥了挥手,命徐文爵退了下去,随后才喊道:“来人!”
    徐弘基的护卫统领徐崇亮是属于那种家生子,也就是说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跟着魏国公府混的,到了徐崇亮这个份上,说是能当国公府的小半个家都不为过。
    向着徐弘基躬身行了一礼之后,徐崇亮才道:“请公爷吩咐。”
    徐弘基沉吟了半晌之后才道:“去寻那个军中的王允成,告诉他回头答应东林那个王允成的要求。事成之后,让他闭嘴,本公爷自然会善待他的妻儿老小,让他儿子有个出身。”
    徐崇亮领命而去之后,徐弘基才颓然的坐到了椅子之上。
    魏国公一脉传到自己手上,算是完了下一代国公跟他娘的二傻子一般,要不是自己还在,这种蠢货都能跟着那些傻缺一起去造反!
    这他娘的也不看看当今天子是个什么人物,是你能反得了的?而自从当今天子登基御极以来,哪一次杀的人头头的的时候不都是有附送品的?
    前任首辅,文华殿大学士黄立极,剥皮实草后满门抄斩,全天下都知道这位首辅大人贪了多少银子;
    山西八大商九族死绝之后,天下谁人不知道这八家是因为向建奴走私兵器才落得这般下场?
    被锦衣卫值殿大汉将军撞死在金殿上的御史,将其抄家之后,天下又有谁不知道这家伙的家中是贪腐成什么样儿的?
    如果说这些人都是有着自己的取死之道,而且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人,那么孔家呢?
    传承千年的孔家,就算是五姓七望复生于世,只怕也得将之供起来,尊一声圣人之后。
    现在的孔家呢?
    说是北宗暗杀了南宗当代衍圣公所以才除爵之后诛了九族,可是实际上呢?
    这种屁话,糊弄一下屁民也就算了,真正明眼人谁看不出来?
    可是看出来又能怎么样儿?
    当今天子手握大军,又是战场上杀出来的威望,只要不是作死到下旨杀光天下,顺便也学习学习么。”
    见陈冲之依旧怒目而视,祝大郎又打了个哈哈,将话题岔开:“话说,你老兄家里有田几何?年入几何?可曾娶妻?”
    陈冲山斜着眼睛道:“这算是你祝大郎问案么?答的好了给书看,答的不好了挨刀子?”说完之后,陈冲山又讥笑道:“都是明白人,你跟我玩甚么诗与刀?”
    祝大郎干笑道:“你瞧瞧,这就没意思了吧?咱好心好意的跟你聊聊天,可你呢?”
    陈冲山算是见识到了这祝大郎不要脸的一面,干脆闭上了眼睛不再理会。
    祝大郎却也不恼,干脆在陈冲山旁边一呆,就地休息了起来。
    反正聊天不是自己的目的,自己只要保证这陈冲山能活着到凤阳就行了。
    一路行来的崇祯皇帝通过锦衣卫的奏报,知道这些破事儿,不管是南京的还是衡州的,崇祯皇帝统统都知道,只是并不放在心上老子就是头铁刀子快,不服的尽管来试试。
    但是崇祯皇帝的这种牛逼作风到了凤阳皇陵的时候就没再牛逼起来到了老祖宗的地盘上,怎么着也得老实一点儿。
    祖陵,也就是皇帝皇陵位于凤阳县城南十五里,开国洪武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洪武十二年竣工。
    洪武二年,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主要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余间,陵丘、石刻群等。
    明皇陵与南京明孝陵为同一制度,虽非帝王之陵,但“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
    这么牛逼的地方,哪怕是崇祯皇帝再怎么样儿嚣张,也得老实一些才是。
    更何况,根据《大明会典仁祖陵》条规定,凡官员以公事经过者都要谒陵,崇祯皇帝身为大明天子,路过凤阳不来看看自己家的老祖宗,这事儿怎么着也说不过去。
    不去也行,撑死了担个不孝的名声可是偏偏这是大明,不是后世。
    就算后世打爹骂娘的货色有的是,孝这个深深的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字仍然决定了孝敬父母长辈才是主流。
    更不用说现在的大明了,不管是谁,一旦背上个不孝的名声,那可就真是顶声臭十里了。
    哪怕这个人是皇帝。
    拜谒完了皇陵,也就是仁祖陵之后,崇祯皇帝才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
    这祖陵在原本的历史上好像被张献忠给刨了!
    不过幸好,现在张献忠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结果跑到了辽东投奔了毛文龙,一门心思的死磕建奴去了。
    这一点,也算是让崇祯皇帝能高兴一些的消息。
    而让崇祯皇帝不高兴的,则是差不多等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桂王朱常瀛才从衡州跑到了凤阳。
    又一次跟着桂王拜谒完了祖陵之后,崇祯皇帝才在行宫招待了桂王朱常瀛。
    而酒宴过半后,崇祯皇帝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将朱常瀛吓得摔了手中的杯子:“桂王叔,你说朕是不是对于宗室太过于苛责了?”
    朱常瀛心道苛责不苛责的关本王屁事?你自己心里还不清楚?
    可是这话,朱常瀛委实没有胆子当着崇祯皇帝的面说出来,实在是福王朱常洵前车之鉴不远。
    略微斟酌一番后,朱常瀛才拱手道:“陛下何出此言?臣说句大逆不道的,原本的藩王都是些有名无实的王爷,实际上倒比不得海外那些小国的国主来得自在。
    陛下许了各个藩王自行海外开国,原本就是天大的恩典,又有谁能说陛下苛责?”
    崇祯皇帝叹道:“朕也难啊,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不管怎么样儿,朕的这心里,委屈啊。”
    你还敢再不要脸一点儿不?
    因为崇祯皇帝的装逼如风而蛋疼无比的朱常瀛肉疼了半天,才拱手道:“陛下何必在意这些?左右不过是一些无耻文人在乱传罢了,臣一路行来,坊间百姓哪个不在传陛下天恩高厚?”
    崇祯皇帝这才嗯了一声,开口道:“皇兄大行的早,撇下这江山压在朕的肩膀上,朕有些时候也是真的累啊。”
    朱常瀛心道得了吧,老子不跟你玩了,再这么玩下去,老子非得猝死不可。
    打定了主意之后,朱常瀛又对着崇祯皇帝拱手道:“陛下,微臣有个不情之请,万望陛下能恩准。”
    崇祯皇帝笑道:“桂王叔这是说的哪里话,咱们可都是一家人。桂王叔有什么要求尽管跟朕提,只要朕能答应的,一定答应就是了。”
    没错,你能答应的你就答应,你不能答应的就说老子让你为难了,到时候老子就得把自己说的话收回来,还得跟你请个罪什么的,你这算盘打的可真他娘的好。
    老朱家怎么就出了你这么个不要脸的玩意!

第三百六十章 老子跟你讲道理
    朱常瀛深深的感佩于崇祯皇帝的不要脸,但是自己的要求该提的还是得提,而且还可以顺势上杆子爬,往高了提。
    想了想,朱常瀛拱手道:“启奏陛下,臣所想的其实是和唐王叔还有庆王、秦王一般,开国于海外,永为大明屏藩。”
    崇祯皇帝一直都以为自己已经够不要脸的了,但是跟这些老油条们比起来,自己还算是个要脸的。
    就比如朱常瀛,口口声声的说着要去海外开国,永为大明屏藩,可是实际上呢?
    丫的根本就是觉得留在大明国内太他娘的危险了,说不上什么时候就被那些个文人给拖下水,跟福王那倒霉货一样莫名其妙的就没有了。
    至于海外开国,虽然有风险,可是利益也大真正的一国之主,除了回大明的时候要对崇祯皇帝装下孙子,剩下的时间还不是想怎么浪就怎么浪。
    至于之前唐王朱聿键那个王八蛋说的什么国中丞相和太尉由大明指派这一点,朱常瀛倒是觉得没有任何的问题。
    反正老子不想造反,就想尝尝做一个真正的藩王到底是个什么滋味,丞相和太尉能把老子怎么滴?只要不反,还不是随寡人开心?
    最主要的是,留在大明国内太他娘的危险了,寡人又不是笨蛋,才不会留在大明等着被那个狗皇帝一刀给剁了。
    不得不说,朱常瀛提出来的这个要求,从根子上就打动了崇祯皇帝。
    原本把这些圈起来当猪养的藩王们给弄出去就是崇祯皇帝的想法,现在朱常瀛也开始响应了,剩下的藩王们估计就更心动了实在是朱常瀛的身份太敏感了。
    自打福王朱常洵被剁了之后,崇祯皇帝同辈的,适合当皇帝的已经没有了,再往上就剩下朱常瀛一个了。
    而朱常瀛都出海开国去了,这就从根子上决定了崇祯皇帝是唯一合法的皇帝,其他人再想搞出来什么妖蛾子,也失去了一个最佳的目标。
    对于朱常瀛的知情识趣,崇祯皇帝表示很开心,既然桂王叔这般的给面子,朕也不能小气不是?
    先点点头表示同意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桂王叔有这份心思,朕的心里自然是高兴的很,虽然舍不得,却也不好拦着桂王叔一片报国之心。”
    先是假惺惺的胡扯了几句之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桂王叔出海,不知道有什么是朕能帮得上忙的?”
    朱常瀛斟酌一番后,才小心的道:“启奏陛下,一是银子,这个么,臣自就藩之后也有一些积蓄,虽然比不得唐王叔等累世所积,却也够用。
    其二是军队,这个就需要陛下多多帮助了。三是的哪里话,封地自然是要收回的,只要还要等王叔招募流民成军之后才会收回。”
    清楚崇祯皇帝根本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