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排完了杜文焕,崇祯心中还是暗自盘算开了。
从白水的王二开始,再到如今的高迎祥,基本上上都是一伙人抢一个县城,而真正被调拨到县城中的粮食,根本就他娘的没多少。
这也就难怪这些叛军总是在不停地抢抢抢了。
不抢能怎么办?
只要有人带头造反,就肯定会有其他饿的活不下去的人选择跟着造反。
等到有人发现选择造反的人活了下来,等着朝廷岩济的反而饿死了不少,在这种简单到白痴的造反题面前,怎么选择就成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儿了。
可是造反的人多了,就算是打破了县城后拿到一些粮食,可是又能有多少?而且这些人造反肯定是要带着家属的吧?那家属要不要吃?
那么问题就来了,大家伙冒着杀头的风险抢来了粮食,结果又不够吃,那怎么办?再去吃朝廷的赈济粮?
这也是不可能的。先不说造反之后朝廷的赈济粮没得吃了,就算是有的吃,谁又敢保证一定能填饱肚子?
没有人敢下这个保证。
延安府的遍地烽火,其实更接近于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以高迎祥为例子,先是被天灾加上那个举人老爷褚师臣的贪婪无度给逼得活不下去了,无奈之下选择了带着乡亲们造反乞活。
可是从褚师臣家中抢来的粮食又不够吃,就只能再拉拢更多的人去打县城。
结果到了县城发现也没抢来多少粮食!
那还能怎么办?接着抢下一个呗。
就像是现在这种局面一样,别管是国库的银子还是内帑的银子,反正崇祯皇帝都没少花,粮食没少买,可是延安府还是他娘的饿死人。
崇祯皇帝现在就恨不得直接把这些官员全给砍了算了。
可是前世看过的一部跪舔剧里的和中堂说的好啊,这些官员要是没了,谁来发放赈灾的粮食?粮食里面掺麸子能让更多的人先填饱肚子!
想想这种狗屁理论居然一点毛病都没有,崇祯皇帝有时候都不知道是该气还是该笑了。
若说是换成螨清的那位能不要脸的自称十全老人的酋长身上,这倒也是正常——拨的银子少,要赈济的灾民多,所以这些“为国为民”的官老爷们才发明了无比伟大的,往粮食中掺麸子的方法。
可崇祯皇帝不是十全老人啊,从字,这几乎都相当于罪己诏了。
朱聿键心中更是摸不清楚崇祯皇帝在想些什么,当下也只得拱手道:“陛下爱民如子,实乃天下百姓之福。”
崇祯皇帝却是摆摆手道:“朕也是要食言于王叔祖了。”
朱聿键心中咯噔一声,食言?难道才子置换封地的事儿就这么黄铺子了?那才子砸进去的钱呢?
不等朱聿键开口询问,崇祯皇帝却是先开口道:“朕前番说这些灾民所成的叛军之中投降的都随着王叔祖云身毒,如今看来却是不成了。
正所谓故土难离,兼之官逼民反,这些百姓本身却也未必就愿意反了。
因此上,以后投降的叛军,任由王叔祖前去招募,若是有愿意跟着去身毒的,朕绝不阻拦,若是不愿意的,便打散后再安置为民。”
见朱聿键脸上神色仍然凝重,崇祯皇帝想了想,却也想明白了朱聿键的担心,当下又接着道:“愿意随王叔祖去身毒的,以后仍可回大明,朕亦不阻拦。便是有想归葬祖坟的,朕也应许了,如何?”
朱聿键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原本打从王佐挂麾下士卒的宁死不降再到今天延安行都使指挥使赵平汇报的高迎祥部也是宁死不降的情况,朱聿键便隐约觉得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
如今崇祯皇帝这么一说,朱聿键却也是想明白了,当下便对崇祯皇帝拱手道:“陛下天恩高厚,臣代此地百姓谢过陛下。”
崇祯皇帝却是摆摆手道:“王叔祖可别笑话朕了,朕不被百姓们骂成是狗皇帝,朕便谢天谢地了。”
不待朱聿键说话,崇祯皇帝突然间又道:“还有,此地离庆王和秦王封地亦是不远,朕有意让庆王和秦王也一起过来,不知道王叔祖意下如何?”
朱聿键心中也是暗自盘算开了。
延安府看着烽烟四起,可是等杨鹤大军一到,再加上崇祯皇帝的京营和新军,这些叛军基本上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只是又有多少人愿意跟着自己去身毒?
可是庆王和秦王一系加入进来,对自己却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最起码,自己和庆王还有秦王可都算是宗室,等到了身毒之后,这可就真是自己人了,三家联合起来,怎么着也要比一家强得多吧?
要是庆王和秦王不跟自己抢灾民就好了。心中想着,朱聿键对崇祯皇帝拱手道:“臣愚昧,一切由陛下做主。”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却是没有继续再提庆王和秦王的事儿,反而对朱聿键道:“王叔祖不如陪着朕一起去行都司大营看看,若是以后到了身毒,凡是有那些不听话的,王叔祖也可如此处理。”
第二百五十六章 炮决,挖坑坑人(4千字第三更)
“我朱晓松就是去偷电瓶车,被人抓住了打,打死,死外边,也绝不会去写一个字母的代码!”
前世没有穿越时,每到写代码写心烦的时候,崇祯皇帝就会这么爆发一次。
然而每次看到自己因为接一些私活而有进账时的支付宝和微信提醒,一边儿吃着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一边还是暗自合计,还是老老实实的写代码吧。
现在崇祯皇帝感觉这些大明的官员们在贪腐时就跟前世自己看进账提醒一样,每当那动听的提示音想起,虽然嘴上一直在拒绝,可是身体还是很老实的嘛。
等到了延安行都司的营地所在,赵平早已经大开了营门迎接皇帝。
随着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吾皇万岁声响起,崇祯皇帝也正式进入了延安行都司的大营之中。
只是赵平所准备的演练军阵什么的算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看,人家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什么兴趣看什么军阵,反而兴致勃勃地道:“赵爱卿把营中的焕给传了过来。
等到杜文焕见礼完毕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杜爱卿对于后边战事,有甚么看法?”
杜文焕斟酌一番后道:“启奏陛下,臣还是以为当以剿为主。”
见崇祯皇帝面色似有不虞,杜文焕赶忙拱手道:“陛下,臣亦知陛下爱民之心,然则叛军就是叛军,吃过了肉,就不会再有人想着去吃草了。
这一回陛下饶过了他们,能安定下来,或者随殿下去身毒的,肯定会有,但是总会有一些人觉得自己尝到了造反的甜头,以后稍有不顺心,便会举旗造反。”
可是崇祯皇帝还是不相信这样儿的人会特别多。有是肯定会有的,但是不可能这些人都会降而复叛吧?
沉吟半晌后,崇祯皇帝才道:“罢了。先招降罢。除头目外,余者先按之前朕说过的办理,若是再有反叛的,再另外处理不迟。”
杜文焕无奈,只得拱手应是,却听崇祯皇帝又似笑非笑地道:“再如之前一般的杀俘,可千万不能再有了?”
杜文焕心下一凛,躬身道:“臣遵旨,定然不敢或忘。”
崇祯皇帝见敲打的差不多了,这才嗯了一声,命杜文焕退下。
等到杜文焕退下之后,崇祯皇帝心中又盘算开了。
拉着庆王和秦王一起陪着朱聿键去阿三哥的地盘,也是崇祯皇帝从西安府到延安府一路上想了好几天的事儿。
庆王和秦王要是说起来,也是两头大肥羊。
而且,大明的藩王就没有一个不是肥羊的。只是肥瘦程度不一罢了。
但是别忘了,类似于秦王、晋王、代王、辽王、庆王、宁王、谷王、肃王这八家,那可是打明初就存在的塞王,在大明开国之时,那可当真是一国之主,可不是永乐朝以后的藩王能比的。
洪武十一年,秦王、晋王首先分别之国西安、太原。洪武十三年燕王之国北平,洪武二十五年,代王之国大同,洪武二十六年,辽王之国大凌河,后迁至广宁,庆王之国韦州,宁王之国大宁,谷王之国宣德,洪武二十八年,肃王至国甘州,塞王守边制度完全形成。
西安、太原、北平、大同、广宁、宁夏、大宁、宣德、甘州成为洪武末期北边九大核心地区。
塞王统率总兵官,节制重兵,既镇守一方,又声势联络,既化地而守,又汇聚出击,便宜行事,军法从事,九王国遍布北边的同时,晋、燕二王又地处核心,指挥全边,太原、北平二地相应成为北边防御核心地带。
塞王守边制度相对于大将镇守制度下,将领频繁更置、权力浮沉不定,镇守一方,互不节制的局面,无疑大为改善。
但是吧,后来朱允炆那个智障让文官一忽悠想要削藩,这下子九大塞王可就不太高兴了。
咋的,老子跟着你爷爷辛辛苦苦的打了天下,你娃儿刚刚当上皇帝就觉得老子们没用了是不?
觉得自己王位不保的燕王朱老四心想去你娘的,你也不是自己的哥哥朱标,老子还能惯你毛病?干脆怼了你丫的,这江山老子自己来做——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皇位轮流转,今年我来坐?
只是等朱老四登上皇位之后,问题来了——自己一个塞王能怼了侄子,那其他的塞王会不会来怼了高炽和瞻基?
深谋远虑的朱老四觉得这事儿很纠结,就像是故宋的赵匡胤一样,自己能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那以后这些推自己上来的老兄弟们会不会有样学样?
宋太祖赵匡胤觉得这事儿好办,杯酒释兵权,老兄弟们都别带兵啦,多他娘的累啊,你看,当个大官,美女金钱有的是,多美?
所以这一杯酒喝下去,陪着老赵开国的那些老兄弟,不是手指甲疼就是脚上长了灰指甲,个个不带兵玩了。
有心学习下老赵这套路,所以朱老四也是干脆就把心一横,老子给你们封地让你们后代世袭罔替,不用跟别人一样去考举什么的,大家伙儿都安心的当猪吧。
当然,朱老四是不是这么想的,这事儿谁也不知道,毕竟朱老四已经挂掉了。
但是其后的大明皇帝却坚定的认为朱老四就是这么想的——尤其是正德年间的宁王造反一事,就更给大明朝后来的皇帝们敲响了警钟。
由于谁也不想自己的儿子皇位不保,被别人给怼掉,所以发展到后来,干脆连宗人府这么个本来应该是皇家内部的机构都扔给了礼部……
礼部当时可就乐呵了。
礼部再怎么样儿,那也是文臣不是?大家可都是文官一脉,圣人子弟,想不到居然有这种好事儿落自己头上——原本就在想着怎么样儿从皇帝手里抠点儿权利出来,如今可真是天大的馅饼砸头上了!
其实就连这个穿越之后的崇祯皇帝都不止一次的在想,如果当初这些塞王没有反,依着朱元璋当时制定的规矩,光这九大塞王就足够怼死建奴和草原的——尤其是永乐皇帝还把漠南蒙古诸卫给撤了……
但是仔细想了想,其实换崇祯皇帝的话,估计也会做出和朱老四一样的选择——皇后生的娃是自己的,继承了自己的皇位,万一哪个塞王跟朱老四一样的想法,结果造反了呢?
越想越头疼的崇祯皇帝干脆不再去想,他娘的,别管咋地,这回得先把秦王和庆王给拉下水再说,而且这事儿都和人家唐王系的朱聿键说过了,自己总不能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