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崇祯又接着对许显纯道:“沿途都是哪些人在漂没,给朕整理个名单出来。命东厂复核。”
    虽然崇祯没有说整理出名单后怎么办,但是在温体仁等人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一颗两颗人头的事儿了。
    有意转移一下话题的温体仁在许显纯躬身领命之后便接着道:“启奏陛下,前番陛下出征之时,春闱已经考完。不知陛下准备何时殿试?”
    崇祯想了想,左右现在自己去辽东的事儿已经黄了一半,能去的可能性也不算太大,便说道:“三日之后罢。明儿个的大朝会,先对有功将士进行封赏,再将朕亲征之事诏告天下,让百姓一起跟着乐一乐。”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封赏(4K大章二合一)
    第二天的大朝会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前半部分依旧让崇祯皇帝感觉到想睡觉。
    难怪有人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四月里纳了完颜玉卓为妃,接着不久就跑到草原上砍人,现在已经近八月的时间,正是京城之中最热的时候,崇祯皇帝开始无比想念没穿越之前的冰箱和老冰棍儿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现在没有就是没有。
    暗自不爽的崇祯皇帝突然听着礼部尚书孟绍虞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前番陛下亲征林丹汗,未有诏书诏告天下,如今陛下得胜归来,正当明发诏书并大赦天下,以示陛下天威天恩。”
    眼见扯了半天之后终于要转入正题,崇祯皇帝也来了精神,先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接着才道:“孟爱卿言之有理,诏告天下原本便是应有之意,既然如此,便由内阁起草诏书,先呈给朕,再由司礼监用印后明发天下。”
    待温体仁也出班与自己一起领旨之后,孟绍虞接着道:“启奏陛下,眼下春闱已过,尚有殿试需陛下钦点。”
    崇祯嗯了一声,不提殿试之事,只是问道:“朕前番曾经说过,加开明律科、明算科、格物科。这三科参与人数有多少?成绩如何?”
    孟绍虞却是暗道一声侥幸,得亏自己早有准备,否则只这一个问题,自己便要答不上来了:“启奏陛下,明律科参与者共一平身,只是对着王承恩道:“宣旨罢。”
    王承恩先是躬身应是,接着便取过一封圣旨,打开后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闻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蒙古林丹汗,不服王化,叩边害民,朕不得已,起兵破之。身亲战阵,历时二月。赖天地祖宗之灵,遂平其乱。尔诸奉天征讨将士,栉风沐雨,说话。如今皇后正是怀胎四个月左右,可金贵的很呢。
    等到崇祯皇帝匆匆忙忙地到了后宫,来到皇后的寝宫之时,却见完颜玉卓正陪着皇后在聊天。
    完颜玉卓的性子向来大大咧咧地,倒也不想着避讳,只是略带憧憬地道:“也不知道陛下此番北征蒙古,可有没有吃苦?是不是瘦了些?草原上的风沙可大了哩。”
    周皇后原本便是小家碧玉,虽然进了信王府后便是正妃,如今更是贵为皇后,但是却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听完颜玉卓这么说,便感兴趣地问道:“草原上是甚么样子?妹妹可要好好跟本宫说说。”
    完颜玉卓闻言,轻笑道:“哎呀,有甚么好说的呢。那些牧民每日里便是骑马放羊甚么的。只要不是冬天,便还好一些,若是到了冬天,那白灾可是吃人的魔鬼哩。不过,只有一点儿倒是好的。”

第一百九十七章 没有一个好东西
    正在说话的周皇后和完颜玉卓见崇祯皇帝进来,慌忙间便要给崇祯皇帝见礼。
    崇祯却是赶上一步抓住了想要行礼的周皇后说道:“免礼,免礼,小心腹中的孩儿。”接着又对完颜玉卓道:“婉妃也坐下吧。朕刚才听你们说的开心,正在说些什么?”
    周皇后乃是六宫之首,闻言便先说道:“哪儿有说些甚么,不过是臣妾觉得闷了,便喊了婉妃妹妹过来陪臣妾说说话,正说到草原呢。婉妃妹妹说草原上有白灾甚么的,却有一点是好的,臣妾正问着呢。”
    崇祯心想这尼玛草原上还有好的?有好的怎么那些家伙总想着上中原来抢?正好奇间,就听完颜玉卓掩嘴笑道:“可不是么,夏天的时候,晚上要比中原凉快多了。”
    周皇后羡慕地道:“这可真是不错,大明的夏天啊,就连这晚上也是一身的汗,总是黏乎乎的,忒不爽利。”
    崇祯心想,这倒也是。这次出征蒙古,白天虽然也一样热,但是到了晚上可真是比京城凉快多了。但是这能怎么办?大明本身就在蒙古的南边儿,从这个地理位置上来讲,已经比占城什么的地方凉快多了。大明又没有冰箱,皇家虽然有冰窖,但是又能存的了多少?每年都是不够分,也就是他崇祯皇帝的供应还算充足。
    卧槽!该着老子发财啊!
    崇祯皇帝却是突然想到了一个发家致富的法子。
    要说起这冰来,从周王朝开始到今天的大明,基本上就是藏冰。
    什么是藏冰呢?就是由专门负责藏冰的官员“凌人”,在寒冬季节组织人力采集冰块,封藏于窖,待到来年夏日使用。《诗经·七月》里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诗句,反映的就是周人采冰、藏冰的情况。
    “凌阴”就是用来藏冰的一个深约两丈多的地窖。史书里记载,每年冬天天气最寒冷的时候,由官府组织人员在河面、湖面上凿下大块大块的冰,然后将冰块运到凌阴前,一块一块地放进凌阴。冰块与冰块之间要用稻草隔开,以免相互冻结在一起。冰块放满之后,再用泥巴、稻草等将窖口层层封闭起来,然后再在窖口上面搭一座芦棚遮蔽太阳的暴晒。直至第二年夏天需要用冰时人们再打开凌阴,取出块冰使用。
    明朝藏冰业更加推广普及。每逢盛夏,皇帝常按照官阶的高低不同,将多寡不等的冰块赐予那些有功的文武大臣。各级官员也纷纷仿效皇帝的做法给自己的下属赐冰。赐冰,成了明朝官场的一种特殊福利。
    但是这玩意毕竟是藏冰,得在冬天的时候去开采,到了夏天还得算计着用,怎么着也不可能像后世一样敞开了用,因此后宫后之的分配也是不匀——先可着地位高的,比如说周皇后和木匠皇帝的老婆张皇后,剩下的便是田贵妃和袁贵妃,再往下分的,基本上已经分不到多少了。
    但是崇祯皇帝不一样啊,好歹也是经过起点穿越者培训基地培训过的,怎么可能不知道硝石是可以制冰的?就算是不知道到底怎么制备,但是找个理由让下边儿的人去试还不是妥妥的?
    念及于此,崇祯皇帝便笑道:“皇后和婉妃接着聊罢,朕去一趟皇家学院。待回来后,可是有好东西给你们的。”
    周皇后闻言,便轻笑道:“陛下政事要紧,晚上便直接去婉妃妹妹那里吧。这两个月,可是把婉妃妹妹给记挂坏了呢。”
    崇祯不理,只哈哈笑了一声便转身出去了。心中却想,这媳妇主动给老公找小妾,还劝着老公要雨露均沾的优秀传统怎么就给丢了呢?想想都替后世的那些男同胞们苦逼的很。
    听说还有穿越者穿越了找什么一夫一妻计划生育的,一群傻缺!
    在古代,人口就是战略资源,没有了人口,谁给皇帝缴纳赋税?谁送女儿给皇帝?还他娘的一夫一妻?哪场战争下来不死上一大片男人,到时候男少女多,剩下的怎么办?当一辈子的老处女?
    越想越觉得那些穿越者一定是脑袋进水养鱼了的崇祯皇帝干脆带着人往京城南郊的皇家学院而去。
    待到了皇家学院后,正好赶上徐光启等人又在试枪——身边还多了些红毛黄毛蓝眼珠子的夷人,崇祯皇帝心道这些不是徐光启骗过来的,就是锦衣卫的那些混账们给弄进来的。
    左右是夷人,崇祯也懒得关心,止住了徐光启等人的见礼之后,崇祯皇帝道:“今日还在试这些枪么?结果如何?”
    徐光启闻言,便躬身道:“启奏陛下,结果还算可以。若是去了线膛,能打的多些,只是准头上差了些。”
    崇祯心中挂着的却不是枪这回事儿,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便接着道:“爱卿且慢慢实验。朕当初便说过,尽管试验,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务必要弄出来最好最安全的火铳给将士们用。”
    徐光启躬身应是后问道:“陛下今日怎么来微臣这儿了?可是要看火铳试射?还是要看看那蒸汽机的进程?”
    崇祯摆了摆手,说道:“都不是。朕今日来,乃是昨儿个晚上翻阅古籍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东西。”
    这回换到徐光启有些心不在焉了。现在满脑子都是火铳和蒸汽机的徐光启根本就对其他的东西没兴趣,当下也只是躬身道:“不知是何物?可要臣等为陛下试制?”
    崇祯嗯了一声,捋了捋思路后便开始胡说八道:“这个倒是简单。朕翻阅前宋的杂本时,有一孤本之中记载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儿。却是宋亡之前,有白莲教天师能在夏日点水成冰。”
    徐光启闻言,却是蛋疼的紧,白莲教这东西从前宋开始到大明,从来都是被打成了异端,鬼知道他们那夏日生冰的技俩又是怎么回事儿——要说真有什么邪术,徐光启是不信的,撑死了不过是还没有被人发现的戏法而已。
    果然就听崇祯皇帝接着道:“据其书所载,有一次此人在表演制冰之时,为官府所擒,官员命斩其双手,取其一指没入茶盏水中,水即变凉,继而成冰,复试之,皆成。官员复取其另一只手观之,却是指甲之中满是硝石粉末。及至蒙元南下,这孤本便告流落,想来,这制冰之术也就此失传。”
    闻弦歌而知雅意,徐光启当即便明白崇祯皇帝要想干什么了,这是想要试着把冰给弄出来,只是一个皇帝亲自下场不太好看,这是要借自己的手成事。
    既然弄明白了崇祯皇帝想要干什么,徐光启便躬身道:“陛下且稍待,微臣愿意一试。”说完,便唤人过来吩咐了几句。
    不一会儿,便有人端着几个大大小小的水盆过来,还有人拎着一袋子的硝石过来。
    待这些人将盆子和硝石都放在桌子上面后,徐光启便伸手试了试水温,接着又拿起一块拳头大小的硝石,扔进了一个盆子之中。
    只是咕嘟咕嘟的冒了些泡泡之后,就此没了动静。
    崇祯凑上去看了看,见水里并没有什么变化,正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或者是搞错了怎么制冰的时候,徐光启却又伸手去试了试水温,接着奇怪地道:“怪了,这水温倒还真的降下来了。”
    幸好没有被打脸!长舒了一口气的崇祯见水盆之中的硝石还是成块儿的,并没有消失太多,便说道:“或者是这硝石的块儿太大了些?徐爱卿不妨先把这硝石弄成小块儿的或者粉末?”
    徐光启闻言,便点头应道:“是了,应该便是这硝石块儿太大了些。方才陛下也说过,前宋时的那人是用的粉末。”
    接着,徐光启又唤人来,把一袋子硝石拎走,换成了原本打算配置火药的硝石粉末过来。
    这一次的情况比上一次要好的多,可能跟硝石被研成了粉末有关系,也有可能是徐光启倒的比较多?
    徐光启又将手伸进水中,想了试一试水温。只是这一次却飞快地把手抽了回来,面露喜色道:“有戏!”
    一边说着,一边又倒了些粉末进去,这一回,情况可就和刚才大不一样了。不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