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及此处,虽是女儿身,秦良玉胸中也是升起一股子冲天豪气,对崇祯道:“陛下放心,便是与鞑子野战,白杆兵也是不怕的。如今我们处于守城,臣带来的三万白杆兵,足以当得十万狗鞑子!莫说几日,便是几月也不怕!
    只是,臣在京师附近所见,已尽迁百姓入城。京师人口众多,加上迁来的以及逃难来的百姓和白杆军,未来再加上各地勤王大军,这京中粮食可能供应?怕只怕到时建奴截断漕运,陛下当早做打算。”
    崇祯道:“秦卿无忧。朕早有计较。为了能给建奴狠狠一击,朕命厂卫尽迁百姓入城,已经让百姓将粮食带上,再加上京中原有存粮,足以支撑一月之所需。
    此次建奴来袭,朕便是要坚壁清野,拉长建奴后勤补给,务必要在这北京城下狠狠地教训建奴,一次就要把他们打疼!打怕!”
    秦良玉道:“圣明无过于陛下。臣定当狠狠地迎击建奴!”
    待结束觐见出了宫,秦良玉及儿子儿媳当即返回京营,每日间操练不缀,多演练城防及巷战之法,颇是刺激了京营一番。京营中有好事者张之极亦是积极练兵不缀,颇有与白杆兵一争短长之意。
    如是又过了几日,时间已经到了十月初四,正在朝堂上听着御史轮番轰炸的崇祯终于听到了自己想听的消息。
    那就是登莱巡抚孙国祯上的八百里加急奏报:
    “罪臣孙国祯冒死以闻:
    贼刘兴祚于本月三日在复州齐聚建奴南四卫贼兵五千余,以回乡军名义,各乘战船侵犯登莱。登莱兵备及各卫所皆出兵拒之。奈何贼兵凶狠势大,臣难以抵挡,不断地失,望陛下调兵来救,臣失土有责,死不足惜,惟百姓望陛下如幼儿之望父母,不可不救。
    罪臣孙国祯冒死百拜”
    心中清楚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的崇祯皇帝当然不慌,不过看到回乡军的时候,莫名地想起了回乡团这三个字,脸上不禁抽抽了两下。恰好,在群臣看来,皇帝已经处于暴怒的边缘了。
    崇祯脸上现出又一副惊怒交加的表情,将奏章用力一合,扔了下去,对王承恩道道:“念给他们听。让朝堂的诸位臣工听一听。”
    等到王承恩念完,朝堂上呼啦啦地跪倒一片,请罪道:“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崇祯怒道:“有罪!有罪!每次都是有罪!朕要的是解决的办法!不是一直在请罪!倘若请罪有用,那朕还要卿等何用!?都站起来!朕要的不是磕头虫!”
    待群臣起身后,温体仁出班奏道:“陛下,以臣愚见,可令东江镇大将军毛文龙出兵复州,既可断了刘贼的后路,亦可支援登莱,此围魏救赵也。”
    兵部尚书崔呈秀亦出班奏道:“陛下,可令登莱周边卫所向登莱集结,支援登莱。”
    户部尚书郭允厚则是出班奏道:“陛下,大战一起,京师左近必然腐烂,可速调京师附近粮食进京,以备战时所需。”
    又有不知死的新晋御史跳了出来:“臣弹劾登莱巡抚孙国祯丧土辱国,其罪当诛!”
    此言一出,温体仁等知道此次内情之人,望向这个御史的眼光便是诡异至极,不清楚其中内情的,则是用看二傻子的眼神望向他。登莱正在打仗,若是依着这名御史要杀了孙国祯,阵前逼反一名巡抚,那乐子可就大了!
    崇祯借机发作道:“朕信得过孙国祯,此非他之罪,卿勿复言。
    退朝!”

第十九章 范文程借路
    为了彻底的迷惑建奴,刘兴祚于九月底前,在南四卫集齐了所有的死刑犯,向他们承诺,若是能活下来三场仗,即可免死。又将之与建奴的死忠分子单独编为一军,令为前锋。
    而在大明,登莱巡抚孙国祯也干了同样的事儿。同样的在登莱地区大肆集结死囚,单独编为一军,号为敢死千户所,承诺砍敌头一颗即可免死,砍三颗颗者不光免死,还要论功行赏。一时间,复州及登莱地区皆是群魔乱舞。
    即至十月初三,刘兴祚祭旗,起兵伐明。
    十月初四,刘兴祚部登陆登莱,声势浩大,登莱守军怯战,仅新编的敢死千户所敢战,数次以决死冲锋之态,退刘兴祚之兵。只是双方交战日久,伤亡颇重。
    登莱巡抚孙国祯以贼兵势大难守为由,命各地登莱众卫所将士集结登莱,又使人通知东江镇毛文龙,使毛文龙部前出,给刘兴祚军以压力,使之不敢全军尽出。
    就在刘兴祚按照崇祯皇帝的指示,与登莱巡视孙国祯完美的联合上演了一出“伐明葬母”大戏后,有关于刘兴祚此次出兵“伐明”的密报,也摆在了皇太极和案头上:“十月二日,刘爱塔尽发牢中死囚,充入军中前锋,军中皆心向大金之汉奴。
    十月三日,刘爱塔祭旗,起兵。渡海直取登莱。
    十月四日,破登莱水师及卫所,斩首三百有余,余者皆溃。
    蛮子登莱巡抚孙国祯不敢战,集结登莱众卫所并已向蛮子就是求援。”
    皇太极看完十月四日的密报后大喜,旋即召范文程、代善等议政。
    待众人见礼后,皇太极便首先开口道:“如今接到探子发来的密报,刘爱塔发兵登莱,已经与蛮子交上了手。如今斩首三百有余,又俘虏了两千余,其余蛮子溃散无数。如今既已确定了刘爱塔是真心伐明,非是串通。本汗决定,我们也发兵,绕道蒙古,攻打蛮子京师!”
    诸建奴还未说话,那狗汉奸范文程便喜道:“大汗英明!若此次打破了蛮子京师,则蛮子北方尽入我大金手中,老汗未尽之心愿,尽在大汗手中实现矣!奴才为大汗贺!”
    “好!好!好!”皇太极喜道:“这狗奴才会说话,本汗重重有赏!”
    皇太极又对代善道:“前番本汗交待的事情,大哥准备的怎么样了?”
    代善躬身行礼道:“回大汗,奴才早已准备妥当。”
    皇太极闻言,又对阿敏极、多尔衮和豪格道:“豪格,你领五千兵马为前锋,收拢路上的蒙古各部,命其派出从军,围困蛮子北边各地,使其无法派兵勤王。
    阿敏哥哥领一万为左路军,防备山海关及宁锦的蛮子。
    多尔衮领一万为右路军,护卫大军右翼,同时派人联系大同那边,让他们多准备兵器粮草,此次本汗多给他们一分的价格。
    本汗自领两万为中军,大哥领五千兵马为后军,护卫我军后路,不得有失!”待众建奴分头下去准备后,皇太极又对范文程道:“好奴才,你就跟着本汗的中路大军,本汗带你一起去蛮子京师!”
    范文程当即喜道:“喳!奴才领命!”
    皇太极又道:你且替本汗去一趟蒙古,沟通林丹汗,看他能不能让开一条道路。若是能让,本汗做主,可以将在汉地劫掠的好处分两层给他!”
    范文程道:“喳,奴才这就去跑一趟。那林丹汗虽有恢复祖上霸业的雄心,奈何碰上我如日中天的大金,便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范文程告退后,也不回家——反正多半豪格也在。纵然豪格不在,多铎也有可能在。故而直接喊了随从,骑马往蒙古林丹汗处而去。
    待到十月初六,范文程到林丹汗处求见。
    林丹汗很是好奇,范文程一介儒生,本已考中了秀才,已经算是大明特权阶级的一员,却偏偏甘为建奴走狗,故而仔细打量了一番范文程,却见他一身的儒生装扮,偏又生的高大威猛,浑不似读书人,反而更像是一员虎将。林丹汗心下嘀咕,暗道这读书人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
    林丹汗在观察范文程,范文程何尝不是在观察林丹汗?三十六岁的林丹汗虽然保养得当,但是蒙古草原上的风霜,还是在他脸上留下了岁月的刻痕,纵然只有三十六岁,看起来却是有四十多岁。
    范文程也不客套,对林丹汗道:“大汗,如今明朝小皇帝登基,根本就靠不住。我大金兵锋一至,估计小皇帝就要吓尿了!大汗何不归顺我大金,好过在这里苦熬?”
    林丹汗脸上愠色一闪而逝,说道:“范先生若是来劝降的,那也不必谈了。请回罢!”
    范文程见状,便说道:“大汗既然不愿,学生也不能强求。只是我大金雄兵已发,只盼大汗能让开一条道路,你我两家,井水不犯河水,如何?”
    林丹汗佯怒道:“不如何!本汗既与大明结盟,又岂会轻易背叛?你建奴兵多将广,我大蒙古却也不是那任由你能搓扁捏贺的面团儿!”
    范文程暗骂林丹汗死脑筋,却也知道林丹汗不是不肯让路,只是筹码大小的问题罢了。思及皇太极给自己的底线,便道:“既如此,学生可以做主,此次我大金在汉地所得,分一层给大汗,如何?”
    林丹汗斜睨范文程道:“范先生,你我都不是那三岁小儿。一层?你打发叫花子呢?三层,少一分,你们也休息从本汗这里过去。”
    范文程心中又是一通暗骂,当真是不爽这林丹汗狮子大开口,面上却是露出为难之色道:“大汗,学生一介书生,如何能允得三层半的利?来时我家大汗早已交待学生,一层半,可不能再多了!”
    林丹汗道:“范先生,若是本汗让开道路给你大金,须知本王是背了骂名的,本汗名声便只值那半层?本汗也不为难先生,请回去报与皇太极知道,两层半,绝对不能再少了!”
    又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最终议定,建奴自汉地劫掠所得,分两层给林丹汗,林丹汗则带人后撤五十里,让开道路给建奴,使其能安心南下。
    范文程归去禀报皇太极自是不提,待范文程走后,林丹汗却是赶忙召见了明朝使臣,问道:“此真是你大明皇帝所定?你要知道,本汗让开道路,那建奴可就兵锋直指大都了!”
    那使者傲然道:“大汗放心,天子早有准备。只要林丹汗截了建奴归路即可。我大明天子金口玉言,一定会再开互市,你我两家,也可永结盟好!”

第二十章 皇帝不要脸了
    林丹汗率部后撤,将北京城北边的门户让开,建奴兵锋直指北京。
    阿敏率部围困喜峰口、蓟州,多尔衮则率部围困宣府和大同。本二人打算攻城,甚至许诺城破后三日不封刀。只是这几处地方早就被崇祯皇帝派来的锦衣卫私下传播了建奴要来,而且破城后肯定会屠城的消息,被屠城搞的人心慌慌的守军及百姓也不敢想着投降,只一味加强城防。多次攻城无果的建奴干脆围而不攻,只是确保这几处无法将消息传递到大明京师。
    至于豪格,由于一路上的守军有意放水,再加上始终有一些带路的公知精英存在,故而一路顺风顺水的直抵北京外围。
    本来到了京师外围的豪格还很高兴,但是探子回报的消息,马上就让他高兴不起来了:“贝勒爷,蛮子在附近的村庄,都已经焚烧一空,什么东西都没留下。至于水源,除了某些河水还能喝,其他的水井中,都被扔进了死狗、死猪等,已经不能喝了!”
    本来很高兴的豪格这下子高兴不起来了。久经战阵的他心里隐约感觉不对劲。可是想想看之前看到的宣大及蓟州喜峰口方向的狼烟,便以为是明国蛮子已经知道了大金打过来的消息,便也没有多想。只是一路上少不得派兵寻找水源,还得再修好被明军挖的坑坑洼洼的道路,以免影响中路大军的骑兵行进。
    等到皇太极率兵和汇合过来范文程追上豪格的时候,豪格也不过是堪堪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