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大唐当驸马-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顿摇头道:“我没有乱说话,我是认真的。”
李二揉了揉眉角,尝试着换位思考,换在张顿的角度去思索他请辞的原因。
可是越想,他越窝火。
想不出来啊!
没道理啊!
朕也待你不薄,都给你封爵了,你竟然还请辞?
长孙无忌拧着眉头,直勾勾盯视着张顿。
虽然他看不惯张顿,但也看得出来,这小子有能耐。
换做他是李二,也决然不可能放他离开庙堂。
再换做自己是张顿,面对朝廷给自己进爵,还以十八岁年龄就成了从四品的京兆府少尹,更没有理由说请辞的话。
长孙无忌忍不住道:“为何?”
张顿语气淡淡道:“因为下官觉得,陛下不公!”
话音甫落,朝堂上霎时鸦雀无声。
满朝文武都呆呆的看着他。
陛下不公?
长孙无忌错愕望着他,本以为他会说,因为百官对他有意见,阻挠他得到爵位,所以才心生不满。
怎么也没想到。
他竟然将矛头对准了李二。
李二坐在龙椅上,沉默着不吭声,但是袖子里的手掌,却微微发颤着。
不公?
朕还对你不公啊?
为了你,朕都强硬压住百官,不让他们阻挠朕为你封爵。
你怎么反而对朕不满?
李二感觉火气都上来了,如果时间地点不对,他都想以“张顿二叔”的身份,给他一巴掌。
他没好气道:“张爱卿,你这话何意?什么叫朕对你不公?”
在众人的盯视下,张顿沉声说道:“敢问陛下,臣在河东道做的事,是否做得好了?”
李二有些不解的看着他,“那是自然。”
张顿抬起头,又问道:“有多好?”
“……”李二目光幽幽看着他,“朕让人宣旨的时候,圣旨上不是说的很明白了吗?你在河东道做的事,上解朝廷之急,下忧百姓之忧,可谓是极好,换做旁人去了,也做不到这个地步。”
张顿摇头道:“陛下,你没说到点子上。”
“张少尹!”封德彝忽然开口道:“你究竟想说什么?不妨把话说的明白一些!”
“好,那我就直白的说。”
张顿看向封德彝,竖起一根手指道:“我在河东道,一共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为灾民提供竹具编织之法。”
“但由于河东道有人阻挠我做事,毁掉了河东道之地的所有竹林,导致竹具编织之法进行不下去。”
“如果没有他们阻挠,河东道灾民的问题,能提早一个月解决。”
“为什么?因为百姓们学了竹具编织之法,编织出了竹具,就能直接运到河北道贩卖,得到的钱银,足够解了河东道之难。”
“第二件事。”
张顿竖起第二根手指,继续说道:“因为编织竹具以贩卖之办法进行不下去了,所以我在河东道又开设作坊,以便造纸作书。”
“造纸得来的利润,是编织竹具之法的数倍,而作书出来的利润,是数十倍之多,这在关内道已经得到印证。”
“第三件事。”
张顿竖起第三根手指,淡淡道:“就是我帮河东道的灾民,赎回了他们的田地和屋宅。”
封德彝眉头一挑,“所以呢?”
张顿反问道:“封密公,你觉得我做的这三件事当中,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意味着什么?”
不等封德彝开口,张顿继续说道:“意味着的,不单单是解决了河东道的安置灾民问题。”
“同时,还给河东道留下了两个敛财办法。”
“只要河东道那边,按部就班的依照我规定的事情来做。”
“那么,河东道日后就能凭借着编织竹具之法,和造纸作书的作坊,得到巨帑。”
张顿淡淡道:“到时候,整个河东道给朝廷每年带来的赋税,就能多达数百万贯之多!”
嘶!闻言,文武百官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一个河东道,就能每年为朝廷多带来数百万贯的赋税?!
李二听的也愣住了。
要知道,整个大唐每年征收的赋税,总共加起来也就数百万贯而已。
若是因为张顿,整个河东道能每年多给朝廷提供几百万贯的赋税。
那这功绩,可谓泼天大功了!
唐俭呆呆的看着他,许久回过神来,差点从地上蹦起来,激动道:“张少尹,你是认真的?”
第325章 李二的决心朕要送你一座坊
张顿颔首道:“那是自然。”
唐俭深吸了口气,抬头望着李二的方向,躬身作揖大声道:“陛下,若是如此的话,就凭张少尹为大唐立下的大功,为他进开国县伯之爵,理所应当啊!”
“唐府尹,你且等等!”
张顿忽然打断他的话茬,道:“请容我把话说完。”
唐俭愣了一下,偏头困惑看着他,你还要说?说什么啊?
偌大的太极殿内,再次响起张顿的声音:
“河东道这一次,每年不仅会为朝廷多提供数百万贯的赋税,同时,还会给当地百姓,提供更多的赚钱机会。”
“就是说,更多的河东道百姓,可以编织竹具养活一家,也可以进造纸作书的作坊赚钱。”
“这样一来,整个河东道,将会是大唐最安定的一个地方!”
“但是!”
张顿声音提高了几分,道:“臣要说的不是这个!”
“臣张顿,除了在河东道做的这三件事以外,还在陇县做了一件事!”
说着,他话音一顿。
李二下意识问道:“还做了什么事?”
张顿目光扫视了文武百官一眼,沉声道:“臣给关内道,请了一个夫子!”
“而这个夫子,名字叫做‘语文课本’!”
说着,他手掌伸到袖子里,取出了一本‘语文课本’,微微作揖道:“请陛下龙目阅览。”
不用李二说,站在台阶下的那名中年太监,赶忙走过去从他手中接过,放到了李二身前的御案上。
李二翻看了一眼,登时眼瞳一凝。
随着翻阅页数变多,他的眼睛睁的越来越大。
上面的内容,对于他来说,很容易理解。
他抬起头,目光透过屏风盯视着张顿,手掌都微微发颤。
这就是张顿所谓的“夫子”?
“张爱卿……”
李二声音都颤了几分,“你给关内道请的这位‘夫子’,是不是也可以作为我大唐所有百姓的‘夫子’?”
张顿微微颔首道:“那是自然!”
“好,很好!”
李二忽然大笑了几声,同时感觉到了百官的困惑,将手中的‘语文课本’交给中年太监,道:“将这位‘夫子’,给百官们瞧一瞧。”
“奴婢遵旨!”
中年太监赶忙应了一声,带着‘语文课本’走下台阶,先递给了房玄龄。
房玄龄打开看了看,越看神色越凝重,强忍着回头看张顿的念头,将‘语文课本’交给了杜如晦。
杜如晦嘶着凉气看完,又交给了站在身后的魏征。
当文武百官全部看完后,偌大的太极殿内,寂静无声。
满朝文武,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这个“夫子”,于国有利!
这就是一本识字的书,被称为‘夫子’,也说得过去。
文武百官都看得出来,只要‘语文课本’多印发一些,让整个大唐的百姓,人手一份,那出不了几年。
整个大唐的百姓,识字率就会上升!
升到一个恐怖的数字!
难道,我大唐的所有百姓,日后都能识字读书了?
荒唐的想法浮上心头,让文武百官全都吓了一跳。
满朝文武的目光,凝重的看着张顿。
此刻,所有人都明白过来。
为什么张顿会说,“陛下不公”这四个字了。
是不公啊。
他立下的功绩,非同凡响!
光是一个开国县伯,根本就配不上他!
也就是说,他想要更高的爵位?!
嘶!想到这里,太极殿内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唐俭站在张顿的身边,一阵暗暗咂舌。
好小子,你他娘的够猛!
合着老夫帮你说了半天的话,根本就没说到地方?
你怎么敢的啊!
光是一个开国县伯,以封德彝为首的文武百官,就拼命阻止。
你倒好,想要更高的爵位!
百官能乐意吗?
诶,等等?!
唐俭眯起眼眸,瞅了一眼脸色阴郁的文武百官,心中琢磨了起来。
现在已经不是百官乐意不乐意的问题,而是他们想阻止,恐怕也难了!
毕竟,文武百官阻止张顿得到爵位的理由是什么?
是他资历不足,是他太年轻!
可是现在,张顿说了,他为大唐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让河东道成为最安定的地方。M。。coM
第二件事,是河东道日后每年将会为大唐多提供数百万贯的赋税!
第三件事,就是让大唐的百姓,日后凭借着“语文课本”,能读书识字!
这三件事当中,无论是哪一件事,文武百官都是想做也做不到。
再用资历和年龄压他。
压得住吗?!
唐俭抬起头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屏风的方向,心里啧了一声,这一次,该陛下头疼了吧?
此时此刻,正如唐俭所想的那样。
李二感觉头都大了。
这和自己想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在上朝以前,他就知道百官肯定会趁着今天的早朝,在对张顿封爵的事情上,有所异议。
他已经想好了,该怎么对付百官,怎么压住百官,让文武百官无话可说。
可是,李二属实没想到。
这个时候,因为百官对张顿的不满之言,张顿竟然反击了!
反击的对象,不单单是百官,甚至是将矛头对准了自己!
该死!
李二暗骂了一声,你这样子,让朕很难下台啊。
“陛下,臣杜淹有本要奏!”
就在此时,御史大夫杜淹忽然站了出来,肃然开口说道。
李二瞅了他一眼,又看了看站在文官队列中不吭声的长孙无忌,一个头两个大。
这个时候,你俩又开始火上浇油了吗?
“说!”
李二板着脸道。
杜淹深吸了一口气,神色凝重说道:
“陛下,若是此次给张少尹封爵,不知他的食邑之地在何处?”
李二沉默了几秒,原本给张顿选好的食邑之地,是长安城外。
但现在,那地方就不合适了!
忽然,李二心头一动,若是这样安排,或许没问题!
“张爱卿,你在河东道,河北道,关内道做的事,说一句泼天大功,也不为过。”
李二想清楚以后,脸上露出笑容,目光透过屏风望向张顿,沉声道:
“你的意思,朕也明白了,你之所以说朕不公,就是你立下了这么大的功绩,却只得了一个七等爵的开国县伯,封赏配不上你立下的功劳。”
“但是,朕还是觉得,封你为开国县伯。”
“封密公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现在还年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