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大唐当驸马-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事,我们还没找张顿算账。
他哪来的胆量,敢接这个差事?
李二面部肌肉抽搐了几下,拳头都握紧了。
好你个长孙无忌!
搁这给张顿树敌呢?
这一通话下来,百官心里的气全都涌上来了!
“其三,也是臣以为最重要的一点。”
长孙无忌仿佛没有察觉出李二正在瞪他,一脸认真说道:“那就是,张顿以新科状元之身,初入朝堂为官。”
“他没有欠过朝廷的钱!”
“故而臣以为,张顿能够胜任此职!”
李二板着脸,没有看长孙无忌,而是扫视了一眼其他人,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呢?”
文武百官继续不吭声,心里默默说着。
我们觉得?我们觉得这件事最好不了了之!
谁做都不好!
最好当这件事没发生过!
但是,李二这态度,明摆着是非要追缴欠款,那就只能不吭声了!
“陛下!”
就在此时,张亮忽然开口说道:“臣以为,长孙尚书说得对!若是由张顿追缴欠款,臣心服口服!”
“此人胆大心细,处事公正,除了他,臣想不出还有谁能比他做得更好!”
李二瞅了他一眼,哪里不知晓他是帮着给张顿挖坑,嗯的一声敷衍着,然后继续望着其他大臣。
“陛下,臣以为张公说的不错。”
忽然,封德彝站了出来,神色肃然道:“张顿确实适合担任辞职。”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霎时,陈叔达,萧瑀,侯君集,屈突通,殷开山,段志玄,张公瑾七位国公,肃然站了出来,拱手朗声说道。
然后,他们眼角余光看向了唯一一个此刻没有站出来的李绩。
李绩沉吟了几秒,心里有些抵触。
从武德元年到武德九年,借户部钱的人,殿内站着的大臣们,有一个算一个。
而其中,他自己借钱借的最多!
其他大臣被追缴欠款,说不定勒紧裤腰带,咬咬牙就过去了。
可是他自己不行啊。
李绩比谁都清楚,自己从户部借的钱,就是把家底卖了都还不起!
现在那几位国公,都看向了自己,让自己也站出来同意?
同意个屁!
特么你看老子像是能还得起钱的人吗?
可是,不表态也不行!
这个时候不说话,恐怕以后就得跟他们几位国公交恶了。
得不偿失!
李绩拧着眉头,思索了一下,权衡了一下利弊后,站出来硬着头皮道:“陛下,臣附议。”
李二看着九个国公,全部都站了出来,眼角直跳了几下。
忽然间,他很想把张顿拎出来让他好好看看,你都得罪了多少人!
这个时候,他们全都向你发难!
要朕怎么办?
朕就是一张口,也说不过去他们这么多人!
难道要这件事不了了之?
那可是八百万贯!
只要把钱从百官手中要回来,朝廷现在开始到过完年,躺平了都没问题!
长孙无忌忽然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可以让张顿试试看,如果他做得到,那是最好,若是不行也无妨。”
“毕竟此事不好办,他要是办得不好,臣以为不应惩处。”
听到这话,李二暗暗松了口气,思索了许久,道:“先派人跟张顿商议一下,毕竟没有问过张顿愿不愿意接这个差事,若是他不愿意接,也不该难为他。”
长孙无忌笑道:“理当如此。”
李二彻底放下心,再次看了一眼文武百官,问道:“诸位爱卿,还有别的事吗?若是没有别的事,就退朝吧。”
文武百官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即纷纷冲着李二作揖到底,声音洪亮道:
“臣等恭送陛下。”
李二嗯了一声,快步离开。
目送李二离开后,百官松了口气,然后目光不善的瞪向杜淹。
第201章 只要他一心为了百姓他就一定会做
杜淹丝毫不杵,睁大眼睛反瞪了回去,爆喝一声道:“你们看老夫干什么?”
“杜大夫!”百官之中,一个身穿绯色官袍的年迈大臣走到他跟前,怒声道:“你何故要把这件事翻出来?”
“就是!”
“合着就你没欠钱是吗?你家底殷实,但你也考虑考虑我们,我们为什么借钱,不就是揭不开锅了吗?”
“这都过去九年了,现在陛下要我们还钱,我们拿什么还?”
“你这不是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吗?”
不少大臣围着杜淹,语气不忿的大声道。
杜淹面无表情的将喷在脸上的唾沫星子擦拭掉,语气冷冰冰的说道:“少给老夫来这套。”
“武德元年到武德三年,你们说家里揭不开锅,老夫还能相信,之后的几年,你们敢扪心自问,家里就再揭不开锅了?”
“看看老夫身上穿着的是什么官袍!”
杜淹捏着官袍领子,瞪视着众人,大喝道:“老夫是御史台的御史大夫!”
“御史台是什么地方?需要老夫再跟你们讲明白吗?”
闻言,围着他的大臣们,纷纷说不出话。
御史台,监察百官,风闻奏事。
杜淹这个时候说这话,显然是对他们各自家中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
杜淹冷声道:“看来你们都知道,那老夫就不多废话了。”
“你们借户部多少钱,你们心里清楚,若只是补贴家用,九年下来撑死借个三五百贯,都算多的了。”
“可是,户部被你们借走了八百万贯,你们是吃钱的吗?这么能借?!”
“借了钱,你们用在哪里,老夫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们自己清楚!”
“陛下刚才已经下了口谕,诸位有跟老夫叫板的功夫,还不如想想办法,怎么把欠的钱还给朝廷!”
说罢,杜淹猛甩了一下袍袖,板着脸推开围着他的大臣,大步朝着殿外方向而去。
长孙无忌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脸上的笑容浓厚了几分。
这就是他为什么要找杜淹打头阵的原因。
其他人不敢重返旧账,将百官欠钱的事在朝议上说出来。
唯独杜淹敢。
因为他是御史台的御史大夫。
御史,不怕得罪人。
毕竟身为御史,不参奏几个人,得罪几个人,那还能叫御史吗?
尤其是御史大夫。
不把人都得罪光了,就是他失职!
忽然,长孙无忌发现有几道目光正盯视着他,偏头望去,就看到九个国公,似笑非笑的走了过来。。c0m
“长孙尚书,你真是玩的好手段啊。”
封德彝皮笑肉不笑道:“老夫若是没记错,你和张顿是有师生之谊,怎么今天反倒帮他树敌啊?”
陈叔达、萧瑀几个人,也一脸好奇的望着他。
赎铜之法改而不废之事上,他们看出长孙无忌和张顿有那么点关系。
可是现在,他们有些怀疑起来。
如果张顿真和长孙无忌有师生之谊,那今天他断然不可能把张顿推出来。
这跟将张顿推入火坑,没什么区别。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老夫什么时候说过,跟张顿有师生之谊了?其实是这样……”
说着,他将跟张顿的恩怨,小声说给他们听。
九个国公听了,不由神色一肃。
封德彝微微颔首,道:“那是昨天老夫错怪你了,不过也不能怪我们啊,谁让你昨天上奏折的。”
“老夫也有苦衷啊。”长孙无忌摇了摇头,没有告诉他们,他上奏折,背后是李二强硬要求的。
九个国公却隐隐猜出些许,但都闭口不言。
关乎天子,不是小事!
大家心知肚明就行。
封德彝眯着眼眸,道:“临下朝前,陛下说了,得看张顿愿不愿意接这个差事,如果他不愿意,你今天做的这些,不就白费了?”
长孙无忌笑呵呵道:“他一定会。”
封德彝好奇道:“你为何这么笃定?”
长孙无忌沉默了几秒,道:“我猜的。”
“……”
九个国公愣愣的看着他,猜的?
长孙无忌无奈道:“老夫又不是他,怎么知道他怎么想的?他要是不同意,老夫也没辙啊。”
“张顿一定会做。”忽然,张亮走了过来,面带微笑道:“我敢肯定。”
长孙无忌好奇道:“张公,你又是为何如此笃定啊?”
看着众人将目光挪移过来,张亮深吸了口气,吐字道:“张顿,他想让咱大唐好起来。”
闻言,众人神色一怔。
这又是什么理由?
张亮继续道:“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张顿做事,就是奔着这一点去的。”
“张顿为什么要为了一个寻常百姓之死,而紧咬着我不放?”
“大家都觉得,他是在为死者鸣不平。”
“要我看,这只是其一罢了。”
张亮语气淡淡道:“如果仅是这一条,他完全没有必要,想着要废除赎铜之法。”
“赎铜之法,你我都清楚,对为官者有好处,却唯独不利于百姓。”
“张顿觉得想要大唐好,就得要让百姓们好,想要百姓们能好一些,赎铜之法就不能不废。”
张亮冷笑道:“追缴欠款之事,我笃定他会做,也是基于这一点。”
“我大唐百废待兴,为什么九年过去,还是如此?”
“因为朝廷缺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让百姓们过得好,手里没钱怎么行?”
张亮看着九个若有所思的国公,一字一板道:“现在有一个机会,能让朝廷有钱,朝廷有了钱,就会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说不定朝廷能因此而免除几个州的税赋。”
“若是免除税赋,那些州的百姓们,今年就能过的好一些。”
“诸位国公你们想一想,张顿会怎么做?”
闻言,九位国公纷纷颔首。
长孙无忌露出笑容道:“到底是死对头啊,也就只有你,能把张顿性格剖析的如此清楚。”
张亮瞅着他,这是在夸呢还是在损呢?
长孙无忌笑吟吟看着众人道:“如果张顿真能接下这个差事,事情就好办了。”
九个国公笑了起来。
真要这样,啊那确实好办了。
张顿接了差事,就要找百官追讨欠款。
只要百官不还钱,那张顿接的这个差事,就办不好!
办不好了,他的万年令还能当下去?
虽然长孙无忌开始说了,就算办不好这个差事,也不会惩处。
但是,等他办砸了,真能不惩处?
几个老狐狸相互对视了一眼,笑而不语。
第202章 老赖李绩论不还钱的诸多办法
“那咱们回去准备?”
屈突通抚着胡须,笑着道:“然后等着张顿上门要钱?”
封德彝忽然道:“不急,我们先商议一下,该如何准备。”
“老夫有一个想法。”
说着,他看向了站在最边上的李绩,目光深邃道:“懋功啊,若是老夫记得不错,在朝堂上,欠钱最多的,应该就是你吧?”
刷的一下,众人的目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