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4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贤弟,你可真是厉害,此番若不高中,我也无颜再见你了!”陈鸿青感慨道。
  另一边,王歆则是眉头深锁。
  题目与他所想虽不差,但要把握好答题分寸却难。
  官员和皇帝有矛盾,答得太好主考官那一关也难过,要人前显圣必须等到殿试才行。
  看着题目,王歆思索了半个时辰,然后才提笔开始书写。
  经过半个时辰,所有人都接受了题目的冲击,不管有没有深刻见解,此刻也都提笔书写起来。
  实打实的说,让这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站在天下的角度分析问题,着实有些难为他们了。
  “皇上此举,实在太过胡来!”潘奇风忍不住吐槽。
  他已经打定主意,若有举子“胡言乱语”,他一定让其知难而退。


第836章 唯洪武与洵尔
  举子们正冥思苦想,奋笔疾书时,乾安宫内的皇帝也在忙碌。
  王庭鹤主持的土地清查,每天都有最新情况反馈,这些他都要认真查看。
  除此之外,安置流民已在具体实施,河西与河东两郡不断有人口迁入,想来今年的春耕不会耽搁。
  除了这两件事,西北的事也在持续变化。
  胡人动迁部族越来越多,虽然他们在清剿草原丧尸,但其巨大的吃喝压力,极有可能导致其向关内进军。
  毕竟关内既安全又有粮食,反正都要死很多人,为何不死在战场上呢?
  以上三件事,都是极其重大之事,需要赵延洵每天跟进情况,并对重大事项做出指示。
  处理完以上三件事后,今日赵延洵还要安排一件大事。
  此刻,谢孝方站在大殿内,正听着赵延洵讲述情况。
  “谢卿,丈量天亩之重要性,无需朕多言了,想必你已清楚了!”赵延洵平静道。
  如今丈量土地,京畿郡已进行大半,南阳郡淮阳郡也在开始推行,不出意外今年内可以完成。
  实打实的说,能在今年能清完这个三个郡,速度已经算快了。
  之所以选这三个郡,是因为他们被丧尸祸害过,地主官绅们损失惨重,无法形成太大的阻力。
  事实上,整个中原都是如此,相较而言比南方要容易些。
  “臣明白!”谢孝方此刻有些忐忑。
  他现在只想回家抱孙子去,根本不愿意掺和这些是非,只可惜赵延洵不放过他。
  “如今中原已在开始清查,而南方五郡还未推行,朕打算派老成持重之人,去江西郡主持清查天亩事宜!”
  南方五郡,一起搞一方面人手不足,另一方面则是阻力会极大,所以只能挑一个郡试点。
  江西郡位于南方中心,用来开刀最合适不过。
  “谢卿本是南方人,之前又在南方查案,对南方情况了如指掌,朕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
  说完这话,赵延洵盯着谢孝方的眼睛,接着说道:“卿以为然否?”
  这是最坏的结果,谢孝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躬身答道:“老臣遵从皇上旨意!”
  “既如此,谢卿就挑起这副担子吧!”
  “朕会派专人协助你,江西镇守太监也会帮你,卿按部就班发号施令即可!”
  如果真是发号施令就能行,那十个人都可以主持此项事务。
  问题的关键在于,命令发布之后的执行,已经执行时的监督和纠正。
  而在这一过程中,得罪的人必然不少,漫天弹劾定然是少不了的。
  “臣遵旨,多谢皇上!”谢孝方一脸真诚。
  “谢卿去了不必着急,要认真谋划运算,认要多和当地人讲清情况,分析利害关系!”
  这句话的重点在“利害关系”四个字上。
  王庭鹤清查天亩时,有些人不识时务,煽动百姓作乱阻挠,最终主使者全被砍了脑袋,然后家产充公族人流放。
  而这些,则是阻挠官府最蠢的法子,更难的是谎报虚报瞒报天亩,甚至有些官绅还和地方官府勾结,只叫人防不胜防。
  对这些人的处置,朝廷一直都比较严厉。
  所以赵延洵才会说,让谢孝方给那些人说清厉害,不要搞到最终人财两空的地步。
  “臣明白!”
  赵延洵目光变得随和,只听他淡淡道:“今年之内,你若能把江西的差事办完,交旨时若有所请,朕无有不准!”
  这句话的意思谢孝方听懂了,所以此刻他很激动。
  只要办完这件差事,他就可以平安落地,回家过安生日子去了。
  “叩谢皇上隆恩!”谢孝方大礼参拜。
  “去吧,好生准备一番,三天后就出发!”
  “是!”
  待谢孝方离开后,吴宏走进了大殿,禀告说三法司大臣觐见。
  这些人的到来,赵延洵微微有些意外,他本以为还得过个七八天,税赋一案才会到总结的时候。
  “让他们进来!”
  “遵旨!”
  没一会儿,左都御史周承平,刑部尚书温宗国,大理寺卿严培基进入大殿。
  “臣等叩见皇上!”
  “免礼,平身!”
  “谢皇上!”
  待几人起身后,赵延洵问道:“今天一同过来,所谓何事?”
  “启禀皇上,关于赋税舞弊一案,各地方案情已基本审结,大批轻案臣等已经处置……”
  “唯此番牵涉重大案情,刑部不敢自专,乃拟刑法请皇上御览!”
  说完这话,温宗国将手中公文高举,吴宏立刻上前将其接过,然后送到了赵延洵的案头。
  赵延洵也不迟疑,翻开公文就查看起来。
  这一份公文,足足有五十多页,上面记述了罪行严重的豪族,刑部给出的意见多数人砍头,然后家产充公家人流放。
  按照以往惯例,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处置结果,甚至连这种案情都不会发生,如今情形都是拜赵延洵所赐。
  看到最后,赵延洵拿起朱笔,在公文最后写下了个“准”字,决定了涉案七十多个大族的命运。
  吴宏重新收起公文,然后将其交还给温宗国,这件事就算了了。
  紧接着,大理寺卿严培基开口道:“启禀皇上,近期严查之下,所牵涉四品以上官员,共有八人……”
  “臣等不敢擅自缉拿审讯,请皇上圣裁!”
  说完这话,严培基递上了公文。
  在此之前,地方和朝廷上,已有两百名官员为此被罢官,其中不少人受到了严惩。
  而这些人,品级都在四品之下。
  即便如此,在处置这些人的时候,大理寺都格外谨慎,何况眼下要动四品以上的官儿。
  “礼部侍郎吴嘉羿,通政使司左通政张有繁,南阳布政使周穆谌……”
  这些人都是中央高官,在他们上面除了六部尚书,就只剩几位内阁大臣了。
  想到这些人也涉案,而且干的是欺上瞒下之事,赵延洵心情有些不爽。
  拿起朱笔,赵延洵写下:即刻缉拿,着三法司严加问罪!
  随后,公文回到了严培基手中。
  赵延洵沉声道:“照此办理,严加审讯,着重治罪,务必以此警示百官!”
  “遵旨!”
  事实上,本次案件牵涉范围如此之广,处置人数如此之多,已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震慑。
  从他继位到现在,先是对勋贵逆臣动手,后又对南方豪族下手,如今又借税赋案对官绅治罪……
  粗略估算,自赵延洵入主京城,几次大案办下来,被砍头流放抄家的人,已超过了十万。
  这才一年不到,就有十万人被施以重刑,这无疑是个很夸张的数字。
  即便这些人罪有应得,但也反映出赵延洵手段暴虐,往后一个“暴君”评价少不了。
  看着周承平几人离去的背影,赵延洵想到了后人评说,一时间不由感到怅然。
  此刻的他,很理解前世那位朱皇帝,有些人不收拾真的不行。
  “古今暴君,为洪武与洵尔!”赵延洵低声自嘲。


第837章 交卷
  时间接近酉时,会试已将近尾声。
  贡院内,陆续有学子交卷,只是交了卷也不能离开,只能在考试结束时一起走。
  终于,代表交卷的钟声响起,安静的贡院变得热闹起来。
  学子们从考棚里出来,有人欢喜有人愁,总体来说还是愁的人比较多。
  今日会试猝不及防,虽能勉力答题,但多数人还是觉得,没能尽展自己所学。
  当学子们汇集在一起,向同伴们讲述自己答题思路时,贡院大门外进来了几名官员。
  赶来的官员一共有七人,为首之人是礼部侍郎刘长青,也是兼任的国子监祭酒。
  站在大门口,刘长青高声道:“诸位学子,本官乃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刘长青!”
  “如今国子监扩招,诸位若有意愿,可到国子监参试入读,本官欢迎之至!”
  国子监要扩招,这件事在场举子们都知道,但却没有太大兴趣。
  只因圣旨中说,入读国子监的门槛,从举人调到了秀才。
  举人和秀才一起进学,这对举子们来说很跌份儿,所以他们没太大兴趣。
  所以,在刘长青话音落下后,在场众人基本没有回应,只直勾勾的望着他。
  但对刘长青来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刚才他喊的那句话,必然会在学子之间传播。
  当然了,今天他来贡院,主要目的不是为国子监招生。
  所以,刘长青说完之后,就带着身后的几名官员,快步往贡院内走了去。
  “这位刘大人,是带着圣旨来的!”有眼尖的人开口道。
  众人仔细看去,果然看到刘长青手中,拿着一道明黄色的信封。。
  “想是有什么变故,我们进去瞧瞧!”
  “对对对!”
  于是乎,走到贡院大门口的举子们,多数转身往里面走了去。
  进了二门内,刘长青带着几名官员,站到了大堂门口。
  此刻,大批吏员正在整理答卷,十几位考官则站在周围监督,见刘长青一行到来,他们都感到奇怪。
  “刘大人身后那几个人,好像前两天从陇右来的!”
  “就是他们几个,听说皇上要重用他们!”
  “还是他们命好啊!”
  “也是跟着皇上尸山血海闯过来的,该他们青云直上啊!”
  “只不过,他们此刻来此作甚?”
  众人议论纷纷时,只听刘长青上了台阶站定,手举明黄色的信封,朗声道:“皇上有旨!”
  这个时候来了旨意,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但他们还是第一时间选择接旨。
  众人纷纷规定,哪怕是跟着看热闹的举子们,此刻也都本能的跪下。
  自赵延洵继位后,皇帝的威权得到了极大加强,没有人敢在明面上对皇权有丝毫不敬。
  而高高在上的皇权,是靠一个个破碎的家族,一颗颗砍掉的人头堆砌起来的。
  打开信封,刘长青朗声念道:“皇上有旨,今会试已然结束,礼部尚书潘奇风等主副考官,当各归其位领本部差事……”
  “会试考题,由礼部侍郎刘长青,携六位钦差评阅,钦此!”
  圣旨内容言简意赅,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会试答卷由刘长青这些人来批阅。
  很明显,这也是不符合科举考试惯例的。
  潘奇风当即抬头,怒道:“刘侍郎,这与惯例不符……”
  有他们当考官,就能选拔自己需要的人才,才不会让皇帝的胡闹进一步扩大。
  可眼下这份圣旨,却打乱了潘奇风的计划,这让他愤怒无比。
  “潘大人,这是圣旨,您要抗旨吗?”刘长青平静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