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吩咐完这些事,赵延洵便遣散众人,接下来他要去各处军营看看。
  再说城墙外,士兵们接到上级通知后,拿着大喇叭就向城墙内喊话。
  这几天,京城守军听劝降的话都已经听腻了,此刻却听到了些新花样。
  那位神秘的雍王,终于来到了京城,要以叔侄名义和皇帝聊聊。
  听了城外雍军的完整喊话,城内士兵都抱有和谈的渴望,否则就根本没必要见这一面。
  众人只希望,朝廷和雍军能握手言和,自己就不用再城墙上拼命了。
  至于往后谁当皇帝,对守城士兵来说根本不重要。
  很快,赵延洵要见皇帝的消息,直接传进了皇宫内,此时赵维隆正在长春宫皇后处。
  听到辑事监大太监刘正的禀告,赵维隆放下了手中象牙筷,神色顿时阴沉下来。
  “他这个反贼,居然还敢来见朕!”
  一旁,皇后甄湘潋问道:“皇上,谁要见你?”
  “反贼,雍王!”
  雍王赵延洵,自己闺蜜的丈夫,从辈分上自己该叫九叔,也是如今朝廷头一号反贼……一时间,甄湘潋脑海中闪过这些念头。
  想了想后,甄湘潋说道:“他一个反贼,皇上若是见了他,岂不自降身份!”
  话虽这么说,但甄湘潋反对去见赵延洵,是怕丈夫又受到刺激。
  作为枕边人,甄湘潋非常了解赵维隆的性情。
  赵维隆皱眉道:“可他拿一城军民性命要挟,朕若是不去见他……恐怕会让守城军民心寒!”
  “所以,朕不得不去!”
  说到这里,赵维隆对刘正吩咐道:“你去安排,明天朕去见那反贼!”
  瞧了一眼旁边的皇后,刘正当即答道:“是!”
  待刘正离开后,长春宫的气氛凝重了许多,即便甄湘潋说笑打趣,也无法挽回赵维隆的心情。
  刘正是去安排侍卫,皇帝出宫护卫者至少要近千人。
  这一规模的武力调动,很容易被朝臣们察觉,稍稍一打听他们便知晓了缘由。
  皇帝要见雍王,这其实是两难的选择,见或不见都不是好选择。
  于是几位大臣能做的,就是在皇帝会见雍王时随行,一起去听听雍王的条件。
  对于这次谈判,他们也抱有一定期待,希望能谈出让人满意结果。
  时间过得很快,第二天很快来临,正阳门上已被皇宫侍卫接管,另有监门卫的士兵驻守附近。
  随着太阳高升,皇帝的龙辇来到了正阳门。
  下了龙辇,赵维隆在侍卫们护送下,徐徐走上了城楼。
  再说外边儿,打马靠近正阳门的胡大彪,在看到城墙上出现的明黄色龙旗时,便知道城内的小皇帝到了。
  于是胡大彪立刻转身返回军帐,将情况汇报给正穿戴甲胄的赵延洵。
  “他倒是来得早!”
  服侍赵延洵穿戴甲胄的林全当即说道:“王爷是叔他是侄儿,这世上那有叔叔等侄儿的道理!”
  眼下林全很高兴,自家主子入主皇宫已是必然,他这个三年前的小太监,竟也有入主中枢的机会。
  毕竟在雍王府,太监之中除了霍安,就是他林全最受重用。
  几分钟后赵延洵已穿戴完毕,而此刻在京城南边儿,两万多雍军已列队整齐,隔着三百米开外威慑京城。
  出了军帐,赵延洵翻身上马,他将只带一百名卫士上前“谈判。”
  临行时,胡大彪突然问道:“王爷,要不要把弓箭带上!”
  这天下若赵延洵说箭法第二,那绝对无人能称第一。
  胡大彪这话的意思很明显,是想让赵延洵隔着几百米外,将露头的皇帝当场射杀。
  事实上,这一想法赵延洵也有过,但眼下这么多人看着,如果他“不讲武德”射杀皇帝,将会有损他的“圣德”。
  当然了,只要射杀的利益足够大,损失一点儿名声也不是不可以。
  但眼下京城反手可得,取小皇帝的性命轻而易举,则完全不需要如此鲁莽行事。
  “不必了!”
  说了这三个字,赵延洵徐徐往前走去,他的目光扫向了城墙上。
  他的视力极为惊人,在靠近只有三百米时,就将城墙上身着龙袍的那张脸看得很清楚。
  这还是当叔叔的,第一次看清侄子的脸。
  在距离一百五十米时,赵延洵勒住缰绳停了下来。
  此刻这点儿距离已经很近,雍王只带来百名侍卫赶来,让城墙上的朝廷士兵深感钦佩。
  如此人杰,才能带领军队百战百胜,相较而言朝廷的皇帝就太弱了。
  为这样“懦弱”的皇帝尽忠死战,而且几乎没有胜利希望,这样真的值得吗?
  显然,当士兵们有这样想法时,赵延洵的攻心之策已起到了作用。
  当然了,这也得益于雍军围城这些天,连续不断对城内的喊话。
  “大侄子……九叔我来了!”


第738章 冷眼
  “大侄子,九叔我来了!”
  此刻二龙相见,城墙内外都很安静,赵延洵用喇叭喊出的声音,几乎所有人都能听到。
  城墙之上,听见外面那道轻佻的声音,赵维隆脸上青筋暴起。
  他本想破口大骂,可他也知道眼下不能撕破脸皮,否则就真的如赵延洵所说,是不把城内军民生死放在心上。
  “九叔,你一向可好?”
  赵维隆说出了这句话,在他前面有七名大嗓门的汉子,此刻声音整齐喊了出去。
  “大侄子,得知你杀父弑君,九叔我是痛心疾首……”
  “我们老赵家,怎么就出了你这样狼心狗肺的东西!”
  好家伙,听到外边开口痛骂的赵延洵,赵维隆本就脆弱的心防,此刻完全被打压得崩溃了。
  “赵延洵,你这十恶不赦的逆贼,逆天而行起兵作乱,致使生灵涂炭……你必遭天谴!”
  面对赵维隆的指责,赵延洵直接无视了,且借助“喇叭”声音更大的优势,直接喊话道:“大侄子,本王奉天命,来惩戒你这窃国之贼,只要你自裁谢罪,九叔可以宽宏大量,保留你的宗籍!”
  “你一人之罪一人当之,切莫连累城内军民!”
  “在此,本王也向城内军民保证,只要我这大侄子愿意谢罪,本王不会伤害无辜之人!”
  听到这些话,赵维隆当真是肺都要气炸了,赵延洵这是当着他的面使离间计。
  “赵延洵,你这混账东西,你猪狗不如!”
  眼见赵维隆已乱了分寸,赵延洵嘴角更是露出笑意,随即声音高亢道:“大侄子,你莫要冥顽不化,只要你愿意自裁谢罪,九叔会念及宗亲血缘,给你留一个全尸!”
  这句话的意思,再度强调了赵延洵的态度,作为“伪帝”的赵维隆必须死。
  此刻,留在后方的赵维恒,听到这些话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他确实恨赵维隆,但眼下见到亲哥被如此威胁,一时间竟有兔死狐悲之感。
  “哼哼,咱这大侄子,非死不可!”赵延垣冷笑着说道。
  赵延菘却答道:“他不死,九哥岂非师出无名?”
  赵延垣喃喃道:“他不死,老十二也不会瞑目!”
  老十二赵延逍,在被赵维隆强令就藩后,死在了丧尸口中。
  就在这时,又听前方传来赵延洵的喊话声。
  “大侄子,九叔还是那句话,你不能为一己之私,害得全城军民为你陪葬!”
  “九叔不想乱杀人,九叔只想为朝廷正纲纪,为遇害的父皇讨个公道!”
  听吧看吧,这是何等忧国忧民的宗王,一片赤诚之心让人敬佩。
  相比较之下,皇帝不但懦弱无能,而且自私阴险卑鄙,杀了自己的父祖,还拿全城军民生命开玩笑。
  这样的皇帝,值得自己舍命追随吗?而且还是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
  小皇帝啊,你为何就不肯听雍王之言,老老实实去死呢?
  这样的想法,在附近士兵心中响起。
  毫无疑问,随着今日“谈判”详情扩散,这样的心思会在守城军民心中漫延。
  可以说,赵延洵这一手离间计,将守城军民与皇帝切割,使用得非常成功。
  其中关键就在于,这些话是由他这位藩王亲口说出,比雍军士兵喊话更具有可信度。
  这时,站在赵维隆身边的黄志成,趴在墙垛上喊话道:“赵延洵,你这逆贼,骑兵作乱,蛊惑人心,残害生民,就不怕老天劈了你?”
  他的话虽无人“扩散”,但黄志成是吼出来的,所以传得很远。
  眼见赵维隆不说话,赵延洵也就罢了手,接下来的唱黑脸的差事,他直接交给了胡大彪。
  于是赵延洵打马离开,直接忽略了黄志成的叫骂。
  只听胡大彪举着喇叭大吼道:“城里的人听着,尊我王之命,两日后我军进攻,起兵举义者有重赏,顽抗者必死无葬身之地!”
  起兵举义者有重赏,让本就心思偏了的军民们,此刻全都有了别样想法。
  以至于此刻,赵维隆对身边所有人都怀疑起来。
  事实上,从继位到现在,除了黄志成等寥寥几人,赵维隆根本没信过谁。
  “皇上,雍王还在附近,可用床弩将其射杀!”
  黄志成在一旁的提醒声,将赵维隆从思索中唤醒。
  只听赵维隆下令道:“对……对……立刻用床弩,将那逆贼射杀!”
  他的话就是圣旨,此刻在城楼左右两侧,各摆着十几张床弩。
  这玩意儿射程虽远,可准头着实差了许多,单点射杀只能靠运气。
  “放!”
  在下达命令时,领队的百户很是迟疑,他害怕射杀雍王这件事被捅出去,自己日后会遭受清算。
  可眼下,有大批侍卫在,有监门卫的士兵在,这名百户只能下达命令。
  嗖嗖嗖嗖……十几支粗壮的“箭”呼啸而出,向着赵延洵所在的大致方向飞去。
  这些非比寻常的声音被赵延洵捕捉到,随即他开启了系统感知能力,半径七十米范围内的情况瞬间了然于心。
  毫无疑问,这十几支监视全被他多开,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箭矢”。
  赵维隆玩儿阴的,着实是让赵延洵生气了,随即他便大喊道:“胡大彪,给他们听个响!”
  “是!”
  于是胡大彪招呼上几名侍卫,打马飞速向城墙奔驰而去。
  靠近百米时,城墙上有箭雨飞出,让胡大彪等人必须要绕行,继续靠近很可能被射死。
  “斜着靠近,至少要靠近到二十五六丈,咱们才能把手雷扔上城头!”
  虽然听不懂所谓手雷是什么东西,可看到胡大彪一行靠近,黄志成等人还是劝赵维隆回避,以免被反贼攻城时误伤。
  虽然不觉得自己有危险,可在黄志成的强烈建议下,赵维隆不得不听从老师的安排。
  只当他离开的十几秒后,一颗手雷落在了龙椅附近,直接将龙椅伞盖连同周边的人震飞。
  与此同时,另有七八颗手雷落在墙头爆炸,前后共炸死扎上近两百多人。
  很明显,这是皇帝床弩射杀的反噬,偏偏下令的皇帝屁事儿没有,底层士兵死伤一大片。
  这也证明了赵延洵的那句话,他们这些人跟着皇帝会遭殃,早做切割才是明智之举。
  最搞笑的是,刚才黄志成还说,雍王会被天雷给批了,可转眼间“天雷”就落在了城墙上。
  到底谁才是天命所归之人,如今已是一目了然。
  可以说,这十几颗手雷,真正转变了众人对赵延洵的看法。
  甚至于此时,被躲在城楼内的赵维隆,此刻也被“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