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4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济水以东,能打仗的唯有左右监门卫,左右金吾卫……”
  张安刚说到这里,卢立清便打断道:“这四卫禁军……你不要去想!”
  这四卫禁军,被皇帝紧紧攥在手心,谁打主意只会被怀疑用心。
  “除了这四卫,西南调不得,东南也不好调,就只能从北边调了!”
  说到这里,张安自己都摇头道:“北边儿那万把人,恐怕当不起二道防线!”
  卢立清点了点头,平静道:“东南有八万大军,可以调动!”
  张安便道:“大人,你不是不知道,东南的八万大军,不只是为了清剿怪物,还担着其他差事!”
  卢立清目光扫向张安,语气沉重道:“其他差事,你是说震慑南方五郡?若雍军越过汉水,你说是南方五郡反叛要命,还是雍王的叛军更要命!”
  这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事,所以东南是可以调的,而且必须由他们担起二道防线。
  张安思索之间,卢立清叹息道:“其实依我的意思,最好是在汉水凑十来万战兵,如此更有把握挡住雍军,不给他们越过汉水的机会!”
  这当然值得叹息,因为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可惜根本没有可能施行。
  “好了,该说我都说了,西线这幅担子……你可得挑好!”
  这句话,听得张安心头更是沉重。
  …………
  汉水以西,雍军各卫所,正在大批准备船只。
  前些天,赵延洵命侍卫司的人乘船渡河,可惜在河中央就被发现。
  当船只靠岸时,对面已经军阵严整。
  大盾长枪排列整齐,后方这是箭阵,防御力基本基本点满了。
  侍卫司的人还没上岸,就被人家打得抬不起头,上岸之后举步维艰,为避免过重伤亡只能撤退。
  经过这一事件,赵延洵决定暂缓渡河,要当各部大军都准备好后,一鼓作气渡过汉水去。
  所以眼下,雍军并不着急渡河,而是竭尽全力打造船只。
  当然了,赵延洵没让侍卫司的人造船,而是安排他们分做小队,偷偷越过汉水去。
  队伍小不容易被发现,他们渡河后会潜伏下来,等待决战时他们会出现在后方,与雍军主力前后夹击朝廷大军。
  此刻,赵延洵走在河岸边,目光却扫向了河对岸。
  雍军能严密监视对岸,对岸也能盯着他们,如今双方大军只隔着一条河。
  就在这时,赵延洵自顾自说道:“今日议事,他们也该到了!”
  每天他都会召集各部主官议事,主要是为了沟通各部情况,做到对全军的整体掌握。
  事实上,赵延洵领大军屯驻汉水,同样也面临着极大压力。
  一方面,丧尸寻着人多的地方汇聚,他们在一个地方待得越久,需要斩杀的丧尸就越多。
  所以每天除了造船,他们还得击杀大量丧尸,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另一方面,分配粮草军需也是麻烦事,也考验着物资转运能力。
  他虽能兑换粮食,进可仅靠兑换的粮食也不够,何况大军打仗需要的不只是粮食。
  所以卢立清猜得没错,赵延洵这边的日子也不好过,每天值得发愁的事有很多。
  正当赵延洵准备回城时,远处有侍卫飞速赶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纸。
  侍卫隔着老远禀告道:“王爷,这东西撒在岸边,风吹得到处都是!”
  张猛从侍卫手中接过,然后将东西递到了赵延洵手中。
  “劝降书!”赵延洵念出了首句三个字。


第698章 邱佑先
  “雍王起兵,实为谋逆……”
  “朝廷有大义,有百万大军,尔等谋逆必败……”
  “皇上仁德,不愿多伤性命,投降者可赦其罪行……”
  赵延洵嘴里,把纸上写着的关键语句,直接念出了声来。
  简单来说,这是一份劝降书,而其平铺直叙的语言,很明显是面对普通士兵的。
  收起劝降书,赵延洵问道:“这东西很多?”
  侍卫连忙答道:“正是如此,这东西撒在河岸边,风吹得到处都是!”
  点了点头,赵延洵示意这侍卫退下。
  站在一旁,张猛沉声道:“王爷,臣这就去传命,让各部把捡到的劝降书收起来,一把火给烧掉!”
  他这人虽蠢直了些,但也知道这玩意儿会扰乱军心。
  瞥了张猛一眼,赵延洵平静道:“你着什么急……难道就凭这东西,就能让他们叛我?”
  “若真如此,这仗干脆别打了!”
  张猛连忙低头答道:“是!”
  此刻,已经快到正午,显然该回去参会了。
  事实上,各卫所的主官们,此刻已经赶到汉北城内。
  这些人聚集在府衙大堂外,相互之间高谈阔论。
  有的吐槽自己所部遭丧尸袭击,有的夸耀自己打造了多少船只,还有的则跟骑兵卫所诉苦,讲明自己军需补给的难处。
  临战状态下,这种会议正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解决问题的最佳机制。
  “王爷驾到!”
  听到外面传来的禀告声,院内众人全都噤声,各自面向大门处站立。
  眼见赵延洵走上台阶,在场众人尽皆参拜道:“参见王爷!”
  “都起来,进去议事!”赵延洵沉声道。
  说完这话,赵延洵直接走进大厅,一众将领尽皆跟了上去。
  在主位上落座,赵延洵目光扫向厅内众人,说道:“老规矩,把各自情况说说,大家群策群力解决!”
  “武建清,从你们第一卫开始!”
  被点到的武建清,立刻走到了大厅中央,开门见山讲起了今日事务。
  事情繁杂,每位指挥使会讲一到三分钟,期间还会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众人讨论超过半个小时,才把明天的事协调好。
  “都听好了,差事要办……但也要让你们各自的部下,准备好随时打硬仗!”
  说道这里,赵延洵语气严肃道:“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没有那部兵法说过,打仗是五天或十天后……”
  众人皆露受教之色,其实不需要赵延洵多强调,他们本就一直处于战备中,跟丧尸的战斗从未停止过。
  紧接着,赵延洵拿出了一张纸,正是朝廷散出的劝降书。
  “这东西,你们传阅一遍!”
  离得最近的武建清,当即接过来看,只一眼就面色大变。
  “这东西,是河对岸传过来的,只怕是抄了上千张,他们什么目的……想必你们都看出来了!”
  “要劝降,要乱我军心……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最先看完的武建清答话道:“王爷,对面那些人想的法子,对叛军来说着实有威胁,可咱们不是叛军!”
  “王爷秉承天命,奉先帝遗诏,讨逆贼靖国难!”
  “底下的兄弟们,都愿意为王爷效死,岂会提醒对面逆贼的这些狗屁东西!”
  听到武建清这番话,赵延洵露出一缕笑容。
  紧接着,其他指挥使们,也都对“劝降书”嗤之以鼻。
  想借此扰乱军心,在他们看来简直痴心妄想。
  还朝廷百万大军,在场众人多是禁军都司出来的,岂会不知朝廷军队什么情况。
  “王爷,就怕对岸那帮废材,还想威胁咱们……您说可笑不可笑!”
  “就是……哈哈哈!”
  知道对面什么情况,在场众人更知自己一方,战斗力是何等的强大。
  只要造好了船,一鼓作气打了过去,他们都有把握击溃朝廷的军队。
  劝降书上的威胁,在他们看来就是无能狂怒,和某国威胁北极熊一个道理。
  示意众人安静,赵延洵敛去笑容说道:“所以你们回去之后,要告诉手下人,对岸这是在威胁他们,是看不起他们……更看不起他们王爷!”
  “激起他们的怒火,到时候一鼓作气,将对岸烧个精光!”
  一众指挥使尽皆答道:“是!”
  在汉水以西耽搁了这么些天,他们也都憋着一股气,只想早日打过汉水去。
  随即,赵延洵起身道:“好了,各自回去吧!”
  众人再次行礼,然后陆续退出了大堂。
  …………
  很快便是两天过去,按如今各部造船进度,还有五天一切即将准备完成。
  而河岸另一头,京城派来的钦差们,也已真实了解到了雍军情况。
  现实给了他们,也给了朝廷狠狠一巴掌,赵延洵所率领的军队,虽然没有真正的十万之众,但也有七八万人。
  要命的是,这七八万人全是精锐,实力已强过汉水东岸的朝廷军队。
  如今汉水以东,朝廷禁军只有两万五千余众,加上河西广阳两都司三万残兵,在兵力上也比不过雍军。
  换句话说,眼下的情况已十分危急。
  东河府城一处房间内,孟正卿沉声道:“呈送京城的奏报送出,咱们的差事总算完成了!”
  在孟正卿旁边的椅子上,端坐着兵部侍郎邱佑先,此人乃是兵部的代表,如今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只听邱佑先说道:“大人,或许还能再做些什么!”
  “再做些什么?张安上任后,连转运粮草的民夫,都征调了不少顶上前线,我真不知道还能再做些什么!”
  在孟正卿看来,该想的办法都想尽了,如今只能等待朝廷的反应。
  “孟大人,我是说……我们还能做些事!”
  “什么事?”
  在孟正卿疑惑的目光注视下,邱佑先平静道:“孟大人,我愿渡江西去,劝降雍王!”
  “劝降雍王?”
  孟正卿被邱佑先的想法震惊,暗道这厮莫非是嫌命太长,雍王都造反了,又岂是轻易能劝降的。
  孟正卿说道:“邱大人,勇气可嘉,但你此行……恐怕难有结果!”
  邱佑先答道:“即便不能劝降,能多拖他几日,也能为朝廷争取调兵时间!”
  有了他们呈报的奏疏,朝廷清楚前线情况之后,自然会调兵支援前线。
  可调兵需要时间,没个十天半个月,恐怕根本不能成行,而眼下缺的就是时间。
  西线军团的防线,在邱佑先看来比较脆弱,稍不注意就可能崩盘。
  眼见邱佑先心怀忠义,有舍生忘死之气概,孟正卿对他亦多了几分敬重。
  “你可想好了!”孟正卿沉声道。
  邱佑先笑着说道:“为国尽忠,虽死无憾!”
  虽说官做大了,就难有赤子忠心,可凡事并非绝对,深受忠君教育的士子们,总有能秉持初心者。
  孟正卿沉声道:“那你去吧,一路珍重!”


第699章 震而憾
  名为劝降,邱佑先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拖延雍军进攻时间。
  只要赵延洵跟他谈,无论对方提出多离谱的要求,邱佑先都会好好谈。
  怀着这样的心情,邱佑先带着两名兵部属官,架着一叶小舟往对岸赶了去。
  他是个不怕死的,可跟他一起渡河的两名主事,此刻心里却不安得很。
  他们不想去,可惜没得选,不去就是对朝廷不忠,丢官下狱也不是没可能。
  当然了,为了让部下两人追随自己,邱佑先也经过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
  站在船头,主事张元应说道:“大人,天高地阔……当浮一大白!”
  他现在表现得洒脱不羁,显然已经放松了心态,是怀着必死之志前往雍军大营。
  坐在船舱门口,邱佑先笑着说道:“我府里倒是有两坛好久,这次回京……你我共饮!”
  他二人谈笑风生,一旁表情凝重的赵贺道:“大人……只怕咱们回不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