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他进来!”
  “是!”应答之后,小吏向王成安使了个眼色。
  迈动脚步,王成安走进了大堂,顺着堂内吏员的指引,来到了西厅之外。
  看着前方,正提笔书写的青袍中年男子,王成安极为恭敬道:“卑职禁军副千户王成安,见过刘都使!”
  微微点头之后,作为北地都指挥使的刘世礼淡然道:“有什么话直说吧!”
  “刘都使,我们徐将军说,你我双方同朝为臣实为兄弟,如此乱世更当结盟自保!”
  王成安说完这话,却发现人家根本没理他,于是他只能继续往下说:“为求存求活,我们徐将军决定,送你们一批粮食!”
  听到这话,刘世礼终于停笔,抬头问道:“送我们粮食,他有这么好心?”
  “大人,徐将军说了,咱们都是兄弟,自然该共患难!”
  刘世礼不想继续扯淡,于是直接问道:“粮食在哪儿,有多少要送给我们,何时送给我们?”
  “粮食在陇右,上百万石是有的!”
  一听是上百万石,刘世礼瞪大了眼睛,真得到这么多的粮食,存活问题几年内将不再是问题。
  可当他反应过来是在陇右,他的兴奋劲儿就过去了。
  放下手中毛笔,刘世礼表情阴沉道:“在陇右,你莫非是在戏弄本官!”
  他原是北地都司都指挥佥事,靠着兵变和战争,干掉了几位上司和不服者,才坐稳了都指挥使的位置,所以自有几分阴狠毒辣之气。
  此刻被刘世礼盯着,王成安丝毫不敢大意,对方一个不爽是真的可以宰了自己。
  “卑职岂敢戏弄大人,此事千真万确,陇右确实囤积了大批粮食!”
  这个时候,王成安也不卖关子,直接把禁军如何到处派人打探情况,向刘世礼全盘托出。
  “你的意思是,陇右各城池,都在从元阳运粮食?”刘世礼抓住重点问题。
  王成安连连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我军探马已多次遇到,所以徐将军的意思是,你我两军联手出兵,到陇右去抢粮食!”
  王成安已经把情况说清楚,眼下就看刘世礼如何抉择了。
  房间内又安静下来,王成安不敢搅扰刘世礼想问题,即便着急也只能紧闭嘴巴。
  终于,在王成安要忍不住时,只听刘世礼开口道:“你回去告诉徐龙升,此事我已知晓,此等大事务必慎重,如何行事本官要细加思索!”
  “这……”
  王成安本想接着游说,但刘世礼根本不给他开口的机会。
  “出去吧!”
  “是!”
  待挖出来离开房间后,只见闫建章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看向自己的中心下属,刘世礼问道:“此事你怎么看?”
  “卑职是真没想到,徐龙升那帮人的探马,居然越过大河去了陇右,把那边的情况摸清楚了!”
  刘世礼没好气道:“他们有骑兵,自然能跑得远!”
  “他这番提议,表面是结盟合作谋好处,谁知道包藏了何等祸心!”
  点了点头,闫建章肃然道:“所以咱们得把陇右的情况摸清楚,绝不能任他说什么就信什么!”
  “有道理!”刘世礼表示肯定。


第515章 抓舌头
  见刘世礼赞同自己的看法,闫建章接着说道:“他们被咱们劲儿武建清堵在北边儿,挡住了他们往南扩张的路,不管怎么说……咱们都是他们的敌人!”
  “即便陇右真有他说的那些粮食,咱们也不可轻易与之合作,至少也得拉上武建清所部,确保任何时候都能压制他们才行!”
  “否则一旦他们发起突袭,咱们还真不一定打得过!”
  在闫建章说话时,刘世礼也在认真思考,他非常赞同闫建章的看法。
  “这件事确实要慎重,但当务之急……却是要先摸清陇右的情况!”
  刘世礼皱眉道:“咱们和陇右之间,隔着阳灵府和平山府,要派人过去可不是个简单事!”
  他的担忧很有必要,因为这两三百里的距离,中间不知有多少丧尸,想要穿过非常之难。
  闫建章接着说道:“即便去了陇右,若是被那边的人发现,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正是因为这些困难,让他们根本没想过,去查探几百里外的情况,控制附近城池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禁军会派人往陇右去,一方面是他们有骑兵,有到处探查的条件。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被卡在了武定府,才有另辟蹊径往陇右探查的动机。
  “派何人去陇右,你可有人举荐!”刘世礼询问道,那所谓的百万石粮食,对他还是很有诱惑的。
  “此去陇右,上高路远,前路艰险……非得智勇双全之士不可!”
  听到这些废话,刘世礼直言道的:“谁人称得上智勇双全!”
  其实在刘世礼心里,他已经罗列出了一些人,但都不是十分满意。
  “大人,按察使衙门的张光仕,你可还记得!”闫建章直言道。
  “他……”
  这个叫张光仕的人,乃是北地按察使衙门佥事,虽是文官却通武事,曾在城外带领几十个百姓守住了一处粮仓。
  “此人可谓文武兼备,把这差事派给他们,是再合适不过的!”
  此前刘世礼一直想着从部将中找人,所以才没想起张光仕这号人。
  如今所谓的布政使按察使衙门,其实都已是名存实亡,北安府当初沦陷时,城内官民都遭了难,城池是刘世礼后面收复的。
  “而且这个张光仕的家人还在,派他去陇右不怕他叛逃!”
  这句话,真正打动了刘世礼,于是他笑着说道:“那好,你去他那里走一趟,让他接下这差事!”
  “卑职这就去!”
  ……
  刘世礼这边议定人选时,王成安也走出了都司大门。
  他的一众部下们,此刻全都等在门外,看到王成安出现纷纷围了过来。
  “有吃的没,赶紧给我拿些!”
  王成安说出的这句话,直接把禁军士兵们整懵了,难道中午你没吃东西?
  “大人,他们让你饿着?”一名总旗上前问道。
  “赶紧拿吃的,说这些废话干啥?”王成安不耐烦道。
  “是是是……”
  没一会儿,一个面饼递到了王成安手上,只见他大口往嘴里塞了去。
  一边吃着,王成安翻身上马,带着众人打马离开。
  刚才说话那名总旗开口道:“大人,今晚怕是要在城里找地方住着!”
  大晚上的在城外赶路,危险程度不是一般的高,没有人敢这么干。
  三两下吃掉面饼,王成安才说道:“去南城找地方住,还得跟南城的官吏打个招呼!”
  夜幕降临,林大贵所住的小院内,他们正在吃晚饭。
  可没等林大贵吃完,就听到外面响起的马蹄声,这让他立刻命手下处于戒备状态。
  他们在这城内是黑户,这个时候有兵马到来,让林大贵以为自己是暴露了。
  但最终的结果显示,对方只是在对方住下,并非是冲着他们来的。
  趴在屋顶,前方院子内摇曳的火光,让林大贵看清对方的衣着。
  “竟是他们!”林大贵低声道。
  中午他在都司衙门发现这些禁军,本想等对方离开方便跟踪,可等了两个多时辰都没动静,林大贵只能先行离开。
  却没想到,他没等到这些人,对方却直接送到他眼前。
  于是林大贵一直趴在墙头,想要从这些禁军对话中,探听到这些人的目的。
  “如果有必要,抓个活口也是可以的!”林大贵喃喃道。
  他对北地都司的了解,除了黄俊和罗伦提供的情报,也包括他在北地抓了不少“舌头”。
  他们全都被升到了二级,所谓艺高人胆大,做这种事林大贵很有把握。
  于是林大贵对身侧侍卫说道:“你去其他两处,再叫两个兄弟过来!”
  “是!”
  然后原地只剩林大贵一个人趴着,可惜院子里的禁军虽然有二十多号,但相互聊的都是些没用的。
  等吃过晚餐后,这些人给马匹喂了些草料,便直接进屋子睡下了。
  快马赶了一天的路,每个人都很疲惫,偏偏明天还要接着赶路,所以他们必须要休息好。
  林大贵没有放弃,而是让赶来支援的部下继续等待,他已打算今晚抓个活口问话。
  夜晚的风很凉,和林大贵一起潜伏在屋顶的三名侍卫,个个都冻得脸色通红,只不过夜色遮挡着看不见。
  众人一直等了两个时辰,才从院子里走出一人,此人却是出来撒尿的。
  机会来了,林大贵指挥着几名侍卫,小心翼翼靠近了院子墙根。
  这人睡眼惺忪站在墙下,正摇着头悠闲放水,恍然不知身后已出现三道黑影。
  突然,一张大手捂在了此人嘴上,下一刻他的脖子就被锁死,四肢也被人牢牢控制。
  无法发出声音,更无法搞出动静,此人只坚持了十几秒,就在缺氧下晕死过去。
  然后他就被顺势拖走,在过了将近两分钟后,院子里放哨的人才发现不对劲儿。
  哨兵出来找寻一番后,并未发现被掳走之人踪迹,于是立马向已熟睡的王成安报告。
  有人失踪了,这可不是小事,于是王成安立马派人寻找。
  可惜人没找到,却在失踪那人所站墙根下,发现了地上挣扎的痕迹。
  “会是谁干的?”王成安脸色阴沉。
  这里是北地都司的地盘,是谁干的根本无需多想,只是在场都没人点出来。
  只听王成安道:“再找找看,若是今晚找不到,明天我再去都司衙门!”
  “我们禁军,有北地郡强大的实力,没人能欺负到咱们头上!”


第516章 周家事
  十月初十,元阳城内,寒风凌冽。
  气温变化就是这么快,入秋还没多久,就让人提前感受到了冬季的寒冷。
  可即便寒冷,老百姓该干的活儿还是得干,毕竟一家人还得要生活。
  所以即便街上人少,但还是有脚步匆匆的行人,或背或挑或抬着各种各样的货物。
  百姓要为生活奔波,所以日子过得艰苦些,官吏们则相对轻松许多,所以赵延洵没同意给这些人长俸禄。
  当然了,官吏内部也分阶层,自然也有相对日子更滋润的。
  比如作为王府左长史的周家,此刻厨房内飘出了肉香,这味道可勾出了附近邻居的馋虫。
  厨房之内,周王氏正在忙碌,看她切菜的手法极为熟练。
  周承平出身普通人家,辛勤科举二十多年,才中了二甲第五名的进士出身。
  二甲进士,虽比不上一甲进士及第,但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对周承平来说尤其如此。
  按道理说,有这样的好成绩,周承平应该官运亨通。
  可现实给了周承平很大打击,他耿直的性格做学问可以,做官却是处处碰壁。
  周承平本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在礼部苦熬,最终熬到了员外郎的位置告老。
  可皇帝的一道旨意,让他来到了雍王府当长史,这一决定改变了周承平的命运。
  作为周承平的妻子,周承平的起落周王氏全都经历过,也见证了丈夫夙愿得偿的喜悦。
  虽然时常听起丈夫抱怨,说王府制度有缺陷,怒骂某些官员油滑而不亲民,还要谏言殿下所做出格之事……
  但周王氏也可以清楚感受到了,丈夫对王府事业的热爱,对殿下的忠心,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自从来到王府,原本已经心死的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