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无周全计划就去白山县浪,领盒饭的几率可不是一般的大。
  作战计划制定完善后,当天晚上便对三军进行传达,因为第二天就要执行计划。
  太安二十年五月十二,天空飘来大片云朵,把天空遮得严严实实。
  玄学一点儿来说,这绝对算不上是好征兆,但客观来讲这却是一件好事,没人喜欢顶着大太阳行军。
  除此之外,春耕之后的地里,也需要一场雨水来浇灌。
  虽然天气阴郁,但定好的作战计划还是得执行。
  咚咚咚……
  急促的战鼓声,在最前线的营地响起,传达的是集合的信号。
  士兵们早就在军官的指挥下起身,此刻只有动作稍慢的士兵,还没来得及把手上的馒头啃完。
  粮食绝不能浪费,而且要吃饱了才有力气作战,余下的士兵便胡乱将馒头塞进了嘴里。
  从战鼓响起,到最终集合完毕,只用了三分半钟。
  站在简易搭建的“点兵台”上,赵延洵扫视着下方士兵,下方士兵也满脸崇敬的看着他。
  此刻赵延洵身着铠甲,腰挎佩刀,
  方胜一路小跑过来,在点兵台前参拜道:“启禀王爷,全军集结完毕,请王爷训示!”
  微微摆手示意方胜退下,看着眼前集结的七百余名士兵,赵延洵朗声道:“将士们……刚才本王在想,这个时候搞集合,要是贼军骑兵杀过来该怎么办?”
  “现在看到你们军容严整,本王的心一下就落进了肚子里,那些贼军真要是来了……就凭你们这气势,也能吓得他们人仰马翻!”
  本来表情严肃的士兵们,听了赵延洵这番话,个个脸上都扬起了笑意。
  他们是全脱产的士兵,他们有铠甲有武器,他们还是替天行罚都得队伍,又岂会惧怕区区流贼。
  对面是骑兵又如何?那位崔副千户,不就带着少量步兵,全歼了贼军一支骑兵。
  “本王秉承天命拯救苍生,你们是王府精锐,是本王手里最快的刀,贼军残害百姓,天怒人怨……本王秉承天命,要你们替天行罚,剿灭贼军!”
  打仗讲究个师出有名,赵延洵对本次北伐的定义便是替天行伐,所以他在此刻再次强调。
  事实上,士兵们也很信这一套。
  一年多的反复宣传,加之实打实的“神技”显现,让军民们都信赵延洵是天命所归之人。
  那自然他就能以天的名义,对任何个人和势力进行讨伐。
  “打垮贼军,你们能不能做到?”
  面对这个问题,下方士兵尽皆高呼道:“能!”
  “到底能不能?”赵延洵再次发问。
  “能能能……”
  这一次,下方爆发了更为浑厚的呼喊声。
  赵延洵背负双手,语气严肃道:“那本王就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就在这时,只听前面站着的方胜高呼道:“剿灭贼军,凯旋而归!”
  后方士兵跟着高呼道:“剿灭贼军,凯旋而归!”
  紧接着方胜高呼道:“雍王殿下,万岁……”
  这句口号,是士兵们平日里喊得最多的,此刻自然熟落无比。
  “雍王殿下,万岁!”
  声音排山倒海,透露了出这支军队坚不可摧的抑制。
  “出征!”
  随着赵延洵下达命令,方胜就按预定方案,开始命令军队开拔。
  由每名百户带队,所有人军队列为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依次从点兵台前通过。
  每通过一个方队,下方都会传来朝圣般的“万岁”声,而赵延洵要么挥手致意,要么直接出言勉力。
  当所有队伍离开后,方胜再度返回点将台前,禀告道:“王爷,臣也去了!”
  “去吧,一定要小心谨慎!”赵延洵还是忍不住告诫。
  “臣谨记!”
  随着方胜带着军队远去,原地便只留赵延洵和一众侍卫。
  但这里的安宁不会维持很久,因为一会儿就有汪成帅军赶来,再过一会儿则是高正安所部。
  三支军队依次向前开拔,相互之间距离不过三五里,一旦有事他们可以快速支援。
  再说赵延洵也不会闲着,他会交替监督大军行进,关键作战更会亲自督战。
  之所以是督战而非指挥,是因为赵延洵很清楚,自己不一定比这三位千户更在行。
  再说方胜一行,他们在往前行进时,保持了严整的阵型。
  速度慢点儿无所谓,但务必要维持队形,以备任何时候都能投入作战。
  整个队伍,只能沿着官道前行,别的地方杂草树木丛生,其中蕴藏着危险。
  事实上,在他们行进过程中,几乎随时都会遇到危险。
  他们的队伍实在太大,闹出的动静也大,招来丧尸很正常。
  但只要不形成尸潮,丧尸来多少就死多少。
  关于行军中对丧尸的击杀,他们有成熟的处置步骤。
  外围士兵举着大盾,内测是训练有素的长枪兵,一个主防一个主攻而已。
  说起来简单,最关键在于配合,还牵涉到平时训练,以及士兵之间的信任。
  就这样一路磕磕绊绊,方胜一行缓慢向前行进着,今天他计划先前行三十里,之后再决定是否直接围城。
  当然了,这一想法的前提是,他们行进过程中不会遭受阻击。
  事情走向,本就是难以预料的。


第407章 白山县内
  事实上,从方胜他们开拔那一刻,就一直处于明军监视中。
  天高地阔,藏几个人简直太简单,这些探子严密监视着方胜一行。
  骏马飞驰,半个时辰后,第一位带回情报的斥候,打马进入了白山县城。
  县城内到处可见骑马的士兵,朱晋璋把主力都囤在了此处。
  他手下兵力有近两千五,其中一千五百骑被他聚在白山县。
  余下的一千骑兵,一部分要负责押送粮草,另一部分要驻守城池,顺道还得维护治安。
  尤其是第二条,是最让朱晋璋头疼的。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最要紧的事,就是填饱自己肚子。
  但辽平府缺粮,除了当兵的能勉强吃饱,普通百姓几乎都处于饥饿状态。
  无论朱晋璋再亲民,无论他渲染得南边雍王府治下有多苦,无论他给百姓画多大的饼……始终难以解决,老百姓饿肚子这一事实。
  所以偷盗,抢夺之类的事,在城里时不时就有发生,逼得朱晋璋每次都要严厉弹压。
  而这,还是在他没有大规模搜救百姓的情况下,否则他治下的人口更多,暴露出的问题也会更大。
  事实上,若是没有来自南边的威胁,今年就是朱晋璋的喘息之年,通过精心组织春耕,他可以逐渐改善缺粮的局面。
  可惜,赵延洵没给他机会。
  实打实的说,朱晋璋已经做到一个凡人的极致,可惜他遇到的是开挂的赵延洵。
  白山县衙内,朱晋璋正和张子明几人商议着对策。
  这种级别的大战,自然是由朱晋璋亲自领军。
  “雍军驻扎天马堡周围,堵住了通往元阳的路,子明……你说的主动出击,根本行不通啊!”朱晋璋话中带有忧虑。
  张子明表情严肃,此刻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不但张子明没啥好办法,被当做智囊的吴平轩,此刻一样一言不发。
  就在这时,外面报告探马来报。
  “带他进来!”朱晋璋当即道。
  没一会儿,报信的斥候被带进了大堂。
  没工夫搞什么礼节,朱晋璋当即问道:“有什么情况?”
  “王爷,南边的雍军,往县城这边来了!”
  “是来了一路,还是他们三路都来了?”
  “小的看见的只有一路,是最前面的那七百人!”
  “你怎知他是往白山来,万一他们是去兴远,也不是没可能!”
  “王爷,他们走的是往白山来的官道!”
  “他们走得快不快?”朱晋璋又问道。
  “可能中午,就能到张家坡……”斥候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所谓张家坡,是距白山县二十里左右的一处村子。
  “继续打探……”
  “是!”
  待这斥候退下,大堂内又陷入了沉默。
  终于,还是张子明打破沉默道:“殿下,我们不能干等着,再等雍军就围城了!”
  “白山县这么大个城池,他能围得住?”吴平轩反问道。
  “只要堵住城门,咱就出不去!”
  “围城不等于攻城,城内存粮不多,他们可以轻易困死咱们!”
  朱晋璋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出城之后又如何?”
  “袭扰……咱们是骑兵,必须要利用到自己的长处!”
  “他们若要攻城,咱们就不停袭扰,即便咱们打不过,才城外也能逃!”张子明沉声道。
  “王爷,探马回报……”
  “带他进来!”
  于是乎,朱晋璋又接到了汪成,高正安二人帅军北上的消息。
  “雍王府大军全体出动,全都奔着县城来了,哪位雍王胆子倒挺大!”吴平轩忍不住开口。
  却听朱晋璋道:“有兵有粮,胆子大也正常!”
  如果他有这条件,他比赵延洵胆子更大,毕竟他是没有开挂,就敢扯旗子造反的人。
  “殿下,不能再拖了……咱们必须尽快出城!”
  张子明话才说完,只听吴平轩补充道:“真要出城,大军要多带些粮食,吃睡都在马背上,这城池不要也罢!”
  有人的地方会有江湖,内部形成竞争根本无法避免,也只有扫了最危急的时候,双方才有可能摒弃前嫌。
  “城池还是要的,城内还有两百运粮的百姓,让他们来守城,多立旗帜迷惑敌军!”
  主力离开,把城池交给两百普通百姓来收,在张子明看来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毫无疑问,留下来守城的人,必死无疑。
  这也应了那句老话,慈不掌兵。
  朱晋璋自然也有此等气量,只是略微思索,便听他道:“就这么办!”
  只听张子明接着说道:“殿下,出城之后咱们兵分两路,一来可以相互支援,而来可以迷惑敌军!”
  朱晋璋没有急着答话,在他仔细思索之后,便道:“就按你说的办,全军分做两队,由本王和朱孝安分别执掌!”
  听到这话,张子明心感失落,但面子上却没表现出来。
  朱孝安是朱晋璋的族人,在这个时候把兵分给他,对张子明来说无疑是一次打击。
  他在明王势力中,大半年来立下了不少功劳,说是武将排名第一也不为过,现在却连带兵的机会都没有。
  似乎朱晋璋也觉得,自己这样做太不够意思,于是他接着说道:“孝勇毕竟年轻,子明你经验老道,若是愿意……就去辅佐他吧!”
  这番话,一方面是给张子明安排事,不至于让他这位人才浪费。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试探,从张子明接下来的反应,试探他心里是否有不满。
  这些道理,张子明心里明白。
  但他还是开口说道:“殿下,臣更愿领一队人,绕道袭击雍军粮道!”
  虽然张子明的回答让朱晋璋失望,但他还是开口问道:“如何绕道?”
  “从铁江山绕路……奇袭天马堡!”
  铁江山并非是单独一座山,而是天马堡西侧一片大山,成为了阻隔辽平和天金府的界山。
  在山里面行军,路途崎岖坎坷难行,更何况山里还有游荡的丧尸。
  “我们全是骑兵,难道要改为步兵翻山?”朱晋璋问道。
  张子明答道:“可先骑马到山脚,然后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