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间内,四位大臣各自站着,以备随时接受询问。
  在赵延洵离开的这十几天,大臣们把一应事务都处置得很妥当,所以赵延洵很少开口询问。
  在大殿外雨声的衬托下,殿内显得格外安静。
  众人沉默等待,以至于渲染出压迫感来,让在场几位大臣呼吸都沉重了许多。
  终于,大殿外响起了脚步声,让几位大臣精神抖擞了一些。
  没一会儿,外面就有太监禀告道:“启禀王爷,审理正蔡兴海和林全在外觐见!”
  放下手里的折子,赵延洵平静道:“让他们进来!”
  几息之后,蔡兴海和林全沿着殿内通道,开到了西偏厅内。
  “臣审理正蔡兴海叩见殿下!”
  “奴婢林全叩见王爷!”
  靠着椅背,赵延洵徐徐道:“免礼!”
  待这二人起身后,赵延洵才看向蔡兴海道:“事情问清楚了?”
  “回禀殿下,大致情况已问清楚,还有细节后续还要审问,这是审讯的笔录!”
  说完,蔡兴海双手捧起了笔录。
  赵延洵只动了动眼睛,一旁侍奉的霍安就迈步上前,从蔡兴海手中接过了笔录。
  一边翻看着,赵延洵一边说道:“把事情经过,给在场诸位爱卿都说说!”
  在场几位大臣,都迫切希望知晓情况。
  受赵延洵所命,蔡兴海就把案情从始至终,原原本本的讲述了一遍。
  事情经过,展现在几位大臣面前,有的人松了口气,有人的心情却更为沉重。
  当蔡兴海说完之际,赵延洵也放下了手中的笔录,而后看向了偏厅内的几位大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诸位爱卿有什么话,不妨现在说出来!”
  赵延洵话音落下,大殿外又响起一道惊雷,犹如一记闷拳砸在了众人心头。
  他们必须要深刻领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意思,搞明白赵延洵要他们说什么。
  等了一会儿无人开口,赵延洵不带着感情到:“你们不说?本王帮你们说!”
  “签收制度管理混乱,是谁的过错?”
  “行军在外,不按规矩驻扎,那些人又有过错?”
  赵延洵说出的这两个问题,矛头直指长史司和枢密院。
  在这种级别的议事上,自然不会讨论对王宝坤的处置,对赵延洵来说发现制度上的漏洞才最重要。
  “臣有过错!”
  于是接二连三,在场四位大臣都跪地请罪,只剩级别最低的蔡兴海还站着。
  这让他站也不是跪也不是,于是他只能低着头,脑子里继续琢磨案情。
  “时逢乱世,我们能存活下来,不是因为我们强,而是因为我们谨慎小心!”
  起身走到书案前,看着面前跪伏的几位大臣,赵延洵沉声道:“一年多来,王府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但你们要明白,如今王府依旧风雨飘摇,或许只要一次失误……就可能让王府万劫不复!”
  “殿下教诲,臣等谨记!”关和泰头一个开口回答。
  这次王宝坤出事,他们枢密院的责任无疑要重些,而军法司又是由关和泰主官,所以关和泰比其他人责任都要重。
  赵延洵返回了座位:“都起来吧,跪是跪不出太平日子的!”
  待众人起身,他接着说道:“借着这次机会,你们还有你们的下属,都好好想想公务中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容易容易疏漏之处!”
  “过几日,你们各自递折子上来,务必言之有物!”
  “遵命!”众臣坦然答道。
  “还有,既然粮食是被人偷的,枢密院就调派一队人,到事发地仔细搜索!”
  “遵命!”答话的是陈安明。
  “另外,枢密院从各千户所,抽选三十名总旗,七十名小旗官,到元阳开展集训……”
  这话就让两位枢密使疑惑了,集训?集训什么?
  “殿下,不知集训内容是……”关和泰小心发问,这种事一般由他负责。
  “当然是这次,和以往每次事故的教训,总旗小旗是军队的根基,要让他们绷紧心里那道弦!”
  顿了顿,赵延洵接着道:“如今春耕已近尾声,已经能抽得出人手,你们要安排妥当!”
  “是!”
  “好了,都回去吧!”
  “是!”
  到了这里,小朝会总算是结束了。
  一场汇报下来,赵延洵没有处分任何人,却让参与汇报的一众大臣,都有劫后余生之感。
  向赵延洵行礼后,在场大臣慢慢退出了大殿,走出大门时正好一道惊雷爆发。
  雨哗啦啦的下着,几位大臣的心也跟这雨水一样冰凉。
  虽然没有受到处罚,他们的压力依旧很大。
  堵上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射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次出事了他们不受法,那如果再有下次呢?
  不能有下次,心里这样念着,几位大臣也下了决心,这次一定要多补全漏洞。
  再说大殿内,大臣们已经散去,独留两位大太监陪着赵延洵。
  此刻雷雨交加,让赵延洵可谓不得安宁。
  直到此时,他才有心思细想,关于王宝坤的事。
  听到风雨的声音,霍安走到了大殿门口,吩咐当值的小太监关好门窗,此刻正殿内已经吹进了许多雨水。
  “不用关门!”
  西偏厅内传出赵延洵的声音,让本来开始推门的小太监,此刻又都退了出去。
  从椅子上起身,赵延洵背负双手,走踱步走到了大殿门口。
  看着外面哗啦啦的大雨,他陷入了深思。
  这个王宝坤,居然还是被他升级过的,可此人却背叛了王法,等同于背叛了他。
  像王宝坤这样的人,平日里少不了喊“雍王万岁”的口号,但偏偏他却背叛了自己。
  无论文武大臣,都表示对他忠心耿耿,这里面又有多少人是真心的?
  即便他有系统,却无法看透人心,偏偏他忽略了这一点,此次事件正好讲他打醒。
  调出系统面板,赵延洵搜索到了王宝坤,撤销了对此人的升级。
  此刻,大殿外的风雨已逐渐停歇,可谓是来得急去得快。
  赵延洵仍站在原地,思考接下来要做的事,而霍安已经招呼人开始擦地板,吹进来的雨水是务必要擦干的。
  正当赵延洵思索间,他却突然露出意思笑意。
  能让他这个时候笑的,也只有出现在谨身殿西侧台阶上的黄蓉蓉。
  只见黄蓉蓉走在前面,在她身后是两名侍女,手里各自提着食盒。
  黄蓉蓉是专程等待雨停后,她才动身来的谨身殿。
  走上台阶,黄蓉蓉就看见站在门口的赵延洵,于是她脚下又加快了步伐。
  “王爷万福!”
  “爱妃怎么来了?”
  黄蓉蓉走进大殿,来到赵延洵身侧道:“听闻王爷回府,臣妾担心王爷在外吃不好饭,所以特命厨房做了几个小菜,今日专程来侍奉王爷用膳的!”
  这叫没有机会,制造机会也要上。
  此时距离晚饭时间,至少还有一个小时,偏偏还让人家就把饭送来了。
  “多谢爱妃一片心意!”赵延洵笑着说道。
  黄蓉蓉拉住赵延洵衣袖,满是期盼道;“王爷,咱们进去吧!”
  “岂能辜负爱妃美意!”赵延洵面带笑容。
  看了一眼左右,赵延洵干脆坐在了门槛上,这里刚刚才被擦干净了。
  “这里亮堂,不如咱们就在此处用膳!”
  也只有对黄蓉蓉,赵延洵才会提出这放浪形骸要求。
  “好啊,只要王爷喜欢,臣妾就喜欢!”黄蓉蓉笑靥如花。
  也只有黄蓉蓉,才会跟着干这种不着调的事,这让赵延洵想起了曾经的热恋女友。
  两人还真就如此落座,周围侍奉的太监宫女皆不敢斜视。
  很快有人搬了张小过来,侍女们迅速摆上了菜品。
  “王爷,请……”黄蓉蓉递上了一杯酒。
  “哪儿来的酒?”赵延洵接过问道。
  “臣妾用果子酿的,王爷尝尝!”
  “爱妃可真是手巧……”
  “王爷喜欢就好……”
  “可孤还是更喜欢爱妃一些……”
  风雨散去,少男少女的调笑声,在谨身殿大门萦绕。


第388章 躬耕
  清晨,辽平府城,府衙之内。
  朱晋璋从内宅走了出来,他的心腹臣子们,此刻都在院子里等候。
  比较出奇的是,今日朱晋璋和他一众心腹,穿着一身短打布衣,一个个和老农差不多。
  事实上,他们这些人未早饭之前,多数人本就是庄稼汉。
  “大哥……”
  “王爷……”
  眼见朱晋璋出来,外面等候的众人纷纷行礼,但在称谓上却有差别。
  朱晋璋面带笑容,朗声道:“今儿个,咱们兄弟出城去,好好的锄地播种,要让百姓们都看见……咱不是作威作福的官儿,而是跟他们也一样求活的人!”
  下面立时有人接话:“大哥,您伤可样好了?要我说,这种事情……咱们兄弟替你去就行了!”
  “怎么?你小子觉得,大哥我还得躺床上?”
  目光扫视在场所有人,朱晋璋沉声道:“别说是简单锄地,就是挑粪担粮,那也不在话下!”
  自从受了伤,朱晋璋的身体情况,就一直让底下兄弟担心,不管怎么解释作用都不太大。
  所以今日,朱晋璋正好借春耕的机会,告诉所有人他完好无损。
  “走……出发!”
  今天耕种选在了城北十五里处,那边正有大批百姓在劳作,正好当朱晋璋干活儿的观众。
  当朱晋璋出现时,在场百姓都震惊了。
  平日里那些王府高官,今日穿着和他们一样的短衣,扛着锄头难道是要下地?
  百姓们的猜测,最终得到了证实。
  朱晋璋和大臣们,果真下到了地里,扬起锄头干起了活儿。
  “乖乖……明王他老人家,竟和咱们一起干活儿!”
  “为了多一口吃的,连王爷都亲自下地干活,咱们……可不敢再偷懒!”
  “如今种下粮食,秋收后咱们便能吃上白面了……每天就不全吃野菜树根了!”
  “唉……这些天野菜吃多了,连拉的屎都是青的,过两天我得挖点儿树根去!”
  “如今这日子虽苦,但只要有王爷在,咱们的日子就有盼头……”
  “只可惜,南边朝廷那些人,对咱们不怀好意,他们没吃没喝的,连咱们的野菜都要抢!”
  没错,在朱晋璋的宣传下,那边雍王的治下的百姓,过着连野菜都吃不起的悲惨生活。
  所以在辽平百姓的心中,元阳那边的人水深火热,吃不饱穿不暖,被官军压榨盘剥,被丧尸侵袭生死难料。
  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就会更卖命的保护家园,对南边的赵延洵同仇敌忾。
  “南边官府的人,打不过就使诡计,派了人来刺杀王爷呢……”
  “好在王爷福大命大,有老天爷保佑,刺客不但没有得逞,还被王爷的亲兵看了脑袋……”
  “所以说嘛,王爷才是天命所归的人,咱们跟着他……少不了好日子过!”
  “那是当然了……”
  “你们几个,别废话了,没看到王爷都在干活!”
  老百姓见到朱晋璋来,基本上都在议论,谈话内容大致都差不多。
  一句话,朱晋璋在辽平百姓心中,是最可敬最神圣的人,他们愿意跟随这样的英明之主,去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前两日连续大雨,淋死了不少怪物,这可真是我没想到的!”
  一边锄着地,朱晋璋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