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人是官府的人,而且官府还很强,只要把他救活了,说不定就能和官府搭上关系!”
  “即使我不说,你们也都看得出来,咱们一直守在吴家堡内,终归是死路一条!”
  说到这里,黄天衍颇为郑重道:“咱们这些兄弟,死了妻儿老小,大哥我要让你们活着,好好活下去!”
  “在一个有秩序的地方活着,而不是朝夕难保,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这一番话,听得一众小弟颇为动容,此刻他们只觉得羞愧,误解了大哥的一片苦心。
  “大哥,您怎么说,咱就怎么干!”
  “大哥,我们没那个见识,所以都听你的!”
  黄天衍点了点头,刚才他说的是真心话,他是真想给手下兄弟找活路,一条安安稳稳的活路。
  “那好,咱们再捞几网鱼,然后就回去!”
  经过刚才一番话,众人一时间干劲儿十足,至少黄天衍的一番话,又让他们感受到了希望。
  希望就是动力!


第261章 吴家堡内
  很快一个时辰过去,渔船上收获了大批的鱼,返航的时候到了。
  既然决定救下秦昊,黄天衍也就没任由他伤情恶化,而是简单对其做了包扎。
  这种包扎,只能保证其不在失血,但能不能活过来,全靠秦昊自己来扛。
  船只行走在灞河上,很快来到了三江口。
  所谓的三江口,其实就灞河一条支流的入口,这条支流通往了静东县。
  黄天衍架着船进入支流,沿途遇到了另外几条船,都是从吴家堡出来的。
  立时有人高声问道:“大哥,你们今天去了灞河,收获如何?”
  黄天衍还没说话,一旁的小弟便开口道:“收获没多少,今天倒是捡回来个人!”
  这时,众人注意到了黄天衍船上的竹甲,于是立马有人问道:“大哥,这甲是哪儿来的?”
  随即有人开玩笑道:“我们去元阳城买的!”
  “啥?”
  一想到这竹甲,绝不是寻常能得开的,以至于众人真的相信,这甲是从元阳城得来的。
  毕竟驾传的话,从吴家堡去元阳顺流而下,半天功夫就能到达,只不过回来时就麻烦了。
  “大哥,你真去了元阳?”
  “到了元阳码头,离城都还有几里地,那么多怪物……你们咋去的?”
  黄天衍笑了起来,随即道:“别听这些混账胡说,去个屁的元阳,这甲是从这人身上脱下的!”
  随着黄天衍这一指,众人才注意到船上的秦昊,难怪刚才有人说捡回了个人。
  废话不多说,众人架着船继续往回赶,现在他们是逆水行船,所以这是件很耗体力的活儿。
  要是不小心把动静弄大了,在河岸边引来丧尸围观,那事情就更麻烦了。
  所以每次返程,都是他们最担忧的时候,必须要小心再小心。
  一路行船,在长时间的提心吊胆后,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靠岸。
  众人纷纷忙活起来,搬起船上的大框便下了船,一忽儿他们将抬着框走。
  另外有人把船拴在河边树上,然后把船推进河中央,这样能防止丧尸上船。
  他们动作麻利,一分钟内就把这些事情做好,接下来就到了赶路的时候。
  其他人都要抬框,黄天衍便将秦昊扛在背上,随即吩咐手下众人赶路。
  接下来是是五里长的“鬼门关,这条路上最是危险,没走一次都是劫后余生。
  众人以最快速度赶路,偏偏还得尽量减小动静,深刻展示了什么叫在刀尖儿上跳舞。
  趴在黄天衍背上,原本昏死的秦昊,在摇摇晃晃中恢复了一点意识,呢喃两声后又晕了过去。
  就是这一声,让黄天衍意识到他还能活,更坚定了救回他的态度。
  众人脚步飞快,吴家堡已近在眼前。
  看到他们回来,堡门上的众人主动把门打开,让黄天衍一行可以毫无阻碍进入。
  “老张回来没?”
  守门的青年答道:“张大哥还没回来,按道理说……这个时辰也该回来了!”
  “或许一会儿就回来了,黄大哥你别担心!”
  黄天衍没有多说,而是背着秦昊往堡中走去,他很相信张子明的能力。
  待黄天衍离开后,堡内众人继续忙碌起来,鱼回来后要做的事还很多。
  “黄大哥把谁带回来了?这人咋这么多伤?”
  “别多嘴,好好干活儿!”
  另一头,黄天衍将秦昊安顿在一处屋内,还找了个妇人照料他。
  看着床上的秦昊,黄天衍一字一句道:“你可一定要活,否则可对不起我!”
  说完这话,黄天衍走出了屋外。
  另一头的吴家堡大门,此刻一队人徐徐靠近,其中还有几个骑马的。
  见此情况,看守大门青年冲下面喊道:“是张大哥回来了,开门开门!”
  远处,张子明骑着马,随行者足有二十多人,此刻正往吴家堡靠近。
  跟在后面走路的汉子,个个都背着一个包裹,里面装的是在外收集来的粮食。
  如今堡内,是由张子明和黄天衍一同主事,分工明确。
  黄天衍在外打渔,张子明带人在附近收集物资,以保证吴家堡能支撑下去。
  但今天,张子明在外面搜寻时,遇到了一群不速之客,正在被尸群体围攻。
  然后他便带着手下人出手相助,通过巧妙引导的方式,才把这些被围攻的人救下。
  张子明身侧,一名络腮胡汉子看着前方,点头道:“张大哥,这就是你们吴家堡?果然是个好地方!”
  络腮胡汉子,一看他周围几个骑马的,就是被张子明救下的人。
  张子明笑了笑,说道:“没错,前面就是……诸位一路辛苦了,正好进去修整一番!”
  络腮胡汉子抱拳道:“哎……张大哥不必客气,咱兄弟几个命都是你救的!”
  此刻堡门已经打开,张子明带着络腮胡汉子一行,在堡内众人注视下走了进去。
  “老黄回来没有?”张子明沉声问道。
  看守大门的青年答道:“刚刚才回来,黄大哥还问了您呢!”
  张子明这次才转过头,对络腮胡汉子说道:“朱贵兄弟,这堡是我和另一个兄弟共掌,一会儿介绍给您认识!”
  络腮胡汉子朱贵赞道:“能和张大哥共建此堡,那位兄弟相比也是英雄豪杰。”
  就在两人下马闲聊之际,黄天衍徐徐来到了外面,也看见了张子明带回的陌生人。
  这还真是巧了,自己今日救了人回来,张子明也救了几个人回来。
  看着远处的黄天衍,张子明便跟朱贵介绍道:“朱贵兄弟,那就是老黄,黄天衍……黄大当家!”
  随即他又将朱贵向黄天衍介绍,这一番操作,可把黄天衍惊讶到了。
  他们很多次从外面救人回来,却还是头一次看见,张子明对被救者如此客气。
  想来此人有独到的本事,否则以张子明的心高气傲,又岂会随意和他人称兄道弟。
  面向黄天衍,朱贵抱拳道:“黄兄弟,在下朱贵!”
  拉着朱贵和黄天衍,张子明笑着说道:“走走走,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进去说话!”
  “这位朱贵兄弟,是从辽平府来的,人家那边占了一个县城,可比咱这吴家堡好得多……”


第262章 分歧
  他们一行进入堡内,直接被张子明带到了住处。
  虽说堡内有张黄二人共掌,但终究还是有个主次之分,张子明因为入伙的时候人多,所以一般默认为大当家。
  对此,黄天衍也不以为意,张子明脑袋比他要灵活,做这个大当家他也服气。
  三人进了房间,中间摆了一张桌子,张子明亲自给朱贵倒了水。
  三人各自落座,随即张子明才黄天衍介绍道:“这位朱贵兄弟,是从辽平府来的,他们在那边占了一个县城,那才是真的声势浩大!”
  返程路上,张子明虽与朱贵交谈甚多,但也只谈了些大概的东西。
  所以他对朱贵的了解,也只有这么些,具体情况还得朱贵来说。
  “朱贵兄,刚才在路上,你说外面不方便说话,如今进了堡中……总可以说说你们那边情况了吧?”
  朱贵喝了一口水,便笑着说道:“其实也没啥可说的,咱也就是跟着明王殿下混口饭吃!”
  张子明适时问道:“明王殿下?不知是何人物?”
  看的出来,问这话的时候,张子明的态度冷淡了许多。
  这让朱贵感到不解,但却也没多想,只觉得是自己多心了。
  “我们明王殿下,大名朱晋璋,乃是一等一的英雄豪杰!”
  说起这位明王,朱贵掩饰不住崇敬之意,这份感情是从内而外,真心实意。
  “朱兄弟,或许是我见识短浅,我怎么不知道……这陇右地面上有位明王?”
  黄天衍的这句话,正好问出了张子明的疑惑。
  朱贵哈哈一笑,随即说道:“明王殿下,并非大晋朝廷所封,而是承天命,顺人心……而被万民推举为王!”
  张子明是读书人,史书自然他也读过,这种蛊惑人心自立为王的事,他在书上也看到过不少。
  朱晋璋,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位明王殿下野心不小,有夺取大晋朝廷江山社稷的大志。
  如今天下大乱,正是谋夺九州神器的大好时机,但也是历朝历代最难的时代。
  “之前听朱兄弟说,你们占据了一座城池,莫非是辽平府城?”张子明开口问道。
  本以为张子明会追问明王的事,朱贵没想到他会问这些。
  “我们如今以兴远县城为根基,正在持续往外开辟地盘,明王殿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把辽平府城拿下!”
  说到这里,朱贵不无得意说道:“到时候,整个陇右北方都是明王殿下的势力范围,独占陇右称雄西北,也只是时间问题!”
  只不过占了一个县城,就敢想称雄西北的事,张子明十分佩服朱贵说大话的本质。
  于是张子明直接问道:“不知明王手下,如今多少雄兵?”
  “殿下手中,可战之兵足有两千,试问陇右境内何人可敌?”
  说到这里,朱贵笑着对张子明道:“张兄弟,我观你吴家堡多有壮士,何不率众加入明王麾下,不但有份安全保障,还能追随明王殿下奔个前程!”
  招揽张子明的话,在路上本就可以明说,但偏偏朱贵拖到了现在。
  为什么?因为他要先进吴家堡内,评估张子明的实力,然后才方便他定条件。
  这次朱贵出来,就是奉了大哥朱晋璋的命令,外出寻找可以收拢的小势力。
  朱家虽是辽平大族,但本族人口也不过一千多,期间正是通过收拢流民和小村落壮大。
  吴家堡有四百来人,丁壮足有百多人,正是可以收服的对象。
  见张子明二人不说话,朱贵便继续说道:“两位兄弟,晋庭无道,贪官污吏横行,致使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我大哥举义旗,为救天下百姓而战,两位都是英雄豪杰,难道不愿共谋大事?”
  可晋庭无道这句话,还是深深刺痛了张子明,让他想起了被迫害的往事。
  这些套话朱贵本来不会,是经过朱晋璋反复培训后,他才学会了这些文绉绉的东西。
  但张子明是什么人,即使他有了归顺的意向,也不会立刻就答应,他要给手下人谋更好的条件。
  “承蒙朱贵兄看得起,愿意给咱们兄弟一条明路,但这毕竟关系全堡众人性命,我二人也不敢轻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