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9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在这之后,杨妙真还看到了曾经在自己麾下作战的那些红袄军老兵。
  他们虽然曾经伤残和衰弱,但是现在却成为了一个个居民点里德高望重的主心骨。
  这些老兵们在耕种之余,还负责整个居民点青壮年的军事训练。曾经征战杀伐的经验,正在被他们一点一点的传授给年轻人,准备用来抗击侵入他们土地的敌人。
  自己曾经的这些袍泽兄弟,已经成了各个居民点中防卫的中坚力量。有不少还重新组织了家庭,开始满怀希望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杨妙真在这一路上一步步的走过,眼前的这一切犹如梦幻一般,让她时时刻刻都在心潮激荡。
  “要是山东能变成这样,那该多好!要是整个天下都能变成这样,那该多好!”
  这个念头从杨妙真的心中一生出来,立刻就像燃烧的野火一样,再也难以扑灭!
  ……
  在这之后,他们又走过了当年沈墨夺取临洮路的南川堡。还有李慕渊一直驻守的倚天要塞。
  当杨妙真知道这个小小的要塞周围,居然让足足十四万金军在这里饮恨埋骨。杨妙真不由得惊诧的看向了李慕渊那张年轻而睿智,又充满了沉稳气质的脸。
  “再过几年,这个李慕渊,又是一个老师这样的人!”此时的杨妙真心中震撼地想道:“老师他,到底教导出了多少这样的英雄?”
  这时的杨妙真才意识到,当初她第一声向陈浩南军师喊出“老师”这两个字的时候,她有多幸运!
  原来他的弟子,竟然全都是这样的英雄人物。在这里有为国捐躯的余无憾,有坚守孤城的李慕渊。有搅动川蜀之地的十二盗火者,还有鹿港烈士墓纪念碑上,一个个曾经代表着鲜活生命的名字!
  这样的一次旅行,宛如生命的洗礼。杨妙真觉得自己就像是走过了一片重生的烈焰。
  在这一刻,她再度想起了沈墨曾经向她说过的那句话:
  “你为山东父老,我为天下百姓,咱们两个做的,都是一样的事……”
  “不一样啊,这是不一样的啊!”此时的杨妙真。在心中大声的呐喊着。
  “人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才算是活着,只有为了这样的目标战斗的人,才算是英雄!”
  ……
  一场旅行旷日持久,从来到回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当参观团再次回到通州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再是那群纪律松散,满脸都是好奇的农民军将领了。
  这些人不由自已经不由自主的对眼前的这一切,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和向往。
  在这之后,沈墨让所有的军官进入补习班学习。让这些连等高线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红袄军军官,重新接受系统的军事教育。
  为期一个半月,填鸭式的教育足以让他们掌握初步的军事常识。虽然在这里毕业之后,他们还说不上用现代化的思维指挥作战。但是毕竟一些常识性的低级错误,想必再也不会在他们身上发生了。
  在这期间,除了队长以上的军官受训之外。沈墨还给杨妙真为首的几大将领特意开了个小灶。由花神组三位那美女教官,单独向他们传授指挥作战的军事技能。
  据说第一天开班的时候,分明是啥也听不懂,却又不肯放弃学本事的岳大魔,就把发给他的七支铅笔全都咬了个稀碎!


第1791章:学员逃学打靶场、军事重地、谁敢擅闯
  在这期间,还有一件事让杨妙真很是尴尬。
  在学习班里,她们相互间的称呼全都用学员代号。结果弄的花神组三位小老师上课的时候,每次称呼杨妙真时都叫她“学员一号”,但是出了教室又得管她叫师姐。
  杨妙真平生有个好习惯,就是最佩服真正有本事的人。可是这三个几乎无所不知的女先生,反过来还管她叫师姐,把个杨妙真姑娘给臊的都不行了!
  ……
  有一天沈墨视察课堂的时候,他发现杨妙真这些人学习的氛围很是沉重。于是他果断的就从课堂上把这些人给拐走了。
  “老师,您这是上哪儿去啊?”在沈墨的后边,讲课讲到一半儿的海慕棠手里拿着教鞭,莫名其妙的向着他的背影问道。
  “带他们逃学!”
  远远的,沈墨的声音理直气壮的传了过来。
  这次的逃学,让这些突然走出课堂的学员,尤其是马英和令飞扬他们几个年轻人的精神,立刻就振奋了起来!
  没多久,他们就在马车上听到了前方,一片轰隆隆犹如雷震的声响。
  当他们掀开马车的门帘,只见车子正穿过两扇大门,走入了一片极为宽阔的场地。
  在那扇门旁边的牌匾上写着:“崇明岛武器试验场”几个大字。
  与此同时,门边的高墙上还用白色的灰浆,写了一条剑拔弩张的标语:
  “军事重地,擅闯者死!”
  ……
  一直到马车行驶进了这个场地里,等大家下了车以后才发现,这里是一处宽阔至极的场地。
  远处是垒得平平整整的高高土坡,四下里到处不断传来轰响声和零星的枪声,周遭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熟悉的硝烟味儿。
  杨妙真她们一闻到这个味道,立刻就兴奋了起来。
  这是那种厉害之极的火炮,还有杨清岳手中那支百步穿杨的步枪发射之后,散发出来的味道!
  如今经过了这小半个月的学习,杨妙真他们现在多少已经对火器有了些概念。最起码不会像最开始的莫大通一样,把子弹当成是用机簧发射出去的暗器。
  所以一到了这个靶场,杨妙真她们几个人的眼睛立刻就开始烁烁放起光来。
  除了杨妙真他们一伙人,靶场里还有几个重要人物。当他们过来跟沈墨会合之后,沈墨就给他们相互间介绍了一下。
  ……
  这次来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常铁豪。
  这位资深军士和血手刘明一样,都是沈墨军队中的兵王。是墨字营里的第一批战斗英雄,也是入伍最久的一批战士。
  常铁豪这一次是代表成都军,过来接收新装备的。
  最新生产出来的武穆二型步枪,已经开始装备沈墨的四个野战军。虽然枪支的数量依然有限,但是军队中装备热武器的比例还是在不断的稳步上升。
  武穆二型和三型这两种步枪,如果要是沈墨稍稍放松一些制造标准,作为战时装备快速生产的话,现在列装的速度最起码还能快一倍。
  但是在沈墨的命令下,部队里使用的步枪,在精准度和耐用性方面的要求反而提得更高,所以生产的速度始终都没有大幅度的加快。
  按照沈墨的要求,所有的步枪在故障和维护方面的性能都是十分顶尖。这样一支步枪,平均要发射三千发子弹之后枪管才会报废。
  在这之前,这支步枪在野战军手中退役之后,还要翻新修理之后装备地方守备部队。在这之后再交给民兵作为武器,要充分发掘它的所有使用效能之后才允许退役。
  所以沈墨的要求不是快速装备,而是造出一把来,就要有一把靠得住、深受战士信赖的步枪。这对于沈墨的精兵政策来说至关重要,也能极大的加强战士对自己武器的信心。
  一把经常损坏,怎么打都打不准的步枪,对于士气的破坏是极大的,更在是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从这一点上来说,沈墨宁可武器的数量少一些,也绝不肯粗制滥造一支枪。
  这次常铁豪是代表成都军方过来验收新枪的,因为他除了是一位战斗英雄之外,也是成都军中射术最准的特等射手。
  除了常铁豪之外,靶场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人,这次就是一个重要人物了。他就是川蜀三路的民政官宋慈。
  这一次宋慈是有任务从通州这里经过,所以沈墨顺便把他拉到靶场上来,让他接受一次为期三天的基本防卫训练。
  其中包括近距离武器射击,还有基础格斗术之类的战术技能。
  沈墨让宋慈接受这样的训练,其中的原因也很有意思。
  因为上一次沈墨在四川和宋慈交手的时候,宋慈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件事。一是宋慈的智慧如海,对人心的揣测极其精准。
  同时另一方面,宋慈的武力水准之底下,也是让沈墨分外吃惊。
  对于宋慈这一类重要人物,沈墨除了派侍卫贴身保护之外,还要给他们自己随身佩戴枪支,作为预防危险情况的防卫手段。
  所以宋慈这次要是不接受训练的话,连枪带在身上都不知道怎么用,那就成了笑话了。
  在这种情况下,宋慈也来到了靶场。他听到了沈墨的介绍以后,也笑着跟杨妙真一行人挨个儿打了招呼。
  早在杨妙真她们去到四川参观的时候,就曾经见到过这位宋大人。所以杨妙真第二次见面也跟宋慈熟络了许多。
  在这之后,他们几个人就被沈墨带到了一个四面通透的草棚子里。在他们的对面,就是一排枪靶。
  一看见草棚子里的桌子上摆的那些长短枪支。杨妙真她们立刻就是一副心痒难耐的样子。
  沈墨看见他们已经急不可待,于是招呼过来一个班的卫士,让他们挨个教会这些人打枪。
  首先试射的是左轮手枪,杨妙真他们惊讶的发现这个小小的武器,威力居然如此惊人!
  随着手枪弹的一发发的射出去,二十五米外身穿盔甲的靶人,被打的就像漏勺相仿。
  杨妙真她们这些人立刻被这种小巧而犀利的武器吸引住,喜欢得爱不释手!


第1792章:军械惊煞红袄将、攻城火箭、震天一响
  他们这些人戴上了防护耳朵的耳罩,随后就在卫士的指导下,射击25米外的靶子……说实话这个距离对于第一次拿起手枪的人来说,难度还是不小的。
  不过杨妙真她们在卫士的指导下,飞快的就掌握了射击要领,每一轮射击的成绩都渐渐的有所提高。
  在硝烟之中,靶场上清脆的枪声不断响起。沈墨在旁边笑着看红袄军这些将领们向着靶子射击,对于杨妙真的射击成绩也是啧啧称奇。
  杨妙真姑娘,不愧是二十来岁就有了“天下无敌手”之称。她对于武器这类东西的掌握,真可以说堪称天才。
  因为杨妙真常年使用大枪,臂力和手腕稳定性,还有对肌肉的控制力都是一流。更何况她平素里除了梨花枪之外,还以弓箭射术闻名于世,眼力自然也是又准又狠。
  所以这位女将军一掌握了射击技巧,随即就迅速跨越了新手阶段,开始枪枪命中靶心。
  这样的好成绩让杨妙真本人也是每打完一轮,就不由自主的像个小女孩一样跳起来欢呼一阵。
  跟杨妙真相比,宋慈可就差得多了。就连岳老三那个家伙也是手上极为稳定,相比之下这位宋大人打靶的成绩简直是惨不忍睹。
  “怪不得惠父当年用诸葛连弩射我的时候,怎么射都射不中!”这时候,沈墨也在旁边笑着调侃宋慈:“看来你在这方面,是真没什么天赋。”
  “拿我一个文臣跟武将比,统帅也真是不厚道!”这个时候,宋慈一边呯呯的打靶,一边还不忘了向沈墨抱怨。
  一听到这位宋惠父先生,居然还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还拿连弩射过老师!这时的杨妙真也不由得惊讶的又看了宋慈一眼。
  在这之后,等到手枪练习得差不多了,大家又开始学习步枪射击。
  这一次射击的步枪,是七发装弹的武穆二型,还有十三发装弹的武穆三型步枪。这两种枪一种发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