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第一卧底-第6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他们也忙不迭的领着各自的队伍,赶紧向后撤。
与此同时,那三位军将还快马赶了上去,围着李灼绝一通好说歹说,又是赔笑又是赔礼。终究还是让李灼绝取得了统领这支大军的权利。
眼看着敌进我退,西夏人退入白银峡谷之后,蒙古人就飞快的占据了原本的战场。
他们在那里捡拾尸体,收拾伤员,收拢着战场上四面乱跑的马匹。
在将战场上打扫得一干二净之后,随即蒙古人就在原地驻留了下来。
沈墨居高临下,向着下方看。
只见下面蒙古人的中军那里,主将正用号角召唤诸将议事,一时间战马来回驱驰,显得分外热闹。
而这个时候,趁着得了个空儿,就见狼人阿旺趴在沈墨的身边。他用胳膊肘拱了拱沈墨说道:
“那块可有一个蒙古人的大官儿!为啥不给他来上一枪?”
“你不要命了?”这时候,就见沈墨回头向着阿旺笑了笑。
“我刚才打那个塔海,”只见沈墨笑着说道:“那是因为有那个西夏小将李灼绝,替我着背黑锅呢!”
“塔海一死,李灼绝势必接过帅印。到时候所有人都会觉得塔海被杀是他下的死手,哪怕就是他再辩解也没用。”
“可是我现在动手的话,引起了蒙古人的警觉,你觉得咱们四个能打得过下边的六万大军吗?”
沈墨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哭笑不得的表情,把个质朴的阿旺说得骚眉耷眼的低下了头。
而这个时候,就连不怎么懂军事的李凌杰,也看着下面那些蒙古人皱起了眉头。似乎连他都看出来,这些家伙在战场上绝不好对付!
而此时此刻的老兵王桐,则是一脸忧虑的看了看沈墨。
“要是跟这帮人打起来,咱们可悬了!”只见王桐的眉头上皱起了一个大疙瘩,忧心忡忡的向着沈墨说道:“咱们怎么对付他们这帮人?先生心里有章程没有?”
“当然有了!不过……我也得能做得到啊!”这时候,就见沈墨苦笑着摇了摇头,嘴里喃喃自语的说了一个谁也听不懂的词儿:
“……武装直升机!”
第1192章:敌势如山复如海、心中忧闷、难舒胸怀
当然,现在想这些美事儿是一点儿用都没有的。
沈墨的工业园区里面,第一代汽油发动机还在试制阶段,哪有生产出来这种尖端武器的丝毫可能性?
等到沈墨他们这些人,在这里又等了一两个时辰之后。
随即,他们就看见下方的蒙古大营里,猛然间热闹了起来。
这支五万余人的大营顷刻间就开始运动,一片片的蒙古兵一边集结一边后退,蒙古人居然是要撤离了!
“莫不是什么诡计?”这时候,就见王桐费解的咂吧了一下嘴。
“不一定。”就见沈墨摇了摇头之后,若有所思地说道。
“蒙古人这一次伤亡惨重,前后死伤超过了7000人。这对于他们来说,即便是成功的拿下了银州府,那也可以说是一次惨败了。”
“更何况他们接下来继续攻打的话,或许还会付出更大的伤亡。所以这些蒙古人真的有可能就此撤离,或是转移到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去。”
不过这些事,对于沈墨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如今他成功的达成了自己的愿望,实地检验了蒙古兵的战法和战斗力。
这次的西夏之行,可以说对沈墨意义重大,收获也是异常丰富。
而此时此刻,下面的那支蒙古大军,居然真的倾刻间远遁百里。整支大军就像他们来时一样烟尘滚滚一路向东撤退,不久就消失在了遥远的天际线上。
或许他们还会卷土重来,或许他们还想要挑选另一个西夏要地继续攻打。不过沈墨现在已经完成任务了。
现在,那4000张钢臂弩的去向,也让沈墨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那个李灼绝的智谋和能力,都是上上之选,再加上这次的大胜带给他的荣誉和权威。他想要保住这4000张铁臂弩,想必是没有问题了。
现在再回想起来,当时西夏军诈败后退。随后在撤退的半路上,埋伏下铁丝网和弓弩手,对蒙古人造成大量杀伤这个计策,搞不好也出自李灼绝这位小将的手笔。
因为那个塔海的指挥水准,实在是让人担忧。沈墨估计他也想不出这么一个大量杀伤蒙古人的计策来。
等到蒙古兵走远了之后,只见那只西夏军也毫不犹豫的拔营起寨,一路后退。
他们穿过白银峡,向着银州城的方向撤了回去。
一场大战就这样告一段落。西夏军死伤大概1万,而蒙古兵死了7000人。
看起来,这一场战斗是势均力敌。但是对于西夏一方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一场胜利了!
沈墨见他们双方都已经退得远了,于是他立刻带着人从土洞里一跃而起,从小山包上面向南撤离。
当他下了山之后,途经战场的时候。只见这里西夏人和蒙古人的尸首都已经被双方的军队收走了,地上的战场也打扫得一干二净。
除了一些死去的战马身上,落着黑压压的兀鹰,还有满地被鲜血浸透的黄沙。这片平原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寂静和寥廓。
沈墨从地上捡起了一支羽箭。如今这支柳枝削成的箭已经从中折断,只剩下了安装着黑色雁翎的尾部。
沈墨手里握着这支蒙古人的断箭,那上面似乎还带着来自这个草原民族的狂野气息。
早晚有一天,他会和这一支军队来一场决战!
如今的沈墨,已经对蒙古人的底细了解得更加详细。那么他在将来的决战之中,能不能战胜这支蒙古大军?
当沈墨带着三个人退回到金国境内,和自己的特战营会合之后。他随即就让信使给项嫦儿带去了一封信。之后沈墨就带着自己的队伍顺原路返回通州。
在这回去的一路上,沈墨一直都沉默不言,默默的想着心事。而大家也都识趣的没有去打扰他。
当他带着队伍穿越了金国的国境,一步步攀登上秦岭山脉的时候。沈墨还像一个犯了相思病的青春少年一样,一门心思的想个不停。
……
这一路上,沈墨都在想着这支蒙古大军的作战方式。对于沈墨来说,此行的收获可谓是极度让人震撼!
根据沈墨的归纳总结,如今的蒙古人之所以如此强盛,跟他们军队的作战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就是他们的整体机动能力,实在是堪称恐怖!
这支军队所携带的马匹数量众多,以至于数百里之类的快速机动,对他们而言就像家常便饭一样。而且他们对于后勤的依赖性,也可以说是极低。
这些蒙古军都以马奶为食,而那些极耐粗饲的蒙古马,只要是有草的地方就可以生存。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就像是后世的坦克集群一样,可以在大纵深范围内做出各种迂回和机动。调动着他们的敌军来回疲于奔命,也无法防御他们的进攻。
而他们的战略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善于分头攻击。
在蒙古人攻克每一个国家的时候,他们往往都是分兵三道四路。致使他们的敌军顾此失彼,无法防守所有的战略要点。
而那些妄图抵御蒙古人的各国军队,往往他们在集中了全部的力量,想要和蒙古军决战的时候。却发现除了自己的身边没有蒙古人之外,其余所有的地方,都在遭受蒙古兵的攻打和抢掠!
……
就在十年前,蒙古攻打金国的野狐岭之战。
就是在那一场战斗中,金国失去了所有的力量。金国的精兵强将和养马之地全部损失一空,自此决定了他们逐渐败亡的命运。
在那一战之中,金军大将独吉思忠想要抵抗蒙古人的侵略,他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集了75万民夫来加固界壕、修筑边塞。
足足600里的界壕和城墙,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一点儿作用。因为只要蒙古人集中兵力突破一点,整条防线就完全成了摆设。
当年的成吉思汗就是这么干的,他分兵三万给三个儿子,让他们去打西京,牵制金军的兵力。而他自己则是集中了七万的兵力,重点突破了界壕上的要塞乌沙堡。
独吉思忠苦心构筑的界壕,就这样泡了汤。
第1193章:千古名将今何在、血沃沙场、山河衰败
而金国皇帝立刻就解除了独吉思忠的指挥权,换成了另一员大将完颜承裕主持军事。
可是蒙古军推进的速度迅猛无比,同时威胁着金国几个要地的安全。所以完颜承裕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主动放弃了桓、昌、抚三州的坚固城墙,径直退往野狐岭一线,打算凭借山势来阻挡蒙古军。
而这个桓州,就是咱们上文书中说的,里面有着数百万匹马的金国根基之地!
最终,在野狐岭一战,金国失去了四十五万能征惯战的老兵,几乎全都是骑兵。还有他们国内绝大多数的战马。
堂堂大金国,就此一蹶不振,只能在衰弱中徒劳的抵抗,一步步的走向灭国的那一天。
这就是蒙古人多点进击战术的威力!
……
刚才所说的两点,还只是蒙古人在战略方面的优势。
根据沈墨这次看到的情景,他们的战术和士兵战斗技能这两方面,所占的优势也让人惊悚不已。
首先就是那些普通的蒙古士兵,他们战术水准极高,不管是进退还是攻杀,甚至是败退,他们都在随时随地的射箭杀伤敌人。
另外,由于蒙古人一人多马,并且骑术高超。所以他们保存实力的水准也是异常强悍。
即便是他们被打败了,只要蒙古人上马开始跑路。他们的敌人立刻就会无可奈何。
与此同时,他们的单兵水准,也就是每一个士兵的骑术和射术,也都堪称是天下之冠!
沈墨在汇合了蒙古人的这么多战术和战略特点之后,他们之所以如此强盛,以至于能够横扫天下诸国的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沈墨不由得想起了有史以来,汉民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那种窘迫的境遇。
无论是汉代和唐朝,对待北方突厥游牧民族的时候,几乎面临的都是同样的景象。
这些外族,他们想什么时候来,就可以纵马跑进汉人的地盘,大肆烧杀抢掠一番。而汉族人想要打他们,最难的一点不是如何战胜对手,而是他们找不到突厥王庭!
别说是突厥王庭了,哪怕就是大股的骑兵部队,人家要是不想跟你正面对战,中原人也很难寻找到对方的主力。
整个西北大漠和草原,对于人家来说就像是自己家一样。他们在几千里纵深的版图上跑来跑去,丝毫都不费力。
可是汉民族的部队要是想把兵员派到草原深处去,别的不说,就连军粮都难以解决!
等到一百斤粮食从汉地运到了前线之后,就连七八斤都剩不下。因为一路上那些民夫还要吃饭呢!
更何况,漫长的运输线,还随时随地都会被那些来去如风的骑兵切断。
所以在那个时代,汉族人对抗西北的突厥侵略军,他们的主旋律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
先是找不着对手,然后就是杀进对方的腹心之地,深入茫茫戈壁草原。
在这之后,他们的后路被切断,供给被断绝。以至于这些汉族大军往往都是无功而返。在回来的一路上,他们还要受到突厥人的截杀!
于是,李陵被匈奴人围困俘虏这样的悲剧,在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