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5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趁着大宋赵与莒现在刚刚登基,朝局内外不稳,军队也没完全掌握到手里的机会,吃下整个淮南东路!”只见沈墨眉毛一挑,笑着说道!
  ……
  随后,沈墨和姜姑娘两个人,一起把目光投向了墙壁上的那副地图。
  在地图上,整个淮南东路的境内,一个个全是他们熟悉无比的地名。
  楚州,是他们将金军赶下黄河的地方。高邮,是他们于完颜阿邻浴血奋战之地。扬州城里,所有的大户商家,全是他们的盟友和经销商!
  这片地方,如今已经瓜熟蒂落,只等着沈墨轻轻伸出手去,就可以把它摘到手中!
  ……
  姜姑娘看着墙上的地图,愣了一会儿之后,随即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先生对你那个兄弟赵与芮,可真是不错!”只见姜姑娘摇着头说道:“先生在这个时候拿下淮南东路,赵与莒半年之内就会无暇南顾。赵与芮那个新宋的江山,这一次算是座稳喽!”
  沈墨的心思被姜姑娘一眼就给看了出来,人家姑娘这番话,顿时把他说得老脸一红。
  “不过现在,我倒是不担心那个新宋,将来会和咱们争夺天下。”这个时候,就见姜姑娘忽然笑了起来。
  只见她坐在椅子上,向着沈墨嫣然一笑,摇了摇头。
  “为什么?”沈墨诧异地看向了姜姑娘。
  “因为你那五十个弟子,”只见姜姑娘向着沈墨笑道:“稍稍假以时日,他们就会是新宋整个朝局的中坚力量。”
  “如果赵与芮要是跟你交好,那也就罢了。”只见姜姑娘若有所思的向着沈墨说道:“一旦要是赵与芮有心对你不利……我估计都不用先生亲自动手,你那些学生弟子,就能把新宋给掀翻了!”
  “我可没这么想过!”只见沈墨听了这番话以后,他惊愕的看向了姜姑娘。
  “你当然不会这么想,”这时候,就见姜姑娘面色淡然的端起了茶盏,用杯盖慢慢的拂着茶沫说道:
  “终归那些阴暗的心思算计,全都由我这等阴险之辈来做就是了。反正圣人都说了,天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不管先生您多大方,那是您自己的事儿。属下是绝不会允许其他的势力,跟你争夺天下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姜姑娘脸上的表情,和口中的话语都是分外冷淡。
  可是沈墨却觉得一股灼热,从自己的心头猛的升腾了起来!
  也不知道他沈墨何德何能?他居然能赢得这位姑娘,如此禅心竭虑的对他效忠!
  虽然此刻,他们君臣二人的想法并不一致。但是姜姑娘这一句淡淡的话语中,却透露出了她一生追随沈墨,助他夺取天下的决心!
  一时之间,沈墨心里边又是感动又是敬佩,不由得把他这条在南宋年间也算难得的灵巧舌头,弄得像只羊毛袜子一样笨拙。一时之间,沈墨竟然完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
  随后,就在沈墨回到通州的第二天。一篇檄文从通州发出,几日间就传遍了天下!
  这篇文章是沈墨的手笔,明眼人一看,就能发现里面浓厚的沈墨个人风格。
  这篇檄文的上面写道: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伪临朝赵氏与莒者,人非温顺,狼顾鹰视。昔充以荣王之尊,命其整顿禁军。岂料其包藏祸心,窥窃神器,豺狼成性,奸残邪僻,谋害忠良,囚母弑君,神人所共疾,天地所不容!”
  “墨本武陵布衣,因天下板荡,胡虏纷起,残民以逞,余恐中土再污膻腥,故率群雄奋力廓之,志在北逐胡虏,内安宋室,使民皆得其所,雪华夏之耻,振中华之声。”
  “余也愚钝,独仗忠信二字为平生之本。今蒙天鉴,至此之后,余唯遥奉新宋天子之尊,与莒贼不共于天!”
  “上有日月,下有鬼神,今有浩浩长江之水,古有忠臣烈士之魂。实鉴吾心,咸听吾言。”
  “至今而始,余盟誓于天:凡天下为胡虏张目者杀,窃望神器者杀,叛国投敌者杀、残我生民者杀,侵我国土者杀,惑乱军心者杀,不战而降者杀!”
  “今以此檄,布告天下、使余之心,咸使众知!”
  “沈墨于甲申年檄。”


第1034章:沈郎探手取淮南、天下三分、风流独占
  这篇檄文犹如锋利的刀锋,霎时间震动了天下,让所有人为之一惊!
  在这篇文章中,历数了赵与莒谋朝篡位的事件。同时也就此将整个大宋,变成了通州的敌国。(PS:其实原本也是敌国,只不过没明说而已)
  在这之后,沈墨遥奉新宋的赵与芮为主,承认了新宋对大宋天下所有权的合法性。
  除此之外,沈墨毫不犹豫的将自己放在了与侵略者对立的位置,表明了自己维护家国天下,与犯下战争暴行的番邦不共戴天的立场。
  在这篇檄文的后面,那血淋淋的七个“杀”字,一字一句的全都在警告着天下的大宋人:不要与侵略者为伍,更不要背叛整个华夏!否则的话,我沈墨势必杀之!
  随即,这篇被世人称为“七杀令”的檄文。迅速的传遍了天下。使得每一个大宋境内的读书人都知道了沈墨的主张。
  这是沈墨第一次在这个时代的政治舞台上亮相,他就这样极为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沈墨的坚定和决心,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
  随即,沈墨立刻就派兵,接收了整个淮南东路。
  实际上,这次的军事行动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胜利大游行。因为在整个淮南东路,已经基本上全都是沈墨的势力范围。
  不管是民间百姓还是世家大族,他们全都亲眼见过沈墨的军威,也深道沈墨保家卫国的志向。
  更何况,这里的商人赚着沈墨的钱。整个淮南东路的农家子弟,要不是在通州当兵,就是在通州的工厂里、工地上打工。把亮闪闪的通州银元不断往家里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很少有人去给沈墨捣乱。
  由此一点,也看出了沈墨帮助赵与芮经营新宋,是一招多么妙的棋。
  如果没有新宋,那么沈墨这一次的行动之后,他就成了割据一地的军阀。不管他舌灿莲花的说出什么理由,全天下人都会认为他是在跟大宋作对。
  可正是因为沈墨在檄文中奉赵与芮为主,承认了新宋这个皇帝的地位。所以在大家的心目中,他依然还是一位为大宋皇家效忠的忠臣。只不过这天下两个大宋,他沈墨只是从中间选了一个罢了——这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于是,即便是在淮南东路境内头脑最为死硬的老学究,也没有人能说出沈墨一个“不”字来。这让沈墨的接收行动,进行得意外顺利。
  ……
  与此同时,在临安城的临安日报上面,也全文刊登了沈墨的这篇“七杀檄文”,由此在临安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
  赵与莒是怎么取得皇位的,临安城里的文人士子差不多都是心知肚明。所以当他们看到报纸上这篇檄文的时候,心中也感觉到人家沈墨做得没什么不对。
  可是随之而来的,临安日报社立刻就受到了赵与莒指使的冲击!
  在看到报纸的第一时间,赵与莒就派了自己的御林军,冲向了报社。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这位皇帝万万都没想到。
  张天如何许人也?如今这位临安日报社的主编,早就不是过去那个浪荡多情的公子了。
  在他办报的这段时间里,张天如经常跟沈墨通信,沈墨传授给他的那些知识,除了让他把报纸办得更好之外,同时也让这个张天如慢慢的明白了,自己作为一个报人的使命。
  同时,张天如本人也慢慢变的老练稳重起来,他心中的城府,此时早已是今非昔比!
  在这种情况下,他在报上发表了这篇檄文之后,立刻就做好了保护报社的准备。
  所以御林军还没等到报社,就看见报社的街面上,一群白衣柿子在报社的门前挤得密密麻麻,整条街都是水泄不通。他们这支御林军根本就冲不过去!
  此时的张天如,正站在报社门口,和太学跟国子监的一帮学子们,在那里唇枪舌剑的辩论。
  这些学子们也是看到这篇报道以后,到报社这里来问个究竟的,他们的行动是自发的,所以比官兵还要快一些。
  这些学子们到这里来的时候,其中也有不少人是为了质疑临安日报而来的。关于临安日报刊登这篇檄文究竟是对是错,这些人里面也有着不同的意见。
  此时此刻的张天如,正对着这些人侃侃而谈。只见他大声地说道:
  “所谓办报,就是公平公开,不偏不倚!”
  “来自通州的那篇檄文,即使他满纸荒唐,全系狗屁,我张天如也要把它刊登出来,以供天下人品评!”
  “同样的道理,如果咱们朝廷中,有人也写文驳斥这篇檄文,我也一定会照实刊登!”
  “真理越辩越明,我张天如不管谁对谁错,只管刊登事实。诸位学子从天下汇聚到临安,将来都是朝廷上的栋梁。我这张报纸如今正是让你们知道,天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至于分析和判断对错,那是你们的事!”
  “所以我临安日报,今日大家可以一火焚之,但是你们要想让我张天如闭嘴,却是休想!”
  “我张天如不但要借着报纸,把真相全都刊登出来,而且绝不会依附任何一个势力,也不会只为一家发声!”
  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张天如回头示意了一下。
  随后,就从他身边过来了一个报社的工作人员,将一支燃烧的火把递到了他的手里。
  “好了,现在决定权在你们手里。”
  只见张天如上前两步,随手将火把塞到了一个站在前排的学子手中。
  “你们现在就可以把临安日报烧掉,但是从今以后,你们要想看到真实的天下,要想再见到一份不偏不倚、秉承着公正之心的报纸,那可就难了!”
  “请恕我还有工作,只能言尽于此。我张天如与临安日报,今日共存亡!”
  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张天如一振衣袖,从容不迫的转身向着报社里面走去,竟然把这些汹汹而来的学子,全都给晾在了外边!
  听到了张天如的话之后,只见这些国子监和太学的学子们。一时之间面面相觑,竟然不知道该怎样是好了。


第1035章:小楼独处静无边、临窗而立,风起东南
  人家说的本来就没错,这世上说真话也有错吗?
  要是大家对沈墨这篇檄文叱之以鼻,大可以写文章去驳斥一番,人家张天如都说了,一定会照实刊登!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张天如刚才的这番话磊落坦荡,摆明了自己的态度。如今他们这些学子在仔细想了想之后,不但火气全消,反而还由衷的对这位张主编,生出了一股敬佩之心来。
  ……
  更何况他们转念一想,临安日报的这种公正刊登的行为,无异于给整个临安的读书人,提供了唯一的一个了解真相的渠道。
  如果他们这间报社都被人烧了,那这些学子们就是有目如盲,顿时失去了一个了解天下大事的窗口!
  想到这里的时候,这些学子们已经纷纷的转变了态度。有一些对沈墨不满的人,已经开始了转头回去,准备写文来驳斥那篇“七杀令”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一转头,却正好遇到了从长街那头奔驰而来的御林军!
  等到他们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