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来,万一要是真捅出什么娄子,那咱俩谁也别想跑,要倒霉一起倒霉!”
  ……
  “这小子,要是安上尾巴就是猴儿!真是鬼精鬼精的!”赵阁老想到这里的时候,他的心里也不由得暗自苦笑了起来。
  不过在他想来,利用官兵清剿他自己家的仇敌,这件事是势必一定要做的。让他写一篇匪情报告而已,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赵阁老立刻叫过了笔墨,在桌案上飞快的写下了一篇匪情咨文。
  等到沈墨接过来之后吹干了墨迹,向着上面一看。只见这位阁老大人果然写得一笔好书法。
  就见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
  “长江水匪犁头虎,其名李虎,素以数百悍匪啸聚沿江。长江一线百里州府,受此贼荼毒者多矣。”
  “不合于近日,此贼汇合水匪数股,气焰一时大涨。于通州石牌村打造兵刃蛊惑愚民,已公然劫掠村镇数处矣。”
  “越十月九日间,贼焰愈炽。匪首李虎率数百骑围城而走,欲图通州州衙治下。一时通州全境黎庶震动、四野骚然。”
  “况尚有妖言蛊惑于民间,四乡皆传妖言:‘十八虎子出江心、独角大王坐龙庭。’其反意已昭然若揭也乎!”
  “老朽观此贼图谋甚大,若纵之久矣,恐其势大难治。故恳请官兵早日进剿,还通州清平世界,则百姓幸甚、余亦幸甚。”
  再看下面的落款是:“老朽赵氏善轩,于通州望阙叩拜。”
  “这就好了!”
  只见沈墨见到这副呈文,立刻笑着说道:“有您这封书信,朝廷必然可以谅解咱们急于出兵的缘由!”
  “那我就回去写奏折,明日一早便可上奏了。”只见沈墨把书信叠起来揣进怀里,然后笑着问道:“不知兵马都总管吕将军何时出兵?”
  “就在明日,”只见赵善轩笑着说道:“这次通州安定,多亏知州大人果断处置。剿匪之后老朽一定还要上表,必要为沈大人邀功的。”
  “岂敢岂敢!下官祝吕将军明日马到功成。”沈墨赶紧笑着谦逊了一句。
  随后,他就告辞离去了。
  ……
  “这下好了!”只见沈墨走了之后,赵阁老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
  “这小子虽然奸猾,但是行事果断干脆,深合我心。”只见赵阁老感慨地说道:“也不知是哪家的重臣,调教出来这样的孩子?这天下再过三十年,只怕就是此辈的天下了!”
  “还是阁老厉害!这小子再怎么滑不留手,还不是被您抓在手心里,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时候旁边的赵天良看见阁老的心情不错,他连忙不失时机的拍了一句马屁。
  “哈哈!这样一来,就看明天禄堂的战事如何了!”
  只见赵善轩脸上带着感慨神情,长长的松了口气道:“前些日子派去临安打听沈墨出身的家人,怎么还没回来?唉!”
  ……
  等到沈墨走出了阁老府后,他摸了摸怀里的这封赵阁老的书信。在他的嘴角上,顷刻间闪过了一丝微笑!
  “匪患猖獗……这可是你自己写的!”
  就在这天晚上,一艘艘渡船将500黑衣黑甲、全副武装的墨字营悉数运往了通州。
  针对赵阁老的这最后一战,沈墨要让他的墨字营手上,见见这些官兵的血!
  ……
  10月10日,天高云淡,秋意正凉。
  眼看着已经是日上三竿,林间的秋蝉还在扯着嗓子嘶鸣,吕禄堂下令集合他自己手下的兵将已经很久了。
  等到他顶盔贯甲扎束停当之后,等他从厅堂里走出来,只见校场上的军兵居然还是一片乱哄哄的不成样子。
  大概都有一顿饭的时间了,他的这些兵将还没有集结完毕,这让吕禄堂顿时就是火冒三丈。
  一见他的头上青筋蹦起多高,他的亲兵立刻就挥舞着马棒冲进了队列,好一通敲打才让这些兵士整队完毕。
  在这之后,吕禄堂令人牵过自己的青鬃马,然后踩着地上跪着的亲兵后背上了马。
  “今日剿匪,对手无非是一些乡村农夫而已。”只见吕禄堂向着他这些兵士大声地喝道:“这场仗,谁若是敢给我跑肚拉稀,折了我的面子,别说回老子回来皮鞭伺候!”
  听吕禄堂说得吓人,他手下的这些兵也是一个个噤若寒蝉,全都不吭声了。
  吕禄堂看见大家的样子,他也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道:“若是此战得胜,那个石牌村里的浮财娘们儿、便全都归了你们!”
  “回头任你们爱怎么乐呵就怎么乐呵……”吕禄堂这句话还没说完,就被下面那些兵士的轰然叫好声给打断了!
  “好了,开拔出兵!”
  吕禄堂满意的看见大伙士气十分旺盛,于是一挥马鞭,当先下了金沙山。
  他这个金沙山大营,是通州本地的驻军所在。金沙山的位置和通州城、海门镇,三个点正好形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
  而他这个金沙山大营,正好处于海门镇的正北方。
  也就是说,他只要率兵往南走30里左右,就到了海门镇治下的石牌村了。
  等到吕禄堂临出大营之前,他还喊过了他的副将道:
  “你带着这些仆役、厨子和老兵,把营门守好。再多置备些好酒好肉,等兄弟们回来我还要犒赏。”
  “将军您放心,我早就定好了,回头酒肉就送来。”这时候,就见他这个副将笑嘻嘻地答道。


第596章:金沙营中藏暗箭、铁甲五百出辕门
  于是吕禄堂带着500名官军一路下了金沙山,顺着山岭,一路向南行去。
  吕禄堂看着他手下的这200弓箭手300步军,一个个走的虽然是稀稀拉拉,整个队伍排出去将近有两三里长。但是这些人毕竟是装备齐整,手里的弓箭刀枪一样不缺。吕禄堂骑在马上晃荡着,不由得志得意满的笑了笑。
  不管对方是怎样的强人,那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他们不是有心造反,谁又敢明火执仗的和官军作对?
  今天这场仗,他们只怕过去之后亮明身份,对面立刻就是卷堂大散!要是弄好了,他这些兄弟们根本用不着一枪一箭,就能把这场仗顺利的赢下来。
  吕禄堂想到这里,心里不由得更加得意。他坐在马上,头盔被太阳晒得热乎乎的,身子也是晃晃荡荡的有些昏昏欲睡起来。
  眼看着他们已经一口气走出了十来里远,路程就要过半的时候。
  忽然间,吕禄堂就听到身边的亲兵忽然发出了“咦?”的一声。
  然后,官军的队伍里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连他坐下的青鬃马都跟着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儿?”吕禄堂转过身,向着他的亲兵问道。
  这个时候,就见他的亲兵站在原地嘴巴张得圆圆的,足够吞下一个四喜丸子。
  当吕禄堂顺着亲兵的目光回头看去的时候,他才看了一眼,顿时就是浑身一哆嗦,整个人差点没从自己的马上跳掉下来!
  只见后面远远的金沙山上,上头正是一片浓烟滚滚,竟然像是着火了!
  吕禄堂一见之下,心里面顿时就是向下一沉!
  他那个金沙山军营,由于里面防卫严密,又是常年都有数百军兵防守。所以吕禄堂认为那是最安全的地方。
  所以他不但把自己的家安在那里,而且多年以来他仗着岳父的权势,在民间搜刮的财富、还有他喝兵血、吃空饷攒下来的银钱,全都放在金沙山大营里!
  难不成自己是带兵下山以后,大营被那帮匪徒摸到了个空子,趁机把兵力空虚的大营给打下来了?
  吕禄堂心急之下,他立刻一拨马头,向着手下的军兵大声喊道:
  “全都给我站住!”
  “妈的,大营遇袭,咱的老窝让人给抄了!”
  “所有士兵后队变前队,全速给我杀回去,别让那帮袭营的贼子跑了!”
  等到吕禄堂声嘶力竭的喊完这句话,他心里担忧自己藏在大营中的金银。于是一拨马头,催着马飞一般的向着大营那边赶去!
  剩下的这些士兵,可就乐子大了!他们这些人有的脚下勤快点儿,已经多走出去了二三里路。接到传讯之后,只得立刻掉头往回赶。
  反而那些懒洋洋慢吞吞落在后面的家伙,觉着自己来回少走了好几里,好像是占了偌大便宜一般,得意洋洋的看着前面那些人狼奔豚突的往回跑。
  这些士兵们倒不是太着急,反正在那兵营里面除了他们睡觉的稻草铺,他们又没什么东西留下,又不像吕禄堂那样赶着回去救自己的财宝。
  所以他们在亲兵卫队的驱赶下,一腔不情不愿的小跑着,顺着原路返回。
  等到吕禄堂带着他那五六十个亲信手下,一路上鞭打着战马,飞快的赶到金沙山下以后,他这才觉得有点不对劲!
  如果要是他的大营被偷袭,那现在山脚下就应该看见残兵败卒跑下山来,怎么这山上好像没事人儿一样?
  等到吕禄堂带着狐疑的心思,飞快的跑上山之后,看守营门的军士看见主将回来了,立刻忙不迭的打开了寨门。
  等吕禄堂进了寨子这才发现,整个军寨竟然井然有序,丝毫没有被袭的样子!
  “怎么回事?哪儿着火了?”
  吕禄堂看见他那个留守的副将向这边急急忙忙的跑过来,他立刻劈头盖脸的向他问道。
  “后山!后山着火了!”这个时候,就见那位副将也是一脸莫名其妙的向着吕禄堂答道。
  “估计是到了秋天,风高物燥,后山的草地上找起火来了。”
  “我已经让人去看了,反正火势不大,冒点烟而已,叫人去扑灭了就是。吕将军您怎么回来了?”
  “真是特么的扯淡!”这个时候吕禄堂才明白,弄了半天不是他的军营受袭,而是后山的荒草着火。这点破事儿,居然害得他白白的跑了一个来回!
  就在他们说话的这个时候,他的那500兵也顺着山道跑了回来。乱哄哄的想要向着大营里挤。
  “大营没事儿,不要进来了!”这时候的吕禄堂挥动着马鞭,皱着眉头向那些军兵喊道;“顺着原路下山,还是那个刚才的方向,给我开拔!”
  那些士兵一听见吕禄堂说,这十来里山路白跑了,下面立刻就是一阵哀鸿遍野!
  只见这些人嘴里嘟嘟囔囔、不干不净的念叨着什么,然后又一哄而散的下山了。
  “我看见山上着火,还以为山上遇袭了呢!”这时候吕禄堂才松了一口气,对着那位副将说道。
  “哎?那是谁?”
  吕禄堂刚说完了这句话,就看边上停着几辆大车上面,堆得满满的都是酒坛。
  大概有七八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正在从车上把这些坛子卸到库房里。
  “这是州城里的古家酒铺,派人过来送酒的。”只见这位副将笑嘻嘻的对着吕禄堂说的:“我刚才尝过了,都是好酒!正等着大人得胜归来,我们给好给大人庆功呢!”
  “古家酒铺?怎么派了一群孩子来?”只见吕禄堂纳闷的看了看那些正忙着卸车的半大孩子们。
  “喂!你给我过来!”那位副将见吕禄堂发问,于是就把其中一个坐在车辕上,正在清点酒坛数目的男孩喊了过来。
  只见这个男孩笑嘻嘻的走了过来,远远的就咧开嘴朝着吕禄堂和副将一笑道:“不知大人喊小的过来,有什么吩咐?”
  “你们家大人呢?怎么把你们这帮孩子派来了?”吕禄堂用马鞭轻轻敲打着马靴,向着这个孩子问道:“你叫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