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8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魔王火炮的这一次重装登场,也终于让铁木真明白了一个事实。
  就是一向重视士兵伤亡的大宋元首沈墨,为什么会在孤悬于燕山防线之外的地方,设置了这样一座要塞。
  原来要塞里除了密集如雨的火炮之外,还有这样凶悍之极,甚至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的大威力武器!
  所以眼下的形势已经很清楚了,在这种巨型火炮的炮弹耗尽之前,他们蒙军任何接近雷霆要塞的企图都是痴人说梦……不管他们有多少部队都没用!
  ……
  仗打到现在,雷霆要塞的防守虚实,也尽数展露在这位草原大汗的面前。
  如果他释放烟雾,敌方有更加厉害的烟雾。如果他在夜间攻击,对方又有那种能够瞬间照亮夜空的燃烧弹。
  蒙古人的火炮虽然数量众多,火力威猛,但是根本没办法接近雷霆要塞的四里之内。
  因为要塞里七五毫米的小口径火炮装弹迅速、炮弹密集。一二五大炮火力威猛、杀伤力强。由于采用了膛线和锥形炮弹技术,使得全部火炮的射程全都在两千五百米以上。
  更何况蒙军人数众多的优势,根本无法发挥出来。因为在要塞里的四门大魔王火炮的轰击下,人海战术根本就是个笑话!
  况且铁木真还意识到,作战至今,要塞里的步兵部队甚至还没有开过一枪。
  ……
  如今要塞中的四千名步兵全都装备着精良的步枪,配合五百米内的铁丝网和地雷阵,足以让蒙军在要塞前磕得头破血流,连城墙都摸不到。
  而且在步兵的编制里,还有大量的掷弹筒。
  要知道沈墨的陆军火炮,在这之前很早就掌握了刻画膛线的技术。但是为了近距离内用火炮霰弹给步兵提供支援,所以这项技术一直都没有应用在火炮上。
  事实上刻画了膛线的火炮,是无法发射那种葡萄大小的霰弹的。因为铸造霰弹的铅材料,会在炮膛内急速通过时挂在膛线上,也就是军火行业俗称的“挂铅”。
  不过当士兵手中的掷弹筒开始普及之后,近距离步兵火力支援,就无需使用火炮了。在那之后,全军的火炮才开始换装成螺旋膛线的型号。
  实际上火炮发射霰弹作为步兵的近距离支援,在作战中是最为廉价的一种,不管是什么兵器都没有火炮更加有效和便宜。
  不过毕竟火炮还要继续向上发展,滑膛炮进化成线膛炮是大势所趋。更何况使用掷弹筒支援步兵的方式虽然费用略高一点,但是却保证了士兵能随身携带,以最高的速度追击敌人,不向沉重的火炮那样难以携行。
  所以沈墨毫不犹豫的选择,让步兵近距离支援武器和火炮分头发展。
  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现在成吉思汗和他的部队,甚至还远远没有摸清要塞中的火力情况!
  最起码士兵手上的制弹筒,布置在内城城墙上的加强版雷霆火箭,铁木真就根本不知道。
  而且这位成吉思汗今天想要试探出火炮射击极限,想知道雷霆要塞上的火炮,什么时候会因为过热而停止射击,这个目的也根本没达到。


第3371章:雷霆巍巍士七千、塞外孤悬、陷于天渊
  因为要塞上的火炮,从一开始就没有全速射击过。况且现在大宋军队装备的火炮里,都添加了“战争金属”钼。这种在两千两百度上才会融化的金属,极大提高了火炮的耐热性。
  如果现在铁木真知道,宋军的火炮要全力开上多久之后,才会因为炮身过热而停止射击,他肯定会被这个噩耗打击得眼冒金星!
  因为那证明了他的蒙军,在多年来花费巨资研究军事技术,取得了傲人成就之后……他又被人家拉得更远了!
  现在的蒙军只知道增强火炮的炮膛壁厚,用来储存热能,还有用水来冷却灼热的炮管。
  人家大宋却以极其轻盈精密的炮管,用他们火炮五倍以上的射速,发射超过他们数量二十倍的炮弹,也不会达到过热的临界点!
  ……
  所以今天,铁木真看着色目人军团在大魔王火炮下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而要塞上的远程火炮还在不紧不慢的痛击蒙军的冲锋力量。
  他就知道再这么打下去,就成了用人命来消耗敌军炮弹的蠢办法了。
  于是铁木真连忙鸣金收兵,再度扔下了一万多具尸体之后,把冲上去的色目人全都撤了下来。
  到了这个时候铁木真当然知道,他想攻下这个要塞的企图,很可能会在损失惨重之下,依然是无功而返!
  ……
  时间飞快地过去,坐镇在燕山防线的沈墨,也随时都在关注着雷霆要塞方面的消息。
  除了铁木真刚刚到达的前三天,他用各种方法尝试着攻击要塞屡屡受挫,损失了小几万人之后。他率领的百万大军就不动声色的围住了雷霆要塞。
  这在兵法上叫做“闷围”,实际上是非常不可取的一种作战方式。沈墨不相信铁木真会在雷霆要塞下束手无策,这头老狼肚子里的奸计实在是太多了。
  围城到了第十二天,雷霆要塞的消息也随即断绝。因为在这之前,始终都是闪电河上的蒸汽艇在抵近观察着战况,并且和要塞进行联系,向燕山送回情报。
  可是到了第十二天,处于深秋季节枯水期的闪电河,在雷霆要塞下游被铁木真派兵截断,使得蒸汽艇再也无法靠近要塞的十里之内。
  至此,雷霆要塞孤悬于燕山之外,音信断绝!
  ……
  到了现在,沈墨也开始估算铁木真的下一步行动。目前来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绝不会用人命作为代价,用数十万人的伤亡交换这个雷霆要塞。
  那么接下来,铁木真很有可能留下一部分人马,监视围困雷霆要塞,转而把兵力投向燕山方向。
  这时的沈墨也随即发令,让燕山各个关隘的守军,随时准备应对铁木真大军的疯狂冲击。
  根据铁木真以往的一贯战术,往往那些欧洲军队在汇聚了全国之力,构筑了坚固的防线,以数十万大军准备迎击这些蒙古兵时。那些来去如风的蒙古人却会在一两日之间脱离两军阵线,突然出现在数百上千里外。
  他们会在敌军侧后大肆穿插进攻,在欧洲军队的后方,士兵被抽调一空的城池和市镇里屠杀和抢掠,使得敌方的大军军心浮动。
  这时候,那些凝聚在一起的欧洲军团,就会面临一个生死两难的抉择。如果他们回头攻击的话,人家蒙古兵行军的速度是他们的数倍,他们绝对追不上。
  如果他们继续在原地固守,他们就会除了一个边疆军团,所有的国土都会被蒙军蹂躏成一片血火之地。
  他们如果继续凝聚成一团,就是毫无作为。只要一旦他们分兵,就会被蒙军逐一吃掉!
  这就是欧洲军队的机动性弱于蒙军,在战场上形成的被动局面。沈墨也担心铁木真会在这次战争中故伎重施。
  所以他在几方面都做好了应对准备,在燕云十六州,所有山口被他的十余万士兵牢牢把守住的同时。在燕山防线西边的大同府,他也安排了守城术冠绝于天下的首席弟子李慕渊镇守。
  至于大同再往西的贺兰山一带,则是由宁夏军区的常春远和钟与同负责驻守。
  同时在贺兰山往南数百里的临洮路上,是沈墨的利刃三杰带领部队,作为西北战区总预备队。
  而临洮路向东,也就是大同府的南面。则是汉王姜俞馨元帅带领花神三人组坐镇于襄阳,形成了中部战区预备队。
  这样一来,利刃三杰和花神三人组,就随时可以率领快速骑兵部队支援前线。
  同时临洮路守军和汉王姜俞馨坐镇的襄阳,也形成了万一战事不利之际,拦在蒙军面前的第二道防线。
  也就是说现在的贺兰山、大同府和燕云十六州,就是大宋的第一道战线。而临洮郡、襄阳府、山东,则是这第一条战线的预备队,同时也是防御敌人冲击的第二阵列。
  只要保得临洮,就可以让成都稳如泰山。只要襄阳在手,江汉一带就可以安然无恙!
  至于山东和开封一线,更是两位名将,完颜陈和尚和杨妙真的主场。
  所以沈墨这次列出的是堂堂之阵,反而需要奇兵突出、必须使用奇谋才能取得胜利的,却成了蒙古人一方。这就是敌我之间强弱态势扭转之后,形成的战略形势。
  ……
  这场战争既是军事实力的比拼,同时也是双方将帅的意志、军事素养和谋略水准的对抗。
  现在的沈墨知道,在他冥思苦想,猜测铁木真作战意图的同时,那位草原天骄同时也在审视揣测着自己的想法。
  想到这里,沈墨不由得长长的叹了口气。铁木真做出的这次南征的决定,一点儿都没错!
  此时正是蒙古人实力最强的时期,而大宋的发展速度却高于他数倍。所以在几年前,铁木真就决定倾全力攻打大宋。
  在这之后的铁木真钻研技术、打造火器、汇聚部队、筹备粮草、用三年时间准备好了这一切。现在的蒙军实力如日中天,也是蒙古对大宋作战,最接近胜利的时刻。
  如果是这个时候再不打,铁木真就称不得千年难遇的英雄了!


第3372章:天玑北斗云中现、乘风而战、烈火燎原
  那么现在,沈墨占据了燕山大同贺兰一线,布置了两条坚不可摧的防线。使得他同时有着兵员素质的优势,武器装备的强势,还有扼守险关的先手。
  而铁木真则是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部队的数量接近沈墨的十倍。同时他这支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军,还有着极其恐怖的运动战优势。
  更何况铁木真在草原将士的心中有如战神一般,使得蒙军在心理上对大宋毫不畏惧。
  这支军队毫无品德和道义可言,只要为了赢得战争,他们会用上所有能想到的手段。
  所以现在双方势均力敌,那位草原英雄铁木真,又该如何破局呢?
  ……
  就在燕山防线严阵以待,北面的铁木真大军动向未明之际。
  此刻在雷霆要塞更北边的辽河上游,却有一只船队正在奋力逆流而上。
  这支船队是由六条平底内河蒸汽船所组成,原本这种船的船体就不大,而且这六艘船还并非满载,所以吃水很浅。
  它们在蒸汽机的推动下一路上行,眼看着就要到达辽河源头。此时河道中的水量已经不多,眼看着水深就不足以托动这支船队了。
  此时的船队总指挥唐天玑,见到探测锤每每扔下水之后。行进的船只都要绕行一阵,在河床中反复摸索才能前进一段,他就果断地让船队停止了西行。
  之后唐天玑命令船队靠岸,将船上的货物人员一起卸了下来。
  卸下了货物的船队,一下就因为减轻了负载,船舷的吃水深度上升了半尺左右。这支船队随即就在唐天玑的命令下,全速向出海口返航。
  然后唐天玑带着五十名士兵和几十个大木箱的装备,开始在河滩上忙碌起来。他们这次的行动,真是极其冒险!
  首先就是辽河的入海口,实际上是在名义上是敌占区,是大辽国陆无惧的地盘。在这里一旦船只出现问题,正在跟随铁木真南征的陆无惧是无法提供任何支持的。
  同时在他一路航行到辽河上游之后,就到了蒙古草原的腹地。
  这时的百余万蒙军早就经过了此处,向南方的雷霆要塞方向赶去。唐天玑他们这些人如果在这里遭遇敌人的侦查兵,他们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