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6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题是你除了打仗以外,你干别的全都不行!”这时的宋慈也知道,自己今天是必死无疑。所以他和沈墨说话时也是毫不客气。
  “好!愿闻其详。你告诉我,我到底错哪儿了?”
  此时的沈墨一回头,就见楚怀冰乖巧的把椅子搬了过来,沈墨随即强压怒火,一回身坐在了椅子上。
  之后他目光炯炯的看向宋慈,等着宋慈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
  宋慈从地上缓缓地站了起来,他一边拍打着衣服一边慢慢说道:“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吧?”
  “当然知道,”这时的沈墨毫不犹豫地说道:“烹调小鱼不能来回翻搅,要不它就会碎得一塌糊涂。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也是如此,不能朝令夕改、想一出是一出,也要尽量减少政令对百姓生活的干扰。”
  “因为每一次国家政策的改变,都会造成民间和官府的不理解,也由此会产生庞大的漏洞,造成那些贪官污吏中饱私囊。百姓也会因为不了解新的法令而大受其苦……你觉得我连这个都不懂?”
  “可你是怎么做的呢?”这时的宋慈冷冷的一笑,向着沈墨说道:“我一样一样的跟你说好了,你不要打断我!”
  说到这里,就见宋慈整理了一下思绪,向着沈墨道:
  “我知道你拿下临安之后,获得了执掌天下的权威,就要着手进行你的新政改革。之前你改变经济和军事的时候,就已经露出了要推行新政的端倪。”
  “首先咱们先说官员吏治。”这时的宋慈理清了思绪,正色说道:
  “虽然大宋现在的官员中腐败横行,以至于造成百姓被盘剥,生活困苦。可虽然是民不聊生,但还好歹还可以生!”
  “可是你看看你最近这几年,都干了什么?”
  “就是因为你导致了天下大乱,各地叛匪蜂拥而起。我在蜀中天府之国虽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我却可以清楚的看到天下各处,百姓都被糟践成什么样了!”
  “除了未曾经历反叛的临洮、川蜀和通州之外,各处军队全部叛乱哗变。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冻饿而死。人口损失的数量触目惊心!”
  “其中的福建路和两浙东路,被你弟子宋玉鳞的兵火两次荼毒。加上前期反叛军杀害和抢掠,造成百姓死亡已经快要达到人口总数的两成了……足有一百二十多万人,死于这次叛乱!”
  “在这之后,被赵与莒掠夺百姓加入叛军的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就更为严重。”
  “在这两路,当地的青壮年都被强征为叛军,所有民间的粮食都被这百万叛军一扫而空。造成了大量饥民和饿殍。”
  “如今那两路的人口总数,也已经没了超过三成,那是接近两百万条人命!”
  “除此之外,再加上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被反对你沈墨的叛军蜂拥而起,造成了百余万百姓的死伤。”
  “如果不是你沈墨强行改制军事,逼反了这些各地的军头,大宋又怎么会失去这么多的百姓?”
  “更别提淮南西路,就在你的淮南东路旁边。一场兵火离乱,造成了百万以上的百姓死于非命。”
  “你别说事后,你已经拿出无数粮食和银钱出来赈灾……如果不是你一意孤行,这些百姓其实根本就用不着死对不对!”
  此刻的沈墨听他说得振振有词,言道百姓伤亡之际,宋慈的眼睛已经瞪得通红。
  沈墨咬着牙没说话,示意宋慈接着往下说。
  ……
  在这之后宋慈继续说道:“然后再说你首先着手变革的经济……之前的大宋商人虽然被官府税吏盘剥,所有的商业活动也被当地的世家大族和商界寡头垄断。”
  “可是商人做生意,从来都是弱肉强食。商品垄断这件事,又怎么可能彻底避免?”
  “不管怎么说,过去大宋境内的商品总算能顺畅地流通,可是自从你推行了经济改革之后,你又做出了什么成绩?”
  说到这里,宋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讥讽之色道:“你三年前一番大刀阔斧的变革,打破了地方巨头对商品的垄断,就此让一部分小商人身家陡然富贵。可是三年之后呢?现在又怎么样?”
  “当年被你扶持起来的那些商人,还是一样不可避免地在向着当地的权贵和官府投靠?”
  “现在你扶植起来的那些商人,他们要么被当年的垄断寡头吞并。要不索性摇身一变,也一样变成了你口中那些垄断者!”
  “这三年以来你的所作所为,看似取得了效果,实际上却仅仅是搅乱了市场而已。你做成的那一切,终究还不是渐渐的被市场巨大的力量,慢慢扭回了原形?”
  “当年你的作为没有起到丝毫作用,我在川蜀那里每个月都让人送来成都府的物价报告。”
  “这三年以来,物价还是在逐渐上升,差不多回到了你经济改革之前的水平。”
  “在川蜀之地,不管是茶叶丝绸还是陶瓷,它们的价位重新因为地方上的官商勾结和垄断,慢慢增加了成本,使得价格越来越高。只要再过三四个月,就和三年前一模一样了!”
  “到那个时候,你是不是要再来一次经济变革。重新把你扶植起来的人,那些现在成了垄断寡头和帮助官员敛财的家伙,打倒之后再换一批上来?”
  当宋慈说到这里时,沈墨如寒冰地点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因为沈墨心里清楚,宋慈刚才说的经济问题,实际上牵扯到官员制度和他将要新推出的商法,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
  ……
  在这之后,宋慈又接着说道:“然后再说军事方面……”
  听到这里的时候,王轩在旁边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别的方面也就罢了,若是说到军事上,这个宋慈要还能从统帅的身上挑出毛病来,那可真是奇了!


第3039章:流尽膏血却无声、海内虚耗、汉唐强盛
  只见宋慈昂然说道:“沈墨你知道不知道,世人都说我大宋暗弱,面对强敌一味的只知给予岁币,拿钱换取和平,远远没有强汉大唐那么厉害……可是你知道大宋百姓这种安宁的生活,是怎么来的吗?”
  “早在高宗南渡之前,咱们大众给予辽国的岁币看起来数目不少,但每年却只相当于大宋境内一两个县的收入而已。所谓岁币其实是癣疥之患,根本不足为虑。”
  “更何况交给辽国这几十万万岁币,他们连拿都拿不走,就在边关换成了茶叶丝绸带回去,咱们还能从中间赚回来一部分。”
  “付出了这么小的代价,就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让百姓安居乐业无需打仗,这才是咱们大宋今日如此富足的原因。”
  “反观历史上所谓的强悍朝代……就以汉朝为例好了。”
  “汉武帝北击匈奴、东平朝鲜、南讨两越、击败西羌、凿空西域,在位期间战绩辉煌,世称强汉,是不是够强大?”
  “他在位54年中,用兵征战30年,拓地万里,能不能称得上是一位英雄?”
  “犯强悍者,虽远必诛!这话喊起来够不够霸气,痛不痛快?”
  “可你知不知道一场漠北大战,汉军十万精骑中就死了数万人,两度出兵征伐的汗血马战争,得到了三十匹汗血宝马,却总共损失了兵卒十万?”
  “汉武帝去世前三年最后一次出击匈奴,七万汉军全军覆没。上面仅仅这三场战争,就损失了青壮年兵卒二十万人。而汉武帝的对外战争,却足足打了三十年!”
  “按照《汉书》所载,汉武帝时: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皇甫谧在其《帝王世纪》中也说:军征三十余年,地广万里,天下之众亦减半矣!”
  “不信你去查查,在汉武帝时代,民间多少次出现过人相食的惨状?”
  “所谓打下来的万里西域,又不能耕种又不能住人,不过是一片黄沙而已。却造成了汉武帝末年之时和他接掌皇位时相比,人口数减少了三分之一!”
  “我告诉你,下令打仗的是皇帝,名垂千青史的是王朝,可死的从来都是百姓!”
  “你沈墨穷兵黩武,每一个士兵从征召到训练,从装备到征战,需要多少钱你以为我不知道吗?”
  “之前的大宋军虽然不能打,但好歹还可以维持住大宋国土,要是天下真的由你掌权,会变成什么样子?”
  “你的军队虽然强大,却要征伐四方。看似军队人数不多,可是十万人的军队,却比过去百万人的消耗还要大!”
  “别的我不知道,你修在蜀中的兵工厂,每年要吞掉的原料和人工费用,难道我宋慈心里还会不清楚?”
  “那川蜀联合兵工厂,每年消耗的钱粮都在一千五百万贯以上。而且还在逐年还在以恐怖的比例上升。”
  “在加上通州的崇明岛兵工厂,还有军队从装备到军粮的开支,肯定要超过三千万。这还不算军队建设和薪饷的开支,如果全加上的话,总数一定会高于一年六千万两!”
  “你知道吗?这数目正好相当于过去大宋一国的税赋总和!”
  “我能想象得到,你当权之后立刻就会把矛头指向铁木真,在军事上的投入会更大。”
  “这样一来,再加上经济被你搞得一塌糊涂,你拿什么来养兵?”
  “到时候你只能在民间想办法,搜刮民财导致穷兵黩武,走上汉武帝的老路。军队无法存续的结果,最终就会像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那样,全国全是兵却没有人去养,军队只能以百姓人肉为食!”
  “你一心想要当这个纵横天下的英雄,你有没有考虑过百姓会付出什么代价?”
  ……
  “你……”当宋慈说到这里的时候,旁边的小泥鳅王轩气得满脸通红,正要出言反驳,却被沈墨一抬手挡了回去。
  在这之后沈墨坐在椅子上,反而皱着眉头向宋慈道:“……你继续说。”
  “好!”
  这时的宋慈似乎是打算在自己死前,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他毫不犹豫地接着说道:
  “再接下来就是儒家学术……我知道沈墨你对儒家那一套十分不以为意,当你主政之后,势必要大加改动,甚至要将它彻底推翻。”
  “可是你知不知道,古圣先贤的儒家学说,虽然到了我朝之后出现了理学这样禁锢人性的学派。但是儒学毕竟维护了华夏两千年的制度,还在法理上保护了皇权。”
  “如今你治下的学堂,对儒学的忽视,就不用我去说了吧?”
  “说实话,即便在我心里也不觉得儒家学说全都是对的。虽然我也是读着孔孟之书、圣人之学长大的,我也知道他有很多问题。最起码不能把它全部照搬过来,用它治来治理国家。”
  “可是你知不知道,儒学虽然不好,但它好歹是件衣服啊!”
  “如今你沈墨要把它扒下来,可是手里却完全没有一件新衣服给天下人……照你这么做下去,这世间的道德和学术都没有了,这能行吗?”
  “所有的标准全都被推翻了,却没有新的标准可以遵循,这能行吗?”
  “我问你沈墨,虽然说道德不能用来治国,甚至不能用来科考选材,可是没有了放之天下而皆准的道德标准,你拿什么去衡量正邪善恶?”
  “在你掌权通州之后,你只知道在学术这方面大肆破坏,却没有丝毫的建设。在你治下的地方没有了思想核心,我问你,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
  “难道你就想用你的通州的实用之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