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第一卧底-第16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沈墨回军来到临安附近的消息,被刊载在临安日报上,风传于临安的那一刻,赵与芮也立即得到了消息。
咱们的小赵同学早有禅让皇位之意,所以他对这次沈墨归来的消息,心里也怀着非常复杂的情绪。
一方面当他得知沈墨果然再次携大胜而归,还带着十万虎狼之师归来之际。赵与芮立刻就明白,这次的沈墨对临安和大宋,都有着志在必得之意。
这时的赵与芮心里真的是如释重负,觉得自己可以终于可以从这个毫无作为、又憋屈万分的皇位上退下来了,这让他的心情也轻松了不少。
可是另一方面,在这个老大皇朝,还是祖宗世代传下来的基业,就要在自己的手里交给别人的时刻。别说赵与芮了,无论换成谁只怕都会患得患失。
在这种情况下,赵与芮表现得情绪极不稳定,他在皇宫里坐卧不宁,情绪波动也是非常剧烈。
可是这一切,却都在锦云姑娘的掌握之中。
……
原本在皇宫里打进一个密探,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其实倒不是因为这个皇宫有多难进,而是对通州统帅沈墨来说,他是极其不愿让自己手下的密谍进入皇宫的。
因为在这里面,只要是男的想进去就要自残身体。至于女性密谍以宫女的身份混进去……那宫里的污浊和肮脏的程度,也远非外人能够想象。
不过好在这之前,沈墨在皇宫中就有一个金牌内应。此人就是被他称为叔叔的前大内总管刘敬祖。
所以在刘敬祖的帮助下,很快锦云姑娘就在皇宫中联络上了几位宫廷内侍——也就是咱们所说的太监,让他们作为皇宫里的耳目。
而这些当年只能用来打探消息的太监,到现在过了五六年之后。在锦云用钱财和培训着力培养下,这些太监也在数年间纷纷走上了重要的职位。
所以皇宫中的一举一动,锦云现在是都是清清楚楚。
现在的锦云局长也担心赵与芮会在这一时刻,突然出现态度上的急剧转变,所以她索性就把指挥部设在了皇宫附近。
锦云虽然密切关注着皇宫,但心里却没有太过焦虑,因为毕竟明天通州大军就要进城了。
只要在这之前赵与芮不胡乱发什么圣旨,等到统帅和这位天子见面之后,以统帅的能力,一定可以将这件事和平解决的。
所以眼下的情形,整是黎明到来前最后的黑暗时刻。只要这一夜不出乱子,等统帅进城之后,天下大势就再没什么悬念了。
……
此刻的临安城中,各方势力也都在积极的活动中。
在临安朝臣方面,他们纷纷走动商议,想要在沈墨即将到来的惊天巨变中保住自己的性命,或试图翻盘。
而另外一边,沈墨这边的工作人员也在民间和朝堂、情报和舆论方面展开了工作。
眼下山雨欲来,烈风满城,正是大宋皇朝最关键的时刻!
……
次日一大早,天才刚刚蒙蒙亮,晚间的报童就开始背着背囊,大肆呼喊着临安日报号外,在街上跑开了。
随即数百名报童清脆的呼喊声,就将这座临安城从睡梦中唤醒了。
所谓号外这东西,咱们之前说过很多次名字,却没有认真介绍过。号外其实也是报纸,但却不在每天刊行的报纸刊号之内,所以才被称之为“号外”。
换句话说,除了当天的临安日报以外,每当有重要消息的时候,报社还会增发一张报纸用来堪称临时消息,相当于临时插播的新闻,这张就是咱们耳熟能详的号外了。
而今天的报纸显然是极为新奇,也更加抢手。因为这张临安日报号外居然不要钱,是免费赠送的!
等大家在报童手中接过这张沿街散发的报纸后,才发现它只有平常报纸一版的大小,而且还是单面印刷的。
这明显是为了保证印刷数量,在昨天晚上由临安日报社抢印出来的。
这张报纸上的内容也是极其简单,上面印着通州军大军入城时行经的路线图,还有各条路线上部队的番号说明。
等临安百姓看到这上面的说明之际,他们全都呆住了!
成都、巴山、蜀山、山兴、东兴、红兴、傲兴、临安、淮扬!我的天!
九大军团,整整十万通州军!
他们全要在今天早上进军临安城,在东华门让天子检阅。这里面的消息量可谓是极其巨大。只要是有心人,都能从这张报纸的消息里嗅出不同的味道来。
首先就是这次入城士兵数量众多,沈墨麾下的九大主力已是尽在其中。
可是反过来说,在这之前的大宋朝廷,却根本没有任何官面上的消息透露出来。这就说明这次的入城行动,是由通州统帅沈墨那边策动的!
这是在朝廷没有明发上谕的情况下,沈墨无诏率军,兵进临安!
虽说百姓们本身没什么可担心的,因为通州军军纪严明,向来不动百姓分毫的财物。可是沈墨今日如此作为,也是几无人臣之礼……只怕大宋的天,从此就要变了!
而这个时候,那些心中对沈墨暗怀感激的临安百姓,还有支持沈墨的人自然都是欢欣鼓舞。他们一见这次沈墨入城军队的规模就知道,这次北伐,统帅一定又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如果真像是之前其他报纸上宣传的那样,沈郎君的军队被人重重挫败,甚至自己都在草原上兵败身死。他又怎么可能带着十万之众,以这样的威势归来?
第2962章:怒吼惊天临安开、九大军团、十二门来
一时间,那些造谣生事的报纸立刻就被人痛骂得狗血喷头。在这一天清晨到来之际,那些机灵的报童只顾着免费分发临安日报的号外,甚至都没有到那些烂报纸的印发点领报纸出来卖,以免连自己在内,都被百姓的愤怒殃及。
毕竟他们卖报的时候,一拿出报纸就被人破口大骂,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而另一方面,大家也都在等着临安日报真正的内容刊发出来。他们都想更加详尽地了解通州军在这次征战中,详细的经过和战果。
这个时候,整个临安城里已经渐渐开始欢腾起来。
百姓们纷纷匆匆吃过早饭,然后就洗漱干净,呼朋唤友的准备找一个最有利的位置,去看沈墨的大军入城。
几条主要街道上,视野开阔的茶楼酒铺几乎刚一开门,就被人占得满满当当。
而沿街的各家商铺则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各自清扫自己门前的卫生,收拾好店内的用品。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拥挤人潮……这些商铺老板非常有经验,从上次沈墨带兵入城之后他们就知道,这次街上和店铺里的人肯定少不了。
……
而与此同时,朝中那些高官的恐慌,则是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他们有的派人去探听消息,有的则是开始藏匿和转运家中的财务细软。那些大批劣迹斑斑之辈,还有和沈墨的通州系势力明目张胆对着干的朝廷官员,已经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他们中间不少人,干脆就打算在沈墨入城之前,携家带口躲到偏僻的住宅里,或者干脆逃出临安城。
在这里边也有不少官员宅院中,私通小妾的管家带人私逃,手脚活泛的小厮卷款而走,仆役偷了值钱的物件远走高飞的。
所谓树倒猢狲散,就是如此。眼看着这些官员即将大难临头,他们的手下自然也是人心惶惶。有不少依附他们的人也趁机,赶忙逃离了这些即将沉没的破船。
而这个时候,咱们那位炒卖房产的单启东先生,自然是最为活跃的人。
他带着一批手下,开始将那些心中恐慌,六神无主的朝廷官员宅邸收买过来。当然成交的价格已经是压到最低,可即便如此,依然却还有人忙不迭的将这些豪宅立刻出手。
哪怕是个白菜价,也比白扔了要强!
现在这些人对于庭院楼阁这类带不走、还有可能便宜了别人的东西,已经完全不当钱了。
在朝臣中的崔与之和郑清之之流,现在就像是等待宣判的犯人一样,等着沈墨大军入城的消息。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的阴谋诡计、权谋算计全都没了用处。大家都明白,沈墨的军队只要来上一万人,就足以让他们临安连抵抗的意志都生不出来。更何况这些虎狼般的部队还有十万之众?
而这时还有不少朝臣心中怀着一丝希望,他们觉得沈墨这次表现得如此张扬,跟他之前的内敛的态度大不相同。
于是他们心中暗自推测,是不是沈墨真的战败了,所以弄了一些地方部队来强撑场面的?
于是这些朝臣也穿上文士的服装,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打算亲自到街上去眼见为实。
所谓百战之师和新成之军,之间的差别当然是非常大的。他们希望看到沈墨的那些老兵已经死在了草原漠北,而通州一系的实力现在还剩下多少,也是他们需要衡量观察的。
于是就在各方面的关注之下,清晨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眼看着太阳升起,城中的温度也开始回暖。这时的临安城里,忽然听到他们的四面八方,传来了有一阵犹如巨兽怒吼一般的轰响声!
这声音明显不是人力所为,它在响起的一刹那就震撼了整个临安!
这声音就像身躯巨大如山的野兽正在朝天怒吼,而且还不是一只两只,是一个庞大的兽群!
在这一刻,整个临安城里的百姓官兵、商户朝臣,全都惊骇的向着四面八方看去,可他们却什么也看不见。
这响彻临安的轰然巨响,代表着一场惊天巨变,正在他们眼前徐徐展开。
……
这是二十四艘蒸汽船上,大功率的蒸汽机拉响汽笛的声音。每一艘发出的声音都和蒸汽火车鸣笛时别无二致。
在临安城周围的水道上,当所有的汽笛一起拉响之际,发出的巨响随即响彻了全城。
这是蒸汽时代的力量,是古人无法想象的动力带来的怒吼,它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
……
在临安城外沈墨的军队正集结部署,他们在昨天晚上就已经来到临安城外扎营。还没等到太阳升起,整支军队就已经做好了入城的准备。
沈墨的九大主力,虽然接连从燕云十六州和西夏两地被抽调了两次,大概有两万五千人被留在了边防。
可是因为襄阳地区的新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加入,使得军队的总数还是超过了十万人。
像这样大规模的部队,如果要想从一处城门进城几乎是不可能的,走到天黑他们也不可能走得完。所以通州军部队要从临安城周围的十二座城门,同步向里开进。
于是这十万部队,在昨天晚上就在各自要进的城门前就位了。
从临安城北开始,候潮门、南土门、北土门走的是成都、巴山、蜀山三军。而艮山门,余杭门、钱塘门走的则是山东军。
沈墨的主力临安军和淮扬军,则是走的涌金门跟清波门。
非但如此,沈墨部队里还有用来运送重火力和海军陆战队的船只。它们要从天宋水门、保安水门和涌金门水道进入临安城。
一大早,部队中的战士就收拾好了营帐。同时将战马和武器准备停当,开始各自检视身上的盔甲和军容。
按照沈墨一贯的要求,阅兵时的部队不要求簇新整洁,但却务必要真实反映部队的军容和气质。
所以各支作战部队依旧还是拿着他们战时的武器,穿着野战服和铠甲。和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