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6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这些仇恨,使得朝廷上的大臣这么多年也未曾忘记过。可是他们也不想想,现在已经是时过境迁了!
  在那些大臣看来,强盛的蒙古似乎跟大宋并没有什么仇,而覆灭金国为自己报仇雪恨,这个时候却似乎是最好的时机。
  所以这些人立刻就跳出来,打算报仇雪耻。可是他们怎么不想想,现在的蒙军都强大成什么样了!
  若是没有沈墨,现在的西夏和金国恐怕早已经不复存在,而自己的大宋也在蒙军的铁蹄下,不知被蹂躏成了何等惨状。可是这些人偏偏对于这么简单的道理却是视而不见!
  反而这些朝堂上的蠢猪,还在拼命的想要砸开自己家的房门。把强盗放进来,帮自己把家中的蟑螂打死……他们就不想想,在这之后会发生什么吗?
  所以此刻的张天如心中,满是愤怒和悲伤!
  ……
  如今他的报纸临安日报,就因为不去刊登那些沈墨被人歼灭的耸人听闻的消息,所以销量开始大幅下滑。反而那些哗众取宠胡说八道的报纸却在市面上大行其道。
  相比真理来说,人们似乎更容易相信谎言。即便是那些纯真善良的临安百姓,也禁不住满朝文武大臣和满街报纸的吹嘘蛊惑,开始渐渐的向着被人蒙骗的方向滑去。
  这些临安百姓健忘而天真,他们似乎已经忘了当初是谁将他们在金国的刀枪下拯救出来的,而平日里将他们残酷盘剥,不当人看的又是谁!
  “沈墨说得没错,谎言只要来重复很多遍,他们就想也不想的信了!他们忘了自己身上侵略者造成的伤口和被奴役的鞭痕……”
  此刻张天如想要唤醒他们,却是无能为力!
  ……
  “不登!那些假话,我临安日报一句也不登!”
  这时的张天如在报社大厅里,向着报里面的编辑们大声怒吼道:
  “报纸是用来说真话的,如果不让我鼓吹真理,我宁可不要这个临安日报!”
  “我曾经用血来保护临安报社,所以我宁可亲手烧了它,也不会让它被谎言玷污!你们中间谁要是觉得在这里没前途,尽管走好了!”
  此刻的张天如两手攥着拳头,两眼通红的大声吼道:“哪怕报社只剩我一个人,哪怕我张天如死了,也休想让我说一句假话!”


第2956章:人间正当花满城、风中静听、只待英雄
  在这之后,整个报社的大办公室里一片鸦雀无声。有的人开始收拾东西,默默的离开了这间报社。
  同时也有的人选择了留下来,他们目光坚毅,继续做着审核校对的工作,一篇篇挑选着合适的新闻稿。
  张天如也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在他重重地关上了房门之后,这位文弱而坚毅的书生双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在原地蹲了下来。
  “沈云从!”
  张天如捂着自己的双眼,在指缝中咬着牙颤抖着说道:“你叫我鼓吹真理,你叫我守住了自己的良心,可是你呢?”
  “现在没人说真话了!真理和事实需要你来守护……你特么到哪儿去了啊!”
  “你给我回来……沈云从!”
  在办公室里,张天如极力的压抑着自己的哽咽声,以免被外面的工作人员听到。
  可是他眼眶中的泪水,却抑制不住的滚滚奔流!
  ……
  到了最后,林沅姑娘写完了朝堂上的所有事件后。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将皇宫中那位皇帝赵与芮的行动,向统帅做了一个简要的汇报。
  就在这段时间内,赵与芮的心情也是一波三折。按照林沅姑娘的分析和判断,这位皇帝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其实赵与芮这皇帝做得越来越不快乐,这是从他在福州返回临安之后,再次在临安把年号恢复到大宋时就开始了。
  原本他在赵与莒反叛前做皇帝的时候,曾经在沈墨的主持下成功的打压了史弥远一党,牢牢的拉拢住了崇福侯的后党。而且他一直在配合着沈墨的行动,使得当时的大宋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朝堂内,都有一番锐意进取的新气象。
  那时的赵与芮很有一副中兴皇朝的明君气魄。在那个时间段里他还是很有进取心的。
  可是在这之后,一场由赵与莒发动的叛乱,随即就这位年轻皇帝带来了一次沉重的打击。
  他虽然被沈墨救下来,并且在福建广东成立了小朝廷,可是这个时候的赵与芮却是悔恨交加。
  他在两年间窝在东南一角毫无作为,实际上已经成了沈墨的一个盟友,只是负责在东南威胁大宋朝的后方而已。
  不但是赵与芮本人,就连朝廷也因为那次的事件元气大伤。
  可那个时候的赵与芮他手下的官员,全是由沈墨营救出来的。他也没有那么大的地盘和烦难复杂的事情来为难他,而且他还得到了沈墨无条件的支持。所以他虽然无所作为,但是这个皇帝却做得并不憋屈。
  直到他再次回到临安后,重新执掌了这个千疮百孔的老大帝国,而这时的赵与芮才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一方面他有意中兴大宋,可是另一方面他的手上却根本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使用。而这时临安的朝中众臣,却由于沈墨的势力渐渐增强,对通州产生了强烈的戒备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支持沈墨的赵与芮就成了朝臣们竭力防备的对象。由此赵与芮的势力渐渐被架空,朝堂上的各个派系谁都不愿意再支持这位皇帝。以免让沈墨因为天子的照顾,再次壮大他的实力。
  而那时的赵与芮也因为朝堂上臣子们的挟持,使得他无法以任何方式支持沈墨。不但如此,他还一度做出了对沈墨不利的决定。
  那是沈墨在军事改制的时候,天子发出的圣旨明确说要剥夺沈墨改制天下军队的权利,而还要将沈墨传唤到临安来听候问罪……自从那次的事件之后,赵与芮就彻底成了一位孤家寡人。
  在这几年中,这位天子消沉沮丧地看着天下乱象纷呈,整个朝廷和沈墨的势力针锋相对,他却连一件事都做不成。所以他心中的苦闷和无力也是日渐加重。
  对于他这种情形,沈墨其实是再了解不过的。因为在历史上那位理宗皇帝赵与莒就是如此。
  在历史上赵与莒刚刚掌权时,就在史弥远一党的压制下无所作为。好不容易等到史弥远死了,史党烟消云散之后,赵与莒也有一度想要中兴大宋。
  结果呢?还是在朝臣的压制和架空之下,赵与莒还是变成了一个庸碌之辈。他所有的力气也只能朝着那位临安名妓唐安安的身上使……甚至他晚年还变得嗜酒好色,昏庸无比。
  其实从一个皇帝上的角度上来说,尤其是像赵与莒和赵与芮这样从小生于民间,没有被深宫生活扭曲了心智的皇帝来讲。他们其实心里都想将大宋推向繁荣强盛的方向。
  可是他们却最终还是在现实沉重的打击之下,彻底沦为了庸碌之辈。沈墨心里很清楚,这其实不能把过错归结于那些自私自利的朝臣身上,而是制度就是如此。
  一个封建王朝从强盛走向没落,从来都是有它固定轨迹的。所以不但赵与芮难以在这种强大的阻力下讨得了好去,就连沈墨要想对付这种落后的制度时也需要禅精竭虑,心中忐忑不安,不知到底能不能成。
  如今的赵与芮正看着满堂上蹿下跳的朝臣,他们那种欣喜若狂,幸灾乐祸的丑态,使得赵与芮心里也是既愤怒又无奈。
  他一边牵肠挂肚的想着,通州军到底是不是真的败了,一边还怀揣着一点点希望。
  他不住的想着那位至交好友沈墨,会不会像从前一样突然意气飞扬的率领着麾下的虎狼之军,带着一场出人意料的大胜归来!
  这时的天子回想起,他跟沈墨之前经历过的那些岁月。从西湖上金带子时开始,一直到现在。
  赵与芮想起,他一生中的每一步起起落落,竟然都和那位沈郎君息息相关!
  每一次沈墨都能做成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每一次那些势不可挡的危局,他都能彻底扭转。每一场天崩地裂一般的灾难,他都能凭借勇气和实力重新拯救起来。
  而这一次,沈墨究竟还能不能再带着一个奇迹,胜利归来?
  想起了沈墨和自己这一生相知相助,恩怨纠缠。赵与芮的心中不断的泛起一句话,在他的头脑海中挥之不去。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而这时的赵与芮却不知道,他的痛苦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结束了。
  因为沈墨正帅率领大军,狂流一般涌来,即将彻底淹没这座临安城!


第2957章:谁家舰队卫海疆、战旗飞扬、苏州洋上
  此刻在临安附近的苏州洋上,一支舰队正在向着临安方向进发。
  所谓苏州洋是古代的称呼,就是指杭州湾出海之后的一片洋面。当这支舰队到达这里的时候,前方不远就是钱塘江口。再顺着钱塘江向西航行,舰队就将到达临安城下。
  这支数量庞大的舰队就是沈墨麾下的海军,如今在舰队的旗舰桅杆上,代表着通州海军大将师宝瑛的七海青霄飞鱼旗,正迎着海风猎猎飘扬。
  师宝瑛站在船的舰首上,看着自己的军官不断调整着舰队的行列和间隙,使这支庞大的舰队顺利前行。
  师宝瑛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常年的海上生活让他的皮肤泛出了淡淡的古铜色。率领海军东征西讨的日子也让他的面容更加坚毅,脸上的线条越发凌厉而深刻。
  这位年轻的海军大将和当年临安的小鹈鹕相比,显然在气势上更添一筹,也越来越展气宇轩昂。不过在他双眼中时时闪过的那股昂扬的斗志,却显示出他还是当年那个热血沸腾的英雄少年。
  当这支舰队来到钱塘江口附近的时候,舰队开始慢慢减速,那些护航的高大海军主力舰也逐渐停了下来。
  这些在海上航行的巨舰由于吃水太深,即便是开进钱塘江口也难以穿过运河到达临安码头。所以他们的护航任务就到此为止,剩下的就要让队伍中的临安分舰队独自前行了。
  当师宝瑛走下旗舰的时候,随即他的海军大将旗也在旗舰上降下。直到他登上黑珍珠号蒸汽船,代表他的将旗才重新在这艘蒸汽船上徐徐升起。
  海面上十六艘巨大的主力军舰收起了船帆,在钱塘江口下锚,暂时停泊在此处。而大将师宝瑛则是带领着临安分舰队,一直顺着钱塘江口向西进发。
  ……
  这支舰队虽然有分舰队之名,实际上它的规模也是庞大得令人咋舌。
  在这支舰队里,有沈墨在这几年中建造的二十余艘蒸汽船。这些蒸汽船有的作为海军战舰在师宝瑛的部队里服役,有的则作为内河炮舰,专门在内陆对统帅的作战行动作出支援。
  这里边为数较多的是十二艘蒸汽拖船,它们体型不大,吃水也不深,却适应于各种海况和河道航行。而且他们装载的蒸汽机都是最新的往复式型号,动力极其强劲。
  像这样的拖船只要一艘,就可以拖拽着火车一般的一长列木质平底货船,在内陆河道中前进。像是过去飞翔的河南人号负担的深入敌后,运送弹药给养的任务,现在都由它们来执行。
  比如说这次的燕云十六州战役,就是这些拖船沿着燕云一带的各条河道输送部队给养,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它们还在战役结束的最后阶段,将大批要塞重炮运向了各个防御节点。
  除此之外,那些平底的内河浅水炮舰和拖船相比,却是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