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第一卧底-第16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家大妹子,你可也真是的!”
此事的鲁学士忍着心头不耐烦,一边打量着自己的八哥一边头也不回地说道:“孩子打来打去的又算是什么大事?还犯得上你特意到这儿来找我一趟?”
第2952章:梦里郎君从北征、鳅鳝狂舞、乱世翻腾
就见鲁学士说道:“我这一天天的管着这座安庆坊,有多少大事儿忙不过来?你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
“小事?你说这是小事?”只见这时的常如冰突然怒气就发作了起来!
就见她把自己的孩子小虎子的头发一撩,随即大声向着周围的街坊邻居说道:“诸位叔叔婶子们看看,大伙倒是帮我评评这个理!”
“他们家的孩子纠结了五六个大孩子,把我们家虎子用石头打成这样,这也能算是小事?要不是我正好赶上,孩子命都要没了!”
“原本孩子推推搡搡、打打闹闹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可是大的欺负小的,还是五六个打一个,居然还用石头打人,这还有王法没有?”
一听到常如冰的嗓音清亮,说得气愤无比,这时大家也向着那个小虎子的额头上看去。
果然,就见这孩子的头上被打了好大一个青包,上面还带着血痕,看起来真的是用石头打的。
“好了好了!常家大妹子,回头我说说我家那个小幺儿,让他老实些也就罢了。”
此刻的鲁学士看见街上的人越围越多,也觉得自己面上无光,于是沉着脸向着常如冰说了一句。
……
说起常如冰这个小媳妇儿,其实她就是和海军陆战队长余九郎结成夫妇的那个常家大姑娘,当年众安桥下常如冰是也。
如今这位姑娘已经嫁做人妇,倒是当年那股敢爱敢恨的性格越发厉害了。
她家中丈夫在外征战常年不回,只剩这一对母子相依为命。这次孩子受了委屈,自然是由她挺身而出,给孩子抱打不平。
这时的常如冰听到了鲁学士的话,随即面上带着一丝愤怒和悲伤,向着鲁学士说道:“这还不光是打人的事儿!”
“你们家的孩子也不知道是听了谁的胡言乱语,居然跟我们家小虎子,胡乱说了些混话出来……”
说着,就见常如冰在自家孩子的肩头上一拍说道:“小虎子你说说,鲁家那个小六子都是怎么说的?”
这时的小虎子头上受伤,脸上也是带着十分委屈,他含着眼泪鼓着腮帮,瞪大了眼睛强挺着说道:“鲁老六说……”
“他说我爹死在外头了,叫蒙古人的马给踩死了,以后再回不来了!”
“他还和那几个坏小子,编出了顺口溜来骂我。我一出门他们就跟在我后面喊。他们说:鲁家小子有野爹,街坊邻居养破鞋……”
“行了!”
听到这个小虎子说得越来越不堪,常如冰也急忙喝止住了自己的孩子接着往下说。
这时她身边的那些街坊邻居,有些正直善良的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那位鲁学士。显然这些瞎话可不是一个孩子能编得出来的。
弄不好是鲁学士他们家有意教给孩子这么说,或是他夫妻俩聊天儿的时候被孩子听到了,才弄出了这些事。
而这时街上也有一些浮浪子弟、没事儿的闲人。听到那个乱七八糟的顺口溜之时,忍不住一边嬉笑着说些风言风语,一边把目光向着常如冰的身段儿上打量过去。
听说这家的男人不在,家中就留下一个美貌小媳妇儿带着孩子。这些人也不免心中活泛,在暗地里编排起了坏主意。
此时的鲁学士还没开口说话,就见那个绫罗铺里“噔噔噔”几声脚步,走出了一个穿红带翠的妇人。
只见她一出来,一张血盆大口就向着街上的常如冰大声喝道:“少他娘的血口喷人,当我们鲁家好欺负是不是?敢到这里来讹人?”
大家一瞧,就见这个妇人真是好生丑恶,生得简直如同一只黑毛母猪相仿。
她不但身高体胖,肥硕异常,脸上也是胖得根本看不见脖子。在她嘴上围绕着一张血盆大口周围,还生着一圈浓重的绒毛,怎么看怎么像是一片落腮胡子!
原来这个胖女人就是鲁学士家中的妻子,也就是绫罗铺那位老板娘。不过她这一走出来,看着面相就是凶悍异常,明显就是冲着打架来的。
就见这个胖妇人拧起了双眉,向着常如冰大声怒斥道:“你说是我们家孩子说的,就是他说的了?”
“再说了小孩儿眼睛干净,有时候说得未必就是孩子话,说不定真有这事儿也都难讲……”
“你!你再说一遍!”
此刻的常如冰被突然冒出来的这个妇人,几句无赖的抢白说得火冒三丈。就见她两眼喷火,怒视着那个胖妇人大声道:
“要是孩子编排出些浑话来,我只当他们不懂事。可是这些乱七八糟的话后边,清清楚楚还有人指使!”
“我可告诉你,我们家当家的是战斗英雄,响当当的豪杰!你们这帮王八蛋敢在背地里咒他。等我家当家的回来,看他怎么一个一个的零碎的拾掇你们!”
这个时候,这场架有吵得越来越激烈的架势,外边的人也围得越来越厚。
而那位肥胖的绫罗铺老板娘,这时也恼羞成怒的大声骂道:“战场上刀枪无眼,你们家爷们儿好几年都没回来了,不是死了又是什么?至于你这些年靠着什么养家养孩子……哼!那真是只有天知道!”
“想必你那个家里,必是有那些不要脸的爷们儿去光顾……怎么你做都做得,偏偏我儿子就说不得?”
“再说了,我就说了你又能怎么滴?我还告诉你,我家当家的就是坊长,回头就带几个人把你抓住扒光了游街,像你这种不要脸的破鞋,还穿衣服做什么?”
“……就是就是!”
就在这头母猪叫骂到这里的时候,在屋子里又有一个胖乎乎的孩子也叫嚷着冲了出来。
大家一看,只见他大概七八岁大小,确实比那个小虎子的身量高了一截。
这时这个胖孩子见自己的父母全都占了上风,只见这个小王八蛋气势汹汹的站在台阶上叉着腰,向下边的小虎子喊道:“我就说了又怎么地?回头见你一次打你一次!居然还敢上我家来告状……”
“行了!”
这时鲁学士看见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出来谩骂,就见他眉头一皱瞪了自家孩子一眼。
第2953章:一语毁谤势难容、岂能轻辱、父兄英名
随后鲁学士又转过脸,向着常如冰说道:
“你还是把自家的事管好了吧!身正不怕影子斜,真要是你好好做人,还怕别人说你?”
“至于你家丈夫的事……沈墨那个奸贼,现在是自身都难保!”
“哼!说是上带兵上北面去打仗,一晃儿好几个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估计指不定死在哪儿了。你家那个丈夫是死是活,你是改嫁还是从良,那都是你自家的事儿……”
这个鲁学士的话才说到一半儿,人群中的那些浮浪子弟又陡然一下哄笑起来。
要说从良这个词儿,可是无论如何安不到良家女子的身上。显然这鲁学士的话里不带脏字儿,究竟还是在拐着弯儿的骂人!
……
听到这里,常如冰已经气的眼泪直淌。
到了现在这个程度,外边人跟着架秧子起哄不说,对面儿还是三个人骂她一个。
这时的常如冰知道,说起这些撒泼耍赖的话来,她一个小媳妇儿家面皮薄。这个闷亏是吃定了,所以今天她是无论如何也吵不赢。
可是照现在的情形,她要是这么转身走了,那她儿子日后势必还要挨欺负。而且这舌头底下压死人,这些风言风语要是传出去,未免损了自己夫君一世英名!
这时的常如冰一咬牙,伸手就将怀中的一支短剑掏了出来。
这一下,看到吵架的居然亮了家伙,周围的人群同时轰的一声,大家各自退了几步。
而台阶上的鲁学士一家见状,脸上也是勃然变色!
只见常如冰沉着脸,将这把连柄一尺长,寒光闪闪短剑抽出鞘来,将它横着举在眼前大声说道:
“我夫家名叫余九郎,是通州军中的队长,是响当当的英雄!”
“前几年在金国打进临安时,就是他冲入临安城,解救了街坊百姓,我常如冰就是当时被他救下的。”
“当时的报纸上都登着我家夫君的事迹,在众安桥下那座用后背替小女娃儿挡箭的石像,就是我丈夫!”
“如今竟有奸人咒他回不了家,还诋毁我的名声……小虎子!”
当常如冰说到这里时,只见她将手中那把寒光闪闪的短剑向着自己儿子手里一塞,随后向自己的儿子大声道:
“当年你爹打进临安,救了满城百姓,得了一等功臣的称号,这便是统帅赏下来的功勋剑!”
“你今年虽然只有五岁,也应学你爹的模样,做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这把剑以后你就给我贴身带着,再有人敢污你爹的英名,言语辱及咱们一家,给我拿这把剑往他喉咙上捅!”
“记住了!哪怕就是咱娘儿俩吃了官司,让官府在街上砍了脑袋,也不能丢了你爹的脸……还有!”
“等你爹带着统帅大兵回来时,自然会给咱娘儿俩报仇!”
“你!给我等着!”
说到这里,常如冰又怒视了台阶上的鲁学士一家一眼。
这时的小虎子也一脸怒色的接过了他娘递过来的短剑,随后常如冰领着他扭头便走,向着自己的家中而去。
这时在他们的身后,当那些看热闹的百姓们听说这个女子的夫君,就是众安桥下英雄像的媳妇儿时,大家也是啧啧赞叹。就连那些游手闲人也不敢再说疯话话了。
说起那座英雄像,还是当年宋金临安之战后,得到通州军救援活命的临安百姓一起捐赠的。
当初他们还想为战斗中捐躯的战士修建一个祠堂来着,却终究还是在张天如的主张下,在临安南面的城墙外,修筑了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
同时,还有一部分捐赠没有花完,就被用来造了那个英雄像。
如今那座蹲下身怀里抱着小女孩儿,任凭敌人羽箭射在自己背上的余九郎雕像,已经成了众安桥下的一景。有好多当年就被救下的百姓,都自发的到那里维护清洁……不想如今他们却见到了这位英雄的家眷!
此时街上的百姓们,纷纷都对这个女子刚烈的性格赞叹不已,同时他们看向那个鲁学士一家时,也为这一对母子暗自担心。
此事的鲁学士一脸阴狠的看着常如冰的背影,而他那个母猪一样的老婆,也重重的朝着常如冰的方向吐了一口痰!
……
等街上的人群开始渐渐散去之后,在对面一个临街的小茶馆里,一个青衫书生也站起来会了茶钱。
随后他他走到外边儿,在寒风中袖了双手,一步步的向着远处走去。
此人身材挺拔,面目清秀,正是沈墨留在临安的情报部门主管龙玉陵。
只见龙玉陵招呼了自己的一名手下过来,让他去找到常如冰的居所,想办法看护一下这娘儿俩,免得他们在鲁学士的阴险报复下发生什么危险。
随后龙玉陵在街市上一边走着,一边陷入了沉思。
刚刚的这场事件,看似是一桩民间纠纷,实际上却绝不是偶然发生的。
那个鲁学士所说的话中,有一句已经在临安街巷上暗自传扬了开来。就是关于沈墨统帅率通州大军北伐,一连数月不归的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