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第一卧底-第16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现在沈墨的手中有了钢筋水泥,同时有大批的劳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这里修建一个成熟的灌溉系统,那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所以当沈墨把贺兰山以西的地形图交给了唐天玑,并且凭借记忆找出了后市青铜峡的位置,指给他看之后,这时的唐天玑一下就是豁然开朗!
这回有了老师的指点,他在修筑灌溉系统这方面就更加有了把握。接下来只要他埋头苦干,就可以顺利完成老师交给他的工作了。
至于这位唐天玑,能否如愿以偿的拿下那位西夏太后。那就要看他是不是能学以致用,把赵锦屏交给他的手段熟练运用了。
……
次日之后,西夏朝廷也随即举办了朝会,将他们这次举国向大宋投诚的决定,在朝堂上正式宣布了。
让项嫦儿都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居然进行得异常顺利。
虽然有几个冥顽不灵之辈,还有和大夏皇族沾着血统的贵族跳出来反对。但是他们毕竟势单力孤成不了什么气候,很快地这些人的声音就被压了下去。
这个决定随即就在朝廷上顺利通过了,虽然暂时还没有正式向民间宣布,但是实际上却已经确定了下来。
至于这件事之所以会进行的如此顺利,这里边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在项嫦儿事后看来,也很有几分水到渠成之意。
首先就是在大夏国内,诸多有识之士都意识到,他们这个国家已经到了危急关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蒙古人攻下了中兴府,落得个亡国灭种之祸。
在这种情况下投靠大宋,使得大夏国被保护在沈墨强军的羽翼之下,那些朝臣武将也都不至于被人抢得一干二净。还有他们的闺女媳妇也不用被蒙古人抢去为奴为婢,这样的结局显然是要好上很多。
毕竟蒙古人对待他们征服的国家里,那些贵族和俘虏的态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
而西夏国军方的态度,则是表现得更加干脆。因为这些家伙早就挺不住了。
他们其实已经被蒙军打得死去活来,而且在这些军人中无论是将领还是小兵,也有不少人的家园已经处在蒙古人的奴役之下。
所以现在只要他们答应并入沈墨的麾下,立刻就获得了之前大夏全部的国土。他们不但可以从此和家人团聚,而且还不用在和蒙古人血战,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这对于西夏的军方将领来说,简直就是如蒙大赦一般的好事。
除此之外,这个西夏朝廷也提前被元灵儿和项嫦儿两姐妹梳理得服服帖帖。其中那些敢于反抗她们意志、或是在背地里搞鬼的人,也早就被这一对姐妹花杀得不剩几个了。
所以她们两个人的决定,与其说是交给朝臣去商议,实际上却是落在了自己所把控的势力手中,自然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与此同时这位通州沈郎的实力直强悍,有横扫天下之势。而且他答应的招抚西夏文官武将的条件,也是分外优厚。
再加上人家表示出了足够的诚意,还没怎么着呢,就花了百余万两银子,给他们大夏改造灌溉系统。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加起来,足以让西夏群臣心悦诚服。再加上他们回想起之前这位通州统帅的狠辣手段……那更是不服也得服!
所以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这件事办得异常顺利。沈墨也在厚积薄发之下,轻松的解决了西夏问题。
在这之后,他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儿子沈岚和项嫦儿,一路去往临安。把那个还不知道自己中了美男计的元灵儿太后,跟小胖子唐天玑放在西夏,让他们自行发展。
之后只要到了合适的时机,沈墨一旦发出信号,西夏立刻就会举国过来投诚。所以这个大夏国现在已经成了沈墨锅里煮熟的鸭子,再也飞不了。
……
之后的沈墨还有大事要办,自然不便在西夏久留。
在临走之前,他还给西夏在北部边防留下了五千守军,由他们来帮助西夏镇守边关。
这一回他们防守的这条边防线,可不是原先的白马强镇军司了,而是直接顶到了原本西夏北部边境,黑水镇燕军司和黑山福威军司的前方。
咱们之前说过,如今西夏的控制范围内所有的百姓加在一起,人口才将将达到百万。而沈墨替他们收复了西夏国全境之后,也同时将西夏故土上的两百万军民交还了西夏。这就使西夏的总人口数量,再度恢复到了全盛时期的三百万人。
至于沈墨放下的这支军队,都是由成都、巴山、蜀山三军中抽调出来的精兵强将。
第2949章:闻道边关靖国难、虎狼十万、再下江南
这三军之前在临洮地区服役已经超过了五年,对于西北干燥苦寒的气候和沙漠丘陵的地形,已经是非常适应了。
同时他们在西夏人的帮助下防守蒙古人,更是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再加上草原上的蒙古军刚刚遭遇大败,短期之内再次派军过来攻打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这支五千人的部队,已经足以守住西夏的北部边疆了。
沈墨终于完成了拿下西夏的任务,很快他就再次带队出发了。
这一次当他率领八万部队进军临安之际,他的衣兜里不但装上了和大宋对抗了三百年之久的大国西夏,同时也带上了他的红颜知己和自己的亲儿子!
……
在西夏的这些天里,项嫦儿和元灵儿为了国内的事自然是忙得不可开交。而沈墨则是没什么事可干,整天净跟孩子玩儿了。
所以沈岚这小家伙跟沈墨两个人的感情日渐深厚,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之前的生疏感。
沈墨为了贪图方便,也防止小家伙对他的称呼流传出去引起不便,索性让他管自己叫爸爸。
实际上这个称呼源自于后世的满清,这个时代基本上还是管父亲叫爹的。所以当小家伙这么称呼沈墨的时候,既让这父子俩心中十分舒服,同时还能把外人听得一头雾水……这正是沈墨想要的效果。
同时在他们一路东行的队列中,还有一个跟小家伙沈岚差不多的孩子,是一位西夏获罪王族的后代。
借着这个机会,项嫦儿每天都在训练这个假冒的西夏国小皇帝,让他以后担任自己亲儿子的替身。
项嫦儿这些天都在争取让这个替身,看起来神形兼备……实际上大家一听就知道,这个任务其实并不难。
一个五岁大的小皇帝,只要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哪怕就是总也不说话大家也不会感到稀奇。毕竟小皇帝只有五岁,谁还能对他有多高的要求?
……
要说这位项嫦儿毕竟是冰雪聪明,也是密谍中的顶尖人物。在路上没走过两天,究竟还是被她发现了一个秘密。
等到这一天,他们再次行军出发的时候,沈墨被项嫦儿叫到了她的马车里。
沈墨一进去,就看到马车里铺着柔软的皮毛被褥,项嫦儿慵懒的在枕上半躺半靠,一双水汪汪勾魂摄魄的眼睛正在看着他。
就见项嫦儿似笑非笑地问道:“我说沈捕头,你那个弟子杨妙真,看起来怎么跟你这老师别别扭扭的?”
“是不是她资质太过愚钝,老师教她的时候……不能得心应手啊?”
这些天以来,项嫦儿私下里对沈墨的称呼也不知换了多少样,其中颇有不少难以在人前启齿的。
眼下这个沈捕头,还是他们俩刚遇见时候的称呼。这个名字一说出来,沈墨听了倒是觉得分外新奇有趣。
不过当他一听到项嫦儿说起杨妙真的名字,还有项嫦儿脸上不怀好意的笑容,沈墨还是不由得叹了口气。
纵然自己和杨妙真拼命掩饰,终究还是瞒不过这个冰雪聪明的项嫦儿!
“说起来也怪我,没能及时疏导……”这时的沈墨想了想,终究还是把他跟杨妙真的事说了出来,毕竟这事儿他就是想瞒也瞒不住。
而项嫦儿听了此事的前因后果之后,点了点头幽幽叹息道:“唉……一看那姑娘就是个纯真朴实的性子,她必定是真心爱慕沈郎,才会有了今日。”
“回头这一路上,我请她多到我马车里坐坐,她跟我聊聊通州的事儿,我也别让她再这么跟你别别扭扭的……你放心!”
当项嫦儿说到这里时,她一抬头就看见沈墨脸上担忧的目光。
就见她又羞又怒的抬起素白的袜子,轻轻一脚蹬在了沈墨的肩头上!
“我跟你也这么多年不见了,我和那位妙真姑娘也是同病相怜之人。再怎么我也不至于进点儿谗言,把你们两个拆开了!”
“终归我好言相劝,让她好好听你这个小魔星的话就是了……倒是便宜了你这个笑嘻嘻的小混蛋!”
沈墨听了项嫦儿这番话,倒是欣喜异常。要说由项嫦儿来给杨妙真做思想工作,却是省了自己的一番水磨功夫。
关键不是沈墨抹不下脸去哄着杨妙真,而是在这数万大军里,他一个统帅成天追着麾下女将四处乱跑,人家还不怎么太爱搭理你……这也未免太难看了些。
关于杨妙真的事儿,沈墨自己也觉得自己的左一个右一个的妾侍,收得实在太多了。弄的沈墨想起自己的行径,都觉得有些对不住云鬟和小洛他们,恨不得先左右扇自己一通耳光再说。
虽然这是古代,三妻四妾原本是平常事。可沈墨的心里也难免过意不去,不过事已至此,他也是没什么办法可想。
不过这家伙还是在心里暗自下定了决心,像是这类的事就到此为止,以后绝不能再开此例了。
这一次沈墨再一次回军向南的时候,大家之前可能注意到了,沈墨并没有直接率军回他的通州,他麾下的大军也没有各自回到驻地。
非但如此,他在途经襄阳一带的时候,还带上了那里的两万五千守军。就是之前伍朝阳、刘烈、还有花神三人组的五支各地新军。这就使他的部队人数,一下就攀升到了十万。
这两万五千人的新军,原本是用来镇守襄阳的。但是现在的襄阳却因为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以后,一下变成了大后方。
当然了,这五千新军中的领兵大将,花神三人组和刘烈、伍朝阳,也跟随着统帅的军队一起,向临安方向进发。
眼看这墨率领着十万虎贲,如狼似虎而去。而且他麾下的姜俞馨元帅也早就完成了在关督建军港的工作,正朝着临安方向赶去。
非但如此,之前沈墨留在江南的党项烈风营和女真暴风营,也早就在燕云十六州未曾打完的时候,就赶向了临安。
而这一次沈墨集结了雄兵十万直奔临安而去,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已是不问可知!
第2950章:极北绝域死神鞭、阔连儿海、歼敌而还
一时间沈墨麾下的情报机构、九大主力军团、刚编练的新军、还有首席谋士和保卫力量,全都在向着临安的方向集中。
甚至凌霄子也将他手上的墨问商社里,所有的精兵强将集结起来,向着临安方向赶去。
这是沈墨来到这世上的第十个年头,天下大事已经被他逆转,在他手上已经有了一支无敌的军队,眼看着一场惊天巨变即将到来。
如今的沈墨是万众仰望,天下归心。待他回到临安的时刻,就将是石破天惊的时刻!
……
而这时还有一支沈墨的部队,依然还在向北跋涉。他们现在位于蒙古高原上的阔连儿海子,也就是后世的呼伦湖边,距离燕云十六州最东端的榆关正好四千里。
这支部队正是死灰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