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第一卧底-第15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三个人盔甲鲜明意气飞扬,一身的勇悍从容之色,一看就知道不是好对付的。
在接近了孛鲁的蒙军之后,他们中的一位疑惑地朝这边看了一眼。随后他转头向着自己同伴问道:“是不是弄错了?这就是蒙古兵?”
“对呀!蒙古草原上的勇士。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的蒙军,绝对如假包换!我在桓州城头上都闻到那股臭味儿了。”此刻在他的身边,另一位年轻人将领笑嘻嘻地答道。
“就这个怂样,也好意思说自己是天下无敌?”此时三人中的最后一位年轻将领,不屑的朝地上脆了一口唾沫。他看向孛鲁和这支蒙军的眼神,简直就像是在看着一摊臭狗屎!
……
“你们是……谁?”
这时的孛鲁已经被这三个年轻通州将领的这一番话,气得浑身上下直哆嗦。
如果这要是放在过去,他早就让自己的部下开弓放箭了。
他还记得当年大汗麾下的勇将哲别,就凭着两个万人队就能横扫钦察汗四十七万联军!他们蒙古勇士什么时候受到过这样的羞辱?
可是如今,孛鲁非但没有丝毫挥兵向前攻打的念头,甚至连眼神里面都没了那股倔强和愤怒……因为他知道人家说得一点都没错!
“你问我们啊?”
就见这时那三位年轻将官笑了笑,随即说到:“我是通州统帅座下弟子,巴山军骑兵师长白慕起、卫慕青、赵慕云。”
“原本我们到草原上来,是想跟天下强军一教高下,领教领教蒙古勇士的厉害。谁知道我们等了这么久,却等来这么一群狗尿苔……”
说到这里时,就见着三个年轻人一起坐在马上笑了起来,而孛鲁则是咬着牙大声咆哮了起来!
狗尿苔是草原上的一种蘑菇,根据草原上的传说,这玩意专门生长在狗尿完尿的草丛里。
这种蘑菇不但极其脆弱,一碰就碎,而且还气味恶劣根本不能吃,可以说是无用之物的代表。
可是如今他的蒙军,却被人形容成了这种不堪的东西!
只见孛鲁悲愤之极的大声叫道:“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还不冲过来,把我们全都斩杀在这里?”
“……切!你也配让我动手?”
此时在三人中间年纪最小,嘴也最损的赵慕云,把眼光向着远处的万余名蒙军轻蔑地扫了一眼,随即嘴角上带着讥讽的笑容说道:
“砍你们这些马粪包,我还怕污了我的宝刀呢!”
此刻在赵慕云的旁边,卫慕青和白慕起已经是笑得前仰后合!
……
这马粪包又是一种草原上的蘑菇,它从形状到味道,再到捏上去的手感,基本上就和刷上一层白灰的马粪一模一样。
也不知赵慕云这小子是从哪儿打听来的,居然知道这么多草原蘑菇的种类,而且还没一样是能吃的!
第2921章:末路穷途生死难、靠山山倒、靠水水干
“走走走,撤了撤了!跟他们这些废物废什么话?”此时就见三人中为首的那位白慕起一挥手,面带厌恶的扭头就走。
他一边拨马还一边说道:“跟他们动刀子,我特么可丢不起这个人。你看这帮玩意儿,活着跟死了有啥区别?”
说到这里,就见他们仨拨马回归了军阵,随后这一万通州骑兵居然就这么原地向后转齐步走……人家竟然回去了!
……
等到这一万通州军返回的时候,他们的队伍中此起彼伏的响起了一片笑声。似乎这些弱鸡一样的蒙军,让他们连严肃起来都难。
而这时连同孛鲁在内,所有的蒙军脸上都像是挨了一通左右开弓的大巴掌一样,热辣辣的烫人!
就在不久之前他们还是纵横天下,无敌于世间的勇士。甚至在他们征服的西方,只要看到几个蒙军骑兵的身影,都会将整整一个城邦的人吓得疯狂奔逃。
是无数的国王拜服在他们的马蹄下,纵横十万里江山任他们欲取欲求!可是就在今天的这一瞬间,他们却成了人家杀都不希得杀的一群废物!
在奔跑的这一路上,孛鲁自始至终都在想着,自己一旦回归桓州,还要接着忍辱负重,继续操练兵马修习兵法,再次崛起和通州军一战。
可是现在的孛鲁看着敌军远去的背影,还有他父子二人经营了十余年的桓州,如今这座城却已经换了主人!
此刻的孛鲁和他麾下的蒙军部队,就像是一只被人遗弃的破烂军靴。既毫无用处又脏污狼狈,人家甚至连朝他踢上一脚他都不配!
在这一刻,孛鲁终于还是用双手捂住了脸,嚎啕大哭起来!
哪怕是寡不敌众,哪怕是身陷重围,哪怕是身在绝境,哪怕是战死沙场,对一个战士而言都算不了什么。
可是当他发现自己成了完全无用之物,甚至变成了敌军眼中的笑话……那才是最让人悲伤的事。
此刻他知道,自己和身后的蒙军虽然还活着,但是心中那颗战士之心却已经死了!
……
之后的李灼绝走在蒙军大队的北返之路上,心里阴郁得就像是天空中浓重的乌云。
自己真特么是靠山山倒,靠水水干!
这些蒙古兵在打他的西夏军时,一个个猛得就跟豹子似的,怎么遇上通州军之后就变得这么熊?
原来这天下驰名的蒙军,也是一群银样蜡枪头……照这么下去蒙古人要是完蛋了,他李灼绝还能去投奔谁?
而这一刻,郭侃心里的感觉则是更糟。
这个少年原本打算用蒙军无比犀利的兵锋,给自己一家子报仇来的。可是现在蒙古人却被通州军打得如此惨败,折磨得死去活来。
再这么下去还谈什么报仇?蒙古人自己都是自身难保!
此时的郭侃脸上一片阴郁,心里却在不住地转着念头。
……
当孛鲁跌跌撞撞的带着部队向着蒙古草原上进发时,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沈墨处心积虑之下,打造出的一支义务宣传队。
当他这支部队的八九千人回到草原上之后,随即就会在草原上诞生无数恐怖和荒诞的传说。
这些被惨痛经历彻底击毁了信心的战士,会成为八九千个流淌着浓血的毒瘤。他们给沈墨带来的好处,远比此刻直接砍杀掉这些人要多得多。
在这之前,铁木真用数十年征战和不败的传说,在草原民族心中树立起来的那座高峰。它的基座却从这一天开始,由岩石开始向着流沙转变了!
……
那么看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
原来杨妙真带领的东陆军和姜俞馨带领的西路军,全都在完成了各自的作战任务之后来到了燕山以北,他们的目的就是针对孛鲁大军进行劫杀。
她们分别用各自的一部军队,加强了燕山防线的防御。剩下的队伍则是全都用来包抄孛鲁军队的后路。
在两军的接连追杀下,草原上的四百里追逐战杀得孛鲁屁滚尿流。杨妙真的两军负责接力狂追,而姜俞馨则是直接占领了军事重镇桓州。
要说这座桓州城虽然地处塞外,远在燕山以北四百里,但是实际上它的重要性就是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因为咱们在这之前说过,金国正是丢掉了桓州城,才从此埋下了亡国灭种的恶果。
……
这座桓州城处于草原深处,是当时金国唯一可以牧马之地。当年的木华黎在攻下桓州之后,他们蒙古和金国之间的强弱对比,才真正地逆转过来。
就在那一战金国丢失了桓州,使得他们彻底没了养马之地。之后的金国骑兵失去了战马来源,也就再没有任何大范围的反攻之力了。
从此之后,他们就只能步步为营地凭借着高山峻岭和城池防守。在被动防御之下被蒙古人越打越蔫。
而根据历史记载,木华黎在攻克了桓州之后,一次就获得战马数百万匹,因此使得蒙军实力大涨。
在史书上虽然没有明说,他这次的缴获到底是几百万匹马。但是既然说是“数百万匹”,那最少也有两百万匹以上了。
像金国这样以骑射闻名的国家,要是没有了战马来源,他们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而蒙古人在得到桓州之后,当他们再和金国人交战,就完全不用担心金军会切断他们的后路,或是攻击他们身后的草原了。
他们放心大胆的四处出击,兵分数路攻击金军的弱点,最终把强盛一时的金国打成现在这副弱鸡一般的样子。
如果不是沈墨对完颜陈和尚他们作出武器支援,金国在四年前就已经凉了。
而现在,就是当初那座对金国和蒙古都至关重要的桓州,却在一次奇袭之下,落到了姜俞馨元帅的手里!
这一次蒙军对南方的侵略,终于彻底以失败告终。铁木真在二十年前起兵之际就开始攻打金国,他的草原骑兵凭借二十年血战打下来的疆土,木华黎父子十多年苦心经营的成果,如今是一点没剩,全都归了沈墨!
第2922章:利刃如霜敌境中、闪电河畔、万钧雷霆
这一战从襄阳包围战开始,到桓州最终结束。蒙古人向南征伐的成果,在一个多月之间就丧失殆尽。
最重要的是,铁木真在数十年间为蒙军培养出来的那股无坚不摧的锐气。也将随着这一大批心惊胆寒的蒙军部队回归,受到沉重的打击。
……
接下来沈墨顺利的带兵进驻了桓州城,在这里,他的东西北三路北伐大军终于会师了。
眼下燕山一带已经平定,蒙古人的反扑被沉重地一击打得狼狈不堪。最起码在短时间内,燕山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状况发生了。
所以这些人在桓州会合的时候,心情的愉悦和放松真是可想而知。
在此战中,三支大军配合得极其精妙,它们就像是一个人的三根手指一样相互间取势借力,却毫无一丝阻滞挂碍之处。
这也证明了沈墨的通州军,已经磨合成了一支合格的军队。而且在他的队伍中也成长出了像杨妙真这样一批出色的将才。
沈墨自然是非常高兴,随即他也开始着手处理桓州的事务。
……
桓州这里,长期被蒙古人当做一处军州来使用,并没有太多的平民百姓。但是由于太师国王孛鲁常年将此地作为驻地,所以这里也逐渐的开始有了些繁华的意思。
毕竟这里是后世元朝的中都,自然比普通的城镇规模要大得多。
不过这一次,沈墨对这一座城池里面的蒙古人却没有丝毫报复或者虐待的意愿,他只是将大批的蒙古牧人撵走,赶向了蒙古草原。
当然了,太师国王孛鲁和他老爹两辈子人积攒下来的海量财富,这次是全归了沈墨了。
在这其中,其实最珍贵的数百万匹优质的战马。这些蒙古马最适合草原上的环境,在蒙古人的散养方式下保存着原始的野性和强悍的身体素质。对于沈墨向北方用兵的转运输送,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
同时,沈墨的部队由于采用精兵政策,实际上是无需这么多战马的。所以其中的绝大多数战马都会变成沈墨治下百姓的生产工具。
用马匹来耕田实际上比牛耕要快得多,蒙古马耐粗饲的特点也使得一般农户都可以使用它。当然这种马耕是很挑地方的,在江南的水田里绝对不能用。
但是沈墨占据的临洮路和陕西一带,还有山东和中原河北一带的北方广袤地区,却正好是马耕的最好场所。而且沈墨在地方上的老兵和民兵,在平时可以用马匹耕种,作战时也可以立即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