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第一卧底-第1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会儿我们的五百名兄弟,会脱下那些死鬼的衣服扮成官军,你的任务就是把我们带进德庆府。”
“中间只要有丝毫差错,老子一刀就在你屁眼儿上开一家分店……听见没有?”
“是,小人必定听命!”
只见官军头领在冷雨中浑身抖得犹如筛糠一般,哆哆嗦嗦的回答道。
当他抬起头来时,就见那个黑甲人摘下了头盔,正仰面朝天,任天上的雨水打在他脸上。
他闭着双眼,用带着黑色鹿皮手套的双手,慢慢的把额头上几缕蓬乱的头发,用雨水抹到了后面。
当他把头低下,睁开眼睛的那一瞬间。陡然一声惊雷带着炫目的闪电,在天空上炸响!
雷电照亮了这个人的那张脸,他异常年轻却是面无感情,宛若一尊石像一般!
此人居然是……宋无悔!
……
这位官兵首领被人一路押着,失魂落魄地赶往德庆府。
眼看着就要赶到德庆城下时,在经过一处山梁的高处之际,这位首领还趁机回头看了一眼。
随即他就是全身一震,差点从山上滚下去!
就见他的身后,被瓢泼大雨蒙上了一片水雾的那条路慢慢地向下伸展,一直延伸到远处。
在这条官道上正有无数黑压压的身影,一直排列到了天际!
这一眼望去他就知道,这伙人最起码有好几万!
……
随后这名队长带着五百名假冒的官军,顺利进了城门。
实际上城门压根就没关,过来盘问的人也是只是看了一眼那位首领的脸。认出了是自己人之后,守门的兵丁头目就忙不迭的披着蓑衣跑了回去,之后这数百人就向着城里一拥而入。
他们控制住了城头和城楼上的守卫,顺着城墙占据制高点,同时引领着后面的大军进城,向着德庆府城中冲去。
此刻正值大雨,没人会在外边晃悠。这也给闯进城的敌军带来了无数的便利。
首先就是城中的反叛军队,几乎一个不差的都在军营营房里躲雨,被堵了个结结实实!
这些反叛的官军有的打来了几壶酒,把抓来的果子狸、白鼻喷剥了皮炖得酥烂。又在里边加了祛风避寒的德庆肉桂,在那里细细的吃酒闲聊。大多数则是蒙头呼呼地睡大头觉。
还有些下雨之前,就被当官的叫到了军营里的红姑娘。因为外面大雨根本走不了,索性在军营里使开了玉环步、鸳鸯腿,差不多让满营闲得难受的军官都成了连襟儿。
所以此时营中的叛军,不是睡得迷迷糊糊,就是喝得摇摇晃晃。要么就是和姑娘反复切磋武艺,累得腿都软了的军官。
当外面那些如狼似虎身披铁甲的军队踹开门,杀进营房之际,他们哪里还有丝毫的反抗之力?
很快城中一万多叛变官军,几乎一个不剩的被屠杀在军营里。暴雨中的德庆府城在居民几乎毫无察觉之下,就完全落到了宋无悔的手中!
……
之后宋无悔让人把守住城门,让所有士兵进入营房休息。
以眼下的天气而言,他既不怕城里会有什么人跑掉,也不用担心有任何一支力量对他们造成威胁。
他这支队伍在暴雨之中跋涉了这么久,也该休息了。
宋无悔这一次带来的是两万南宋官军,还有一名南宋皇帝赵与莒。
这位皇帝也跟宋无悔手下的士兵,享受了一样的待遇。
他自己用伙房里送来的热水擦干了身体,以免造成湿气内侵。同时每人也都有一大碗用胡椒和生姜红糖熬制的姜糖水,喝下去可以发散体内的阴寒之气。
之后再盖上被子,一边发汗一边睡上一觉。第二天醒来后准保是一条生龙活虎的汉子!
赵与莒吃过了一顿热饭之后,被送进了一间单独的军官卧室。他一躺进被褥里,就闻到里面彻夜鏖战之后的那股味儿依旧未散。
这时的赵与莒长长地叹了口气,他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些屈辱和悔恨的过往,尽量让自己睡着。
“睡着了就好了,就不难受了!”
第2627章:昔日凶徒挂满墙、从此人间、报应不爽
这场大雨一直下了两天,南宋军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休整了一番。
早在四年多以前,宋无悔挟持着赵与莒跑到广南西路以后。他就在赵与莒的名义下,在天南之地另立了一个大宋国。
当然为了称呼方便,全天下都称他这个大宋为南宋。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谁也不知道赵与莒这家伙,到底还是当了一回名副其实的“南宋”皇帝。
在这之后宋无悔厉兵秣马、整顿军务、操练士卒,他在将五百烈风营战士送回通州家乡去之后,又一手打造出了一支强军。
像是宋无悔和成无恨这样的学生,在他们之前学习的密谍课程里,军事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不然的话陆无惧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就从东夏东辽的地盘上立国了。
宋无悔跟随沈墨的时间最久,所以他的军事素养也学得十分扎实。之后他秉承了沈墨一贯的精兵政策……实际上以无悔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说,不搞这样的建军路线也不成。
因为广南西路在南宋这个时代,实际上是极为贫瘠的荒蛮之地。虽然地块极大,但是人口和产出都非常少,而且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也非常激烈。
顺便说一句,之前的太子赵竑要把史弥远改名叫“史新恩”,决心要把他发配去的新州和恩州……都在宋无悔这里。
像这种情况下,宋无悔想要养一支数量巨大的军队是不现实的。虽然兵器铠甲之类的东西可以由通州对他做出支援,但是他要是真想保持一支二十万人以上的大军,光是粮食这一点就能弄得他焦头烂额。
更何况打起仗来之后,数量越大的军队需要的军粮也越多,在转运的时候发生的浪费和消耗更是极其严重。
所以宋无悔反复衡量,终于还是在他自己的广南西路组建了一支四万人的高速步兵。
这支部队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两万人的龙骧军和两万人的虎贲军。
宋无悔的部队装备了大量的钢臂弩作为远程武器,同时铠甲和兵器也都是通州支援给他们的精品。
因为广南西路这个地方的水土并不适于养马,而且为了掩人耳目起见,所以沈墨对宋无悔的军队在马匹上却没有对宋无悔作出支援。
为了满足部队的机动性要求,宋无悔只好在大理购买了大批的滇马,用来加强军队的机动性。
这种滇马的体型甚至比蒙古马还小,如果个子大点的人坐在那上面,两条腿都有可能会垂到地面上。
不过这种小型马匹却是格外矫健有力,尤其是行走在山地时的通过能力更是极为出色。
所以它们作为部队运送辎重的马匹来说,还是很合格的。其实行军的时候也没问题。只有打仗时,因为马匹身高和驼负不了较重的盔甲,所以稍稍有些勉强。
无悔的这四万部队,基本上都是由他带到广安西路去的军队组成,总共七八万人被缩编成了四万人的规模。
因为这次所有部队倾巢而出,所以他索性把皇帝赵与莒也给带了出来,免得放在广南西路不放心。
在这几年里,宋无悔不但躲在家里操练士兵,而且还把跟他接壤的李朝(越南)和大理(云南)当成了练兵的对手,没事就打上几仗。他甚至还将西面一个国土面积相当于淮南东路的“自杞国”顺手给灭了。
所以在这几年来,宋无悔精心准备和接连不断的实战下。这支部队除了没有通州火器之外,实际上从精神面貌到作战能力,都远超了这个时代的军队。
再加上宋无悔和他手下两名助手闫琛和郭成的指挥能力,所以这支锤炼磨砺已久的军队一出手,就必将名动天下!
……
这次无悔的副将闫琛和郭成带领龙骧军一路向南,从广南西路的静江府出发,直奔荆湖南路而去。
而宋无悔自己则是带着两万虎贲军一直向东,冲进了新宋故地广南东路。
近日在德庆府这里打响的是虎贲军的第一战,这一仗打下来不费吹灰之力,却反而借着连日大雨的功夫,让士兵们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
两天后,等到天色终于放晴时,这时的德庆府百姓们才发现自己的府城居然换了个主人!
实际上在古代的时候,在大雨天时是很少有人出门行动的。因为在那个时代,一次普通的感冒风寒就有可能要了人的命。而且再怎么有钱的人,出行时也不像现在可以开车出去。
所以当这些百姓等到一早上天色放晴,走出家门的时候,他们都吓傻了!
只见这时德庆府的四面城墙上,就像是风鸡腊肉般,用绳子挂着数不清的官兵尸体!
这些昔日里烧杀抢掠,横行在街市上的叛军反贼,现在居然被人家挂得满城墙都是!
正当那些百姓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这时被宋无悔军队救下来的那些军中铁匠出现了。
他们被带回军营里吃饱喝足,已经养了好几天精神。
天一放晴,他们就在宋无悔的命令下,拿着铜锣在德庆城中四下里大声宣告。告诉百姓们大宋军队打回来了,如今城中的叛军已经被清剿一空!
这时候,城里各个阶层的居民全都难以置信的琢磨了半天。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大宋军队竟然有这样的力度,竟然一出手就收复了德庆府。
等到后来,他们才总算弄清楚,然后又是啼笑皆非……原来此大宋非彼大宋,弄了半天是广南西路的那个南宋军队打过来了!
这一下,弄得百姓的心中又是好一阵七上八下。
不过没过多久,他们倒是喜出望外的发现。这支军队虽然下手极其很辣,不但大杀官兵而且还把人晾了起来,但是对城中的百姓却是秋毫无犯。
非但如此,在军营中积存的粮食,除了部队留下需要用的那一部分之外,其余的也全都被宋无悔拖出军营,用来救济城中那些食不果腹的饥民。
这个举措使得许多城中百姓,都免于冻饿而死之苦。
而且在军营里头,之前被绑票来的那些有钱人,还有准备拉过来糟蹋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被宋将军一股脑的放了回去。
第2628章:练就虎贲龙骧军、犹如利刃、直穿腹心
到了这时候,德庆府的百姓们这才真正放了心。此时他们觉得跟那些造反的官军相比,倒是这些人才更有官军的样子!
随后宋无悔清点了此战所得到的缴获,将黄金白银这一类的东西运到城外的秘密地点埋藏,以免影响行军速度。同时又将缴获的战马尽数加入了自己的军队。
在这之后,宋无悔还有另外一项收获,就是那一千多的铁匠。
这些人被他发放了安家费之后,却执意不肯回去,非要跟这位宋将军走。
按他们的说法,要是宋大将军一离开,说不定哪个大王又会蹦出来占据德庆府。
到了那时候,自己这些人因为有手艺在身,难免还会落得个被人压榨和迫害的下场。与其实这样反正给谁打工都是打工,还不如就跟着宋将军走得了。就看宋将军的人品,他们绝对信得过!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不少受到了宋无悔赈济的饥民百姓,因为没了去处和生计,也打算跟着宋无悔一起离开。
这种情况下宋将军也没什么办法,只好将这些人中的青壮年挑出来,连百姓带铁匠编在一起,组成了一支两千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