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4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以野狼而言,他们巡视自己领地的时候,总是在边境地带用尿液标示出自己的势力范围。以至于当狼群被驯化之后,即便是变成了毫无猛性的家养犬类,他们依然还保存着一个习性,就是到处留下自己气味。
  咱们看到小狗经常在某一个地方留下几滴尿液,他们实际上干的就是这件事。
  这种气味看似虚无缥缈,几乎很难让人类察觉到。但是对于野兽而言却是无比清晰明确,简直就是一座座威风凛凛的界碑!
  所以之前,咱们曾经在枯魂草一案里说过的,那些东北寻宝门派。(详见老龙拙作《东北寻宝往事》,就在本站)他们所使用的物品中就有一种东西,名为“千尺雪”,就是利用了这种原理。
  只要随身带上这种千尺雪,就可以使得那些采挖人参和寻找黄金矿卖的寻宝人,在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里穿行时,大多数的猛兽都不会来主动攻击他们。
  这种千尺雪功效虽然神奇,但是它的原理却异常简单,因为它其实就是东北棕熊的粪便。
  棕熊又被称为人熊,是一种体型庞大的猛兽。当它发起疯来准备拼命的时候,就连东北虎都要退避三舍。
  这种体长两米多、重量超过四百斤的巨大猛兽。身上的气味可以使得其他捕食类的猛兽,甚至隔着一道山岭都清楚地闻到,然后立刻远远避开。
  这次锦云姑娘的手下,大概六十来位安保局工作人员,早早就化妆混进了饥民之中。
  然后他们每当发现一个煽动百姓作乱的密探,就会用身上的注射器,把母狼发情时的尿液,无声无息的喷在那个人衣服上一点点。
  之后他们就不用去管这位密探了,因为对于狼群来说,这种气味会使得人群中的朝廷密探,就像是一堆公鸡里站着一只火烈鸟那么显眼!
  ……
  所以现在的人群中,密探被飞快的被抓了出来。将近百十人的密探队伍被按着跪倒在地下,在百姓的面前跪成了一排。
  士兵们在姜姑娘的命令下,将这百余人的密探从头数到尾,每隔一个人就用刺刀捅死一个。
  顷刻间,五十来个密探就在绝望的呼喊声中,被人捅的满地是血,尸横遍地。
  姜姑娘命令士兵,将剩下的五十名密探带到山谷口那边,将他们分成了每五个人一队,一共分成了十队。
  在这之后又走过来一群士兵。用白灰在地上洒出了警戒线,上面总共标记出了十条走出山口的通道。
  之后这些饥民百姓就被获准从这十条通道上,直接穿过山口,走向山谷另一边的难民营地。
  与此同时在这十条通道上,每一条通道边都站着五个面色如土,战战兢兢的朝廷密谍,还有两头恶狼!
  这些侥幸活下来的密探,已经得到了通州军官的通知。只要他们能在人群中抓出三个自己的同伴,也就是抓到三个朝廷密探,他们就可以活命!
  于是在大片人潮后面的饥民里,在狼群和安保局密谍没有顾及到的地方。那些侥幸没有被发现的密探,在经过这十条通道的时候,很快被他们曾经的同伴一个个辨认出来,然后满怀绝望的拉出了队伍。
  不管是心存侥幸想要混过去的,还是明知不可能通过这里,想顺着山谷的旁边偷偷跑出去的。在场所有的密探,全都免不了被当场抓获的下场。
  然后他们又被隔一抽杀,幸运的留下,倒霉的当场捅死!
  ……
  就在这时,在饥民队伍中,已经有自知难以幸免的密探主动走了出来,表示愿意向通州军投降。然后他们就要靠着指认自己的伙伴,来求得活命!


第2605章:离乡受尽流离苦、一夕饱暖、终见生路
  就在这种情况下,人群中那些密谍就像滚雪球一样,被人越抓越多,几乎无人幸免。
  在这里面还有些隐藏得极好,根本没人知道,甚至同伴也不怎么认识的密探。
  可是他们却因为不明白野狼抓人的原理,因此在恐惧和绝望下,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就使得他们的心里异常紧张。
  随后这些心中有鬼的家伙,就被枯骨神龙金显相这样的高级密谍守在通道旁边,用他们毒辣的眼力将这些人辨认出来,然后一一将他们捕获!
  当然在人群里,那个早就被金显相做好了记号的首领,也被战士们第一时间就抓到了。
  ……
  此人作为密谍中的头目,认识的手下更多。所以他在锦云姑娘召唤过来六头恶狼,威胁他要现场分尸开饭之后。这位首领随即也软趴趴的表示投降,然后无奈的加入了抓捕自己手下的行列之中。
  其实在这些密探的心中,他们原以为这次行动不但毫无风险,而且还有可能在掀起暴乱之后成为一方反王。他们可以醇酒美人、金银珠宝的好好享受一番。
  可是没想到,他们才刚刚踏入淮南东路境内,还没等摸到滁州城的城墙就被人连抓带杀,一个不落的挑了出来!
  ……
  当那些饥肠辘辘的百姓终于翻越山口,来到了山谷外一片巨大的平原上时,他们随即就看到在空旷的原野上,已经被铁丝网一个个的分隔成了很多个区域。这竟然是一片占地面积巨大的难民营!
  这片营地上,已经扎好了行军帐篷,无数大铁锅正支起来熬着粥。营地之间的隔离带上,还有士兵在井然有序的巡逻。
  这时饥民们才意识到,那位通州女将军说的居然是真的。通州人真在这里给他们准备好了营地,还有足以喂饱他们的食物!
  此时这些百姓们,终于看到了生存下来的希望,他们每个人眼眶中的泪水都是夺眶而出!
  他们一个个扶老携幼、踉踉跄跄的在士兵的引导下,向着一个个营地里冲去。
  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战乱和跋涉之后,他们终于可以吃顿饱饭,然后睡个安稳觉了。
  这时候,他们的心里对那位通州统帅沈墨,和这些通州战士都是无比的感激。
  似乎这些人已经忘了就在片刻之前,他们还想要撕碎踩死这些士兵,然后踏着他们的尸体走上暴乱之路。
  就像是姜姑娘在这之前所说的一样,这些百姓们无辜而又天真,他们有时极度软弱,有时却又暴虐疯狂。
  他们其实只想生存下来,可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需求,对于乱世之人而言,却是一种奢望!
  ……
  接下来后面赶来的数十万百姓,也全部进入了通州军事先布置好的难民营。
  说实话这次安置难民事件,从严峻程度上来说,对通州各系统的考验,不下于一次庞大的战役。
  因为这里边有个关键因素——就是难民的人数太多了!
  要知道人数一达到万以上的量级,哪怕就是极其微小的一件事,也会被放大到不得了的程度。
  比如说像沈墨最初收容墨字营那两三千人的时候,那种级别的难民营,基本上就是搭上帐篷支起大锅,然后小心照顾他们的饮食和情绪就可以了。
  可是这百万级数量的难民,就算是其中一件极其微小的事,都会让人觉得无比棘手。比如说排便这一类的事,简直是麻烦到不行。
  不过好在沈墨提前就做好了规划,让人在广袤的平原上用铁丝网分割成了一个个千人规模的营地。而且在各个营地之间,还有用于隔离、交通、和士兵巡逻的通道。
  这种营地人数不多,不容易发生大规模骚乱,并且易于管理。
  同时通州的各个部门,也全都在竭尽全力地配合这次难民收容活动。
  首先就是粮食,幸亏美洲玉米和土豆都已经大面积栽种,并且成熟后有了大量的粮食积存。不然的话这好几十万张嘴要是喂不饱,那绝对是会出乱子的。
  当这些灾民吃着土豆饼和金灿灿的玉米粥时,当实实在在的粮食带着温暖的气息,滑进他们的肠胃之际,让饥民们的心里顿时就生出了一股满足感。
  他们看着手里的食物,真是感慨万千!
  ……
  因为当时这些粮食品种,也在沈墨的命令下,曾经向通州以外的地区推广过。但是沈墨的一番好心,却被当地的官府好一阵妖魔化宣传,弄得根本没人愿意种。
  甚至有不少百姓还信以为真,觉得这是通州沈墨故意设下的诡计,好让他们的田地颗粒无收。
  可是现在这些独特的海外作物,竟然鬼使神差地成了这些淮南西路百姓的救命粮!
  除此之外,通州的医药部门也在配合检疫和救治,以免在营地里发生大规模疫疫情。
  要知道,在中国古时“每逢大灾,必有大疫”都已经成了定势。
  但这些伴随着灾荒产生的瘟疫,实际上是因为灾民聚集到一起时,他们的粪便并没有经过统一的掩埋处理,从而成为了瘟疫病情的传染源。
  受灾的百姓流离失所,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饮用井水。而他们喝的河水里面,往往就带着排泄物中的传染源。
  然后灾民在饮用了携带着瘟疫病菌的水之后,自然就造成了瘟疫传播。
  同时这些灾民饥寒交迫,身体衰弱,缺医少药,这也成了瘟疫大面积致死的条件。
  就这样,因为缺乏防疫观念不足和卫生习惯不好,再加上身体衰弱,所以每次大灾之后产生大疫就在所了。
  不过在沈墨设置的难民营地里,经常用石灰消毒、加上饮用开水,还有充足的医疗人手。再加上对灾民生活垃圾的统一处理,就使得传染源被迅速被扑灭,使得营地里始终都没有大规模疫情发生。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收容,姜姑娘详细的统计之后,这些灾民的数量总共是八十三万多人。所以把它称之为百万灾民,也不算是太夸张。


第2606章:心有挂碍更可人、黑化十倍、洗白三分
  此刻在这些灾民中间,已经划分成了各个小组,交由灾民自己选出来的组长管理。
  他们自己检查卫生、分出人手倾倒垃圾、维持纪律秩序、组织各种活动。自己管理自己,所有的灾民都在有效的组织下,完成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当灾民们手里有了工作之后,也可以避免让他们产生被人遗弃和绝望的错觉。这种在情绪上的调整,实际上对于难民营里的氛围也有很大的帮助。
  沈墨的工作人员还深入了难民营,他们组织文艺活动,慰问伤残孤寡,还用各种节目来娱乐教育这些灾民。
  与此同时最关键的是,通州的工作人员不断的将淮南西路这次遭受叛军洗劫,以至于酿成人间惨剧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全都向着灾民宣讲得明明白白。
  按照沈墨的话来说,当这八十万人从淮东重新回到淮西的时候。应该让他们全都明白事情的真相,并且对旧军队和旧官府的卑劣行为了解得一清二楚。
  只要在这里把灾民的思想工作做透彻了,到时候的淮南西路对于通州军而言,就会像个熟透的果子一样,根本不需要花太大的力气就可以把它摘下来。
  所以贴近灾民生活的文艺作品,讲述各种真相的座谈会,倾诉苦难的控诉晚会纷纷举行。
  还有那些被朝廷派过来的密探,也在经过了思想改造之后亲身上阵。向灾民们直接讲述真相,同时向灾民们诚恳地谢罪。
  这些活动纷纷开展之后,没过多久这些灾民们都明白了。原来自己所受的灾难和不幸,症结并不在那些动不动就造反的官军,还是官府根本就从来没拿他们当过人!
  在朝廷的心中,他们只是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