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第一卧底-第1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的沈墨笑了笑,回过头向他说道:“这三年来,我终于想通了一件事……落后的制度,永远也无法产生强盛的民族。”
“在如今大宋这样的背景之下,朝堂完全被腐儒控制。他们中的贪蔽之辈一心贪慕钱财,稍有远见和抱负的人,却只顾着维护自己所谓的道统!”
“除此之外,地方上的宗族势力使得皇权不能下乡,事情都是家族做主,连朝廷都干预不得。”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我把市场和商品经济梳理得多好。只要我一松手,他们都会不断的向着深渊滑落……我要是不松手,连通州都会跟着滑下去!”
“……所以唯有打破枷锁,才能让华夏民族再迈上一个台阶!”
此刻沈墨的那些学生们,有的已经想到老师选择的这条路上,会有多大的艰难和阻力,此时得他们已经惊得脸色煞白。有的人则是满怀忧虑,顾虑重重。
毫无疑问老师这次的动作,又将为大大宋带来一次惊天巨变!
而此时的张嶷如,则是静静的看着自己这位英姿勃发的郎君,在她的心里没有一丝忧虑。
因为他一直在胜利,从未败过!
……
这时沈墨的心中,想的却不仅仅是这些。
他还有很多难以言说出口的,比他对自己这些弟子说出来的内容,还要更深一层的担忧。
那就是对他和通州而言,最为致命的四个字:“人亡政息!”
如果现在沈墨要是死了,或者是三五十年之后死了,而他死之前还没来得及改变这种落后的制度,那样大宋会发生什么?
沈墨知道,他建立起来的所有一切,都会被腐朽的制度慢慢吞噬、逐渐磨平。或许他会留下一些浅浅的痕迹,却无法和华夏的劲敌蒙古人对抗。
要知道,这就是沈墨这么长时间以来,没有去试图刺杀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真正原因!
……
因为在蒙古国的历史上,在成吉思汗死之后,他的四个儿子依然继承了他的睿智果敢。他们能征善战,建立了四大汗国,势力始终都在不断扩张。
在这之后蒙古国的第三代人里,又出了什么人物?
就以成吉思汗最小的儿子拖雷而言,在他的那一支血脉当中,就出了三个实力横扫天下的儿子。
其中蒙哥汗几乎打掉了半个大宋,如果不是他在钓鱼城被人打死,或许整个宋国都会灭亡在他的手中。
然后拖雷的第二个儿子旭烈兀,曾经西征波斯,几乎把后世的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一扫而平。并且在他手中成立了一个强盛的汗国,他也成了这个“伊尔汗国”的大汗。
在这之后是托雷的第三个儿子,他就是后来干掉了大宋,成就了大元王朝的忽必烈!
所以对如今的蒙古国而言,他们实力强盛、不断扩张的势头还要延续百年之久。而他们一代一代聪慧睿智的首领,也是数不胜数!
所以沈墨要是仅仅加强自己的势力,却不去改变大宋这种落后的制度。那么实际上他本人就成了推动大宋强盛的唯一一台发动机……等他停下来之后,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中华民族,还是会不可避免的没落下去!
所以在沈墨变革了经济之后,他经过这三年的观察,已经暗自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翻天覆地的改变大宋所有的落后制度,为此他付出任何代价也是在所不惜。
要知道这天下,从未有不流血之变革!
……
三年以来的富贵和平安,并没有消磨掉这位沈郎君的斗志,反而让他胸膛里的这股烈火越发炽烈。
很快他就要开始了,就像他某些聪慧的弟子预料到的那样,那将是一场暴风骤雨般的行动!
国家疲敝,百废待兴。沈墨深爱的华夏民族即将沦入万劫不复。
就在此刻,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十七八岁,只想着在诗酒风流的南宋,富贵逍遥的少年。
他也不是四五年前,那个一心想要提一旅孤军,拼着自己粉身碎骨也要击败蒙古大军的青年将领。
现在的沈墨,他的敌人,终于还大到了连他自己都难以预料的程度。
这场由一个人对抗一个时代的战争,也在沈墨一贯先发制人的思路下,被他强行揭开了序幕!
……
在这之后,沈墨接连召开了一连串会议。
先是他手下的所有官方将领,然后又是四大财团之中的首席代表。在这之后还有通州所有负责政务的高层官员。然后海外势力的各方代表也全都回来,参加了会议。
最终,沈墨总共七期已经毕业的天骄营弟子,也都经过了老师的当面教诲。
这些会议的内容,就是将沈墨脑海中的思想统一到这些人的头脑中去。
沈墨开始将自己所有的力量全都调动起来,投入了这场有如暴风骤雨般的巨大变革!
……
大家在接受了沈墨的思想之后,也同样明白了统帅这么做的必要性。如今这些人经过了三五年的教育和锤炼,他们内心中封建王朝时代的思想,也早就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而这一次,他们的思维又被这位统帅再一次拔高并且强行统一。他们都知道,这天下就要变了!
然后沈墨就展开了他的第一轮行动……着手改组大宋的军事。
……
按照沈墨和自己的军方将领开会时阐述的思路,这一次统帅首先要进行的行动,就是斩断所有守旧势力的根基……换句话说,沈墨要让他们永远也没有办法以武力跟自己对抗。
所以沈墨的第一个要攻克的目标,就是整个大宋的军队!
……
于是在准备就绪后,沈墨踏上了去临安的船……这个三年来一直未曾领受官职的大宋枢密使,全大宋所有武装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这次终于走马上任了!
第2565章:杀人放火小生意、如此军兵、谈何战力
那么沈墨这三年之来以来一直没去临安,使得枢密使的位置空悬,这真的没问题吗?
说实话在朝廷那边,要是沈墨一辈子不去,大家是永远都不会催他去走马上任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沈墨绝不是那种坐上了位子,却什么都不管的官员。
所以沈墨一旦上任枢密使,就代表着他要做些事。而这位沈郎君无论做什么事,对那些朝臣而言都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况且他们还不敢说:“沈墨既然不来,那皇上您就再任命一个呗?”
因为那就相当于向着沈墨大喊:“哎!这个枢密使金印是你掉的吗?你要不要我可捡走了啊?”
要是那样,保不齐沈墨原本没打算来,在他们的逼迫下倒是非来不可了!
不过这世上的事,往往是怕啥来啥。如今这些朝臣们满腔愤恨的得知……三年了,这位沈郎君终于还是来了!
……
在沈墨来到临安之后,第一件事当然就是上朝拜见天子。
一晃阔别数年,当赵与芮见到沈墨的时候也难免心潮澎湃。
在三年前改制经济的时候,他们打出的那次绝妙的配合,使得赵与芮和沈墨之间的合作越发默契。
而今天当沈墨在金殿上拜见这位天子时,他发现赵与芮这小子跟数年之前相比,又明显的白胖了些……现在看上去也颇有些天子的威严。
在金殿上当然是要走一些程序,把应该尽到所有的礼数都做到位。不过真正的谈话还是在朝议结束后,在沈墨单独受天子召见时进行的。
这次的谈话一开始,沈墨就开诚布公的向赵与芮提出,自己这次接任了枢密使之后,准备要着手改组天下的大宋军队!
赵与芮闻言当然是吓了一大跳。这之后他细细想来,也是觉得理所当然。
据他对沈墨的了解,沈墨这个人向来是谋定而后动。
他三年前要了枢密使这个官职,还因为这个花了很大的代价,就一定想要在这个位置上有所作为。
赵与芮也知道自己的军队完全不行,经过了沈墨的改制肯定会迅速变强。
可是这大宋的军兵要想全部改组,那又谈何容易?
不过沈墨既然打算要做这件事,就说明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赵与芮也想听听沈墨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
要说这时的大宋军队,到底有多少人?
实际上按照编制来讲,大宋的北宋仁宗时期,全国军队的数量是140万。这是整个南北两宋时,军队人数最多的一朝。
而现在的南宋因为这几年经济上稍微显得宽松了一点,并且还有抵御侵略的需求。所以大宋的军队数目是100万多一点,也就是110万上下。
不过大宋军队的数量,却不能从编制上来看。因为宋军部队在打仗的时候,经常是动辄几万几十万人被人消灭了,可是下一次作战又冒出来不少。
这实际上是因为在作战时,战场上一边在消耗,同时朝廷也在不断的招募士兵,补上缺额的缘故。
而另一方面,有很多地方上的乡兵土兵也是不记录在册的,而是掌握在各大宗族的手里。所以这些乡军并没有被计算在这110万里头。
之所以数量很难说得清,就是因为大宋军队里吃空额的情况是十分严重的。所以一支编制为五万人的部队,这里边能不能有三万还真是说不准。
至于多出来的那两万根本不存在的士兵,他们的军饷在被朝廷拨付下来之后,这些钱自然是被带兵的将领直接揣自己兜里去了……这也是千古以来,每朝每代的军队都难以避免的弊端。
所以在数量上,大宋的军人数目实在是一笔糊涂账。
而另一方面,他们的战斗力又如何呢?对不住,那就更难说了。
……
在南宋一朝,所有的军队实际上分为三部分。第一当然是禁军,第二是厢军,第三是乡军。
禁军就是驻扎在临安附近的军队,因为大宋在兵力布置方面采用“强干弱枝”的方式,所以禁军理论上应该是数目最多、而且军事实力最强的一支部队。
在北宋初年的时候,赵匡胤还亲自设立了“兵样子”。对于士兵的身高体重、能开多少石的强弓,一天一夜能跑多少里都有严格的标准。
能符合这样标准的男子才能进入禁军服役,然后第二档不合标准的人才会被厢军招募。
可是实际上,这条标准显然已经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不然的话北宋也就不会被打过淮河,只剩下半壁江山了。
尤其是在童贯高俅的时代,基本上禁军掌握在这些财迷的手里,所谓的80万禁军,竟然全都成了他们敛财的工具!
高俅不但在这里边吃空额,使得禁军的人数远远没有达到标准,而且还干了一件触目惊心的事……他让所有的禁军士兵可以不用进军营或者操练点卯,但是必须给高俅本人交钱!
他让这些士兵出去做小贩、卖苦力、当船夫、总而言之每个月都得把固定数额的钱给我交上来。这就使得原本就名额不满的禁军,剩下的那些士兵也是几个月难得操练一次。
当然经此一来,士兵们所有时间都是在走街串巷,卖菜卖酒……这样的军队要是能打胜仗,那是不是活见鬼了?
这就是禁军,“强干弱枝”里面的那个强干!
……
接下来咱们就要说到树枝,也就是厢军了。说实话厢军的情况……还不如禁军呢!
因为大宋朝廷向来有一个传统,一旦哪个盗贼打又打不过,追又追不上,就索性招安让他们当官军。
所以好多盗贼都把“杀人放火受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