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第一卧底-第1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当沈墨看到这里的时候,就见前方的保安州城的西面城墙,大概有七八丈长的一段被炸药掀飞,飞扬到了半空中!
随即,在尘烟刚刚腾空而起之时,成都军战士已经策马向着城墙的豁口处进攻了过去!
这时的沈墨抬头看了看飞上天空的那一面城墙,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
等到前方一个年轻人向着这边飞奔过来时,他眼看着到了沈墨的身边。就见沈郎君扬起手里的信,作势就要抽他。
“这么大点一个小破城墙,你搞这么大的爆炸!炸药不要钱是不?”沈墨一瞪眼睛,立刻就把那小子吓得一缩脖儿!
“这可不怪我!谁知道金国城墙像块核桃酥似的,这么酥脆……”这小子一开口,沈墨的气儿就不打一处来!
这个家伙叫做卫开阳,是神工营第一期里,沈墨最出色的几个弟子之一。
在他的神工弟子中间,以穆天璇为首,最早招收的七个弟子被他用北斗七星来命名,由此可见沈墨对于这几位弟子的喜爱。
其中第一个,就是神工营第一期的女班长穆天璇。在这之后是孔天枢、唐天玑、罗天权、苗玉衡、卫开阳、沈瑶光。
其中唐天玑那个胖子,之前已经出场无数次了。沈瑶光也曾经在攻略东夏那一战中出现过。还曾经果断出手拿下了一名英雄……血手刘明。
而这位卫开阳,之所以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名气。就因为他的研究方向并不是机械和武器,而是高能化学……翻译过来讲,他是专门研究炸药的。
这小子个头不高,长的脑袋也圆、眼睛也圆、鼻子也圆,倒看不出多帅。不过这家伙生来就是一个爆破疯子、炸弹狂魔!
在他的身上,就以两件事最为出名。
第一就是他在爆破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才华,做出来的事儿更是极为大胆疯狂。
就在两年之前,他才十七岁的时候。他曾经给一些受训的密谍做过爆破培训。
当时武毅文和锦云姑娘手下的密谍,有很多都是成年人。他们看见这样一个半大孩子来给自己做老师,还颇有些不怎么信服的样子。
结果这个卫开阳一出手,就吓了所有人一大跳!
这家伙带着十来个学员进了一个房间,随后就反锁了房门,把大家关到了一个只有十平米的屋子里面。
当时那间屋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地中间放着一个一立方米的混凝土正方体。
然后他就在大家的面前,在这块混凝土上面打孔装药。然后就果断起爆,把它炸成了一堆人头大小的碎块儿……在当时,那间屋子里还锁着十多个人呢!
当时炸药爆炸的时候,差不多把屋子里的一半儿密谍学员都吓尿了!
而那块混凝土,却随着一声闷响,“哗啦”一声就散了架。就像是被人踹了一脚的积木一样,说散就散了。
这种叫做“近人爆破”的技术,就算在后世都是掌握在极少数的精英手里。可是当时才十七岁的卫开阳,就敢当着大伙的面儿来了这么一回!
结果经过了这场事件之后,在场的所有人无一不服,都对这个年轻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至此之后,“炸弹狂魔卫开阳”的外号也就传扬了开来。
除此之外,他还有另一个外号,叫做“卫铁嘴。”
就因为他这张嘴,谁跟他说话他就怼谁。只要是在他面前,不管是谁说啥都不对!
就因为这个属性,所以这位爆炸之王才由此被人称为“铁嘴”。今天就是这样,就连他老师沈墨说他炸药用得多了,他都能找到理由来搪塞!
……
这时的沈墨也懒的跟这个弟子废话,他直接一转脸就告诉旁边的斥候队长阿旺:“给我放狼!”
听见老师的话,卫开阳毫不犹豫的撒腿就跑!
他可知道,要是别人一定能听出老师这句话是在开玩笑。但是那个阿旺,却根本就不懂得啥叫玩笑!
老师一向是让他干啥他就干啥……所以卫开阳都没时间去辩解。听见这句话,他直接拔腿就来了个扭头狂奔!
眼看着阿旺挥手做了一个手势,几头狼就一路欢快的嚎叫着追了上去。沈墨笑了笑,接着低头看他手上的信。
只见这封信的最后写着:“蒙古大军前锋三万,已于正月初七出发,前锋军大将为铁木真部将:脱里·阿勒坦。”
“此人年三十七,英锐果敢、善骑射。脱里为蒙语‘雄鹰’之意,阿勒坦意为黄金。”
“此人脱里在铁木真帐下,被称为‘草原金雕’,为二代蒙军将领中之翘楚,望师尊慎待之。”
第2224章:王朝末日起将星、万军独对、逆旅孤行
至此,陆无惧这封信的内容就全都看完了。
沈墨收起了这封信,一抬头就看到保安州的城头上,已经飘扬起了成都军的军旗。
他摆了摆手,下令全军进城。
而这时候,卫开阳兜了一个大圈子,当他哇哇大叫着再次从沈墨的面前经过时,沈墨赶紧示意阿旺差不多得了。
“以后别光顾着自己痛快!你知道前边咱们还要打多少仗吗?浪费炸药!”
这时的沈墨,没好气儿的又说了卫开阳一句。把这个气喘吁吁,顺着脑袋四面淌汗的家伙说得连连点头——他那张铁嘴自然是识趣的闭了个死紧。
在这之后,沈墨在进城之际,心里还在想着那支汹汹而来的蒙古大军。
……
这一次蒙古灭金的军队规模,比他想象的还要庞大。看来不管是对他这支成都军,还是对山东军团的杨妙真,甚至是正在死守南京的完颜陈和尚来说,这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而此时的沈墨想到这,他骑在马上,不由得把脸转向了自己的南面的方向。
在那边,远隔千山万水的江南,应该正是长江壁垒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刻!
他的弟子李慕渊,能不能稳稳地守住通州?还有那位姜姑娘,她手提一旅孤军,面临四国军队。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之下,他能不能成功全歼完颜守绪大军?
“要是她不行,估计我也够呛……”
这时的沈墨摇了摇头,心里七上八下的策动战马,走进了保安州的城墙豁口。
此时,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果然像沈墨预料的那样。姜姑娘负责的长江壁垒,面临的形势真是无比复杂!
……
新宋派出去支援沈墨江南壁垒的军队,从出发到现在,一晃已经快二十天了。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这支军队就是当年由沈墨帮着新宋皇帝赵与芮建立起来,并且还在福州近郊阅兵过一回的那支新军。
在这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这只新宋军队的操练和整训,一直由通州方面派来的教官负责。
直到后来,新宋和通州的关系开始出现紧张的迹象,沈墨为了避嫌,就把教官全都撤了回来。
而新宋的朝堂上,也对沈墨的做法举双手双脚欢迎,忙不迭的把那只教官团礼送出境。
在这之后,这段时间由于训练渐渐懈怠,所以这支一万人的新军战斗力也稍有下滑。
但是另一方面,赵与芮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这支一万人的精兵就是新宋所有的防卫力量。所以牢牢控制住了它,并没有让任何消极势力进入军队的管理层。
由此,也使得这支新军的精神和气质,多少还保留下来了一些沈墨打下的烙印。
当这支军队从福州出发,一路穿过了大宋的两浙东路时,他们居然离奇的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
……
在这里要介绍一下新宋和大宋的形势,实际上在新宋建立的福建路和临安之间,有一块缓冲地带,就是两浙路。
这两浙路分别是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并排儿的横在了福州和临安中间。
所以在新宋军队进入两浙东路,一路北上的时候。当地所有的驻军和守将都在用看傻子一样的目光看着这支军队。
在这之前,这两路所有的军将当然也接到了大宋天子赵与莒发下的圣旨,让他们尽快赶到临安勤王救驾。
可是由于这两路就跟临安近在咫尺,这两地的军将也早就得知了金军二十五万大军,正要攻打临安的消息。
所以这些人接到圣旨之后磨磨蹭蹭的,有的是走三步停一停,有的压根儿就没出发,根本没人傻乎乎的带着兵赶过去送死。
在那之后,他们果然得到了临安失陷的消息……这回他们正好不用去了。那些好不容易出了城的勤王军,立刻就赶回了自己的本乡本土。
在这种情况下,新宋却派出了一支部队北上,还只有区区的一万人!你说这帮人看到新宋大军从自己的城下路过时,他们会怎么想?
说实话,傻子才去拦他们呢!这些新宋的二货愿意自己去送死,那不正好?
……
于是就在这些宋军的纵容下,这一万军队一路向着临安方向挺进,很快就进入了两浙东路的腹地。
在这之后,这支军队随即就和长江壁垒总指挥姜瑜馨取得了联系。然后他们就在姜姑娘的授意下果断的转道向西,拿下了大宋的一座城,并在这里驻扎下来。
这个地方在后世很有名,就是以火腿和横店影视城闻名于世的金华……在宋代它叫“婺州”。
随后,这支新军就在婺州驻扎下来,等着姜姑娘的下一步指示。很快前方的军情也传了回来。
……
如今这支新宋军的将领,正在婺州城头向北眺望……要说起这个人来,在历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
此人名叫孟珙,是宋末时代的一位名将。
这位孟珙在南宋时代,抵抗金国和蒙古侵略时是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甚至在宋蒙之战时,大宋的和蒙军之间防线上,有三分之二的军队都在他的指挥之下。
不过此时他还是一员小将,年岁声望都远远没有达到后世的高峰。此时这位孟珙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军。
要说起这位孟珙,他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奇事迹,倒是颇有几件还很有意思。
这里边第一条,就是他曾经大破金国将领“武仙”的二十万大军。
那是在历史上的绍定五年(1232年,也就是现在的五年之后),当时金将武仙正要率领一支军队攻下蜀中,准备让完颜守绪在物阜民丰的成都继续称帝,延绵国祚。
不想这二十万大军被孟珙率领八千军队一击而破,最后一次破灭了金国占据蜀中,苟延残喘的梦想。
不过在那场作战之中,孟珙打的这二十万金军,都是金国在三峰山之战之后被蒙古人彻底打散,逃进南阳大山里面的溃兵。
顺便说一句,历史上的完颜陈和尚就是死在三峰山之战的。
所以这武仙那支金国军队,并非是一支成建制的强军。孟珙和武仙的这一战虽然非常精彩,但实际上金国军队并不能用二十万人的战斗力来计算。
第2225章:城上娇娘乍相逢、南朝小将、奈何多情
至于孟珙的另一件奇闻轶事,则是跟一副香艳的画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后世流传下了一幅名画,名字叫做《尝后图》。
那是孟珙在宋国和蒙古结盟之后,宋蒙两国组成的联军攻破了完颜守绪最后盘踞的地点蔡州之九六后的事。
在那幅画上就画着蔡州城破之后,几个人抬着完颜守绪的徒单皇后,任由这位孟珙将军大展神威的景象。
而且在这幅画作上还题着一首曲子:“南北惊风,汴城吹动。吹作宫花鲜董董,泼蝶狂蜂不珍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