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老师回来的时候,会弄死我也说不定!”
  就见这时李慕渊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后他又向着面前的这些孩子们说道:
  “但是我不想让你们在毕业之后,成为三百个刚刚搬出温室的花盆,也不想让你们成为一群心中除了骄傲之外,什么都没有的空荡躯壳。”
  “你们应该在战火中搏杀,应该像钢铁一样不断的被燃烧和淬炼。你们应该成为我们这些天教五营的老学员,甚至是咱们老师心中的骄傲!”
  “哪怕你们这三百人在这一战之后,只剩下一百人或者是几十个,那也是几十个钢铁一般的战士,而不是一群漂亮的花瓶!”
  “咱们的老师时刻都在危险之中,他为了中华民族,已经随时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
  当李慕渊说到这里,他深深的看着面前的这些学弟们,双眼就像是一道无底的深渊般深邃而辽阔。
  最后他一字一顿的向着面前的这些孩子们说道:“现在的长江对岸,就是我为你们选定的战场,现在就是你们选择的时刻!”
  “是留在这里继续完成你们的学业,成为老师一手教育出来的学生。还是跟我渡过长江,从此成为咱们统帅的信徒?将自己燃烧在那片血火战场上?”
  “你们自己决定!”
  说完之后,就见李慕渊一转身,便向着长江边上的渡船走去。
  而他身后的三百余名学子,齐刷刷的迈动了脚步,竟无一人犹豫,全都跟上了他们的学长李慕渊!
  ……
  “这些都是老师的心血……他肯定会往死了收拾我的!”
  李慕渊站在船舷上,看着这些年轻的学弟跟在他身后走向了渡口,即将开往战场的时候。
  此时的李慕渊心情极度复杂,但是他的目光却是依然坚定。
  生逢此世,身为老师的信徒和弟子,李慕渊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这是他第一次违背老师的意愿,就做下了这么个无比重大的决定!
  ……
  此时的沈墨还并不知道,李慕渊干了这么一件足以让他大吃一惊的事。他现在正在看李慕渊发来的作战报告。
  沈墨现在已经到达了临洮前线,正在汇集部队,布置临洮地区的防务。
  即便是通过飞鸽传书,从通州到临洮的通信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现在沈墨正在阅读的报告之中,李慕渊所镇守的淮扬上,就连高邮城头的战斗也还没有爆发。
  但是从这份报告之中,李慕渊布置的防守战术,却已经清楚的展现在沈墨的面前。
  李慕渊这个青年将领,沈墨之所以用他来防卫淮扬,就是因为沈墨对他的性格无比的放心。
  如果要是把淮扬军放在其他的利刃营学生手里,比如说白慕起那个用兵阴狠的小子,他说不定会用一次精妙的算计,将入侵的金国东路大军坑的死去活来。
  而赵慕云则是会采用奇幻瑰丽的战术布置,将那一场战斗打得无比精彩。甚至是年纪最小的卫慕青也会用他极为飘忽的机动战术,将入侵的金军转得晕头转向。
  甚至最终,他们还会用一场漂亮的歼灭战来结束这场战事……但是这都不是沈墨想要的。
  对于淮扬地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稳守!
  通州太过重要,无论是崇明岛上的军火工业区,还是通州城内外的工业园区,乃至于石港场军港,都是绝对不容有失的地方。
  所以通州在战术上一旦要是稍有冒险,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这三处地方遭到金军的破坏。那样的代价,是沈墨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承受的。
  所以这个还在学习阶段就以“面瓜”著称,后来又被他在倚天要塞接连锤炼了两年的李慕渊,才是真正适合镇守淮扬的人。


第2073章:鸿雁传书无极王、蒙古高原、天下至强
  这个李慕渊,他绝不会在这场防守战中露出任何的奇谋妙计,也不会进行任何军事上的冒险,这样沈墨就可以把淮扬地区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所以对李慕渊这样的将领来说,他并非是不聪明,而是能够用足够九六的理智压制住自己聪明。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在这场战斗中,李慕渊绝对可以做到不贪战功、不求速胜、不出奇招、不冒风险、只求稳扎稳打,把所有的军事实力,牢牢钉在需要防守的要点上。
  那个还不到二十岁的青年将领,他绝对有这样的毅力和狠劲!
  ……
  当沈墨看完了李慕渊的防守报告之后,也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花神三人组形成的淮扬三镇防卫圈,三城之间可以相互应援,而李慕渊镇守的通州也被他布置得固若金汤,这样一来沈墨总算是可以放心了。
  在这之后,他又打开了另外一份报告。这份报告上面却套着安保部的绝密封印。是由锦云姑娘手下的高级谍报员亲手交给沈墨本人的。
  在沈墨拆开了这一层封套之后,下面才露出了另一个信封。沈墨一看见上面的编号就知道,这是辽东送来的绝密情报。
  打开之后,上面果然是他的弟子陆无惧,现在那位北辽国王耶律无极写给他的。
  ……
  沈墨打开之后,只见一大叠信纸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蝇头小楷。
  这是陆无惧在从蒙古大营返回之后,发给沈墨的第一封关于蒙古内部情况的汇报。
  沈墨从头到尾细细的看来,就见上面写着:
  师尊敬启:
  据弟子深入蒙古,经过两个月的考察之后,现对蒙古大军的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关于蒙古部族的特点。
  经过弟子的考察,蒙古人实际上是由牧民各部族汇合而成的,一个松散的联盟形式。在联合起来后,和春秋战国的各诸侯情况有些类似。
  这些蒙古部族小的只有数百人,大的也有万人部众。平时逐水草而居,设立古列延营地自保。作战的时候在大汗的召唤下,才会出兵汇合到一起。
  ……
  第二:蒙古人各部族的性格。
  总体上来说,这个民族因为酷烈的生活环境,所以养成了坚定执着、简单粗旷的民族性。
  他们往往因为一句不和的言语,或者是一点小小的矛盾就分道扬镳。但有的时候也会为了一句诺言,一生都孜孜不倦的去践行。
  在成吉思汗称汗统一蒙古各部族之前,这些蒙古部族之间经常仇杀不断。他们之间的仇恨往往能追溯到几十代以上。
  这固然和金、辽两国多年以来挑唆这些蒙古部族,让他们相互内斗有关,也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为蒙古人平日里就逐水草而居,和中原百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不同。他们由于草场和水源之间的矛盾,经常打得不可开交,所以非常容易酿成仇杀抢夺的事件。
  而且这些蒙古部族也经常依附强者,以便自保。所以一些小部族率领着手下的牧民,今天投奔你,明天投奔他的情况非常普遍。
  这也就酿成了蒙古各部族之间,总是由于部署之间的来回叛变而屡屡结仇。常常因为部众的叛离和归属问题,相互攻杀不止。
  同时,这也是蒙古人四处抢掠成性的根本原因之一。他们根本不像中原的百姓一样,只会守住自己的土地,中原各个政权之间也因为土地各有归属而相安无事。
  反而在他们的心里,强者应原本就应该占有一切。不管是草场水源还是牛羊牲畜,甚至是女人。只要有能力的时候,他们就会去抢。
  蒙古人憎恨小偷,却以抢夺为荣。认为抢掠来的东西是自己流血拼杀所得,抢夺战利品作为自己的享受,对他们而言是天经地义,甚至是光荣的事。
  ……
  第三点:蒙古部族的兴起。
  最近五十年以来,蒙古各部的兴盛和草原上的气候有直接的关系。
  根据弟子调查,在蒙古高原上,数十年来气温比原来普遍增高。夏天变长并且没有冬天恶劣的环境和雪灾,使得草场丰茂。
  这就让每一户蒙古牧民家中养的马匹,都是五十年前存栏数量的三到六倍不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蒙古人的军威鼎盛。
  第四点:关于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性格分析。
  此人原为草原上黄金家族的血脉,是俺巴孩汗的孙子,也速该长子。在蒙古人的心中,他属于身份极为尊贵的大贵族。
  他出生的时候还有一个传说,就是他手中捏着一块凝血而生,这块凝雪的形状非常像蒙古人的苏鲁锭长枪,这也使得他一出生,就被戴上了战神的称号。
  之后由于他的父亲被杀,铁木真的童年和青年时期过得极为艰苦。
  他不但失去了所有的部署,被迫和自己的母亲兄弟在草原上捕捉野鼠为生,一路饥寒交迫,活的连普通的牧民都不如。而且其间还在不断的遭受仇家,乃至于自己亲属和旧日部属的追杀和迫害。
  很多次他都是和死亡擦身而过,他曾经在酷热的夏季躲进羊毛堆中数日数夜不敢出来,几乎因此热死。也曾戴着木枷,陷于立刻就要被人处死的险境。
  就是因为他童年经受过这样的苦难和磨砺,所以养成了此人极其坚毅的性格和狡猾变通的谋略。
  根据弟子的观察,铁木真此人最善于汇聚笼络人心。在他手下叛变的,除了他自己的居心叵测的亲属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部属和他离心离德。
  除此之外他善于用人,哪怕是曾经一箭射死他的降将哲别,或是敌人的门户奴隶木华黎,最终都成为了他的那可儿和手下部将。并且终身对他忠心耿耿,一心为他效死。
  此外,这个人非常善于变通,绝不做那些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
  曾经跟他三次结为安答,并且派兵帮他报仇,帮助他强大起来的扎木合。一旦成为挡在他强大道路上的障碍,还是一样被其所杀。


第2074章:兵锋无两敌在前、唯有肝胆、沃我中原
  而与他有着救命之恩的王汗父子的部族,最终也被他吞并。这足以见得此人一心称雄,其中对于诺言和恩情之类的事,全不放在他的心上。
  如今铁木真在草原上的声望一时无两,几乎与神一般无二。在长期的征伐作战之中,由于他率军战无不胜,并且大量的缴获都被他分给了部署,所以蒙古各部都对他言听计从。
  而且就如老师所说,蒙古各部实力的强盛,并不会因为铁木真一人的生死而改变。
  铁木真此人的四个儿子,都是性格勇敢坚毅之人。所以可以预见的是,蒙古草原上的强盛之势,不管铁木真是否活着,都可以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
  第五点,蒙古兵的军事实力分析。
  因为蒙古人天生善于骑射,所以在中原地区需要精心训练才能合格的士兵,在蒙古高原上却是俯首皆是,几乎每一个成年牧民都是极高的射手和骑手。
  况且在铁木真手上,这种军事实力还在不断的加强之中。
  弟子具悉,在铁木真还未成大事之前,他就经常带领自己的部众,进行为期五天五夜的不间断训练。在这期间人不下马,不眠不休。
  这种训练极大的增强了蒙古战士的持续作战能力,使得他们在长途的征战过程中,也能保持极高的运动速度和很强的攻击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种极度艰苦的训练之中,铁木真最小的幼子拖雷也未曾被落下,当年十二岁的托雷就曾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中,得到了铁木真的赏识和赞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