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6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砰砰砰……”
    北狄催督吐蕃士兵登城的时候,大颂士兵已经登上了城墙。
    占领城墙之后,他们立刻居高临下,向城下射击。
    机枪队也将机枪转移到了城墙上,不断扫射距离内的阿舒尔部士兵。
    大颂士兵的出现让吐蕃士兵们更害怕了。
    他们纷纷向后逃去,但是转身就发现督战队不断砍杀后撤的士兵。
    只是仅仅犹豫了一下,他们便选择杀死北狄督战队。
    因为在大颂军队的火枪的扫射下,他们的同伴以惊人的速度死去。
    与之相比,督战队手里的弯刀似乎并不可怕。
    当众多吐蕃士兵如此想的时候,北狄督战队立刻被数量众多的吐蕃士兵反杀。
    一名名督战队士兵死在绝望的吐蕃士兵刀下。
    吐蕃士兵的反抗,顿时重创了残余的北狄将领和士兵。
    而失去了北狄人的压制,吐蕃士兵再也不想与大颂士兵继续战斗下去。
    而且,杀掉北狄人,他们也失去了领导,犹如一盘散沙。
    为了活命,他们纷纷丢下手中的火枪和刀剑,向大颂士兵投降。
    这场战斗开始的快,结束的也很快。
    仅仅半天的时间,白虎军便拿下了萨城。
    阿舒尔部,作为北狄最后一支还在抵抗的力量,被彻底消灭。


第1138章 完整版图
    “砰砰砰……”
    萨城内不时还有零星旳枪声响起。
    这是大颂士兵在清理负隅顽抗的北狄士兵。
    在吐蕃士兵大面积投降之后,马翰和典章纵马进入萨城。
    枪骑兵也从各个城门鱼贯而入,配合步兵清理战场。
    “找到阿舒尔了吗?”马翰目光凌厉。
    白虎军几乎控制了整个萨城,但阿舒尔却还没有踪迹。
    对他来说,阿舒尔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因为此人极为危险。
    在科林统领北狄向大颂臣服,天竺也被大颂收入囊中之后。
    这个阿舒尔依旧不肯屈服,试图依靠吐蕃高原抵抗大颂。
    可见其对大颂有多痛恨。
    如果让他逃出萨城,他今后必然还是要做对大颂不利的事情。
    他的最终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将军,我们找到阿舒尔的尸体,他被吐蕃人乱刀砍死了。”
    马翰的话刚说完,一队骑兵在马翰面前停下,向他回禀。
    “吐蕃人……”典章有些厄然。
    他想过阿舒尔可能会自杀,可能会负隅顽抗被杀,但没想到会被吐蕃人杀死。
    但过了一会儿,他就了解到了事情的全貌。
    原来这段时间阿舒尔一直在用残酷的手段镇压吐蕃人。
    这次攻城,阿舒尔又令北狄人督战,最终让他麾下的吐蕃士兵反叛。
    而这也是他们能如此顺利入城的原因。
    “哼,真是便宜他了。”马翰冷哼一声。
    北狄人打下一个地方,就会将一个地方的人强行征入军队,作为自己的仆从兵。
    现在,他们终于被自己的仆从兵反噬了。
    不多时,士兵将阿舒尔的尸体拖了过来。
    正如骑兵说的一样,阿舒尔的确是被乱刀砍死; 现在整个人血肉模糊的。
    不过从容貌上; 还是能依稀看得出来,这是阿舒尔。
    “抬走!”马翰仅仅扫了眼; 便挥了挥手。
    对大颂来说,整个北狄都覆灭了,也无足轻重了。
    阿舒尔对他们来说自然也没了多少价值。
    死了就死了,如同野狗一般扔了就行了。
    “还有一个日克则; 拿下这座城池; 我们等于控制了整个吐蕃,我们的任务也就是完成了。”望向萨城的西北方向,马翰对典章说道。
    典章会意,说道:“末将这就领兵前往日克则。”
    说罢; 他转身离去。
    半个月之后; 典章便去而复回。
    在日克则只有少量的北狄兵马,他们很轻松就拿下了这座小县城。
    前前后后历时一个半月左右,他们完全掌控了吐蕃。
    典章归来,马翰便派出骑兵前往松阳关; 将吐蕃的战况发往燕城。
    同时; 他开始筹划接下来对吐蕃的管控问题。
    毫无疑问; 这吐蕃要交给他们白虎军掌管的。
    那么接下来在这里驻军是必然的。
    又是半个月; 吐蕃的战况通过电报到了赵煦手上。
    此时,赵煦正和王崇在御花园摆弄研造院搞出来的新玩意。
    阅览了电报; 赵煦轻轻笑了笑,便将电报收起。
    对他来说,以白虎军的能力拿下吐蕃简直易如反掌,所以也就没有悬念和特别的期待。
    但这一战; 终究意味着大颂的版图彻底完整了。
    之前大颂获得的额外领土以及今后获得额外领土将都是净赚的。
    “来来来; 趁着吐蕃回归我大颂之际; 一起来拍个照。”赵煦说道。
    今天王崇向赵煦展示的正是照相机。
    此刻; 除了王崇外,刘福,糜衍,常威,杨丰等大臣都在。
    他们都是赵煦叫过来凑热闹的。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众人听说马翰拿下了吐蕃; 俱都露出了笑容。
    吐蕃回归; 这无疑给大颂又添了一笔靓丽的色彩。
    何况大颂之前的朝代; 吐蕃这个地方; 中原王朝基本上难以控制。
    最理想的情况; 也是吐蕃向中原王朝臣服。
    但实际控制吐蕃却是很难的。
    但对如今的大颂来说,这样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
    今后,他们将会把吐蕃牢牢控制在手中,让其成为大颂不可分割的领土。
    一阵阵恭贺声中,大臣们按照次序站在赵煦两侧。
    在他们五米远的位置上有一个三脚架,上面是一个木箱,木箱上蒙着厚厚的黑布。
    这就是研造院搞出来的银版照相机。
    也是最原始的照相机。
    当代十九世纪中期; 这种相机便出现了。
    其原理很简单,
    就是准备一块镀有薄银的铜板; 然后放入装有碘溶液小箱里。
    这时碘蒸汽与银发生反应,就会生成碘化银。
    之后将这块镀银铜板拿出,转入暗箱进行拍摄即可。
    因为碘化银会因为光线的作用强弱被还原为不同密度的金属银; 所以就形成了影像。
    黑白照片就此也就诞生了。
    不过由于自然曝光的光线太弱,银版照相机摄影的时间很长。
    往往需要摄影的对象保持十余分钟的时间静止不动,十分麻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后来出现了以镁粉和氯酸钾为主的燃烧粉末,用以爆发出强光,瞬间形成影像。
    这种燃烧粉末配合喇叭形成的反射罩,就是最早的闪过灯。
    现在王崇搞出来的银版照相机自然就是这种最终形态的银版相机了。
    虽然结构最简单,但也足够用到胶卷相机出现。
    毕竟即便当代的1900年之前,大多数相机都是这种原始的银版照相机。
    “预备!”一切准备就绪,王崇喊了一声。
    见所有人都端正了神态,他按了下闪光灯上的按钮。
    “啪!”闪光灯内的燃料突然燃烧,发出轻微的声音。
    一阵闪电般的强光出现,照射到赵煦等人身上。
    许多大臣甚至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哈哈哈,好了,等照片洗出来,我给皇上送过来。”拍照结束,王崇笑着说道。
    第二天,王崇果然将照片送到了宫中。
    赵煦又将众人叫过来欣赏,望向照片上栩栩如生的人物; 众人惊叹不已。
    “真是太神奇了; 没想到曾经被鄙夷为奇技淫巧的技术竟然能有如此鬼神一般的神通。”刘福拿着照片,定定望向照片上的自己。
    若是早几年,他定是以为见鬼了。
    杨丰和常威等将领也不住摇头惊叹,对研造院搞的技术又多了一层敬畏。
    赵煦注视着众人的表情,神色满意。
    之所以每次研造院搞出新东西,他都要大张旗鼓向大臣们展示,就是为了让他们牢牢记住,今后科技才是大颂发展的首要任务。
    任何官员不能借权利之手干涉大颂科技的发展。
    大颂也不能再回到只有士大夫为人上人的时代。


第1139章 彼得堡
    彼得堡。
    赵煦正和大臣们体验银版照相机旳同时,董安统领的大颂使团经过近四个月的跋涉,抵达了这里。
    “欢迎你们的到来!”一行人从马车上下来。
    一位罗斯国官员便迎了上来。
    而道路两侧则站着两排士兵。
    这些士兵俱都将手中的线膛枪靠在肩膀上,身上穿着深蓝色的军服,个个高扬着头颅。
    而这位罗斯国官员不是别人,却是罗斯国外交大臣彻斯特。
    自北狄在雍州战败,他便离开远东回了彼得堡。
    这几个月时间,因为联军在天竺战败的事情,他奔波于西土国家之间,寻找应对大颂的办法。
    当他一身疲惫返回彼得堡,尼古拉大帝突然告诉他大颂使团到来。
    于是,他便来到彼得堡东面的郊外,迎接大颂使团。
    尽管当下无论是尼古拉大帝还是他都会大颂充满了忌惮,恐惧和厌恶。
    但他们去又不能不重视这次大颂使团的来访。
    一个已经将势力深入中土,同时又卧于远东的强大地帝国,他们不能不重视。
    何况这个东方帝王刚刚打的西土联军全军覆没。
    而这一点,他们罗斯国人自认也做不到。
    只是,他们罗斯人又是骄傲的。
    不会因此就像大颂低头。
    这也出为什么他让列兵们高昂头颅的原因。
    “多谢,能来到彼得堡,我们也很荣幸。”董安神态不卑不亢。
    双方翻译则及时翻译他们的话语。
    切斯特点点头,目光投降董安身后的大颂士兵。
    这些大颂士兵身穿整洁的深绿色军装,脚上是黑的发亮的皮鞋,无论是军装还是皮靴,做工都十分的精细考究。
    这些士兵身上背着的步枪同样吸引了他的眼球。
    整个西土现在可都在仿造这种后装式的步枪。
    但以他这段时间游走各国时候的观察,他们的仿造虽然有进展,但工艺上还是有些粗糙,外观上依旧显得毛躁,性能上也差了一点。
    “哎。”仅仅观察了几眼,切斯特便在心里一阵叹息。
    这些迎接大颂使团的罗斯国士兵已经尼古拉皇帝的近卫军士兵了。
    但显然,无论他们的头颅扬的多高,他们在形象上还是输了。
    而这就能简单对比出两国的国力的差距。
    至于接下来,尼古拉大帝刻意让他引导大颂使团游览彼得堡的计划,他认为也是白费力气。
    因为彼得堡不可能像当初震慑乌兰巴一样,对大颂使团形成震慑。
    可能还会暴露他们的弱点。
    但是,这毕竟是尼古拉大帝的命令。
    所以接下来的一个小时,董安在切斯特的引领下,出现在了彼得堡每个重要地标的位置。
    他们的出现引起了众多罗斯人的围观。
    这些罗斯国对着董安一行指指点点,嘴里不断说着什么,表情不是很友善。
    董安清楚,他们的嘴里自然不会吐出什么好话。
    毕竟大颂现在是整个西土的敌人,罗斯国也在大颂手上吃了亏。
    同时,他也不在乎。
    因为两国的往来不取决于民意,而在于上层的战略考虑。
    “彼得堡是座美丽的城市,希望它以后能一直美丽。”最后一行人来到彼得堡冬宫外,董安笑着说了一句。
    不同于大颂的建筑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