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马瑾定是暗恨舅舅派人杀他,所以故意令舅舅难堪,只是舅舅又何必担心,一个叛国之人的话如何听得。”赵幕说道。
    “虽如此,但只怕皇上心里却是信了大半。”窦唯眉头紧锁,“若如此,我这宰相只怕做不了多久了。”
    赵幕闻言,心里顿时也有些发愁。
    若是他的父皇因此事,把宰相一职给了韩家或许谢家。
    他这皇位可就危险了。
    眉头紧锁,他不禁思索起破解之法。
    沉吟了一会儿,他忽然脑中闪过一丝灵光,大笑起来,“舅舅,你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此话何解?”窦唯不解。
    赵幕道:“舅舅你想,秦州有四关,现在一关归于西凉,一关归于马翰,但还有两关在萧家和窦家手中,父皇最怕的就是打仗,定会令三家死守关隘,如此,他又能奈你如何?”
    “对呀。”窦唯闻言,眼中顿时焕发出光彩,一拍大腿,他道:“诸位皇子中,还是殿下最是聪慧啊,这大颂江山不是你的,又能是谁的?”
    “舅舅过奖了。”赵幕拱手,他道“舅舅现在只需上书一封,就说窦家会严守武关,父皇定会想明白的,当然最好能让萧家一起上这个折子。”
    窦唯点了点头,叹道:“我原本以为这武关会成为窦家的累赘,没想到还有有利的一面,嗯,我这就派人去萧府。”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而且殿下似乎也有了立军功的机会,只要去了武关,砍些人头下来,就说是马瑾的士兵,这便是功。”
    赵幕倒是没想到这点,不由轻笑起来。
    窦唯越想越得意。
    现在唯一令他不快的就是西凉和北狄可能会对武关发起进攻了。
    不过到了那日,朝廷一定会出兵襄助的。
    否则他们窦家若是守不住,大不了和马瑾一样归附了北狄。
    只是除非北狄真有席卷天下之势,否则他还是不会做出这个选择的。
    毕竟,让三皇子登上帝位对他而言更具吸引力。
    想到这,他心情轻松了不少,不再托病,而是差人去了萧家,让萧成和他一起上折子。
    此刻,正堂回廊的柱子后面,窦匡捂着火辣辣的脸正注视着一切。
    从正堂传出的笑声让他的心阵阵抽疼。
    “三皇子,你很好。”窦匡念道。
    紧紧握住拳头,他转身离去。
    隔日。
    两人的折子被送到了宫中。
    赵恒翻阅了两人的奏折后冷笑连连。
    这预料到窦唯会利用这件事,没想到会来的如此快。
    估计窦唯那日真的是被他吓到了。
    只是,这奏折更增添了他对势族的不信任。
    如今大颂上下,唯有想到燕王,他的心才舒服些。
    只是窦唯既然上了折子,他就只能给台阶下,令他窦家暂时好好戍守武关
    待他的新禁军练成,再想办法令禁军接掌。
    同时,他又不想立刻安抚窦唯。
    于是过了五日,他才下旨赏赐了窦唯和萧成千两白银。
    而窦唯得了旨意,终于吃了个定心丸。
    与此同时,赵恒的圣旨到达了燕城。
    接了圣旨,赵煦读完上面的内容,送了口气。
    和他预计的差不多,赵恒令他助马翰死守秦关,不能让西凉兵马进入大颂腹地。
    对他撤兵的决议,赵恒也是肯定的。
    总之,现在就是维持现状,不能轻启战端。
    同时,圣旨上还有一个内容,提到他会封马翰为司州牧。
    如此一来,等于承认马翰在马家的家主地位了。
    “马翰,恭贺你,估计过两日就有圣旨到司州,你将成为司州牧。”赵煦道。
    马翰闻言,没有一点高兴的意味。
    虽然司州在马家三州中最富庶,但失去两州总归是马家巨大的损失。
    他道:“殿下,做不做州牧对在下来说无所谓,只求殿下能卖给马家火炮,火枪,盔甲武器,此生收不回秦州,雍州,我马翰死不瞑目。”
    确认了马瑾投了西凉的事实后,常威便和马翰从秦州撤回。
    同时,两人也将众多不愿意活在西凉阴影下的百姓带到了司州。
    之后,马翰便到了燕城,软磨硬泡,想从他手里买火器。


第三百五十七章 人口换火炮
    时节近夏,天气炎热。
    赵煦穿了件单薄的长衫,手中多了个纸扇。
    一面扇风,赵煦一面望着神色焦急的马翰。
    轻轻笑了笑,他道:“不要急,又不是不卖给你,不过你答应本王的报酬也该给了吧。”
    他帮马翰不是出于情谊,毕竟二人只是马家变乱后接触的多些
    再者,马翰终究是马家家主,第一要考虑的是马家的利益。
    且由于马家族老制的存在,马翰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两家只是暂时利益相投,走到一起。
    所以,他们之间的该算的账还是要算清楚。
    生意就是生意,你马家得掏钱。
    毕竟,说不定将来两家会因利益翻脸。
    “在下没有忘记。”马翰摇了摇头,上次他给了燕王许诺。
    “本王懂你的难处,所以不要你的银子,所以都折合成人。”赵煦说沉吟道。
    据常威说,现在从秦州和雍州逃入司州的大颂百姓近乎百万。
    这么多失去土地的百姓涌入,对司州来说简直是灾难。
    马源和马翰商议,引这百万百姓前往晋州,同时准备向朝堂请求赈济。
    但这百万人口在他眼中简直肥美无比。
    他如何肯让在自己的眼皮子低下流入晋州。
    “百万人,殿下都要?”马翰问道,上次燕王同他要的就是人口。
    赵煦点点头,“不瞒你说,无论火炮还是火枪,都需要大量的匠人参与研造,北四郡在袁家祸乱下本就户数稀少,本王手中缺人,所以自然是多多益善。”
    “那在下求之不得。”马翰喜道。
    当下这百万人口对司州来说是沉重的包袱。
    毕竟司州可养不起突然多出来的这么多人口。
    即便他叔父为他解忧,提出将人口引入晋州。
    但晋州在战事中早就糜烂一片,自身粮食都有问题,如何供养百万人口?
    虽说能向朝廷请求赈济,但他对大颂的官场十分了解。
    不过朝廷能拨出多少粮食,这些粮食从京师到晋州,层层盘剥,最后只怕剩不了多少。
    到时百姓的生活依旧凄惨。
    让百姓去燕州,毫无疑问是个让百姓受益的选择。
    而且马家似乎也没有其他东西能让燕王动心了。
    赵煦道,“除了百姓,本王还要你们马家的匠人,一个匠人给你算三十两银子,这些匠人才可以换火炮,百姓只是借兵的报酬。”
    马翰心道这燕王果然是个不吃亏的主。
    同时他心中默默计算了下,一个匠人三十两,他至少能凑出十万各类匠人,这是三百万两,足够买几百门炮了。
    “在下懂了,请殿下安心,这些百姓和匠人会顺利抵达燕州的。”马翰斩钉截铁。
    既然马家现在背靠燕王,他身为马家家主就要干脆一点。
    否则再失去了燕王的信任,他们将一无所有。
    收回秦州和雍州也会是是一场梦幻。
    “爽快。”赵煦闻言大喜。
    如此,北四郡人口将会达到二百五十万余万。
    大颂的历史上,燕州人口的顶峰时期也比不过了。
    除此之外,据飞狐关守将送来的消息,他在晋州时对撞令郎优待战俘的政策体现出了效果。
    对比他的宽和,西凉人战后残酷对待回去的俘虏,一传十,十传百。
    这段时间不断有大批西凉境内的颂人逃往北四郡。
    他相信,四郡人口在不长时间内,破三百万将不是问题。
    而这些人口红利将极大有利于四郡的手工业。
    至于喂饱这些人口的粮食的问题,他现在也不是很担心。
    因为四郡正在夏收。
    他已经令刘福在各县设立公粮采购点。
    由府衙出银子,直接从百姓手上收购余粮存储起来。
    再加上从江南买来的粮食,足够了。
    “本王给你提供二百门火炮,如何?”一阵兴奋,赵煦又对马翰说道。
    “二百门火炮守住秦关是绰绰有余了,不过在下还想要殿下的火枪,同时希望殿下能派出将领教导。”马翰提这个要求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有点虚。
    他觉得自己有点狮子大开口。
    赵煦笑了笑。
    这次的战事中,马翰是亲眼见到燧发枪的威力的。
    他有这个想法实属正常。
    不过他当前是不会卖燧发枪的。
    但火绳枪他倒是可以卖。
    虽说京师的神机营有了这东西,但他很自信,自己造出来的绝对质量上乘。
    于是他道:“本王可以给你提供火枪,不过和本王的会有微微不同,而且这火枪你可得拿银子来买了,一只三十两银子,但卖你只要二十两。”
    从王应口中,他得知当前兵仗司造一只外销火炮的成本是五百两。
    燧发枪的成本是八两,若是火绳枪,成本还会降低,估计五两就够了。
    卖这个价格他不觉得高,毕竟不暴利就不是军火贸易了。
    听到三十两,马翰本来有些肉疼,但燕王转口给他少了十两,他顿时又一喜,忙答应,“谢殿下恩典,如此,在下暂时就要两万只。”
    “可以,过两天本王会让兵仗司造一只出来给你送去,如果你满意,本王就令兵仗司给你造两万只出来。”赵煦道。
    马翰虽然答应了,但想到燕王话中,这种火枪和燕王士兵用的不一样,还是有点忐忑。
    点头的同时,道:“不过在下能否先看看这种火枪威力如何?”
    “这自是没问题。”赵煦预料到马翰会有此问。
    如果连买东西都不懂看货,这马翰也就真的没什么用处了。
    “过几日,本王会怕派人送往司州,亲自试射给你看。”赵煦道。
    马翰这下安心了,这趟燕城他终究是没有白来。
    “多谢殿下,既然如此,在下这便回司州,引百姓入燕。”马翰向赵煦行了一礼,告辞后离去。
    马翰的身影消失,赵煦微微得意。
    卖给马家火器对他来说有两个益处。
    第一,有了火器的马家能更好的守住秦关,维持西北的稳定。
    第二则属于军火贸易中的陷阱。
    用了他的火器,马家就会对他形成依赖。
    若是想背后给他一刀,便得衡量下被断掉火器供应的后果。
    毕竟火炮和火枪在战事中会不断出现损耗。
    得不到补充迟早会消耗殆尽。


第三百五十八章 利器
    “殿下,这不会是用来切削炮膛的吧?”
    兵仗司。
    王应望着图纸上的东西露出疑惑的神色。
    这段时间除了在兵仗司忙碌,他还是尽量挤出了时间去科技学堂听讲,掌握了不少新奇的东西。
    所以对燕王给的图纸,他不再是两眼一抹黑。
    而是能根据自己学到的东西判断出一二。
    “猜对了。”
    赵煦露出笑容,马翰离去不久,他就拿着图纸过来。
    现在北狄研造火炮的消息既然确定了。
    他就得警惕起来,保持自己在火炮上的优势地位。
    否则只凭他的北四郡如何对抗一个北狄帝国。
    所以,提升火炮的射程和威力迫在眉睫。
    于是他想到了水力镗床。
    这是一种切削火炮炮膛的车床。
    在十八世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