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王说的倒是事实,拿到犒赏的士兵现在个个如同暴发户一般。
    轮休的士兵拿着银子大手大脚地花。
    一年前,他们还过着裤子都买不起的窘迫生活。
    如今积攒的军饷加上犒赏,俨然让他们成了富庶的人。
    这还只是轮休的士兵,现在更多士兵想回家一趟,不断向将领申请。
    赵煦点点头,他能体会现在士兵们的心情。
    九死一生从战场上回来,拿着银子自然要去消费一番。
    又聊了几句。
    赵煦令常威过几日恢复军事学堂的正常运转,随即向大营外走去。
    路上无论是将领和士兵只要见到他,俱都停下恭敬行礼,眼中带着丝丝感激。
    燕王如此善待他们,他们在战场流血也是值当了。
    来到大营门口,赵煦上了马,在徐烈的保护下向王府而去。
    在经过金花巷的时候他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却是陈虎。
    此时陈虎身边有两个女子,一位年长的妇人,一个清丽的少女。
    陈虎参军的时候他见过陈虎的母亲。
    此时对照了一下,年长的妇人就是陈虎的母亲了。
    至于少女似乎是陈虎的妹妹,当时他提过自己是有妹妹的。
    三人现在正立在一个宅院前,同一个商贾说着什么。
    “那不是陈虎吗?”徐烈这时候也看见了,露出好玩的神色。
    “走,去看看。”赵煦说道。
    回到燕城,日子自然没有晋州那么紧张了。
    淡闲的日子,他的八卦之心似乎与日俱长。
    “娘,就是这个院子。”
    望向自己的母亲,陈虎一脸满足的笑容。
    加入王府亲军后,他便把母亲和妹妹接到了燕城。
    拿每月的军饷在城内租赁了个小院子给母亲和妹妹赞助。
    平日里母亲和妹妹又做些女红补贴家用。
    比起以前饥寒交迫的日子倒真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了。
    不过随着大量商贾涌入燕城。
    燕城内租赁房子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陈虎觉得不划算便寻思着买下一间属于自己的宅院。
    当然这也只是他想法,没想过能实现。
    但北狄秋狩之战因为表现勇敢,他被提拔为校尉,军饷涨到了十二两每月,战事中他又得到了些犒赏。
    这次,他又拿了三十六两银子,身家俨然百余两了。
    于是他便趁着探亲假,买下了这个院子。
    “虎子,这个院子怎么也得八十两吧?”陈虎母亲从向门内望了眼,露出惊讶的神色。
    在燕城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她对燕城的院子价值几何还是微懂的。
    偏僻的民坊,一个普通的一进四合院也得三十三两左右。
    这个四合院子在金水巷这个靠近东市的地方,怎么也得翻倍了。
    肥硕的商贾陪着笑:“夫人,你猜对了,一共八十二两。”
    听到这个数,陈虎母亲顿时拉下脸来,“虎子,这太贵了,你就在偏僻的地方买个院子就行了,咱们有什么脸面住在这里。”
    “夫人此言诧异,本王的校尉没脸面住这里,谁又有脸面住这里?”
    赵煦这时来到几人身后,面带笑容。
    陈虎转头看见是燕王,吃了一惊,忙上前行礼。
    陈虎母亲见过赵煦,自也认出了燕王,忙拉着自己的女儿福了一礼,口中道:“民妇参见殿下。”
    “免礼。”赵煦想将陈虎母亲扶起。
    想起这里男女授受不亲,便略抬了抬手。
    陈虎起身,不好意思挠着头,“殿下怎会来这里。”
    赵煦笑道:“现在整个燕城都知道你们王府士兵发了财,本王想看看你们都买了什么,所以看到你就过来了。”
    接着他走进院子,这是个普通的四合院,还算宽敞,而且很干净。
    于是道:“不错,如果银子不够,本王可以给你添点。”
    陈虎闻言笑起来。


第三百四十二章 向往
    “爹,娘,你们吃呀。”
    昏黄的烛光中,黄洋一家围着断了一条腿的桌子坐着。
    将缺腿的一角抵在自己大腿上,他望着迟迟不动筷子的爹娘。
    天色黑下来,乡民们各自去家。
    他在地里浇水的大哥也回来了。
    于是他将从燕城买的一直烧鸡拿了出来摆在桌子上。
    黄洋的父亲黄永畅打量着黄橙橙的烧鸡,接着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小儿子,眼中俱都是欣慰。
    只是黄洋买了这么东西,他有些心疼,“你这是拿命搏回来的银子,也省着点用,又是衣服,又是胭脂的,这还有了烧鸡,这玩意以前可只有豪族吃得起,咱们这样的人家吃它干嘛。”
    “又不是我一个人买,这回去探亲的士兵个个都是大包小包的。”黄洋摸了摸妹妹们的头。
    三个丫头的口水已经忍不住流下来了。
    他那和父亲一样沉默寡言大哥也是喉结滚动。
    把烧鸡拿过来撕掉一条鸡腿递给自己的父亲,他道:“这次是殿下犒赏了我们,军营里所有人都差不多拿了三十两银子。”
    黄洋父亲和母亲对视一样,一阵唏嘘。
    黄洋母亲神色激动:“燕王殿下真是个好人啊,不但对北四郡的百姓们好,对麾下的士兵也好,你以后在军中可要好好干,不能辜负了燕王。”
    “娘,不必您说,孩儿在战场定会拼命的,只要燕王在,咱们会过上更好的日子。”黄洋说道:“打晋州的时候,燕王殿下和我们这些士兵吃一样的炒面,一样露天而宿,这样的好殿下,定是不能辜负的,不只是我,军中的士兵都这么说。”
    黄洋父母俱都点了点头,黄永畅接过黄洋手中的鸡腿,说道:“好,我们吃。”
    说罢,大口啃了起来。
    黄洋又继续撕烧鸡给自己的母亲,哥哥和妹妹。
    啃着鸡翅,黄洋的目光在家人身上转了一圈。
    父亲母亲,妹妹和哥哥都穿上了新的衣服。
    今后,他们终于能够大大方方出门了。
    想到这,他心中无比的得意。
    “爹,给家里的二十两银子盖了草房后,再给大哥讨个媳妇,大哥年龄也不小了,以前咱家家穷,没人给大哥说亲,今后咱们家也能算上个殷实人家了。”黄洋笑道。
    黄洋的大哥黄琦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他已经二十了,在村里的确算是大龄了。
    只是因他家贫,没有媒人愿意给他说媒。
    抬起头来,他摆了摆手,“这银子还是爹和娘给你收着,留着自己娶媳妇,咱家麦子马上就要收了,交了赋税也能留下十石,即便五石留着吃,剩下的也能卖个五两银子,收买麦子再种下稻子,年底又能赚个五两,这日子也就起来了。”
    说道这个,黄永畅不禁眉飞色舞,“燕王殿下收的赋税低,马上北四郡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了。”
    黄洋倒是忘了这茬,听大哥和父亲这么一说,他忽然感到一阵踏实和幸福。
    这样有盼头的日子,以前他们是想都不敢想。
    而现在,这些却在北四郡悄悄的发生。
    他相信,只要北四郡再安稳几年,北四郡的百姓将比其他州都富裕。
    一念及此,他望向一边吃着烧鸡,一边欢快聊天的家人,心中升起一股坚定的意志。
    如燕王所说,北四郡现在虽然安稳了。
    但是威胁还未远去,为了北四郡的疆土,为了北四郡土地上生活的百姓,为了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他们这些王府士兵唯有赴汤蹈火,不怕牺牲,才能让美好的生活继续维持下去,且不断变得更加美好。
    咀嚼着手里的鸡翅,黄洋眼神中散发出异常的光芒。
    此时,与黄洋家相隔不到百米的一间茅屋里,里正何礼瞪着儿子。
    “吃,吃,吃,就知道吃,你爹我好歹也是里正,你也不给我挣点面子,你看黄洋,这次回来多风光,有他这个当兵的儿子,估计明年这里正就要落在黄永畅头上了。‘’
    何仓给了自己父亲一个白眼,“这能怨我?当时我和黄洋要一起报名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被蛇咬了口,躺在床上半个月,要不是为了照顾你,我这次就能和黄洋一样风光。”
    何礼跺了跺脚,他这是恨自己当时被蛇咬了,只能把无名火发在儿子身上了。
    吃了口咸菜,何仓道:“不过你不要担心,我去找黄洋的时候,他跟我说了,皇上下了圣旨,殿下又能扩军了,这次还有机会。”
    “真的?”何礼大喜。
    何仓点点头,“这还能有假,扩充三万左右。”
    何礼满意了。
    他身为里正,总要什么都给乡民做表率,这是他去府衙时候,统属他的上官教诲的。
    豪族横行北四郡的时候,小圩村也是豪族指派族中子弟管辖的。
    这些子弟横行乡间,催逼赋税,残害百姓。
    但燕王掌管燕郡后,里正则由乡民在府衙官员的监督下又乡民选出。
    他由于在村里人缘不错,又正直便被推选为里正。
    所以在参军这件事上,他自然不想自己的儿子落在人后。
    商定此事,父子间突然融洽起来。
    何礼不住给儿子夹菜,期盼着儿子去当兵的那一天。
    于此同时。
    在燕郡星罗棋布的乡间,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
    原来受人轻视的士兵现在俨然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激发了更多青壮加入王府亲军的热情。
    只是有欢乐,同时也有泪水。
    此时燕城内一间民坊中的四合院里正传出低低的哭泣声。
    秦山提着灯笼,立在院子中央,眼眶微红。
    “伯父,节哀顺变,这是王府发的抚恤金,一共三百六十两银子,还有这次的犒赏三十八两银子。”秦山说道。
    王府亲军的抚恤标准是十年军饷。
    他出身禁军,很清楚士兵战死后基本上曝尸荒野,根本没有什么抚恤。
    燕王给了这么多抚恤金,可谓十分慷慨了。
    军中从士兵到将领无一不对燕王定下这个政策心怀感激。
    如此,他们即便战死沙场,也不必担心家中妻儿会饥寒冻馁了。
    只是即便如此,阵亡的士兵依旧令人感到难过。
    这个士兵在他的麾下,且又住在他家附近,他便亲自来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 故人
    “多谢将军亲自前来,送他去王府亲军,老汉我就知道或许有这么一天。”院子里一个五十岁的老者擦了把眼泪,“现在我只想知道在战场上,他表现的是否勇敢”
    “勇敢,很勇敢,在攻打石关的时候,他是第一批爬上城墙的士兵。”秦山说道。
    老者点点头,望着还在哭泣的两个儿子,对秦山道:“将军不要担心,老汉我挺得住,人家的儿子能牺牲,我的儿子也能牺牲,说起来,若不是殿下,我们全家现在只怕早已死在张家手里了,现在他能战死沙场,也算实现他的心愿。”
    张家横行燕城的时候,他家中因有幅字画被张家子弟看重索要。
    拒绝后,他全家便被下了大狱,污蔑他们偷盗了张家的字画。
    是燕王执掌燕郡后,令官员重新给他们平反。
    他们才得以回家。
    所以王府亲军招募士兵的时候,他的长子便去了,说是要报答燕王。
    秦山心中一阵感动,“伯父真是深明大义之人。”
    老汉道:“我虽然只是一介普通百姓,但心里也有杆秤,谁对我们好,谁对我们坏,燕王殿下要打仗,那也定是为了四郡,说到底还是为了四郡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