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这实在太多了,在下必须回去商议。”谢澜擦了擦头上汗珠,“娘娘说了,一百万两银子之内的粮食下官方能自己定夺。”
    赵煦点点头。
    这一百万两粮食就是谢家给他的诚意了。
    在燕州这种地方粮食贵,能卖到一两一石。
    但在江南米贱,一两银子能买更多。
    这一百万两银子相当于一百三四十万石粮食了。
    想到这,他道:“本王自不会让你为难,剩下的粮食就用火炮抵,如何?”
    谢澜闻言松了口气,他道:“此番谢家想从殿下手中买三百五十门火炮。”
    韩家和梁家购买火炮的数目不是秘密。
    他谢家没有梁家富庶,但总不能输给韩家。
    所以比韩家多了五十门。
    赵煦轻轻笑起来,“既如此,你回去便告诉皇后娘娘,三百门火炮给现银,五十门换粮食,进攻西凉之前,本王希望三百万石粮食抵达燕州。”
    谢澜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五十门火炮不过四十万两银子而已。
    加上谢皇后允诺的一百万两银子,燕王想一百四十万两银子就买三百万石粮食。
    这基本等于让谢家半价买粮食给他了。
    不过他心里想,却不敢说。
    谢家本就是在燕王讨价还价。
    这事不是他能决定的,“此事,在下会如实回禀娘娘。”
    “嗯,好,本王已写好了折子,备了厚礼,马上令人送往京师,谢家答应之日,这礼物便会送到太子府上,这折子便会出现在朝堂上。”赵煦丢下了一个筹码,就看谢家接不接了。
    “在下记住了。”谢澜起身,向赵煦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赵煦目送谢澜离去,静静将桌上的茶喝完。
    正要回寝殿,这时凤儿走了进来,边走边抱怨:“殿下,也该管管这帮燕城的奸商了,这煤饼一日比一日贵,真是在抢钱。”
    将管理王府的职责正式交给凤儿以后。
    当下王府内务的支出自然也是凤儿在管。
    闻言,他道:“你说煤饼在涨价?”
    凤儿点点头,“奴婢令家丁去买些回来烧锅炉,不曾想给的银子竟是平时的两倍。”
    赵煦面色沉了下来。
    幸亏他当初选拔商行官员时大量买入煤炭。
    这些煤炭都堆积在兵仗司的库房中。
    不然现在他就得高价买煤炭了。
    如此一来必然会给抬高各类商货成本。
    不过即便现在一时没有问题。
    这也不代表下面几个月不会出问题。
    毕竟他兵仗司在大颂制造燧发枪。
    还有巨量的火炮订单,这都需要大量的钢铁,而炼钢是需要烧煤的。
    “本王知道了,你派个人去商行,商行官员把燕城的煤商叫来。”赵煦道。
    凤儿以后燕王要训斥煤商,喜滋滋地去了。
    过了半个时辰,十余个煤商在商行官员的带领下到了王府。
    煤商们见到赵煦,行过礼,不等赵煦说话就喊起冤来,“殿下,这煤饼涨价真不能怪我们,晋州被西凉攻占,矿山无人开采,我等也是无奈啊。”
    来时,他们便猜出燕王是因煤炭的事找他们。
    毕竟王府一向是买煤大户。
    赵煦抬了抬手,示意商贾们安静。
    在煤炭涨价这件事上,他没有责怪商贾们的意思。
    晋州被西凉攻占的时候,他就想到会有如今的场面。
    “你们不要担心,本王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只是想问是否还有煤炭从晋州过来。”赵煦道。
    商贾们松了口气。
    一个商贾道:“一开始还有,但现在没有了,有也是高价的煤,西凉占领晋州后,占据了所有的煤矿,还驱使百姓把煤运往西凉。”
    赵煦皱了皱眉头,西凉疆土上的资源一直很匮乏。
    据他所知,西凉的煤铁都是晋州商贾走私运过去的。
    现在占了晋州,他们自然要狠狠偷盗煤铁。
    “更可恶的是,晋城失陷后,这晋州的四大豪族献媚西凉,为虎作伥,为西凉兵引路,强占了不少商贾的矿山,更让我等无煤可买,然后他们又卖高价煤给我们,这才致使煤价飞涨。”又一个商贾义愤填庸。
    “四大豪商?”赵煦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晋州,燕州这两个州由于天高皇帝远,当地的豪族一向猖狂。
    燕州有张家,乃至袁家向北狄走私。
    这占不到便宜的晋州豪族自然打起了西凉的主意。
    据传这百年间偷偷向西凉不知走私了多少煤铁,肥的流油。
    赵煦在京师时,这些晋州豪族就曾经闹过一场很大的风波。
    一个晋州豪族子弟自恃钱多,挥金如土,一掷巨万,竟与势族中的王家子弟在青楼争风吃醋。
    结果这王家子弟恼了,当场打死了晋州豪族子弟。
    这些晋州四大豪族不愧是财大气粗。
    生生拿银子打通了窦家的门路,硬是让这个势族子弟判了个秋后问斩。
    王家虽然不满,但在朝堂又怎么斗得过窦家。
    只能硬生生咽下了这口气。
    “就是他们,据说他们放出话来,只要去燕州的煤就加五倍,甚至十倍的价。”商贾们道。
    赵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简单来说,这煤的事就是西凉占了晋州。
    结果晋州豪族依附西凉,还借机抬高煤价,想从他这里捞一笔,真给西凉当狗当出优越感来了。
    “嗯,本王知道了,你们且回去,本王自有计较。”赵煦说道。
    商贾们听了,躬身行礼而去。
    “晋州。”商贾们的身影消失,赵煦轻轻吐出两个字。
    这晋州一战即便为煤炭也要打了。
    众多周知,在当代这山西的煤在国内是质量最好的。
    其中动力煤,烟煤,无烟煤的质量都是上乘。
    这动力煤简单说就是燃料。
    质量好的动力煤产热大,非常适合烧锅炉,火力发电厂用的都是动力煤。
    而烟煤则适合炼制焦炭,这一块兵仗司需求极大。
    无烟煤顾名思义,燃烧起来没有烟,因其含碳量非常大,常用于高炉吹喷。
    现在他虽然还用不到,但今后随着冶炼行业技术的提升就会用到。
    同时,无烟煤还能磨成粉末,过滤水源。
    总之,如此重要的煤炭基地,关乎燕州工业命脉。
    此地资源,他无论如何要控制在自己手中。


第二百八十五章 惊现故人
    闲时光阴易过。
    召见过煤商后,由于一切都安排妥当,赵煦每日就是讲学,逗逗凤儿和鸾儿。
    偶去再去南坊区和南大营转转,等待燧发枪全部交付,继而兵发燕州。
    谢澜回了金陵,没多久又返回。
    这次他带来的是好消息。
    谢端接受了他的要求,而他也投桃报李,送去礼物和折子。
    不久,炎卫送来的消息,他给谢皇后和废太子送去礼物时。
    谢皇后故意放出了风声,整个金陵现在都知道他与太子交好。
    而从梁成处得到消息,赵恒拿到他赞扬废太子的折子后相当高兴,说了句,“还是燕王明事理。”,后来还特意在早朝上让梁成读了折子。
    在三皇子和二皇子风光后,废太子的威势顿时高涨起来。
    糜衍更是提出了让废太子重入东宫的谏言。
    当然,这定是赵恒暗中授意的。
    对这个嫡长子,他一向是疼爱有加。
    如今,又有他第九子燕王的支持,他让赵刚复位的渴望就更强烈了。
    不过三皇子和二皇子一系自然不同意。
    朝堂上如今再次陷入了国本之争中去,每日吵的不可开交。
    对这些朝堂上的破事,赵煦一向是懒得关心的。
    将燕州这个基本盘维护好,才是他的立命之本。
    而在京师陷入国本之争的十日后。
    浩浩荡荡的谢家船队抵达了平城码头。
    得知消息,赵煦和刘福立刻赶到平城码头。
    “殿下,太好了,这下燕州不愁没粮了。”刘福抚摸着堆砌在码头上的粮袋,像抚摸自己的孩子。
    赵煦望着河中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运粮船,露出笑容。
    这一来一去的,折腾到现在又是一个月过去了。
    距离他出兵西凉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可以说,现在谢家的粮食送来的很及时。
    “先别光顾着高兴,检查一下粮食有没有问题。”赵煦对刘福道。
    势族的良心就如吃月亮的天狗,是没有的。
    他可不想这些粮食中混入砂子,烂米之类的东西。
    在他看来,他们绝对干得出来。
    刘福闻言,顿时冷了脸,叫来验粮的官员拿着一根头部尖尖的,内侧有点凹的粮尺,指着面前的粮袋说道:“这个。”
    官员闻言,将粮尺刺入袋子,雪白的米从里面流出来。
    刘福微微满意,走向下一个粮堆检查。
    赵煦负手而立,望着码头上扛着米袋,来来去去的力夫。
    尽管抗粮袋是个苦力活。
    但一下来了这么多粮食,他们却能赚上一笔银子了。
    脸上的表情虽然因为吃力而痛苦,眼中却带着笑意。
    他正四处观望。
    这时一个力夫从他面前经过,突然将背上的粮袋扔下,逼向他。
    “噌!”徐烈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他抽出佩剑一个侧身挡在赵煦面前,手中的佩剑就要刺过去。
    其他侍卫也都刀剑出鞘,涌过来。
    “殿下,我是马翰!”
    黑黝黝的力夫在距离赵煦两米远的地方“噗通”一声跪下,压低声音说了声。
    赵煦因这两个字怔了下,徐烈的剑生生止在那人的脖颈一厘米处。
    “抬起头来。”赵煦闻言一惊。
    这时力夫扬起脸,面色虽然有点黝黑,也瘦了些。
    但的确是马翰。
    赵煦张了张嘴,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这两个多月,任何地方都没有一点马翰的消息。
    他以为马翰必死。
    但谁能想到,他竟然出现在了平城。
    “你这个力夫怎么这么不小心,还不把粮食送过去。”赵煦望了望四周,故意大声道。
    马翰会意,连连点头道歉,扛起米袋堆砌到了一边。
    这时赵煦给了徐烈一个眼神,让他盯着马翰,暗中保护。
    自己回了平城城。
    夜色降临,赵煦在平城城中的行院休息。
    徐烈回来了,带着马翰。
    “殿下,救我!”
    见到赵煦,马翰再次跪下,声音悲戚,带着哭声。
    赵煦扶起马翰,他道:“为何你会出现在这里,你们父子又是怎么回事儿?”
    “说来话长,我和父亲是受奸人所害,而且马家怕是出了内鬼。”马翰将那晚遭遇缓缓道出。
    “殿下,依马公子所言,这黑衣人显然是有备而来,而且藏匿于秦州不少时日了。”徐烈道。
    赵煦点点头,“你的命可真大,身中数箭,掉入晋河中居然还能活下了来。”
    马翰叹了口气,“只能说天不亡我马家,要留我这条命给父亲报仇!”
    说到这,马翰一脸激愤,接着把自己被一个渔夫从河中捞上来,隐姓埋名,养了一段时间伤的事说了。
    赵煦闻言,轻轻点头。
    接着马翰话锋一转,“只是家父大仇未报,马家又被马冲篡夺,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在下不能束手旁观,所以前来燕州寻殿下。”
    提及自己的父亲,他再次洒泪。
    赵煦微微点头,如今马家的事,来龙去脉便基本清楚了。
    马家的事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