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幕1925-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陇东集团此前就有名声,但因其专注与内,影响始终也不算很大,而在吴安平崛起后,国人不免要分析其成功之要素,而此时陇东集团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鉴于西北福利制度所需庞大金、解放军庞大军费等,必须有个来源才能解释清楚,所以人们便倾向于相信,正是陇东集团促成了这一切得以实现。毕竟,除了这个可能,似乎再没有其他可能了。
因是,陇东集团的实力虽仍看不清道不明,但几乎所有人都很确定,这绝对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大财团。
这种猜测当然离事实很远,因为西北的财富源头其实是吴安平,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吴安平手中的d7引擎,陇东集团只是今时后世财富的一种转换工具而已,而且还不是唯一的工具。但是,这更令人难以想象,即便吴安平亲口告诉人们事实就是这样,也不会有多少人相信这样荒诞不羁的事实。
如果不去朝财富无中生有方面想,那确实陇东集团的存在,正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还算合理的猜测。当然,这里的人们,实际是指除陇东集团早期职员之外的其他人,在董志塬周边小而全的工业链条基本建设完备后,后来加入陇东集团的人,其实也难以分辨清楚什么才是真实,什么才是虚构了。
偏离事实的推测,偏偏又使人们对沪上工业集团开发浦东的认识,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一般人别说向浦东投一亿三千万,就是减至一百三十万,都不一定能收回投资,更别说还要赚钱利润,但陇东集团可不是一般人,它既然能在贫瘠的西北赚到足够支撑上千万人福利保障及数十万军队耗费的财富,为何在条件更好的浦东就不行?
所以,人们认为沪上工业集团或许有可能成为另一个陇东集团,依靠吴安平的指导及陇东集团的支持,在上海滩重演西北那一幕奇迹。如果这一奇迹真的得以实现,那么整个上海近三百万人都将受益。
事实上,奇迹当然会实现,但沪上工业集团会不会赚钱就很难说。最起码,就算土地升值足以抵消投入,吴安平也不会将收益拿出,而是会将之滚动投资,甚至在江浙地区另行择地,再开创出一个繁荣地带。
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没必要多说,而有必要说明的是,大浦东工业区的开发计划虽然已经公布,但具体的细则却仍在保密当中。除了吴安平一方及蒋介石一方参与谈判的人,其他人并不知大浦东工业区,具体将涵盖黄浦江以东的哪些区域。于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某些人来说,发财的机会到了。
四月十号之前,隆盛实业、黑水公司、忠义社、沪上工业集团等各方面加在一起,购进的土地大约为十三万亩。其中,隆盛实业不过只掌握了四千三百亩,辛逢馥这边新增一万三千亩,其他都是张树声、马英图等分别以个人、黑水公司及忠义社三个名义买进的,总数接近四万亩。
张树声等人的购地行动只进行三四天,竟能聚拢近四万亩土地,虽说主要是钱花的到位,但如果没有青洪帮这一背景,也根本交不出这样的成绩。好买的土地,辛逢馥等人早先一步买走了,剩下的要想买到手,实际多少都有些困难,但帮会干这种事最便利,一排面目狰狞的大汉朝前一排,胆小的宁愿自己吃些亏,也不没商没量死活都不卖。
当然,张树声虽有意识利用了自己的青洪帮身份,但钱还是给得很足的,他知道吴安平有的是钱,自然不会在这方面抠缩。那样不但自己昧了良心,也讨不到吴安平高兴。
四月十号,大浦东工业区计划公布的同时,位于上海、南汇、川沙三县境内的三十万亩官地,自然也落到了沪上工业集团的掌握当中,为此,吴安平付出了三千万银元。
当然,吴安平不可能有这么多现大洋,而且蒋介石也不收他的西北银元券,这部分款项实际是从英美各银行在上海的分支机构划出的外币存款。来源有三处,一处是艾美饰品在欧美的连锁分支,一处是乔治公司支付的珍珠、钻石等首饰的采购款,还有一处则是罗家明辗转存入的假币。
这些外币存款,实际涉及二十多个账户,每个账户余额按美元计,从三百万到一千七百万不等,总计有一亿七千万之多。当然,其中乔治公司的贡献最大,几乎占到一半,而罗家明因为要按吴安平指示,将假币套出的钱投入到股市中去,提供的资金反而只有乔治公司的一半,也就是总数的四分之一,另四分之一则是艾美饰品提供的。
为支付这三千万银元,吴安平暴露了四个账户,这四个账户的总存款余额,大约为两千四百万美元。这四个账户暴露之后,外国各银行及洋行才知道,这两千多万美元竟是吴安平的,其中种种惊奇、猜测应有尽有,自不用说。
大浦东工业区涉及的六七十万亩农田,蒋介石方面已经同意,在西北按市价提高两成并每户提供一个工作岗位的基础上,由上海、南汇、川沙三县政府出面,劝土地所有人出让土地。理由不用说自然会很高尚,但势必会有人不同意,具体需不需要采取其他手段,则由西北方面的人决定,无论怎样,这边政府的人都将配合。
而吴安平给出的原则是,拥有一百亩左右及以下亩数农田的庄户,若不愿意售出土地,则沪上工业集团也不强求,但拥有一百五十亩农田以上的大中小地主,则要求国民党方面给予配合,必须将土地收入囊中。当然,如果这些地主们愿意,可以不另行提供工作,而支持其在划定的区域内开办下游工厂,定单前期由沪上工业集团提供,保证其能赚到银元。
之所以这样,自然也是为均富。普通庄户持有土地无所谓,当工业区逐步建成,地价一涨,只要其改变主意售出土地,便是一个中产阶级,而因为有优先购买权,也不怕其他人从中捣鬼。那些地主就不一样,因为掌握的土地太多,自然要收其土地,迫其投身工业,而这也更能促进大浦东工业区的快速发展。实际无论地多地少,只要在工业区范围内,都能获利。
最难拿下的土地还有十七万亩,而且这十七万亩土地,基本是都是在相对繁华地段。那些住户,可以像先前一样,通过房产后期置换,并提供工作,及允许其在进入实质开发前暂住,来达成妥协,但其他土地所有人可就没那么好说话。
黄浦江东岸那些沿江仓库,大多掌握在租界的洋行及各商行手里,这一片土地有两万多亩,隆盛实业、辛逢馥、张树声只是趁乱拿下四千多亩,还有一万七千亩掌握在洋人及华人资本家手中。这些人本就不想卖,等大浦东开发计划一公布,自然就更不想卖,打定主意要坐等升值。
其他土地沪上工业集团想买到手中,本来也有些碍难,不过阴差阳错,居然没花太大代价,竟拿到了九万三千亩。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这样。
当蒋介石决意推进与西北的联合,因吴安平已在信中提及大浦东工业区的开发计划,并经宋子文预测,其收回投资的途径或就在土地升值上,这时许多人就动了心思。
宋子文不贪婪,但宋家却想大捞一笔,孔祥熙、陈果夫就更别提,也决心要发笔横财。蒋介石、蔡元培、吴稚晖没想过给自己兜里捞钱,但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包括二十六军的周凤岐在内的这些人,虽不一定是想发私财,但如能有大笔收益,对增强自家派系军队的实力,自然会有很大好处,当然也要出手。
另外,因张树声突然出现,使上海帮会势力的格局大变,并对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这三亨插手国共纠纷提出警告,致使这段时间三大亨与北伐军杨虎、陈群的联系紧密起来。杨虎本就在蒋介石的总司令部任职,他自然知道蒋介石改了主意,并且西北准备开发大浦东,由他那,三大亨及陈群等人自然也知道了,这些人当然更不愿意错过发财的机会。
于是,宋家、孔家、陈果夫兄弟、李宗仁的新桂系、李济深的粤系、二十六军周凤岐、杨虎、陈群、三大亨等人都开始各施手段,在浦东大肆买地,其中种种侵夺、欺压,当真一言难叙。
这些人比张树声、辛逢馥可肆无忌惮得多,他们在上海要想办点事,一旦不择手段,干起来,基本没什么是办不成的。就这样,不过三四天下来,黄浦江以东竟有八万亩土地易主,再加上一些跟风势力的努力,短时间内易主的土地,竟有了九万三千亩之多。
这些情况,张树声、辛逢馥等自然有所察觉,并且第一时间报到了西峰,继而吴安平在每日例行回转西峰的时间里,也得知了这一消息。但吴安平却没有很气愤,他迅速给上海发去了指令,要求张树声、辛逢馥冷眼旁观,暂时只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四月十日达成协议之后,本来是要当日付款三千万银元的,同时三十万官地也将拨到沪上工业集团的名下。但辛逢馥却压了压钱,并随后将张树声调查出的一些人趁机抢占土地的情况,通报了蒋介石知道。同时,辛逢馥将吴安平的意思也传达到了。
吴安平的意思是,一些人想趁机再多些收益,也没什么不可以,但却不能贪得无厌,否则不是将西北当冤大头了?现在沪上工业集团,愿意在那些人购地价格的基础上,每亩另加十块大洋,若同意,大家就痛快交易,各赚各的钱,各干各的事,若不同意,一意想从西北身上割下块肉来,那么对不起,浦东干脆就不开发了,想发大财另找别人去。
蒋介石当然怒火中天,但并不是朝辛逢馥发,而是恨己方的人不争气,竟搞这些钻营,连累他这个总司令也被西北看不起。况且另有一出,新桂系、粤系竟想从中大赚一笔,如果真成功,那是否代表他对新桂系、粤系的控制力将减弱,不需要中央拨款了,那么李宗仁及李济深还会这么顺从他的指挥吗?
蒋介石其实很敏感,从中觉察到新桂系及粤系的某些意图后,自然要将之破坏掉,恰好理由很正当也很充分,由不得李宗仁、李济深不让步。而要想让李宗仁、李济深让步,自然孔祥熙、宋家、陈果夫、三大亨、杨虎、陈群、周凤岐等人,也要同时将吃下去的再吐出来,否则一碗水端不平,他就没办法服众。
本来在蒋介石的压力下,除了陈果夫、杨虎、陈群三人,其他人还在拖拉,不肯按照吴安平的开价,将手中的土地转卖给沪上工业集团,但此时辛逢馥很突然将三万亩土地对外交易,并迅即被另外的人买下了四千多亩,这似乎表明吴安平不只是口头在威胁,而是事有不成,当真会撤掉浦东开发的计划。
于是,另外的人也陆续妥协了。由于地段相对更好些,他们收购土地的平均价格,大约是一百三十银元,每亩赚十元虽少些,但总比让土地砸在手里要好些,总没有白忙活一场。
就这样,沪上工业集团手中又增加了九万四千亩土地。而辛逢馥卖出的那四千亩地,其实也没落到别人手中,而是被隆盛实业买下了。当前,钱其实根本没出,只是倒了一下手,摆出的姿态就有人相信了。
而蒋介石也够狠,九万四千亩土地,实际吴安平每亩多出十元,就是九十多万银元的利润,他除了给桂系、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