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第6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邺城百姓鸣冤上书的登闻鼓,曹操拿起鼓槌,猛敲起来。
  所有人闻声,都聚拢了过来……
  而曹操置若罔闻,继续旁若无人的击鼓。
  金声玉振的鼓声响彻于整个邺城!
  “父亲这是怎么了?”
  二公子曹丕、三公子曹彰连忙询问戏志才,一脸的关切。
  戏志才微微一笑。
  “丞相是看到了四公子的文章!亢奋到这种地步!”
  呼……
  此言一出,曹丕与曹彰眼眸骤然凝起。
  如今这个时期,大哥曹昂退出了世子的争夺,而四弟曹植又来了这么一篇让父亲如此欣喜的文章,意味深长啊!
  曹彰还没什么……
  曹丕的眼眸几乎眯成了一条缝,心里格外的不是滋味儿。
  “父亲如此擂鼓,印象中,还从未如此过吧?”
  “呵呵!”戏志才浅笑:“想不到,丞相竟会敲出祢衡一般铿锵的鼓声!”
  ……
  ……
  荆州,卧龙岗,草庐之中,一方围棋旁,聚拢了不少人……
  “州平,承让了。”
  诸葛亮落下最后一子,这盘棋,他已经赢了。
  “孔明自打恢复真名后,这棋下的是愈发的精炼了……这是心无旁骛了么?”
  开口者是一名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名唤孟建,字公威,汝南人……
  他身侧站着的是石韬字广元,颍川人。
  而与诸葛亮对弈的则是崔钧,崔州平,乃是冀州博陵人,其父崔烈曾做到过九卿之一,算是名门之后。
  诸葛亮与他们三个,连同徐庶,是荆州这一方土地的挚友。
  说起来……
  荆州内部也是分派系的。
  第一梯队“荆州上族”,最掌权的氏族乃是三大家族,蔡家、蒯家与黄家……这三个家族代表三股力量,蔡家代表着荆州的官方军,蒯家代表着荆州的文官集团,黄家代表着荆州的地方军,也就是野战军,以水军为主力。
  第二梯队,则是“荆州中族”,是“庞”、“马”、“向”、“习”这些荆州的地方豪强,细细去说,便是庞统家、马良马谡家、向朗家……
  第三梯队,则是荆州的流寓系,他们不是荆州人,是避难来到荆州的,在当地也没有资产、势力。
  司马徽、诸葛亮、徐庶、崔广平、石广元、孟公威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说是惺惺相惜也好,说是报团取暖也罢。
  总之,他们算是荆州下族!
  上族、中族因为有资产、有势力,族中俊杰自然都可以为官,可这些下族,没有太大的势力,故而只能做隐士!
  当然……
  这个隐士未必是真的隐士,所谓待价而沽!
  除了这上、中、下三族外,荆州还有两个姓刘的,刘表和刘备……
  刘表是荆州之主,但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蔡家与蒯家!
  刘备是外来之主,刘表尚在,他根本无法汲取到上、中两族的人才,故而,他只能把眼光下探,窥探到这些荆州流寓系中的贤才。
  而这些造就了复杂的荆州局势……
  诸葛亮与其好友虽是“隐士”,可难免时时刻刻都会议论此间故事。
  “州平今日下棋,似乎心不在焉哪!”
  诸葛亮抬眼望向崔州平,张口问道。
  崔州平摇了摇头,欲言又止……
  “州平有话不妨说出来,咱们都在这儿,也可以一道讨论一番。”石广元张口道……
  崔州平这才从怀中取出一封报纸。
  “你们看,这是中原的商贾带来的报纸……”
  说着话,他将这报纸递了出去。
  而诸葛亮与石广元、孟公威凑到一起,细细的去看……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他们是倒吸一口凉气。
  “天子竟然会写此文章?”
  “还不止是天子,曹子建这文章笔锋也犀利至极!”
  石广元、孟公威感慨一声。
  “好一篇犀利的文章。”诸葛亮的眼眸却是紧紧的眯起。“这哪里是天子与曹子建的文章?幕后之人分明便是陆子宇与曹孟德!”
  唔……
  众人一怔。
  崔州平点头道:“是啊,若无曹丞相与陆子宇的支持,天子如何会做这一步?曹子建如何敢写这一篇!看来,收服北境四州,陆子宇对现有的制度要动手了!”
  这……
  石广远一敲脑门。“孔明、州平……那你们说说?这是好是坏?”
  “这是变法,诚如先秦之商鞅,此变法凶险至极!”诸葛亮当即回道。“可陆子宇的高明之处,便是让天子做这急先锋,无论变法成败,他陆子宇与曹孟德均有转圜之余地,最后的结果,天子是恶人,曹孟德反倒是成了好人,而此计最精辟之处,在于助曹孟德收获天下士人之心,黎庶之心,此为阳谋……”
  霍……
  诸葛亮一番分析,三人均是眼眸凝起。
  还是孟公威张口问道:“我听闻前段时间,孔明之弟特来此替陆子宇征召孔明,孔明缘何不北上追随陆子宇呢?汝三弟于龙骁营尚且如鱼得水,孔明之才难道比不上你那三弟么?”
  嘶……
  这个问题出口,诸葛亮顿了一下,继而摆了摆手。
  “我志不在此!”
  “待得曹孟德彻底将北境平复,势必会南下,到时……你们三人均可至其麾下,做一方太守、刺史!日后亦可留下姓名,青史流芳!”
  “那?孔明呢?你的志向是何?”崔州平反问诸葛亮。
  诸葛亮顿了一下,这些年,他布局荆州,岂只是为了做一方太守、刺史?
  再说了,均弟在曹营,无论如何,诸葛氏一族得以延续。
  他诸葛亮何不效仿昔日之贾文和与陆子宇斗上一斗!
  无论胜负,于他诸葛孔明而言,都是胜券在握。
  身价,往往是需要实力做倚仗的!
  “我的志向……或许便是成为管仲、乐毅那样的人!”
  诸葛亮朗声道……
  崔州平继续问:“那……近来,刘玄德两顾茅庐请孔明出山,孔明缘何不见呢?孔明要做管仲、乐毅,当今世上,似乎也唯独刘玄德一人或许能实现孔明之抱负了!”
  这……
  诸葛亮没有言语,只是摇了摇头,过得良久,他方才开口道:“不是不见,时候未到!”
  是啊……
  他出山不是去做一个普通的谋士,而是做刘玄德手下的“谋主”,执掌大权的“谋主”!
  呼……
  念及此处,诸葛亮轻吟一声。
  若做不得谋主?
  日后,他以什么身份与均弟交锋呢?
  他又以什么身份,让陆子宇正视他诸葛孔明的才华呢?
  “孔明啊!”似乎,唯独石广元看懂了诸葛亮。“依我说,你哪里是要做什么管仲、乐毅,你分明是要做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两顾茅庐哪里够啊?哈哈,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呵呵……
  听到这儿,诸葛亮笑了。
  “广元,我方才说错了,州平与公威能做郡守、刺史,而你的见识足以做一方州牧!”
  尽管在笑……
  可诸葛亮的表情变得凝重了许多。
  他知道,当此时局之下,投身曹营,投身陆子宇麾下,是这些挚友最好的归属!
  这些挚友,本就是北方人,因为北方战乱才来到了荆州。
  如今,曹操北定四州,又废除了人头税,哪个游子不思乡呢?
  不光是这些挚友!
  一旦北境真的废除了人头税,不出意料,会有大量避祸的百姓北归!
  陆子宇此计,是在动摇南地的根基呀!
  当然……
  诸葛亮不知道的是,按照史籍文献的记载,他挚友中的四人,三人投奔了曹操,唯独崔州平一人浪迹天下,做了真正的隐士!
  此为后话!


第五百三十五章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曙色微明,还未到早朝的时间,已经有几十名官员在崇德殿门口的大树下等待。
  为首的乃是孔融与荀彧……
  他们俩站的端庄,后面有的官员已经紧张的在跺脚搓手。
  “这都什么事儿嘛?好端端的,陛下写这‘废除人头税’的文章干嘛?整的人心惶惶!”
  孔融凝眉抱怨道。
  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小时候就以“让梨”闻名大汉,建安元年被袁谭打败后,从青州逃到许都,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
  他素来重视礼法,喜欢抨击时政,言辞激烈。
  自然,他也算是豪门中的一个,无论是在青州,还是在许都均置办了不少田亩,手下佃农更是不计其数。
  面对孔融的质疑,荀彧一捋胡须,环望周围,俨然……其余的朝臣跟孔融的情绪差不多,一个个凝着眉,小声议论,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心思。
  呼……
  荀彧轻呼口气,正打算开口。
  就在这时。
  一名小黄门低着头快步行至荀彧与孔融的面前。
  “陛下有旨,今日的早朝不在崇德殿,而是在许都郊外,请诸位移步那边……”
  呼……
  听到这儿,孔融一怔,满朝群臣亦是一怔。
  反倒是荀彧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下官谨遵圣命。”
  说着话,荀彧第一个转身迈步走出皇宫,坐上自己的马车,在小黄门的引领下往许都城郊行去。
  其余官员面面相觑,心中想到了什么,“唉”的一声也跟了出去。
  ……
  颍河之畔,距离太学雍丘之地并不远。
  众官员被带到一方县衙。
  与往昔的静谧不同,今日的这里挤满了人。
  众官员步入其中,却正看到天子刘协坐在府衙的主位之上,而他的身边皇后伏寿也在。
  就连许都令满宠也在……
  特别是满宠那双犀利的眸子与冷漠的眼神,让人望而生畏!
  “陛下……这……”
  孔融当即上前,连忙行礼。“陛下把早朝改在此处,可是与那报纸中提及的‘人头’……”
  人头税的“税”字尚未开口。
  天子刘协一摆手。
  “孔少府先莫要言语,不妨听朕先言语一番。”
  唔……这……
  不等孔融再度开口,刘协豁然起身,他伸手示意。
  “朕于朝中,听闻一句‘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这句话乃是伊尹的为臣之道,其含义便是说做臣子的应该上辅天子,下济黎庶!”
  讲到这儿,荀彧补充道:“陛下提及的这一句,便是《咸有一德》的要旨与精髓所在!陛下能感悟至此,荀某甚慰!”
  荀彧的声音醇厚而温润,丝毫没有半点卖弄文采时的枯涩!
  刘协点了点头。“所以说,朕以前做的不好,许多时候没有考虑到黎庶,没有下探到底层,体会到百姓们的疾苦!”
  “便是为此,朕今日于此村落之中做个县令,断几装命案,也体会下黎庶生活的艰难,诸位爱卿不妨陪朕一道断上一断!”
  孔融与一干公卿大臣不明所以,感觉今儿……陛下与荀令君倒是有些一唱一和的味道。
  可具体,他们要干嘛,众人却不知道。
  “来人,传被告!”
  天子刘协像模像样的一拍案牍,顿时间,有一对年轻的夫妇被御林军领了进来,看到府衙上陌生的“老爷”,有些不知所措。
  宦官冷寿光开口道:“见到陛下,还不拜见!”
  “草民拜见陛下……”
  当即,这对年轻的夫妇惶恐不已,跪地朝刘协行礼。
  “朕今日是为民做主,尔等有何冤屈啊?”刘协挥手示意他们站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