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极品骚年-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三月初的正式定品时,陆纳已与林平之见过面,并看过林平之亲笔书写的书法大作,立即惊为天人,当时就已经有招募林平之的意向。

    如今有属吏携正式的文书上林府招募,林氏上下自然是皆大欢喜,欢声笑语不断。林平之自己也颇感欣慰,觉得一直以来想要入仕途为家族打拼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第一步。

    林幸也很为兄长感到高兴,觉得这对兄长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以兄长之才,以后任到高位要职因是不在话下的。

    不过提到陆纳,林幸立即想起当年遇到的那个叫陆葳蕤的陆氏小女孩来,原来历史上与“咏絮谢道韫”齐名的“花痴陆葳蕤”就是她啊,算算如今也有十来岁了啊。还有那惊鸿一瞥的陆氏小少妇,如今也应该二十出头了。似乎那小女孩就是陆纳的女儿啊,而那小少妇就是陆纳的续弦……

    ……

    至此,林氏名利双收,势力大涨,钱塘九姓下五姓杜、戴、丁、禇、林,目前林氏实力已经隐隐超过了杜氏,排在下五姓之首。不过跟上四姓全、朱、顾、范相比较,林氏这个新晋旺族还是有较大差距。

    这段时间商行有了长足的发展,真正的开始做大做强了,但林幸却基本没有将精力放在这上面,而是一个劲的闷头练功。现在旺财全权负责林氏商行的各种事宜,只有在其遇到比较重要的决策,拿不定主意来问林幸的时候,林幸才会参与一下意见。

    林幸想要尽快的将寒梅剑法练到满阶,这样以后再遇到敌人的时候,才能多一分把握。他心里始终还是隐隐有些不踏实,觉得禇文谦不会真的性格这么谦和,就这么善罢甘休。而且就算他肯这么算了,天师道的人呢?那个六品高手临走的时候眼神很是不善啊!

    也许再过一段时日,就会有比上次那个六品高手更厉害的人找上门也说不定。林幸觉得之所以自己心里总是不踏实就是因为出于这样的担心,所以他和黑衣两人每天都勤练不辍,不敢有丝毫懈怠。

    不知不觉间,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离丁氏女郎的出丧之期越来越近,同时也离林平之与丁氏女郎的婚事越来越近。大婚之期就在出丧之期两日后,正好是一个黄道吉日。日子是丁氏族长丁异定的,他如今急切盼望婚事能够速战速决,好早日将侄女嫁出去,完成丁氏与林氏的联姻。

    林氏现在可是香馍馍啊,丁异每当想起当日林氏兄弟上丁府求亲时讲的那番话,都不禁感慨世界变化之快。似乎才一转眼,林氏兄弟说的话便开始应验了。现在再来看这门亲事,丁氏已经实实在在是高攀了。

    这段时间内,林幸在家中度过了自己十三岁的生日。此前的那些生日,林幸大部分都是在初阳台道院与葛洪、黑衣和那一班师兄师姐们一起过的。

    林幸在过生日时才忽然惊觉,自己已经在家中待了数月了。这个十三岁的生日,黑衣依然在他身边。但是师父和师兄师姐们都不在。林幸心中突然有些想念,暗想:

    “葛老头还好吧?还天天苦练天仙琴吗?不知道已经练到什么程度了?嗯,待我阿兄大婚之后,我便回道院去,检查检查他练琴的进度,顺便再提点提点他,呵呵……还是更喜欢道院中的生活啊,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练功、弹琴、喝茶、聊天,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生活简单而美好。”

    ……

    林平之的咳嗽一直不见好,但除了咳嗽之外,也不见其有什么别的不适之处。林幸几次去探望,没发现他身体有什么异状,反而感觉其精神奕奕,脉象稳定,似乎状态比从前还要好些。

    林幸提议让林平之跟其回初阳台道院,让葛洪帮他看看。但林平之不肯,觉得葛洪一向不愿见人,自己这点小咳嗽怎好去麻烦葛仙师清修,林幸只好作罢。

    林父觉得久咳可能会咳伤了肺,于是派人去吴郡请了一位名医回来给林平之诊治。名医一番仔细诊治之后,也认为无大碍,道:“这应该是‘百日咳’之疾,是风邪侵入肺部所致,短期内很难止咳,不过一般病情都不会太严重,咳满百日便会自愈。不过此疾有传染性,家人需与病人分桌而食,避免传染。”说罢开了一个清淤润肺的方子,告辞离去。

    林幸听罢还笑对林平之道:“原来这叫‘百日咳’,咳满百日便自会消停,如此说来,到大婚之期前,阿兄正好可以痊愈。”

    林平之也笑着点头:“是啊,幸甚。”

    林父知道后也略感放心。只是林幸总是觉得兄长这病来的古怪,若这咳嗽真是风邪引起的,可兄长甚少出门,出门时也是安坐于牛车内,根本不会受风,好端端的怎会染上风邪之疾呢?以前也未见他如此长时间的咳嗽过啊。
………………………………

第0074章 梁祝之说

    这一日,林幸在院中与黑衣练剑时,突然又听到林平之大声咳嗽,便感觉心虚不宁,进入不了练剑的状态中去,于是放下剑交给黑衣道:“你先自练一会,我去看望兄长。(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说罢便向林平之书房走去。

    走进去,林幸发现林平之正在练字,便走过去观看。林平之的书法大气正统,饱满而有力度,林幸也很喜欢看哥哥写字,觉得非常有美感。林幸自己虽然写不好毛笔字,但不代表他不喜欢欣赏毛笔书法。事实上正因为他用不好毛笔,反而对能用毛笔写出一手漂亮字体的人感到很佩服。

    他走过去一看,见到哥哥书写的内容,不禁一愣,只见纸上反反复复写着几个字:“祝英台”、“梁山伯”、“祝英台”、“梁山伯”……

    林幸脑中不禁电光一闪:“梁祝?这个时代就有梁祝的传说了吗?好像也对,史书中说梁祝的故事最早正是从东晋开始流传的。”

    此时他表现出一副好奇的样子问:“阿兄,你这写的是什么?是谁的名字吗?”

    林平之微微一笑,正要答话,突然又是一阵“咳咳”的轻咳,不禁叹道:“这‘百日咳’之疾真是难缠,难道非得要到百日才能好吗。”摇了摇头,又道:“写的是名字,但不是真名。”

    “哦?是谁的化名吗?”林幸来了兴趣。

    林平之脸上又浮现起笑容,只是笑容里又带着些许惆怅,喃喃的道:“祝英台便是丁氏娘子在吴郡求学时用的名字。那梁山伯,自然是陈庆之了。”

    林幸大惊,脱口而出道:“丁氏娘子便是祝英台?陈庆之便是梁山伯?丁氏娘子是女扮男装去吴郡求学的?”

    林平之颇感讶异的望了林幸一眼,点头道:“是,幸之如何知道的?”想了想他又笑道:“也对,若是以女子之身去学堂求学,必定闹得天下皆知了。幸之能猜到丁氏娘子是女扮男装也不奇怪。”

    林幸惊讶道:“真是如此?阿兄是如何知道此事的?”

    林平之呵呵一笑道:“其实从第一次随父亲去观摩雅集的时候,见到丁氏娘子,我就已经开始注意她了,之后便多方打听有关她的消息,经常让下人出去找丁氏的下人问询。后来就听到了丁氏娘子与陈庆之已私定终身的风言风语。起初我是不信,但后来又打听到很多具体的事情,不由得不相信。

    渐渐的,我就一步一步的,大致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两人并不是在雅集上认识的,而是早在雅集之前,就已经结交了很长时间。两人都曾有一年多的时间不在钱塘,而且离开和回来的时间都差不多。起先,怎么也弄不清他们去了哪里。后来我给了下人不少钱财,让其去打点,总算问出来了,原来都是到吴郡求学去了,拜于博士徐藻的门下,在徐藻开设的学堂里读书。

    丁氏娘子自小聪慧才智不亚于男子,喜好诗书,但由于是女儿身,进不得学堂,她又求学心切,结果就女扮男装去了,假扮成上虞祝氏子弟,给自己取了个化名叫祝英台。丁氏老族长性格宽和,对丁氏娘子很是喜欢,很多事情便由着丁氏娘子去做。并未严加管束。于是丁氏娘子便在吴郡求学了一年多。

    而恰巧这段时间,陈庆之亦在徐藻门下求学。学堂附近的屋舍租金昂贵,陈氏是寒门庶族,并不富裕,身上带的盘缠有限,所以陈庆之便在比较远僻的梁山山脚结庐独居,被那些士族子弟戏称为‘梁山伯’,嘲笑他家贫,都不愿与其多啰嗦。

    只有丁氏娘子敬佩他的才学,愿意和他交往。两人关系日笃,后来丁氏娘子干脆搬到梁山草庐跟陈庆之一起住。久而久之,丁氏娘子对陈庆之便生了情意。可陈庆之一心求学,竟一直未发现丁氏娘子是女儿身。当然也可能是陈庆之早就发现了,但是内心只把丁氏娘子当作是挚友,是君子之交。因此一直守之以礼,未逾矩。

    不过后来两人不知如何还是互相坦白了,也许是情难自已了吧,陈庆之明白了丁氏娘子的情意,两人私定终身。之后的事情想必幸之也知道了,士庶有别,这桩姻缘遇到了许多的阻挠,陈庆之也吃了不少的苦头。后来陈庆之在雅集中声名鹊起,入仕为官,陈氏族望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加上丁氏老族长也心疼爱女,便勉强答应了这桩婚事。只是这最后的结局……”

    林幸默默的细听,心道,果然就是跟后世流传的《梁祝》故事颇为相似啊,原来这才是《梁祝》的未删节版,只是此事为何从未听到一点风声呢?消息保密的也太好了吧?哥哥是怎么将这些细节都调查出来的?

    于是他便开口问林平之是为何。

    林平之道:“丁氏在知道此事后曾立即下严令封口,遇到传播此事的下人一律重罚。而且我更是听说,丁氏娘子在婚前已经珠胎暗结了。这种事情无论对哪个家族来说都是极端伤风败俗之举,会极大的损害家族的声誉。丁氏和陈氏都是出于声誉的考虑不得不严密封锁此事。所以这件事基本没有外传,没什么人知道。连丁氏和陈氏族内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此事。

    丁氏老族长之所以能答应这门士庶联姻,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丁氏娘子与那陈庆之早已有夫妻之实,无可奈何之下,才最终点头答应的。而在婚事被答应之后,丁氏娘子与陈庆之可以光明正大在一起私会了,两人来往的更频繁了,丁氏娘子终于在离大婚之期半年以前有了身孕,所以陈润儿的年龄大部分人一直认为她是两岁半,其实她应该已经满三岁了。

    我也是花了很大代价,让我们林氏的几个下人通过姻亲关系找到丁氏和陈氏的下人询问,那些丁氏和陈氏下人因为是看在姻亲的面子上,得了钱财,又得到保证绝不会外传,才将一些机密消息说出来的。我那几年的零用基本都用在这上面了。

    而且这些下人知道的也仅仅是只言片语的线索,基本没有知道整个事情经过的,我是通过将所有的信息串联在一起,再自己推测加工一番,才最终猜出事情的大概经过的。”

    林幸感觉到有些无语,心想原来这些年我在初阳台道院练武的时候,哥哥在家也没闲着,在学习的同时还附带从事侦探工作。没想到哥哥对丁氏女郎竟然着迷到这种程度,到了要派人去调查丁氏女郎的婚姻恋爱史的境界。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