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罗二的朝战-第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差的只是时机而已。
“大力,丫的你看不上老子,老子也不是泥捏的,你就等着瞧吧,”紧握的拳头咯吱吱响着,罗二低声地发狠道,他算是被大力临离去时鄙视的眼神,气到了极点。
在akkineninagarjuna局长的配合下,罗二的黑手渐渐在这个河流纵横的国度,越伸越长,每天二十支烧刀子药剂毫不保留地散了出去;至于其他药剂,罗二仔细地收在了医药箱。
而印度军方年度军粮调拨计划,也在国防部冗长的程序里,局部缓慢地停滞不前。
勒克瑙,新德里东南四百公里的一个城镇,郊区一座印军步兵联队,军营里一间挂着军事地图的房间里,罗二正看着地图发愁,他身边环立的,不但有张文卓一干心腹,还有几名裹着头巾的印度军官。
粮食已经找到了门路,但怎么向北方运进去,确实让罗二伤透了脑筋,这和大陆隔着珠穆朗玛峰山脉的平原,公路就成了大问题。
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半岛沿海平原、印度河平原,这四大产粮区,印度军方已经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军粮调拨,不过一列列满载粮食的火车,不约而同地向勒克瑙周边集中,至于其他方向,还是先等等吧。
勒克瑙至新德里之间的五大国家粮库。已然告满,足足上百万吨的新收稻粮小麦,露天垛成了一座座小山。
“长官,您看这里,”站在罗二身边的一名印军军官。小心翼翼地指着地图,稍稍指尖向东以移“勒克瑙距离加德满都不到五百公里,公路条件还算可以,最为关键的,是那里有一个科达里山口,有山路可以到达大陆藏南聂拉木县。”
“这也是最便捷的一条途径了,除非,”面色微微激动的军官,再一点更东面的锡金邦地区,“在这里途径不丹边境,穿过那加兰到缅甸北部。可以到达大陆云南,公路条件好很多,但路途太远了,”他的话让坐在行军椅上的罗二,眉头拧成了一疙瘩。
“嘿嘿,其实,尼尔也好。不丹、缅甸也罢,早前都是大陆的附属小国,一个个都成了精了,芝麻大小的地盘也敢立国,张狂的很,”久不做声的张卓文,扯着衣领上的铜扣,冷不丁就来了一句。
现在大家都是一身印军军官的毛料制服,让穿惯了夏装的张卓文,很是不舒服。要不是罗长官眼里不揉沙子,他才不穿这种立领制服呢。
不过,他的话也实在太惊悚了,为了一条粮道,就要灭掉三个国家。就算是罗二也不敢如此的大动干戈,毕竟,大陆那里的态度他是一点也搞不清。
“这两个小国局势也不很稳定,出动一个步兵联队,足以找到便利的通道,”指点着地图,没有附和张卓文的讥讽,印度军官把英殖民主子遗留下来的矜持,保持的很完美,起码仪表方面罗二很是很赞赏的。
对于缅甸,大家都忽视掉了,和大陆关系扯不清的地盘,罗二根本不会触碰,也只有眼高于顶的张卓文,才肆无忌惮地信口开河。
眼看着就到年底了,罗二也只能找最近的通道,遂不再犹豫,“这尼尔兵力有多少,人口呢?”为了打通一条运粮道路,他不介意让大陆的边疆稍微拓展几十公里。
拿过印军战友递过来的资料,张卓文自觉地恢复了副官的角色,“人口加起来不到二十万,武装步兵连带地方民兵一万出头,重装备无,”
“嗯,还行,”罗二轻轻点头,恨铁不成钢地瞅着张卓文,“我说小张,你呀,什么事情能谈判的,为嘛要动用暴力呢,军官也不是武夫,凡事东东脑子好不好,真是,”
对于这个连货币都照抄卢比,经济严重依赖印度的小国,罗二相信,dilip上校,哦不,前天刚刚升任的国防部后勤副总监dilip少将,会很妥当地处理。
罗二到达印度十二天后,亲自前往加德满都的dilip少将,和尼尔王室签署了一项亲善友好协议,作为受益方代表的罗二,满意地在协议上签下了大名,汉字的署名。
在一张张美刀的鼓励下,加上以劳力抵换今年的“保护费”,使得尼尔王室对辖下的穷苦民众,很快发出了征召令,大批自带工具的尼尔百姓,在边境印军工程兵的配合下,开始修缮从边境至科达里山口的简易山路,最起码要拓宽成一条沙石双车道。
但是,罗二已经等的不耐烦了,直接坐上直升机,向郊区最近的粮库飞去。
临出发前,张卓文很是疑惑地问长官,“藏南那里交通困难,为什么把粮食运到那里,运到云南不是更好吗?”
“要说方便,我还不如通过军方征调货船,把粮食直接运往防城港,这绊脚的石头,不一定非得咱们去踢开,”罗二笑眯眯地一拍副官的肩膀,这丰腴广大的四大产粮区,交给大陆渗透处理,道路正是他留下的后手。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一点罗二亮堂的很。
一家军绿色的印军直升机,呼啸划过天空,行驶半小时后,缓缓停在了一座粮库大门外。
盖着国防部大印的文件,十名煞气逼人的陆军官兵,让看守库区的印军少尉,匆匆电话和上级联系后,恭敬地和周广稻交接了手续,带着一队士兵乘车离去。
门口放好了警戒,罗二一行迈入了军事储备库区,一眼看不到边的十米高粮垛,严严实实地包裹在防雨篷布下,一间间堆满了大袋稻米的仓库,只让罗二暗呼侥幸。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q i s u w a n g 。 c o m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
五百四十章 、好样的,兄弟(上)
医药箱里装满了两万五千吨的整包大米,罗二留下鱼叉、周广稻六人看守粮库,和张卓文乘上直升机直奔戈勒克布尔,印度和尼尔边境之间的小镇,那里有一个小型军用机场。
两个小时后,在印军副驾驶的引导下,直升机缓缓降落在了机场跑道上,此时的飞机燃料也已经基本到底了。
地勤士兵开着一辆拖车,上来挂上飞机拖到了跑道外缘整备区,而罗二和张卓文已经走进了机场指挥塔;指挥塔里,新近上任的国防部后勤副总监dilip少将,早就恭候多时了。
有了dilip少将出面,手续流程干净利落地签署完毕,罗二见状正要离开,却是被dilip叫住了,“罗长官,请等等,”
“珠峰东段北麓,天气情报不太好,气候和南麓差别太大,您还是要谨慎啊,”凑在罗二身边,dilip低声劝道;办公室里,机场军官、塔台指挥长很有眼色地退了出去。
“嗯,”罗二拿着飞行包裹的手一顿,虽然航行图资料有了,但他也对高原多变的气候很是忌讳,毕竟他也不想莽撞行事,“那边的气候怎么样?”
“气象雷达显示,珠峰东段北麓有大片的积雨云层,恐怕十二小时内会有暴雪,要知道,现在那边已经大雪封山了,”dilip的话,不但没有让罗二动摇,反倒是让他眼睛一亮。
大雪封山,那不就意味着。自己穿过边境线时,和边防巡逻队的遭遇机会,小了很多,那被开火的几率也就低了太多了;只要这一次安全通过后,那下一次再去,对面的边防军也知道自己的意思了,再开火他们也得上报上级了。
看着裹得严严实实的dilip,罗二笑眯眯地拍拍他的肩膀,“我先去跑上一趟,看看情况再说。”对于能进入那片大陆的迫切感。他已然是压抑不住了。
机场跑道上,张卓文和两个战友,在一架伊尔军用运输机上,正在和印军导航员围着地图交谈着。正副驾驶。机械师。再加上导航员,燃料也加注完毕,就等罗长官到了。
这架八成新的运输机。按照dilip少将的命令,已经抹去了机身上印空军徽记,毕竟,不告而入他国领空,被打下来也是白打,还是小心为好。
罗二出门而去,dilip少将无奈地叹口气,拿起长官交给的皮箱,招来机场负责军官交代一番,遂登上一架小型飞机直奔新德里;按照长官的指令,他还得马不停蹄地去拜访各路诸侯,用烧刀子药剂开路,结交更多的军中大佬。
运输机轰鸣着驶上了跑道,加大油门一阵颠簸,机身轻盈地仰首拔地而起,机舱里的嘈杂很快平静了下来,不得不说,张卓文的洋战友技术相当不错;罗二靠在座位上,对自己部下也非常满意。
上午十一点,运输机飞上了云层,刚刚穿过淡淡的云雾,一道金黄的阳光在弦舱外亮起,眯眼看着外面无边的云层下,不时闪过的山峰,罗二对dilip刚才的劝告,很是不以为然。
飞机继续升高到了九千米高处,按仪表调整好方向,稳稳地向科达里山口飞去。七百公里的距离,以运输机的航速,也不过两个小时而已。
后舱里罗二躺着几乎要睡着了,驾驶舱里,张卓文一边和导航员核对地面信标,一面不停地接收着空管传来的前方气象资料,这条印军巡逻机都极少经过的航线,要说他们不紧张才怪。
很快飞机进入了尼尔空域,当最后一个信标信号响起后,本来还说笑的两个鬼子飞行员,脸色渐渐肃穆,张卓文坐在他们身后,也时时检查着机上的仪表;他身边的导航员,膝盖上摊开着航线图,用熟练的英语,十秒一次地复述着航线数据。
地面上,已经开始动工休整公路的人群,对头顶上轰鸣而过的飞机,稀罕地仰脸张望着,但除了阴暗的天空什么也看不见。
科达里山口,尼尔小国通往大陆藏南的唯一通道,一条马帮行走的山道,已然被大雪覆盖,厚厚的积雪阻挡了高原两侧的交通,山道旁的小河死气沉沉;现在是每年秋末后的封山时节,人迹罕至。
光秃秃的山顶上,不多的荒草掩盖在白茫茫的雪层下,山下大片的松林也挂满了沉重的冰凌,天空中,轰鸣声一闪而过。
罗二出发的一天前,西藏日恪则分军区,聂拉木县边防连,天色刚刚转亮,一队藏马走出了军营,沿着没脚深的积雪向北走去,马队后跟着十几头敦实的藏牦牛,缰绳串连系在前面牦牛的货架上;这些背负着生活物资的的马队,正是前往边境樟木村哨所的后勤队伍。
阴沉的天空中,呼呼寒风扑面,带队的向导不安地看着头顶上愈发积重的云层,嘴里低声叨咕了几句,随即把脑袋缩回了皮袄,任由座下的老马向前迈进;好在去往樟木村的山道直直向南,这条唯一的山路存在了几百年,当地人闭上眼也能被马儿带到,天气糟糕点也问题不大。
樟木村哨所是一个排级边防哨所,三十几号人马的给养,在封山前必须送到,要不是前几天的大雪,现在已经把物资送到了,连队通过电台也告知了哨所这次行程。
和往日不同的是,这次运送给养,军分区派来了一名作战参谋,现在也和护送物资的官兵们,一起向七百公里外的目的地行进,这翻山越岭的山道,正常行进速度要两天才能赶到。
马队在一个名叫措夏木的小村落歇了一晚,不待天亮又匆匆出发。再次辗转在山间起伏的山道上,队伍里那位精壮的作战参谋,看着眼前叠叠绵延的山岭,紧了紧身上的翻毛军大衣,心里暗暗发苦。
郑军,这个和罗二交好的军汉,虽然履历表上功绩卓著,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