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阁老-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不可能……”小吏不禁失笑。
“不过是付出了几块糖几根肉肠而已。”只见孤蛋画家背着手,看着已经明显整洁的营地,露出了罕见的温柔笑容。
“孩子们回家时一定会,吹着口哨吃着糖,跑着跳着进门后,举着肉肠告诉爹娘,这是自己赢来的。母亲可以用它炒几顿好菜,父亲也能有点下酒菜,如果有酒的话。”
“这不比让你偷偷拿回去卖掉,强之百倍吗?”说完他瞥一眼一脸呆滞的小吏道:“你明白了吧?”
小吏汗如浆下,不由自主打个哆嗦,他藏在袖子里腰带里的糖果,便噼里啪啦掉了一地。
~~
待到梅汛过去后,堤上暂时用不了那么多男丁,老两口又组织男人们将破烂肮脏的窝棚拆掉,改用竹木搭建简易的住房。
当然,徐渭是不会再出头了。一来他是真懒,二来他那张嘴有多讨中老年妇女喜欢,就有多惹男人讨厌。让他指挥男丁们干活,估计用不着半天就得让人家绑上石头扔到至和塘里去。
玉峰山上下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竹林,据说是顾大栋的产业,吴承恩说动和尚们捐出来,用竹子作为灾民们的主要建材。
人多就是力量大,一排排竹屋修建起来。虽然仍旧很简陋,但至少通风良好,并且灾民们都睡上了床——就是从前方文说的那种用土盘起来,铺上木板的土床。
这么潮的天睡在地上,人身体稍弱都会生病的。能睡在土床上就是大改善。
吴承恩甚至还组织人打了十几口井,让灾民不再用浑浊的河水,而是吃干净的多的井水。
除了发动群众一起动手防疫之外,吴承恩也通过居委会大妈……哦不,内里长内甲长们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防控体系。
他要求她们每日巡查自己的里甲,发现有忽然生病的百姓立即上报。县里会第一时间派遣医官去诊治,若是传染病则立即隔离。
最牛逼的是,他不仅隔离了单个病人,还会视严重情况,将病人全家乃至密切接触过的一干人等,全都隔离起来诊治观察。
这一条是李贽告诉他的,李卓吾家里死的人太多,对这方面有充分的经验。虽然他宁愿没有。
ps第四章,求月票啊!再写一章去……
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华家的(五更求月票)
在两人或者说两个半人多管齐下、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下,非但疫病迅速被扑灭,灾民们的健康状况和精神面貌,也在肉眼可见的好转。
他们已经没有了叫花子模样,跟南城的普通市民,看上去没什么区别了。
甚至还要干净一点儿。
毕竟在南城,没有‘内甲长、内里长’们,督促老百姓每天都要洗澡洗头洗衣服。
大明的百姓是最热爱生活的,当有人帮他们从朝不保夕的泥潭中挣脱出来,他们的生活也就渐渐恢复了正轨。
~~
五更过半,天蒙蒙亮起,新安民社的那一排排崭新的竹屋里便有了动静。
那是勤劳的主妇们起床做饭的声音。
在第四保第六里第七甲的那排安置房中,打头一间住着个叫李华的乡民,和他的妻子梁氏,还有他们的三个孩子。
梁氏是个爱干净的女人,她宁肯比旁人早起床半个时辰,也要先把简陋的竹屋收拾的整整齐齐。
而且别人家屋里都是土地,她家屋里却是竹子的地板。
那是她和孩子们趁着之前闲暇时,去捡了施工剩下的竹子,拿回来和丈夫削成厚厚的竹篾,然后编成竹席铺在地上的。
这样屋里便不再起土,非但干净了许多,孩子们也可以赤着脚在屋里玩耍,把隔壁的小孩都羡慕坏了。
至于屋里的桌椅板凳,都是她家本来的家具。虽然年年逃难,已是破破烂烂,但梁氏把它们擦得干干净净,还铺上了一块粗蓝桌布。
然后摆上养在竹筒中的鲜花。竹筒是她丈夫趁着造屋子时,偷偷解出来拿给她当花盆的。
而鲜花,是孩子们从玉峰山上采下来,送给母亲的。
有了这些鲜艳的颜色点缀,竹屋便活泼起来,也有了家的温馨。
梁氏满意的欣赏完自己的布置,便挑着担子出去不远处,到那口属于四保的水井去打水。
听那说话风趣的徐先生说,因为井水不犯河水,所以井水要比河水干净多了。
梁氏虽然想不明白这两者有什么关联,但有学问的人说的话,总是有道理的。
反正自从打井之后,她便只挑井水用,再也没去河边打过一次水。
~~
这会儿天才刚发白,打水的人少,梁氏很快便挑了两桶水回家。
家里没有水缸,就连水桶都是和妯娌家共用的,所以她得抓紧了。
梁氏先点着了火塘,坐上锅,然后往锅里倒上水。
趁着烧水的功夫,她用粗布蘸水,仔细的擦洗起地板来。
竹篾的地板不能直接用水冲,那样水会渗到地板下积攒潮气的。只能这样小心的擦拭。
这时候,一道帘子隔出的卧室内有了动静,然后便闹腾起来。
她的三个孩子大的十二,小的四岁,是男孩。还有个六岁的小女娃。
两个小的正是最淘气的时候,几乎从一睁眼就要闹腾。两人忽然就掀开帘子,光着屁股冲出来,在屋里追逐起来。
“别乱跑,小心地滑!”李华赤着上身追出来,一边穿着小褂一边叫嚷道:“别碰着锅!”
安静的屋子里,登时乱成一团。
以往每当此时,梁氏都会觉得很烦,但现在她只会觉得幸福,十分的幸福。
一个月前倒是安安静静,全家五口像老鼠似的蜷在又黑又臭的窝棚里,小儿子病的半夜直抽抽,小女儿也饿得一动不动,两口子却一筹莫展。
那种死寂般的气氛,让她无比担心,会在这次饥荒中失去自己的孩子。
这绝非杞人忧天啊,每次逃难都有孩子死去,去年她妯娌的小儿子就没了……
梁氏感到十分恐惧,害怕今年会不会轮到自己的孩子。
好在老天开恩,给昆山送来了赵知县。
虽然梁氏从没见过那位老父母,但她能切身感受到,他为昆山县,为他们这些受灾的昆南百姓,带来了多么大的改变。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她一家的生活便从绝境中挣脱出来。
尤其是最近开始筑堤之后,老父母又提高了大伙儿的伙食。
她两口子加大儿子一起给县里干活,养活一家五口之外,甚至能攒下点余粮了。
孩子们病也好了,肚子也填饱了,重新生龙活虎的闹腾起来。
那朝不保夕的担忧烟消云散了。
多好。
~~
李华终于抓住了两个娃娃,夹在胳膊下,强行带他们出去解手洗漱。
然后他会去挑一担水,给大哥家送过去。
大儿子米娃收拾好了被褥,装进箱子里,才将帘子拉开,屋里一下子亮堂起来。
“娘,好香啊,做了什么好吃的?”米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像一只喂不饱的小狼。
“荷叶包饭。”梁氏将抹布洗干净递给儿子,让他将床上的竹席也抹干净。
“不对,还有肉香。”米娃一边擦着竹席,一边激动道:“娘,是不是加了我赢的肉肠了!”
“狗鼻子。”梁氏好笑的掀开锅盖,白气腾腾而起,那浓郁的香气简直要馋哭隔壁小孩了。
其实这是她昨晚趁孩子睡觉做好的,不然早上这点时间太紧,根本就来不及煮熟荷叶饭。
梁氏一边将锅从火塘端到一旁的木板上,一边问大儿子。
“你今天还去抓老鼠吗?”
“不去了。附近早就没了,慧聚寺的和尚都说,这一片的老鼠让我们吓得全都搬家了。”
米娃既得意又失望道:“昨天我抓的,怕是最后一只了。”
“那就跟娘出船吧。”梁氏说着,将三个大饭团子装在碟子里,递给儿子道:“给你奶奶送去。”
米娃赶紧端着碟子穿鞋跑出去,不一会儿就带着弟弟妹妹,甩掉鞋子冲进来。
“吃荷包肉饭咯!”孩子们欢呼着各拿起一包饭,也不嫌烫,美滋滋的吃起来。
李华也回来吃饭了。但孩子们都没发现,父母吃的荷叶包饭,却是真真正正只包着饭,没有一点肉片那种。
两口子刚吃过饭,甲长就在屋头吆喝上工了,李华赶紧一抹嘴站起来。
梁氏也赶紧起来,拿起搁在墙边的扁担,上头用麻绳悬着她男人的瓦刀。
李华接过妻子递上的扁担,朝她咧嘴笑笑道:“我上工了,你们路上小心点。
“嗯,你也小心。”梁氏点点头。
李华摸了摸大儿子的头,又亲亲两个小的。这时,里长也敲响了锣,他赶紧跑出去了。
丈夫走后,梁氏让米娃收拾碗筷,然后把两个小的送去妯娌那边,让老太太和大嫂看着。
她大伯哥也上工了,嫂子腰不好划不得船,就留在家里和婆婆一边看孩子一边编箩筐,其实也很辛苦。
回家时,米娃已经收拾碗筷,浇灭了塘火。
梁氏便关上门,带着儿子出去新安民社,到至和塘边去找到自家的船。
然后娘俩撑着篙,向北门划去,出了水门驶入娄江。
无数大大小小的船只,也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娄江中,组成一支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往西驶去。
目标太湖西山!
ps关于上上章显微镜切片涂层的问题,历史上一开始就是没有涂色的,甚至没有载玻片,就把能发现的都发现了……列文虎克就是直接对着东西看……这样虽然不科学,但最直观啊。你给古人一上来就涂色,怕是会起反作用效果吧。
第一百五十五章 他山之石
六十二里长的河堤,再加上每隔一里的格堤,每日所需的石料是极其恐怖的。
好在西山以石灰岩为主,开采难度很小。用传统的火烧水激法就可以大量获取石料。
为了能保证石料供应,县里又派出一万壮丁到西山,帮着江南公司雇佣的七八千流民一起采石。
一万七八千人起早贪黑一天,足足能开出将近二十万石的石头,足以供应昆山修堤之用了。
如何将这么多石头运到大堤上?反而成了限制工程进度的瓶颈。
仅靠县里、伍记和刘员外等人支援的几十条大船,是远远不够的。
好在昆山是水乡,几乎一半人家都有船,还可以靠数量来凑。
县里一发布征调民船运石的布告后,老百姓便踊跃报名,一天时间足足有六千多条船应征。
负责组织运输的熊典史又进行了筛选,剔除了一料以下的船只,最后只征用了一半的船。
‘料’是本朝用来衡量船只容积的单位,大约等于六百六十六斤的排水量。
一料以下的基本上就是舢板小船了,运不了多少石头,空耗人力而已。不如将人手集中起来,合操大点儿的船来的经济。
男人们都去干力气活,摇船运石这种事只能交由妇孺和老人了。
虽然去程是空船,回程是顺流,不需要太多的力气。但这来回将近三百里的水路,需要差不多两天时间,也堪称一场艰巨的旅程了。
熊典史将三千条大大小小的船分成两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