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侠帝-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是正常,因为朱厚炜提出的这一建议对于朝局的影响实在太大,对于贸然而至的此番变故,老成精干的七位阁臣第一时间就想先回文渊阁详细商议再说。
但现在皇上又就在面前,他们也不好转头就走,同时这事儿也不能立马拒绝,因为皇帝朱厚炜所提之事是在为朝廷选材的范畴中,他们若是贸然拒绝,那天下文武百官少不得要弹劾他们嫉妒贤能堵塞言路了,所以在此情形下,大明帝国的这七位阁臣就纷纷皱眉沉思了起来。
第58章 内阁有动众臣思
看着面前这七位阁臣皱眉沉思的模样,朱厚炜也不多问,他知道此事终究要让内阁的七位阁臣自己去做出决定,各项政令方能顺畅推行,毕竟这些内阁辅臣各个在朝中都有门生故吏,其中能量不可小觑。
带着这个心思,朱厚炜就适时说道:“诸位爱卿不必着急,你们先回去思虑一二,商议成熟了再定也不迟。”
当朱厚炜如此宽厚地提出这一决定以后,站在御案台阶下面的七位阁臣就全都齐齐地松了一口气,只见首辅杨廷和此时就微笑着拱手对朱厚炜说道:“陛下英明,召集各部尚书进入内阁行走一事关乎国政枢密,臣等这便回去抓紧商讨此事。”
此时安坐于御案之上的朱厚炜闻言就顺水推舟道:“既然如此,你们便回去尽快商议罢,朕就等着你们的消息了。”
众臣闻言也纷纷告退,离开了文华殿,回文渊阁中商议此事去了。
在目送众臣走出文华殿以后,翻看了一会儿上直卫所武备档案的朱厚炜,就立马让谷大用派人将锦衣卫掌印指挥使高武叫了过来。
而谷大用此人平日喜好广结善缘,所以内官监的小宦官在来的路上,就已经将皇上翻看上直卫所武备档案的事告知了高武。如此一来,高武心中也就大概有数了。
待到高武进入文华殿向皇帝朱厚炜作揖行了礼,朱厚炜方才淡淡地问道:“高武,朕看了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最近的操练愈发精进了,朕很满意,朕想再让一些上直卫所按照新法操练,不过在此之前,朕还要确定一件事,那便是上直卫所其他军户现在的情况如何?”
高武闻言急忙答道:“陛下,据臣所知,现在上直卫所中的军户大都期盼着快快放归为民户,如此看来,类似通州五卫这种新的操练之法确实极得人心。”
听到自己所发起的整军行动有人赞同,朱厚炜当然十分开心,所以他就颇为高兴地对一旁的谷大用说道:“如此甚好,传旨吧,让英国公和武平伯陈熹明日上午巳时来文华殿见朕。”
对于朱厚炜的这个口谕,谷大用当然是忙不迭地答应了下来,并立马派人手前去通知了。
不过高武站在一旁看到这个情况,心中却是一凛,因为他知道就在前两日,武平伯陈熹刚刚被言官弹劾而丢掉了统管前军都督府的职位,如今皇上提起,定然是要教武平伯陈熹来做啥得罪人的事了,而按照当下的情况,高武几乎可以肯定,皇上肯定会进一步将更多上直卫所用新法整训。
如此一来,武平伯陈熹就得担当那种铁面无私专门惩治人的角色了。
一想到这里高武不由心中暗笑,他已经能想到那武平伯陈熹的为难神情了。
话说这英国公张仑这天下午正在京营军寨中理事,突然见宫内内官监的宦官进来传旨,他就急忙按礼接过圣旨,仔细查看过后,他便明白,皇上此次突然召见自己,怕是真要开始大规模地按照通州五卫的整军法子来整训京营卫所了,只不过他暂时还不太确定皇上准备要放出多少京营卫所来整训练兵。
英国公与其他三位大明国公一直谨慎当差,没什么错处,所以接到皇帝的旨意往往也就公事公办便罢了。
可如今武平伯陈熹的心情就不一样了,他现在是要多纠结就有多纠结,像他这样的勋贵,当然也清楚皇帝朱厚炜如今想做的事,所以当他一看到皇上要他明天上午巳时进宫觐见的旨意,心中早已明白透亮,知道皇上此番十有八九是要他与此前主持通州五卫整训的襄城伯李全礼一样,主要负责严行军纪,干得罪人的事儿,而皇上又召见英国公张仑,那就是要让张仑抓总,自己干活了。
想到这些,武平伯陈熹只能叹气认命。没办法,谁让他自己在前军都督府理事时疏忽了些,导致御史弹劾自己贪惰,自己也被免职,如今皇上召自己觐见,就是要自己戴罪立功来着,自己根本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去得罪人了。
到了第二天上午辰时,英国公张仑和武平伯陈熹就准时在皇城东安门的城门下碰头了。
这时的武平伯陈熹见到英国公张仑,就当先笑着迎上来说道:“张大帅也到了,看来此次末将便要在张大帅手下当差啦。”
英国公张仑当然知道武平伯陈熹马上要面对的场面,十有八九是要做得罪人的差事了,所以此时他就笑着宽慰道:“哎呀,陈大人不必担忧,皇上定然会妥善安排吾等差事的。”
武平伯陈熹闻言也只能苦笑着拱手说道:“末将明白。”
虽然张仑和陈熹这两位勋贵将领已经料到此次前来朱厚炜有事相商,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俩还在这寒暄呢,这皇城东安门的城门却突然打开了,张仑和陈熹见状定睛一看,发现城门洞开之处,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李芳就赫然从中走了出来。
这李芳步伐颇快,没走两步就来到了张仑和陈熹二人的面前。
还没等这两位勋贵将领说什么,李芳就首先笑着说道:“皇上特意吩咐咱家前来迎候二位大帅,请二位随咱家前去觐见万岁爷吧。”
张仑和陈熹见这阵势,心中一凛,觉着此次皇上要他们办的事很可能没那么简单。
这一行人走的很快,只过了半刻功夫,他们就一起进入了文华殿,朝皇帝朱厚炜山呼万岁了。
朱厚炜见状当然是照旧笑呵呵地给张仑和陈熹赐座,李芳则自然而然地站到了朱厚炜的左边,无独有偶,今天锦衣卫掌印指挥使高武也早早过来,站在了朱厚炜的右边。
待到众人站定和坐定,朱厚炜就笑着对候在一旁的翰林院修撰杨慎说道:“杨爱卿,你来说说,这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这四个卫的整军成效如何。”
对于此事,杨慎当然一清二楚,因为皇帝朱厚炜早在两天前,就让他从兵部那拿了此次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整军操练的资料,就为了今日要在文华殿中布置新的整军之事。
第59章 京卫整军治宗室
由于提前做好了准备,所以杨慎便当场朗声说道:“回陛下的话,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的新招士卒经过连日操练,如今已颇具规模,并且兵部官员和京营领兵军将在临场看过其兵士操练后也都对其交口称赞。”
听杨慎这么说完,朱厚炜也点了点头,并抬眼对正坐于御案台阶下的英国公张仑和武平伯陈熹说道:“你们也去看过了?”
一见皇帝这么说,英国公张仑就立马答道:“回陛下,臣与陈大人确实都看了,如今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的兵将着实今非昔比,各式战阵招式操练起来严谨娴熟,进退有序精气俱足,已然初具精兵的模样了。”
英国公张仑的这番话总结得颇为全面,朱厚炜也淡然笑道:“这也是正常,不过强兵之事不能有丝毫懈怠,朕今日召你们前来,就是为了与你们商议扩大整军练兵之事。”
朱厚炜这句话刚说出口,武平伯陈熹就立马肃容接话道:“若是领兵整军,臣一定披肝沥胆,无往不利。”
朱厚炜见陈熹如此热忱地响应,心下觉得他好歹还算识相,而即便如此,朱厚炜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主意,因为陈熹早已被朱厚炜内定好了严督军法这个得罪人的差事,不可轻易挪动。
于是朱厚炜随后便说道:“既然这样,那朕也就不拐弯抹角的了,这么说吧,朕此次准备以整军新法在上直卫所中继续增练八个卫,具体增练的上直卫所名单就在这里。”
说完,侍立在一旁的李芳就将放在御案上的两份卫所名单拿起,并让两名小宦官分别将其交到了张仑和陈熹的手中。
张仑和陈熹二人在接到名单后的第一时间便细细查看,发现皇上此次挑中的上直卫所赫然是金吾前后左右四卫,外加羽林左右前这三卫和济州卫。如此一来,就正好是八个上直亲军卫所了。
刚一看完,张仑就首先问道:“不知陛下想要何时开练这八个卫所?”
朱厚炜闻言先是看了看殿外,而后便说道:“先让兵部操办这八个卫所的整合招兵之事,半个月以后,你们二人便开始统带这八个卫所的兵将操练吧,其中张仑负责统筹这八个亲军卫所的整体操练事务,陈熹专门负责统带监督这八个卫所镇抚司的十六名左右镇抚使,要监督他们严行军法,不可有丝毫懈怠!”
当朱厚炜下了这个命令,张仑和陈熹二人毫不犹豫,当场就极为一致地向朱厚炜作揖行礼,并齐声应道:“臣等遵命!”
做完了这个决定,朱厚炜心情不错,还留张仑和陈熹二人在文华殿的偏殿中用了午膳,这才让他俩回去。
当天下午,兵部尚书王守仁就接到了朱厚炜要整军上直卫所另外八个卫的旨意。
对于皇帝的此番决定,王守仁并未感到惊讶,因为他这些日子早就听说了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操练成果突出的事,并且也与其他阁老去御马监军寨那边看过了,发现皇上大力推进的这些新的整训之法确实卓有成效。
如此一来,强兵心切的皇帝要继续推进此类强兵之事几乎是必然的。
心里通晓此节后,王守仁就立即着手派员到上直亲军卫所此次需要整训的那八个卫所当中,展开一系列与通州五卫整军方式大差不离的操作了。
话说这金吾前后左右四卫和羽林前左右三卫和济州卫的领兵军将在第一时间就知晓了整军的消息,随后当兵部的督饷郎中来到大营中以后,卫所的军户们就欢天喜地般地被放归为民户,只留下了少部分有志于军伍之事的青壮旗军。
在处理完这八个卫所当中原本的事务后,兵部的官员们就轻车熟路地与顺天府衙一起开始在整个顺天府的辖区内,按照通州五卫招兵的法子招集新的兵马了。
在随后几天时间里,内阁那边迅速通过了将参与朝会之事列入在京各个官员的京察之中,再加上朱厚炜将上朝时间改到了辰时,这便让朝会又出现了文武百官济济一堂的局面,可谓是立竿见影地将朝会的颓唐局面给扭转了过来。
时光匆匆,很快九月便过去,到了十月初一的大朝会结束后,虽然文武百官俱至一事让朱厚炜心情颇为爽快,但朝会过后内阁呈上来的一封关于册封大明各地众多亲王和郡王的奏疏,却让坐在御案后面的朱厚炜觉得分外刺眼。
这其中缘由倒也简单,就是当朱厚炜看到此次要册封的那一大堆亲王和郡王的奏疏后,顿时就有种大批钱粮白撒出去的感觉,而朱厚炜则恰恰很讨厌这种感觉,朱厚炜总觉得自己得想办法找补一下。
要说也巧了,许是各地御史也看准了这个时机,就在看过这封奏疏不久,朱厚炜就在随后的奏疏中发现了一封山东巡按御史弹劾馆陶王朱当涊招集凶恶之徒殴死平民的奏疏。
见此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