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变身之俄国女皇-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微微点头,留着两撇牛角胡,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的牧野伸显快步走向演讲台,用英语说道“主席阁下,各位代表们,。。。。。。。。。。关于山东问题,日本政府与华夏国政府已经签署了相关文件,包括山东权益的归属,相关证据也已提交给最高委员会,因此,我认为,关于山东问题,无须讨论了。况且,我**队在战时对协约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华夏国未出一兵一卒,而且他们是在1917年才参战的,比我国晚了整整3年!我要说的就是这些。。。。。。。。“说完,牧野伸显大摇大摆的回到座位上,而其他代表对于华夏国代表如何应对倒是充满了兴趣。

    顾维钧听了,站起身面对其他四周代表问道:“西方出了圣人,他叫耶稣,基督教相信耶稣被钉死在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成为世界闻名的古城。而在东方也出了一个圣人,他叫孔子,连日本人也奉他为东方的圣人。牧野先生你说对吗?”

    牧野不得不承认:“是的。”顾维钧微笑道:“既然牧野先生也承认孔子是东方的圣人,那么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也就如耶路撒冷是东方的圣地。因此,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撤冷一样!“顿了顿,顾维钧高声道”诸位,将山东交给日本,我不会同意,三千六百万山东人民,四万万华夏人民也不会同意!”

    接着,顾维钧又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华夏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期间,牧野伸显也反驳过几次,但在顾维钧的雄辩面前,他完全处于劣势。

    “这个华夏代表”顾“,是个智慧的老鼠吧!”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身旁的威尔逊总统低语道。

    威尔逊笑着回答“不不!首相先生,他是一个充满斗志的诸葛亮。”

    “诸葛亮?!”

    “一个华夏国古代智者。”

    “这是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华夏人。”戈利岑也对身旁的法国总理克里蒙梭小声说道,“阁下,我认为还是将山东还给华夏国,不然的话,小小的山东将会激发所有华夏人的民族感情,到那时,会出现千千万万的”顾维钧“,这对贵国在华利益毫无益处。”

    “哦?戈利岑先生,您多虑了。”克里蒙梭毫不在意。

    “日本人的野心不只是山东,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东亚帝国!”

    “哈哈哈!”克里蒙梭忍不住大笑,“戈利岑先生,我们法兰西是不会重演贵国在1905年的悲剧的,我们有能力保卫法兰西在亚洲的利益。”

    戈利岑沉默了,他怎么可能忘记1905年日俄战争失败的耻辱呢?

    。。。。。。。。。。。。。。。。。。。。。

    会后,各国首脑纷纷表示祝贺,顾维钧在国内外一举成名,晚上,不少记者围在华夏国代表团下榻的旅馆,要求采访他。

    被照相机的闪光灯包围的顾维钧不知道,在距巴黎千里之外的莫斯科,有着华夏人灵魂的安娜,正在策划一次行动,以此给日本增加压力,继而帮助华夏国。当然,安娜绝不是“好好小姐”,她之所以帮助华夏国,更多的原因是为了借山东问题遏制日本在东亚的扩张势力,特别是在华夏国东北。

    1898年,俄国从满清政府手中获得旅顺和大连湾,这块领土划为俄国的一个州——“关东州”。然而,在1905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签署了“朴资茅斯条约”:俄国将关东州无条件让与日本。“这是俄罗斯帝国,不,是所有斯拉夫人的耻辱!”1918年欧洲大战结束后,这种思想就在俄国以致东欧斯拉夫国家流传。进入1919年,安娜不断授意宣传机构,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甚至动用问世不久的电影技术,宣扬俄罗斯与斯拉夫民族面临着来自东方的威胁。

    而1919年3月12日,日本将关东都督府改为关东厅,以原陆军部为基础,另组成了关东军司令部,至此,“日本关东军”形成。4月间,这件事被安娜很好的利用了——在帝国的杜马议会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议员,安娜极力宣称:俄罗斯最强大的敌人——德意志,已经垮了,目前,除了集中精力恢复和发展经济,我们还必须关注东方——西伯利亚的资源对帝国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必须组织一支相当规模的部队,来保卫帝国的东方。

    很自然的,面对大权在握的女皇,议员们除了赞同声,就是“皇帝陛下万岁”的欢呼声。于是,议会通过了一条法令:组建远东第一集团军,并在5月举行以日本为目标的特别大演习。

    于是,国家机器迅速运转,安娜精心挑选了一支坦克营和三支装甲车团,再加上刚刚经历大战的15万士兵,他们将从莫斯科出发,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直达远东,与那里不到10万人的守军汇合。

    4月20日,莫斯科的春风依旧不暖和。为了激励这些前往远东的英勇士兵,安娜不惜牺牲色相,在爱比亚的帮助下,好好打扮了一番,以此刺激士兵的肾上腺激素。

    ”俄罗斯的勇士们!“安娜清脆而嘹亮的嗓音回荡在火车站,”俄罗斯虽大,但没有一处是多余的,我,安娜斯塔西亚在此发誓:曾经的领土,早晚要拿回来!“

………………………………

第134章 西伯利亚开发计划

    

    15万人的部队,随同大量军械,补给,在火车的轰鸣声中,前往远东。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被安娜任命为远东第一集团军司令。36岁的叶戈罗夫出生于一个小村庄,1901年参军,1904年加入社会革命党,次年成为一名下级军官。

    1914年尼古拉二世去世,刚刚掌握权力的安娜立即提拔了包括叶戈罗夫在内的五位年轻军官,鉴于他此前倾向布尔什维克,安娜没有特别重用他,而是派他前往前线,从基层做起,同时,不断以金钱美女和高官厚禄拉拢他。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戈罗夫心中朦胧的“革命”意志逐渐瓦解,凭着出众的才华以及安娜的特殊照顾,叶戈罗夫历任连长、营长、团长,1917年晋升为上校。1918年,叶戈罗夫登报声明脱离社会革命党,并表示自己不再参与任何政党,战争结束后,他负责检查俄军的组织和训练情况,并晋升准将。。

    如今,在临行前,安娜亲自为叶戈罗夫授勋,佩戴上少将军衔的肩章,叶戈罗夫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对眼前的少女敬礼“陛下,我将誓死保卫俄罗斯的东部,击退一切进犯之敌!”

    “记住,你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后,要尽量避免擦枪走火,毕竟,你这次的任务是演习,不是真的打仗,明白了么?”

    “是的,陛下!”

    “好好干吧!”拍拍对方宽厚的肩膀,安娜郑重道“远东第一集团军,这个称呼只是暂时的,也许几年后,它会升级为远东方面军,到那时,我希望你——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继续担任总司令。”

    ”谢谢陛下的信任,我将誓死效忠于您!。。。。。。。。。。。“叶戈罗夫还想说什么,但火车马上就走了,只好郑重地对少女敬了一个军礼,而后转身大步离去:神秘的东方,我来了!

    。。。。。。。。。。。。。。。。。。。。

    从16世纪开始,俄国疯狂地在亚洲扩张领土,占据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占亚洲陆地面积近1

    3。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森林和草原,肥沃的土壤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人们其称为“金窖”。不过由于距离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太过遥远,西伯利亚在几百年里都无法得到开发。因其自然条件恶劣,自16世纪末以来,历代沙皇便将这里作为苦役的流放地。

    在安娜的爷爷——亚历山大三世在位期间,由于工业的发展,”修建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这一想法得以付诸实施。1890年,亚历山大三世正式颁发命令,决定首先从最东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动工。1891年5月,安娜的父亲,仍是皇储的尼古拉亲临符拉迪沃斯托克主持铁路奠基仪式,并在1892年担任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特别管理委员会”的主席。

    如今,已经是俄国皇帝的安娜,从已故便宜老爹的日记本中,得以知晓当初铁路的修建是异常的艰难:除了密布的河流湖泊与山脉、面积辽阔的永久冻土层外,恶劣的气候成了最大的考验。在西伯利亚,冬季的温度能达到惊人的零下50度,而在盛夏又经常出现近零上40度的高温,巨大的温差经常造成钢铁脆裂、设备损坏。成千上万的农民以及服苦役者参与了施工,他们冒着严寒酷暑,开山搭桥,铺设枕木,很多人因劳累致死。而政府为西伯利亚大铁路花费了十几亿卢布,最终在1904年通车,1916年彻底完工。

    ”看来,我那死去的父亲,虽然是个妻管严,身体又弱,但还是做对了一件事。“合上日记本,安娜的目光开始重新审视书桌上的俄国地图,她的纤纤玉手抚摸在西伯利亚地区:”要想富,先修路“,西伯利亚大铁路竣工后,西伯利亚一跃成为国家的主要农牧业基地,为满足修路需求应运而生的采煤业、木材加工业、冶金业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乃至拉动了整个国家的经济。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爷爷亚历山大三世和父亲尼古拉二世留给安娜最好最丰厚的遗产,如今国家熬过了欧洲大战,那么现在该大力开发西伯利亚这个金窖了。为此安娜在4月间接连发布三道命令:

    第一道关于开发西伯利亚的命令就是移民,虽然目前西伯利亚人口有了1000万,但与全国1亿6千万的总人口相比,还是有很大的移民潜力的。由于德奥战败垮台,俄国原本欠它们的债就不用还了,而且,作为战胜国,俄国还得到了一笔数量可观的赔款,加上在奥匈帝国和东普鲁士境内的战利品,安娜得以采取政府补贴的政策,鼓励农民,退伍士兵和破产的流民移民西伯利亚。

    第二道命令,其实早在战争期间就开始执行了,那就是引进外资,特别是美国资金。符拉迪沃斯托克,帝国滨海边疆区的首府城市,也被华夏人成为“海参崴”,这座城市在安娜眼中,不仅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以及太平洋舰队的基地,更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19年初,安娜的工商部长和财政部长与美国大使签署了更广泛的经济合作协定,除了原有的军事工业的合作,这次加强了民用工业合作,俄国输出石油,煤,谷物,木材和各类矿产,换取美国先进的机车车辆、采矿设备、电子仪器、建筑材料和科学技术。

    第三道命令,就是让西伯利亚地区各个城市的市长准备好,安娜决定在巴黎和会结束后,立即乘坐火车,从莫斯科出发,沿途视察帝国的东部领土。

    4月28日,部长会议上,经济部长宣布:“未来十年,是黄金的十年!为此,我奉陛下的命令,宣布俄罗斯帝国第二个经济五年规划,希望在座各位加倍努力!”接着,他宣读了一系列工业指标,包括钢铁,硫酸,煤炭,石油,拖拉机,汽车等等的最低生产目标,最后,经济部长压低嗓音,“各位,根据陛下的意思,工人的最低工资不得随意减少,但是政府将向所有企业家保证:他们可以获得最便宜的工业原料。”

………………………………

第135章 和平会议(严惩德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