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变身之俄国女皇-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息迅速传遍所有阵地,一些俄军士兵兴奋的抄起枪就放,极少数倒霉鬼被庆祝胜利的子弹打死打伤。
“一切都结束了么?”望着来来往往混乱的人群,彼得那断成两截的惨象不断浮现,加夫里尔心情复杂,不由得为自己能活到战争结束而庆幸。
“加夫里尔!你还活着,太好了!”一阵粗犷的声音传来,加夫里尔抬头一看,正是连长马卡洛夫。马卡洛夫满身灰土,脸色夹杂着一些血迹,军服破损严重,上面满是口子,他一下子坐在地上,递给加夫里尔一支烟,“老弟,谢天谢地,我终于找到你了,嗯。。。。。。。。。只是受了点轻伤,唉,你比彼得那个家伙幸运多了。。。。。。。。。”说到这儿,马卡洛夫的脸剧烈的抽搐着,死命的锤着大腿,“该死的德国猪,彼得这小子跟我两年了,我们在一条战壕里呆了一年多,。。。。。。。。。。”
“长官,。。。。。。。”加夫里尔有气无力的说,“能活下来,就好好活着吧,要不是停战了,说不定过几天,德国人的一颗子弹,一发炮弹,也能轻易要了我们的命。”
“我知道,只是。。。。。。。”垂下头,马卡洛夫痛哭起来,“只是,彼得这小子,怎么被炸成了两截呢?”
第二天,在哥尼斯堡地区作战的德军,井然有序的集合,然后向西面撤退,俄军紧紧跟在后面,逐步接管东普鲁士。
与此同时,在西欧战场,对峙双方丢弃手中的武器,爬出战壕,冲过开阔的阵地,互相紧紧拥抱在一起。不久,在巴黎街头,幸存归来的士兵们与他们的母亲、妻子、情人拥抱、亲吻,到处是鲜花、热泪,经过漫长的四年,屁民终于等来了和平。
。。。。。。。。。。。。。。。。。。。。。。。。。
随着停战协定于10月10日上午10时正式生效,德国与协约国的敌对状态结束。10月17日,德军撤出协约国领土,协约**队开始收复这些自1914年以来一直被德军占领着的法国,比利时和俄国的土地。10月21日,协约国扣押德国公海舰队,公海舰队在英国大舰队编队之内驶入福斯湾,后来被转移至斯卡帕湾。11月1日,协约**进驻莱茵兰和东普鲁士,根据停战协议条款,协约**跟随撤退的德军进入德国领土。11月9日,联军进驻莱茵河桥头堡,英军驻于科隆,美军进驻科布伦茨,法军占领美因茨,而在东面,维斯瓦河以东完全被俄军控制,几天后,在原俄属波兰领土上的德军也陆续撤退。
在奥地利战场,随着德军的撤退,民族**的热浪再次席卷了半个奥匈帝国,北部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人也极力复国。趁着混乱,收到安娜密令的图哈切夫斯基和布琼尼经过商量,留下大部队,迅速组织精兵前往维也纳,抢夺美泉宫里的珍宝,同时与奥地利正式签订停战协定。
美泉宫,是坐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南部的华丽建筑,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安娜听苏菲说过,奥匈帝国的老皇帝弗朗茨一直住在那儿,里面有无数珍宝,价值连城。安娜不是收藏家,也不是文艺少女,她要用哈布斯堡皇室的巨大财富偿还所欠的债务,早日偿还英国人的贷款。
。。。。。。。。。。。。。。。。。。。。。。。。。。。。。。。。
10月16日,近5万俄军进入了维也纳,他们比意军早了半天进城。一进城,奥军立即被解除武装,同时,俄国代表和意军代表与奥地利代表签署了停战协定。
1741间房间和2万平方千米的园林,这就是气势磅礴的美泉宫,仅次于法国的凡尔赛宫。意大利军队的鼻子很灵敏,他们紧紧跟着俄军进了美泉宫,奥地利皇帝卡尔和他的政府已经迁出了这里,只留下少数宫廷侍卫。短暂的交火后,俄意军队完全控制了这座宫殿。
宫殿长廊墙壁上是哈布斯堡皇族历代皇帝的肖像画以及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16个儿女的肖像,一些有文化的俄军军官认出了随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同上断头台的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奈特少女时代的画像,很快,这些油画被俄军军官按军衔高低瓜分。美泉宫内的华夏陶瓷不可胜数,俄军士兵们小心翼翼的用布条和箱子装好,然后用马车运走。
捞足了油水后,俄军司令也没忘记使命,他要求士兵小心搬运贵重的珍宝,并派专人看守,最后用汽车运到火车站,最后运回俄国。不过,这位指挥官显然忽视了人的**,俄军入宫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珍宝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宫殿中的金银财宝和艺术珍品。
意大利士兵看着忙活不停的俄国人,再也忍不住,他们把目光锁定在美泉宫背面的皇家花园。皇家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园林,硕大的花坛两边种植着修剪整齐的绿树墙,绿树墙内是44座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雕像。意军费了好大劲,拆下这44座雕像,打包运走。园林的尽头是一座“海神泉”,向东便是皇宫名称由来但却不很起眼的“美泉”,意大利士兵高兴的跳到里面洗澡。美泉的正对面是一片人造的罗马废墟和一块方尖碑,罗马废墟带不走,意军于是将方尖碑截断,装箱运走。
随着时间推移,不少士兵开启了小差,私下抢夺,很快,在维也纳的军官和士兵,俄国人和意大利人,为了攫取珍宝,从四面八方涌进美泉宫,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枪战,小股俄军与意军交火。因为宫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那种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饱,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戒指;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这种情况直到图哈切夫斯基亲身来到维也纳才有所好转,在他的亲自监督下,大包大包的珍宝完好无损的运往火车站,装满了一个又一个车厢,“这是给尊贵的皇帝陛下最好的礼物!”
………………………………
第127章 和平会议(开场)
战争结束了,接着就是战胜者对战败者的肆意宰割,奥地利人首先品尝了战败苦果,有着几百年的美泉宫——被俄意军队洗劫一空,宫殿中的大部分珍宝成为了俄军的战利品。
从维也纳出发,满载珍宝的火车越过欧洲数条大河,辗转开到了莫斯科,接着士兵们将一箱箱的宝贝装上卡车,一股脑运往克里姆林宫。
“啧啧,这次真的赚到了!”拉着苏菲的手,安娜带着她参观了拜访美泉宫珍宝的房间,数额巨大的珍宝足足摆满了几十个房间,两人只能挑了几个,随意看了看,即使见识过冬宫和克里姆林宫的财宝,安娜的眼睛还是被哈布斯堡皇室的私人财富亮瞎了。
“苏菲姐姐,你估计这些值多少卢布呢?50亿,100亿,还是300亿?”安娜笑眯眯的问。
“我不知道。。。。。。。。必须要请鉴定专家估值吧,那样才准确。”苏菲有些尴尬,自己的祖国覆灭了,而自己也成为了安娜的禁脔,“身死国灭”这个词很适合现在的自己。想起自己的那些亲戚,苏菲突然跪下,紧张的请求道“陛下,请您善待哈布斯堡皇室,毕竟他们已经向您伟大的军队投降了。”
”哦?你很担心那些所谓的“家人”么?“安娜蹲下身,伸出右手,食指诱惑性的勾了勾。
苏菲一愣,而后机械的张开樱桃小口,身子前倾,含住了那纤细白嫩的手指,慢慢吮吸起来。满意的点点头,安娜保证道”你放心,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哈布斯堡家族依旧能得到皇室般的尊贵待遇,美泉宫依旧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私产,这样子你满意了吧,我的苏菲宝贝!“
”呜呜。。。。。。!“苏菲含着安娜的手指,轻轻点头,一双水汪汪的大眼满是感激的神色。望着这楚楚动人的苏菲,安娜脑子一热,在金银珠宝的包围下,干了那丑事。
。。。。。。。。。。。。。。。。。。。。。。
1918年10月24日,在非洲,最后一支德军向英军投降,其指挥官冯莱托。福尔贝克在过去四年里,转战于德属东非,葡属东非和英属北罗得西亚,虽然取得不少战绩,不过他改变不了德国在欧洲的命运。
战争结束了,如何分享这些胜利果实呢?就在对德停战协定生效的第三天,安娜就受到了法国驻俄大使的通知:请俄国做好准备,选好代表,参加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和平会议。”巴黎和会?!“安娜想起了这个被天chao教科书评为”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的和平会议,”呵呵,现在我也是俄罗斯帝国主义的首领了,弱国无外交!“分赃会议”这种说法,只是弱国聊以自慰的招牌罢了!“抱着这种想法,安娜随即召来了首相戈利岑。
1905年10月以前,俄罗斯皇帝的权力是**而且无限的,在十月宣言修法和第一帝国杜马议会开始后,**这个字就被谨慎地保存著,但是权力已转为有限的程度。也就是说,安娜是自愿限制她的立法权力的,没有经过杜马的同意,任何提案皆无法通过成为法律,但同时安娜仍然握有解散杜马的权利。虽然帝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但安娜仍是国家政治的主人,杜马这个议会组织,只不过用来粉饰门面的。
因此,作为名义上的政府首脑,63岁的戈利岑先生,依旧保持着对安娜的尊敬,不敢有丝毫跋扈。”戈利岑先生,您作为首相,这次巴黎之行就摆脱您了。“
戈利岑站得笔直,望着坐在皇位上的少女,坚定地说道”我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帝国的利益,俄罗斯人民的利益,我将誓死争取!“
”放轻松点,首相先生。“安娜有点受不了老头子如此认真的表情,现在,偌大的乌棱宫里,只有君臣二人,安娜走下宝座,轻轻拍了老头的肩膀,为他打气“波兰,东普鲁士,匈牙利,保加利亚,这些地方都是俄罗斯军人付出巨大牺牲得到的,而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是我国最坚定的盟友,我们有义务保护他们的领土利益,这次您去巴黎,不过是为了得到一个国际条约的保证,600万军队和1亿6千万的国民就是您坚固的后盾。”
“我明白了!”戈利岑果然轻松了许多。
。。。。。。。。。。。。。。。。。。。。。。。。。。。。。
1918年12月11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到达了法国马赛,下船后,他受到法国的人民热烈欢迎。威尔逊有张拉长的脸,蓝灰色眼睛,戴眼镜,棕色头发,前额很高,耳朵特长,长长的下颚,他所宣传的和平基本原则,即“一切国家在所有涉及权利或特权的事务中,都是真正平等的!”,得到了全世界的热烈欢迎。
1916年起担任英国首相的劳合-乔治,在战争结束后,踌躇满志,为了确立其战后的地位,在12月匆忙进行大选,经过一番交易,12月14日,劳合·乔治组成新政府,次日,他率领英国代表团来到法国,准备出席和会。
不久,以戈利岑为首的俄国代表也赶到了,意大利,日本,华夏国以及巴尔干诸国,拉美诸国的代表也接踵而至,最后,德国,奥地利,奥斯曼土耳其的代表团姗姗来迟。在1918年最后的几天里,全世界33个国家1000多名代表齐聚巴黎,战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