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冷战破幕者-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紧用土壤将这个血坑填了起来,在加上草木气味来掩盖空气中已然散发的血腥味。
  一个兵呆呆的盯着这个血坑看,好像惊呆了。
  杨天华用刀柄敲了敲这个兵的头盔,说:“害怕了?”
  这个兵摇了摇头:“不是,教官,我只是觉得这有点太浪费了。”
  杨天华眉毛一挑:“太浪费了?”
  这个兵点点头:“是啊,在我们老家,放出来的猪血专门盛放到一个瓦罐里,沉淀凝固后和韭菜大蒜一起爆炒,做成猪血豆腐,过节才能吃上一次呢!”
  杨天华脸上出现一排黑线,半晌,问:“你叫什么名字?”
  这个兵说:“我叫任锋。”


第十一章 宝贵经验

  杨天华点点头:“好小子,我记住你了。”
  任锋一脸认真,诚恳的请求道:“杨教官,咱们吃完这头猪以后能不能让我把剩下的零碎都带走啊?”
  杨天华捂住额头,无可奈何的说:“干什么用?”
  任锋说:“用途多了去了,猪大肠灌洗以后能用来做香肠,猪头用沥青去毛以后,砍开脑壳能用猪脑下酒,剩下的猪肉还能做成腌肉、风干肉、熏肉和挂肠,猪骨能熬一锅美味的肉汤、猪尾巴更是能烤了以后直接啃,猪脂肪能拿去熬油炒青菜,一头猪几乎浑身都是宝贝啊!就这么扔掉也太暴殄天物了。”
  杨天华只觉得脑袋有些发晕:“剩下的玩意儿不会变质吗?”
  任锋自信的说:“我有祖传秘法,可以让猪肉在一个星期内都不会变质。”
  杨天华这回是彻底的快被他给雷翻了,说:“行吧,要是你背的动的话。”
  任锋喜滋滋的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杨教官放心!我背得动!”
  半个小时后,一场猪骑人的好戏在丛林间上演。。。。。。
  路过一片森林时,杨天华指着头顶密密麻麻的树枝说:“记住了,在密集丛林中作战,要尽量避免使用手雷,尽量使用榴弹发射器。因为你投掷出去的手雷往往会被密集的树枝和藤蔓给反弹回来,带来严重的己方伤亡。”
  兵们赶紧把手雷给收了起来。
  穿过一片灌木丛时,杨天华说:“一个成年男子在丛林中移动时,与树枝的摩擦会带来“哗哗”的摩擦声,这在夜间更加显著,所以你们要尽量利用风吹树枝的声音来隐藏自己的脚步声。”
  兵们赶紧安静下来,倾听风的声音。
  在丛林密集的丘陵地时,杨天华说:“丛林中极为茂盛的树林将会给你们带来不同角度的射击死角,所以各个班组之间发现敌人应当立即报告具体方向,形成交叉火力,切不可盲目开火,记住,要以全队的攻击方向为十二点钟方向,不可自乱阵脚。”
  兵们连连点头。
  靠在一棵大树边上休息时,杨天华说:“千万不要以为灌木丛能够帮你们挡住子弹,猴子特工手中的AK47的枪口动能足以贯穿碗粗的树木,更不要说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了,面对火力扫射,不断的变换位置比趴在一棵树后要好得多。”
  “还有记住,千万不能长时间的连射,经验丰富的猴子特工可以轻易的根据枪声来判断你的位置,一旦遇到敌军必须开火,应当不断变换位置,并且打出简短的短点射,让敌人无从判断我们的真实兵力和具体位置。”
  兵们立刻将手中的81式自动步枪调整为3发点射模式。
  看到一个掉落的烟盒时,杨天华立刻冷声说:“突击队在丛林中作战时,不允许任何队员于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抽烟,因为烟味在丛林中能够传播超过十米远,烟头的红色亮光在黑夜中就像小鬼子的膏药旗一样惹人注目,戒不掉烟的就给我改成嚼口香糖,但是嚼口香糖的声音也不能大。”
  所有吸烟的兵都将烟盒交了出来。
  杨天华指着手中的步枪说:“所有人的主武器都必须安装消音器,这不仅仅是为了遮盖声音,更是为了遮蔽枪口火焰,防止敌人在夜间根据枪口火焰的规模而判断出我们的真实兵力,同理,所有人的凯夫拉头盔以及身上的一切光滑装备外部都要用野战布料来阻隔光线的反射。”
  兵们摸了摸钢盔上的丛林伪装布料,放心的点点头。
  看到一个兵上吐下泻时,杨天华说:“所有人在丛林中作战时都必须携带防腹泻药品,丛林中的水源不干净,如果有人腹泻,不仅仅会削弱自身的战斗力,其所产生的臭味更会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甚至可能根据这一现象调动兵力,造成主力部队被围歼的损失。”
  “丛林中应当携带的药品有:止泻药、润肠药、驱蚊药、水净化剂、止痛药、止血药、广谱抗菌素、抗过敏药、硫磺粉、高锰酸钾、绷带、奎宁,每一样都是能保你一命的宝贝,要认真学会这些药品的用途和用法。”
  看着那个脸色发白的兵,其他兵们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杨天华从一个兵的手中接过一柄霰弹枪,说:“每一个班组中都应当有一人携带霰弹枪,提供近距离猛烈火力支援。我推荐国产的09式半自动霰弹枪,这玩意儿采用钨合金霰弹,每一枚霰弹内部装填14枚高密度钨合金弹丸,威力极其巨大,哪怕穿着最重型的防弹衣都会被一枪带走,它的有效射程更是高达一百米,是国际主流货色的两倍,是丛林中近距离大开杀戒的凶残兵器。”
  “而狙击小组应当在自己的狙击位半径五米内设置一圈警戒线,最好采用枯树枝,敌人一脚踩上去就会发出清脆的爆裂声,但要估算好一步之间的距离,设置两圈枯树枝,防止出现敌人一脚跨过其中一层而未发出声音的情况。”
  各个班组互相确认了一下情况,分配了一下火力打击步骤。
  越过一片河滩时,杨天华说:“在部队前进时,你们应当避开丘陵脊线,要利用河谷、背阳面、山坳前进,将自己的位置被暴露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要实现这一点,你们应当根据环境进行重新伪装,比如用泥土、树枝、草木对全身进行伪装,不留一丝破绽,这一块我以后再慢慢教你们。”
  “而在渗透作战时,你们要牢牢注意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猴子的特工可不是什么善人。在对付白头鹰时,这些猴子经常会挖掘各种陷阱,有些陷阱能叫你真正的知道什么叫做生不如死,比如最简单的竹签和铁钉,猴子往往会在上面涂抹粪便,叫你的伤口一次又一次的感染和发炎,最终让你失去一条腿甚至是一条命。当然,我给你们配备的军靴底部都有一层钢板,能挡住铁钉和竹签,而且猴子的陷阱一般设置在土质松软的地区,陷阱上方铺设的草皮也会在三天后出现干枯特征,大型撞击陷阱的圆木则更加明显,集中注意加上多次训练应该能准确辨别陷阱的特征。”
  兵们倒吸一口凉气,赶紧盯着正在布设陷阱的杨天华,学习一切步骤,他们可不想自己的一条腿或者屁股被竹签捅个对穿,那可真是透心凉心飞扬了。
  看着一个将藤蔓甩开的兵时,杨天华说:“在丛林中作战,一定记住,千万不能因为好奇而手贱触摸其他物品,白头鹰在安南作战时就曾多次出现过士兵去触摸街上的洋娃娃而引爆诡雷的非必要战损,战友的尸体也别触碰,猴子同样会在尸体下设置诡雷,造成二次杀伤,这也是非必要的。”
  那个兵赶紧缩回了手。
  。。。。。。
  一条条无比宝贵的经验从杨天华的口中娓娓道来,正在丛林中训练的特种兵们当场进行训练,将这些经验牢牢记在脑子里。
  李剑则毫不犹豫,不停的奋笔疾书,一个字都不漏的将杨天华的话全部记录下来,然后细细的整理成册,这些成册的宝贵经验在训练结束之后立刻送往广州军区参谋部,广州军区参谋部则高度重视这份文件,并将其大规模印刷,秘密下发给各个部队进行学习和贯彻。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在这一刻回馈给了前辈,从而在无形中拯救了数以万计共和国陆军将士的宝贵生命。


第十二章包容

  总参。
  经历了无数风霜的老人放下一卷资料,有些好奇的问:“确定那个小家伙的身份了吗?”
  站立在参谋长前方的中年男子摇了摇头:“还没有彻底核实,不过我们亲自去查证了他所提供的孤儿院,真实存在,但这并不能证明他所言的真实性。”
  参谋长站起身来:“他现在在做什么?”
  秦部长说:“按照您的意思,我们派遣他去训练广州军区正在组建的华南利剑突击队,训练的倒是有声有色。”
  参谋长眉头一挑,好奇的问:“哦?”
  秦部长将一份绝密资料放在参谋长的办公桌上,记录如下:
  “1978年2月1日,杨天华同志率领突击队前往空降十五军,学习伞降经验和实战演练,杨天华同志亲自演示了高跳低开的特种伞降渗透技术,从三千米高空一跃而下,直到距地面一百五十米才开伞,着实震惊了空降十五军的领导干部,更震惊了利剑突击队的全体成员。”
  “1978年2月6日,杨天华同志又率领突击队前往南海舰队,与海军同志达成协定后乘坐233号常规动力潜艇,学习水下渗透技战术,通过鱼类发射管进行水下渗透即特种作业,训练中一度出现险情,但由于控制得当并未酿成惨剧,海军陆战队开始学习这一战术,南海舰队蛙人突击队得到了很宝贵的经验。”
  “1978年2月19日,杨天华同志率领突击队深入大山雨林,仅携带半日份的物资和给养,进行第二次野外生存训练,我军两名老侦察兵也跟随进行了学习,在任务过程中大开眼界,再一次了解到很多关于野外生存的教科书式的知识,目前杨天华同志正在书写这方面的资料,与李剑同志配合编制成册。”
  “1978年2月24日,杨天华同志率领突击队从大山雨林中归来,马不停蹄的再次前往广州军区第41集团军第121摩托化步兵师,他要求突击队成员对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坦克、装甲车、卡车、越野车甚至直升机等陆军重型技术装备进行学习,并且对某些载具还需能够实战操作,期间报废了一门152毫米榴弹炮和两门130毫米加农炮。”
  “1978年3月9日,杨天华同志所提供的先进单兵装备在轻兵器厂得到仿制,尤其是其中的夜视装备和高精度狙击步枪都非常先进,目前军工正在加紧学习和了解,尽快仿制出合格的军用级别产品。”
  “1978年3月21日,杨天华同志与广州军区第41集团军第121摩托化步兵师展开了一轮实兵演练,他所率领的利剑特种部队直接通过十二架直5实施一种名为空中突击的新型技战术,直接对地121摩托化步兵师的师指挥部展开斩首打击,不费吹灰之力取得了演习的胜利。”
  。。。。。。
  参谋长放下案卷:“他干的很不错嘛。”
  秦部长苦笑了一下:“除了这些训练,这小子还挨了不少处分。”
  参谋长眉毛挑了挑:“哦?”
  秦部长放下另一份案卷,比前一份更厚。
  “1978年1月7日,杨天华同志指挥的利剑突击队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损坏了一辆北汽212型吉普车、两辆eq240型野战卡车,造成了宝贵的财产损失。上级部门经过考虑后未给予杨天华同志处分,但对他的行为进行了口头批评,杨天华同志表示自己将虚心承认错误,绝不再犯,如有下次,天打雷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