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夺唐-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是李恪自己忌惮她。
李恪想到这一步,自己都不禁觉得好笑,堂堂楚王,坐镇一方的大都督,竟然会忌惮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而这一切竟都是源自李恪记忆中那些远还未发生的事情。
李恪并未回答杨妃的话,而是反问道:“阿娘以为呢?”
李恪择妃不同寻常,杨妃神色凝重地斟酌了片刻,才对李恪道:“我儿我是甘为亲王,萧家女出身名门,行事端正娴熟,自然更好些,但我儿若是另有他志,媚娘绝非寻常女子,可谓内宅助力,当是良配。”
杨妃历经隋唐两朝皇室,看惯了太多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她能走到今日这一步,自有自己的识人之能。
杨妃兴许不知武媚娘到底胜在何处,但在她的感觉里,武媚娘绝非寻常女子,就杨妃与她几面见下来,这样的年纪,杨妃还从未见过如武媚娘这般处事得体和机敏的女子,若待她将来长成,又该是何等模样?
李恪要走的路与旁人不同,荆棘遍布,有这样的主母在府,李恪不必顾及身后之事,对李恪而言自是极大的助力,这是旁人都给不了李恪的。
杨妃的话传入李恪的耳中,李恪的脸色也凝重了起来,李恪绝非不喜武媚娘,甚至对她还颇有好感,李恪不喜欢或者说是忌惮的更非眼下的武媚娘,而是数十年后那个日月凌空,女掌天下,屠戮李唐宗室如刍狗的则天皇帝。
但眼下,武媚娘还远远不是那个心狠手辣武则天,她只是一个年不过十一的小娘,李恪担心这些,未免太早了些。
更何况,这些也绝不是李恪现在应该考虑的问题,李恪若不为帝,大唐便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地,他连性命都尚且难保,又去担心那些作甚。李恪不是性情软弱的李治,他自幼北上为质,又久在行伍,难不成他以亲王之尊,连这样的一个小娘都拿不住吗?
杨妃看着李恪的模样,与他以往的果决大不相同,只当他是担心已经与萧夫人提及的萧家那边,于是道:“我儿若是担心萧家那边,便大可不必,萧夫人与娘相交颇深,娘自可前往分说。此事本就是阿娘与萧夫人私下闲谈提及,尚未摆及台面,萧夫人通情达理,想必不会见怪。”
李恪闻言,也点了点头,对杨妃回道:“阿娘多虑了,儿臣顾虑的倒也不是萧家那边。”
李恪对萧家有恩,而且楚王府和兰陵萧氏更是利益攸关,自打萧瑀为李恪上疏分封之事后,萧家也已经与他绑在一处,正如杨妃所言,就算李恪不娶萧家女,兰陵萧氏也照样可以为他所用。
但萧家如此,武媚娘却非如此,今日李恪若是不娶武媚娘,今日便算是羞辱了她,他与武媚娘之间的关系便算是断了,甚至还会因此反目,来日她无论是入宫,还是另嫁,都是李恪的对头,有这样的一个对头盯着自己,恐怕李恪真的就寝食难安了。
李恪虽然点了头,但李恪脸上的难色还是落在杨妃的眼中,杨妃心理越发地不解了。
李恪顾忌的既不是萧家,又能是什么?
往日李恪面对满殿君臣尚且应对自如,哪怕是如武德九年,突厥兵叩渭水,李恪自请为质之时都未曾如今日这般踌躇,怎的面对一个年仅十一的少女,李恪竟这般为难了。
杨妃哪知李恪的心思,左右也不知李恪到底在思量些什么,想了想,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于是问道:“我儿这般为难,可是因为突厥的那位公主?”
李恪听了杨妃的话,微微一愣,脑海中一下子浮现起了那个如流云般的草原女子,仔细说起来,李恪与他却是也有些日子未见了,李恪也并未将她忘却,但李恪今日如此为难,倒也确与她无关。
李恪道:“儿倒也非是因为阿云,阿云远在漠南,相隔万里,儿臣除非北上戍边,否则恐怕此生都难相见了。”
杨妃闻言,这才放下道:“恪儿,路是你自己选的,你要走的路与旁人不同,你自己清楚便好。”
杨妃之言也正是李恪眼下的处境,李恪欲为帝王,婚姻大事便从来不是凭着自己一己喜好便可草断,他要顾及的东西太多了,楚王府、内廷、世家、朝堂、军方,各方都要他去权衡,他断不会,也不敢任性妄为。
李恪斟酌了片刻,终于道:“阿娘说的是,媚娘秀外慧中,儿自是中意的,此番便劳烦阿娘替儿说和了。”
第二十二章 长孙作茧
岁末,太极宫,甘露殿,书房。
“陛下,长孙司空求见。”书房中,李世民正拿着近来新的王羲之《乐毅论》练笔,宫外的近侍入内,禀告道。
“哦?辅机来了,快进。”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相交甚笃,甚至不等內侍通报,自己便对门外道。
长孙无忌乃长孙皇后兄长,当朝国舅,更与李世民少年相识,不同于旁人,他听得书房内李世民的传唤,便依命走了进去。
待长孙无忌入内,李世民问道:“辅机突然进宫,可有要事?”
长孙无忌回道:“启禀陛下,北线传来的急报。”
李世民闻言,眉头微皱,问道:“何事?”
时未开春,漠北仍是天寒地冻的一片,行军不利,这个时候北族敌寇谁敢擅动刀兵,谁若是动了,别的不说,便先是自损八百。
长孙无忌递上的手中的边关急件,对李世民道:“襄州都督张公瑾命人传书兵部,今岁入冬后,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之子大度设纵兵南下,率军三万余,围猎诺真水,似有寻衅之意。”
诺真水,在漠南偏北侧,与故定襄城相接,本是突厥故地,但随着贞观四年大唐北伐,兵灭突厥,漠南便为大唐所有。
漠南已出河套,草原阔远,唐军自也没有那般多的兵力四处驻防,大唐只在定襄城布军,加之大唐对这些草场本也不甚在意,故而大唐在诺真水并无兵力,算是空防之地,但纵是如此,薛延陀随意纵兵南下,也算是逾矩了。
李世民快速地扫视了一边手中的急件,对长孙无忌道:“今年来,薛延陀可是越发地放肆了。”
长孙无忌道:“自打贞观六年中,薛延陀整合铁勒九部,兵定阿跌、霫等族后,漠北便尽为薛延陀所有,薛延陀便时常寻衅北关,进出阴山南北,不过此前大多只是千百骑零星南下,这一次的动静着实大了些。”
李世民轻哼了一声,道:“薛延陀这是在试探朕,朕若是对大度设此举不闻不问,恐怕下一步薛延陀就不止是在诺真水围猎这般简单了。”
长孙无忌也道:“臣也以为此例断不可开,若是开了此例,恐怕不出三载,河套以北,白道川上下不复为我大唐所有矣。”
李世民问道:“辅机的意思是?”
长孙无忌道:“臣的意思与张都督相同,此事无论薛延陀之意为何,当可先使张都督北上巡边,以示我大唐扬武之意,而后下旨薛延陀,伤叱夷男。”
大唐立国之初,武得天下,朝中大臣无论文武,凡在边政问题上,大多都是强硬做派,薛延陀既胆敢牧马南下,大唐君臣便绝不会相让寸步。
长孙无忌所言也正是李世民之意,李世民点了点头道:“辅机之言深得朕意,此事便依你之言,待来年开春后着张公瑾率本部人马北上巡边,而后命中书省拟诏,伤叱夷男。”
“诺。”长孙无忌闻言,当即应道。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急件,忽然又想起了一事,问道:“阿史那思摩何在?”
长孙无忌如实回道:“阿史那思摩奉陛下之命,统颉利旧部正居于北开州。”
李世民接着问道:“那阿史那思摩近来如何?”
长孙无忌似乎也猜到了李世民的意思,回道:“阿史那思摩虽居于河套,然对河套风物似乎不甚习惯,曾不止一次来信兵部,请另调他处。”
李世民沉思了片刻,才点了点头道:“既阿史那思摩不久留于河套,那边依他所言,着他明岁开春后,颉利军民旧部二十万北上,过黄河,居于阴山南北。”
长孙无忌问道:“陛下可是欲以突厥为我大唐北线屏障,阻隔薛延陀?”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不错,朕命他们北渡黄河,重返故地便是为了充实漠南之地,威慑薛延陀,以固我大唐北防。”
长孙无忌听了李世民的话,脸上竟不自觉地露出了难掩的笑意,对李世民笑道:“陛下英明,突厥乃胡族,久居河套终究不是良策,使他们北渡黄河,戍守阴山正是妥当。”
长孙无忌虽为国舅,与李世民少年相识,但他行事却一向板正,哪怕是私下奏对也是如此,甚少失态,更遑论如今日这般露笑了。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奏对朝事,长孙无忌说着竟莫名笑了出来,李世民怎能察觉不到。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好奇地问道:“朕使阿史那思摩北上,辅机何笑之有?”
长孙无忌今日这般作态,本就是故意,这也是长孙无忌此番入宫的目的之一。
长孙无忌见得李世民发问,先是故作出一副惶恐之色,对李世民请罪道:“臣君前失仪非是因阿史那思摩之事,还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非寻常君臣,怎会因这点小节便加罪于长孙无忌,李世民笑道:“无妨,朕看辅机面色带喜,可是近来可是有什么喜事”
长孙无忌回道:“陛下圣明,一猜既中,近来臣府上长房添丁,也算是一桩喜事了。臣方才突然想及,这才一时失了仪态”
长孙无忌身为司空,朝中重臣,寻常事自然不值当他君前失态,他口中的添丁自然就是他的子孙辈了,不过长孙无忌年已四旬,他的长房夫人也同他年纪相仿,已数年无出,他今日君前发笑理当不是他的夫人产子,最大地可能便是长孙无忌添了孙儿了。
李世民笑问道:“哦?可是辅机添了长孙了?”
长孙无忌回道:“正是犬子长孙涣得子,为臣府上添了长孙。”
李世民笑道:“辅机好福气,年长于朕不过四载,便得含饴弄孙之乐,朕看着也甚是眼热啊。”
长孙无忌笑道:“陛下何羡之有,魏王已然定亲,而楚王也相了武士彟家的小娘,不日也将下聘,最多再有一载陛下也当添孙了。”
长孙无忌的话传入李世民的耳中,李世民面露讶色,问道:“武士彟家的小娘,恪儿何时说了武士彟家的小娘?”
长孙无忌也是一脸诧异,对李世民问道:“武士彟携妻女还京,贵妃携楚王前往武府拜会,此事长安坊里早已妇孺皆知,难道陛下还未知吗?”
“竟有此事?”李世民讶然道。
杨妃倒是曾于李世民提起过兰陵萧家的小娘,这武家小娘他倒是还从未听闻,一下子自长孙无忌口中闻得此事,难免讶异。
不过李恪若是娶妻,李世民终究还是喜得,李世民顿了顿,又对身旁伺候地常涂笑道:“常涂,你速命人传命,诏楚王、贵妃甘露殿见驾。”
第二十三章 大度设
lt;tentgt;
杨妃本已与李世民提及李恪与萧家小娘的婚事,若是此时再突然反口,要将武家小娘说于李恪,李世民难免多想。
杨妃本也正在想着如何跟李世民开口,才不显唐突,但长孙无忌的出现,他的一席话倒是解了杨妃和李恪的难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