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夺唐-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恪闻言,这才明白了木箱里的玄机,敲了敲,果然,木箱的侧壁“咚咚”作响,显然箱壁里面是空着的。
李恪的力气倒是不小,李恪拔出腰间的佩剑,插进了木箱的夹壁之中,用力一撬,硬生生地将原本连在一处的木箱撬地分了开来,接着,李恪低头看去。
果然,木箱的箱板里面当真是被掏空了的。
“东西就在里面,殿下一看便知。”颉利看着被拆开来的木箱,对李恪道。
能叫颉利瞒着阿史那云,藏得如此谨慎的东西自不一般,李恪看着中空了的箱板,既激动,又有些好奇。
李恪伸出手指,缓缓地将东西自箱板中取了出来,李恪取出来的不是别的,而是一本薄薄的册子。
李恪拿起册子,迫不及待地翻了开来,只见册子上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而这些字所记载着的竟是颉利降唐前北地各族与他的利益往来。
壬午年,常山赵氏献粮五百石,钱三千贯;
甲申年,太原郭氏献箭三千支,甲胄两百副;
丙戌年,渤海高氏献钱一千三百贯,茶三百斤;
李恪看着手中的册子,后背顿时凉了一截,李恪手中的哪是什么账簿,分明就是一把悬在这些世家大族头上的利剑,随时便可要了他们的性命。
私通外敌,按律当斩首恶,抄没家产,余者流三千里,充军边塞。
这里面的任意一条拿出来都是私通外敌的铁证,都足以毁掉一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地方门阀。
李恪简单地翻看了一遍,这本账簿中虽没有河东裴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这些名传天下的世家名门,但那些次流门阀却是不少,这已是一股不弱的力量。
颉利看着李恪惊愕的模样,缓缓道:“自打十余年前,我初登可汗之位以来,每年与我私相授受的北地门阀尽在此处。这册子烧了可惜了,留着我又不放心,所以一直不知该如何处置这本册子,很是为难,今日我便交殿下了,殿下若想要,便留着,若是嫌麻烦,烧了便是,左右这世上除了你我,已再无人知道这本册子的存在。”
李恪听着颉利的话,看着手中的册子,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大将军这份大礼,本王却不知该如何答谢?”李恪握着册子,对颉利问道。
有了这本册子,李恪便能等于是掌握了这册子中数十家地方门阀的命脉,也等于是掌握了他们的势力,这于眼下根基不牢,在地方又苦无势力的李恪而言实在是个极大的助力。
不过颉利却回道:“殿下答应照看阿云,便已足矣。这本册子于殿下而言,这或许算是一份大礼,但于臣而言,却只是一个累赘。我儿叠罗施年少,又非英才,留着这本册子于他而言也只是一个祸害,我要之无益,不如赠与殿下,殿下只需好生收着便是。“
第四十四章 颉利亡
自打六年前李恪北上为质,至此,突厥已经注定再难与李恪彻底割舍,经几番牵扯,不知不觉中突厥已经被同李恪结结实实地绑在了一起,早已利益攸关。
当今诸位皇子,除了李恪为帝,再没有任何一个皇子敢重用突厥,能对突厥放心。突厥一族若想在大唐兴盛,便离不开李恪的庇护和扶持,而与李恪而言,也是一样。
颉利很聪明,虽知命不久矣,但仍旧在为他的子女筹谋和思量。
颉利交给李恪的名册,看似随意为之,但实际上却是他思量数日的结果,而趁着今日的机会给了李恪。
诚如颉利所言,其子叠罗施心思赤诚,并无野心,这本名册于他而言无用,拿在手中,反倒有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味道。
这本名册在叠罗施的手中,不过是一堆废纸,无甚效用,而这本册子在李恪的手中却大有可为,而且这本名册一旦在那些地方豪强面前露了光,他们势必心急,这本册子寻常人用不了,也只有李恪这样的人才能守得住。
李恪很清楚这本册子背后的意义,而这本册子在关键的时候,兴许能起到定鼎乾坤的作用,只不过现在,还远远不是拿出来的时候。
这本薄薄的册子虽只记载了这区区数十家,但在他们的背后,相互间的关系却错综复杂,绝不是这区区一本册子便能记载的。
这册子中记着的不是字,而是这数十家上千条人命,李恪绝不会轻易示人,故而李恪一拿到手,便将册子贴身收好,甚至就连他最为亲信的王玄策和岑文本都不曾告知。
李恪怀中揣着册子便回了楚王府,而李恪也知道,这次见颉利,兴许就是此生最后一次见他了。
就在李恪回府后不过数日,颉利的病况便迅速恶化,不过月余时间,便以水米难进,又过了几日,便已经彻底瘫床不起,就只差了一口气了。
贞观六年,冬至,也是长安城正式入冬的第一日,朔风凛冽,肆虐呼号。
一夜北风过后,长安城内外的树叶萧萧而落,长安城内外冷寂的一片。
而就在这严冬突降,飞鸟绝踪的一夜,颉利终究还能熬过这一年的寒冬,甚至都没看到贞观六年的第一场大雪,就在天色未亮的寅卯之间,在右卫大将军府中亡故。
颉利在长安城中算不得什么权贵人物,在他之上的尚有许多,可颉利身份特殊,他一死,终究还是带起了长安城中的无数暗流。
“殿下,颉利亡故,殿下独在此处,可是有所思虑?”王玄策看着阁楼上凭栏而立的李恪,小声地问道。
自打一炷香以前,李恪得知颉利清早病故的消息,并未出门,反倒是将自己困在了楚王府的阁楼之上,凭栏远望,却没人知道他在看些什么,想些什么,除了王玄策这样的心腹,旁人也不敢问。
“颉利亡故,现在的长安官场想必热闹地紧,右卫大将军府都有哪些人去了?”李恪听着王玄策,并未回答,反倒手拍栏杆,反问道。
王玄策回道:“魏王、燕王、荆王已经去了,无论熟识与否,省中大臣也都去了大半,不过太上皇倒是未去,只是遣了中官前往。”
李恪闻言,皱了皱眉,接着问道:“父皇和太子呢?”
王玄策回道:“东宫那边倒是遣了舍人褚亮前往,陛下倒是还不见半点消息。”
李恪听着王玄策的话,缓缓点了点头,已经到了此时,李世民那边还未传出消息来,想必李世民对颉利故去的消息多少也有些纠结吧。
颉利虽曾为大唐之敌,但如今却也是大唐之臣,颉利亡故后的谥号和追封都需李世民来敲定。
定的差了,显得李世民心胸狭隘,无容忍之量,也不利稳定突厥人心,可颉利偏偏又于唐有罪,若定的高了,影响李世民在百姓之中的威望,也不是李世民想要看到的。
这谥号和追封如何定地妥当,着实不是易事。
李恪低头,看着满园的枯黄色的落叶,对王玄策叹道:“颉利也算是一个人物,横行北地多年,莫有能当者,可谁能想到,如今他已死了,尚且还要仰人鼻息,实在叫人不免喟叹。”
李恪之意,王玄策自然听得出,王玄策道:“颉利既与我大唐争雄天下,他便早该有这样的觉悟,不过比起武德年间的那些群雄,他尚可庆幸,至少他还有儿女守在身旁,还能保得全尸。”
李恪闻言,苦笑了一声道:“像他这样的人物,纵死,也该死于马背之上,死于两军阵前,可他却死在软塌之上,这样的死法纵保得全尸,却也失了几分壮气。”
在李恪看来,大丈夫既争雄于世,虽败,亦当裹尸沙场,引刀一快,如颉利这般降膝归降,虽多活了数载,却也折煞了一个“雄”字。
王玄策看着李恪似有所感的模样,却始终没有动身的意思,于是道:“颉利亡故,长安城内五品以上的大臣尽皆前往,殿下若是不去,恐失了礼数。”
李恪道:“颉利一死,长安城中多少眼睛都在盯着本王,盯着看本王的反应,而父皇的意思还不明朗,本王也拿不准父皇的心思,若是此时若贸然前去,恐有不妥。”
颉利染病,是李恪奉李世民之命前往探视,阿史那云册封公主,也是李恪前往府上宣旨,李恪与颉利的关系跟长安城中的旁人都不相同,现在颉利刚死,长安城中等着看李恪动作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眼下李恪留在府中,并未表态自也是出于稳重。可王玄策想了想,却又觉得有些不妥。
王玄策道:“颉利新丧,正是殿下出面拉拢突厥的大好时机,殿下若是此时不面露,恐会使得突厥人中或有不满者,不利于殿下所图。臣以为殿下既不方便露面,至少也得遣人前往吊唁,免得叫人觉得殿下疏远,不近人情才好。”
王玄策的话自也有他的道理,李恪想了想道:“父皇之意未明之前本王自不便前往,但突厥各部首领你大多识得,便由你来替本王走着一趟吧。”
王玄策曾陪李恪为质突厥,与突厥各部首领自然熟识,而且王玄策又是李恪心腹,由他出面倒是比旁人都要好上许多。
“喏。”王玄策应声领命,退出去了。
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尸
“门下:古秦背其德,乃失其鹿,故有汉之天下,今突厥弃义,私背盟约,寇渭水,乃失其国,故漠南之地为我大唐蕃土,其汗颉利,亦为我大唐之臣。颉利于我大唐本有伐兵之过,既今虽死,亦难逃其罪,然陛下圣德,念其失国之痛,特恕其罪,追赠归义王,谥曰荒。”
颉利虽曾为突厥之君,但如今却为大唐之臣,颉利亡故后,李世民也拿出了大唐皇帝、天可汗该有的气度,追赠颉利以王爵,一应规制也均例照以王制而行。
归义王之封始于曹魏,并无针砭之意,于颉利而言倒也还算妥当,可唯一的遗憾便是颉利的谥号着实难听了些。
荒,凶年无谷曰荒,外内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昏乱纪度曰荒,从乐不反曰荒,狎侮五常曰荒。
谥号之数近百,“荒”字却在下谥之列,自不好听,可仔细想来,却还真的颇和颉利穷兵黩武、排内用外的所作所为。
不过好也罢,坏也罢,颉利已死,李世民诏书已下,颉利一生已就此盖棺定论。
颉利既死,封谥已下,待众人吊唁之后,依突厥习俗,便需择一水畔,焚尸火葬,魂归长生天。
冬至日,午后,申时。
吊唁的众人已经散去,而一众突厥国人紧随颉利之子叠罗施,之女阿史那云身后,扶着颉利的棺椁前往灞水河东。
灞水河畔,流水声响,万年如一日,朝夕不停地往东奔流而去。
叠罗施手扶着颉利的棺椁,听着耳边的流水声,心中却想起了颉利同他和阿史那云说过的话。
就在阿史那云受封公主的那日深夜,颉利曾专程将阿史那云和叠罗施唤至身边,再三叮嘱:“李恪其人虽少,但心思却深沉至极,连我也猜不透半分。我亡那日,李恪若来送我,那他便是我突厥之援,你们便可托以大事,赖以生死;可李恪若不来,那他便是狡诈小人,忘信无义,以后待他便需千万谨慎。”
叠罗施不知道颉利为什么要同他们说这些话,但他知道,颉利这么说一定同他白日里跟李恪的密谈有关。
其实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