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来寻-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一介武夫,在隆昌皇帝眼中算得了什么?

    不对,隆昌皇帝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存在。

    但萧铣不同!

    就是这个伪帝,力排重议把自己这样一个毫无寸功、武将出身的人放到兵部侍郎这样的位置上。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或许萧铣真的是慧眼识珠的一代明君呢?

    任常恭突然意动起来。

    “林启,”他开口,沉吟着说道:“不如我们……”

    林启转过头,眼中若有深意。

    此处是白天埋锅造饭的地方,还有些炭火微热,林启伸出手,在炭火上烤了烤,样子有些孩子气。

    任常恭却不敢小瞧了眼前这个孩子气的少年,以一种颇为尊重的口吻问道:“不如我们真的投靠了萧铣?他人其实不错……”

    突然。

    林启猛然操起地上的锅,狠狠砸在任常恭头上。

    “端”的一声大响,任常恭只觉眼冒金星,疼的七荤八素。

    手摸上去,一个碗大的包。

    “姓林的,老子**祖宗!你疯了!”

    却见林启拿着那口锅,冷笑道:“本官就是提醒你,居安思危,不要被眼前的小利迷惑了。”

    “你**直说啊!打老子算是什么回事?”

    突然。

    “端”又是一声大响。

    任常恭几乎要痛晕过去。

    却听林启道:“居安思危!都提醒过你了!”

    “老子杀了你!”

    *****************

    “不好啦!”

    萧铣刚刚眯下去,突然听到帐外传来一声慌张的喊声。

    他猛然坐起,心跳的不像话。

    “怎么了?”

    是朝庭的兵马打过来了?

    是朕手下的将领造反了?

    如此想着,萧铣额头上的冷汗涔涔冒出来。

    却听帐外那个亲兵喊道:“不好啦!林尚书和任侍郎打起来啦!”

    “什么?”萧铣有些错愕。

    “林尚书与任侍郎打起来了。”

    萧铣觉得自己有必要去看一看。

    他站起身来,正打算披件衣服,忽然又想到‘曹孟德跣足迎许攸’的典故,于是穿着中衣便出了大帐。

    “快带朕去看。有多少人马参与了火拼?伤亡如何?”

    多少人马?

    那亲卫一愣,答道:“没有人马,就……林尚书与任侍郎两人。”


………………………………

第325章 开平司的新成员

    汴京。

    北面的战事与晋王的造反其实都没有给这座城池带来太多的不安。

    大梁开国以来,哪一年没有战乱?哪一年没有天灾人祸?岁贡也好、改朝换代也罢,人若连眼下的日子都快过不下来了,谁会天天关心那些远在天边的事。

    杨复刚出征的时候,京中百姓们确实也激动地议论纷纷,仿佛每个人都有一颗报效朝庭的赤胆忠心。但时长日久之后,大家便暂时将这件事忘在脑后了。

    倒是前阵子从江南传来了几首好词,在青楼楚馆中传唱了一阵,据说是叛臣林述之子写的,很有些才华,私下里也得到了那些文人的同情。但这些词不够婉约,唱了一阵子之后便没有歌女再唱。

    至于晋王之乱。

    呵,乡巴佬一个,攻得到汴京城下吗?

    于是汴京城中这几日茶余饭后的话题便落在今年高中的那些新科进士身上。

    “听说今科的榜眼傅世元,乃是枢密院使傅斯年的长孙,才二十四岁便中了一甲,啧啧,这前途……”

    “若我是院使的长孙,给个状元也做得,这傅世元还是谦逊了些。”

    “嘘,这种事你心知肚名便好,枢密院院使的长短你也敢议论。”

    一干人便换了个话题,有人便道:“听说了吗?西市口赵员外去榜下捉婿,和人打起来了。”

    “听说了,二甲第十六名是个叫卢子雍的士子,年轻英俊,有不少人抢,闹哄哄地打作一团。”

    “真他*的让人羡慕啊。”

    “知道更有趣的是什么吗?二甲十七名也是个年轻英俊的,赵员外前一个没抢到,便去抢下一个,又挨了顿打。”

    “这我也听说了,这个进士姓李,名叫什么之来着?”

    “李荣之。”

    “若我能中个进士就好了……”

    与此同时,这些话题的主人公之一卢子雍正穿过一条巷子,进到一个不起眼的落院当中。

    屋中已有一老三少共四个人,一名老者正与一名青年盘坐着对弈。陪坐的另外还有两个青年。

    卢子雍笑了笑:“若我不来,四位正好可以推几局牌九。”

    没有人笑。

    显然这四人都颇为无趣。

    卢子雍只好道:“有些尾巴要甩掉,故来得迟了些,见怪见怪。”

    接着,他恭恭敬敬向那老者先行了一礼,唤道:“学生见过傅老。”

    “见过傅兄、李兄、陆兄。”

    李荣之本是在下棋,站起身来,郑重回了一礼:“卢兄。”

    陆君安涩然一笑,道:“卢兄年长小弟两岁,不敢当你一句‘陆兄’。”

    傅世元板着脸道:“今日这样的聚会还是少些的好。”

    傅斯年则是端坐着受了卢子雍这一礼。

    此时座中五人分别是:

    枢密院使傅斯年;

    新科榜眼、傅斯年的长孙傅世元;

    新科进士李荣之;

    新科进士卢子雍;

    泰王府属官陆君安。

    这样一老四少五个人,坐在一起,颇有些怪异。

    “还是要有些仪式感的。”卢子雍向傅世元应道,“而且万一被人看到了,也只会当成是科举舞弊者的密会。”

    傅世元冷冷道:“你去了趟江宁,倒是轻佻了不少。”

    “在江宁遇到一个人,跟他学的。”卢子雍道,“我发现,我挺喜欢他的风格。”

    “闲话少叙,开始吧。”傅世元淡淡道。

    “是。”卢子雍点点头,转向李荣之。

    “李兄,我替你引见一下。”

    “这位是开平司副指挥使,傅斯年大人。”

    “这位是开平司二处都知,傅世元大人。”

    “我与君安,皆是二处总旗。”

    李荣之捻着手中的棋子,一时愣在那里。

    纵使以他心志之坚,此时也有些错愕。

    卢子雍已经与他接触了一段时日,对开平司他已不是一无所知,今天过来,看到傅斯年,他便已经知道开平司能量之大远超自己所想。

    但此刻,真正让他惊住的,却是一个‘副’字。

    堂堂枢密院院使,天子心腹,掌大梁一国军机的傅斯年,居然,只是开平司的一个副指挥使。

    若不是在鹿鸣宴上见过卢子雍与傅世元,李荣之几乎以为自己进了一个骗局。

    纵使心中惊骇,他还是完完整整地向傅斯年执了一礼方才问道:“学生可否向傅老请教一个问题?”

    傅斯年笑了笑。

    “为了心中大道。”他径直说道。

    李荣之虽然还没问,他却知道他要问什么:

    你已位极人臣,做这个开平司副指挥使是为了什么?又是什么值得你背着对你信仰有加的当今圣上,加入这样一个秘谍组织?

    这个问题,傅斯年自己也想了很久。

    此时他看着座中四个年轻人,嘴角扬起一个笑容。

    “老夫在朝堂上碌碌一生,到了行将就木之年,其实大多事也已看得开了。虽有抱憾,但扪心自问这一生已然尽力。但,直到见到殿下,老夫才发现能为这世间做的事还有很多。”

    殿下?

    李荣之心中微凛。

    傅斯年既然如此说,便是已不怕自己知道。

    那么,想必有些事,也快要浮出水面了。

    却听傅斯年接着道:“吾等做这一切,不是为权财,为的是心中理想。有一天你会明白,殿下是上天恩赐于我大梁的厚礼。说句大逆不道的,老夫原本以为陛下百年之后,谁继位有什么区别呢?这朝庭、这大梁,如洪水滚滚向前,人如蝼蚁,在其中能改变什么?但殿下,他与别人不同。千年以降,世间终于又出了一个圣人,中兴大梁,为生民立命者,唯殿下莫属。”

    好一句‘为生命立命’。

    李荣之呼吸急促了起来。

    这话句若是别人说,李荣之定当他是疯子。

    可眼前的人是傅斯年,李荣之不得不信。

    他这一生,刻苦读书,日日夜夜所思所想皆是圣贤之道,为了心中大志,他与父兄疏远、置血仇不报。世人骂他不孝、骂他书呆他也置若罔然。因为他眼睛里盯着的是一个远大的目标。

    现如今,金榜提名、置身朝堂,自己将要为这世上生黎践行大道。


………………………………

第326章 地雷火

    “老夫终究是老了。”杨复叹息了一声,又向颜恪道:“但你还年轻。”

    屋中的烛光很弱,一老一少眼里却有坚定的光。

    “将军老当益壮,饭量倒比下官还要大些。”颜恪笑了笑。

    杨复道:“如今兵粮已绝,饭量大的只怕要先饿死。”

    “只要事情顺利,谁都饿不死。”颜恪道。

    “事在人为,你既已布置妥当,老夫放手去干便是。”杨复说着站起身来,身上盔甲轻轻的响动着,他摆手意示颜恪不用起来相送,又道:“明日若败,老夫会安排人想办法送你回梁境。”

    颜恪摇头道:“不会败的。”

    “思来想去,老夫也未发现破绽,但不知为何,心中隐有担忧。”

    颜恪道:“若是败了,下官与老将军共死便是。”

    杨复一笑,转身向屋外走去。

    “老夫刚说过,我已老了,但你还年轻。往后的大梁朝可以没有杨复,却不能没有储相颜恪。”

    颜恪还想再说些什么,然而杨复已然出了屋子。

    他只好看着昏暗的屋顶,有些百无聊赖起来。

    过了一会,有人推开门进来,手上还端着药。

    来人是亲卫兵士打扮,个子却颇有些瘦小,将药放在案上,烛光中便映出一张极秀气的脸来。

    这兵士却是个女子。

    颜恪倚坐在床头,张开嘴喝了药,转头看着步采苓这一身打扮,脸上便又泛起笑意来。

    “笑什么?”步采苓道。

    “谁能想到此番出关,偏偏是我颜恪偷带了个女子?”

    步采苓嗔道:“什么叫偏偏是你颜恪,多了不起似的。”

    颜恪道:“世人称我储相,其实便私心里已认定我是个古板无趣之人,却没想到我其实最是出格。这便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

    “这词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说到这刻板印象,有时也有些作用。僻如说,此次我中箭受伤,便淡出所有人的视线,自然不会有人再提防我……”

    步采苓听着忽然有了些恼意,急问道:“你莫非是故意受伤的?”

    “那倒也不是。”

    “所以你现在为你受伤之事在找补喽?”

    “哈,被你看出来了。”

    步采苓没好气地扶他躺下来,又给他按好被角,嘴里低声说道:“有人说这场仗我们打不赢,但我就是不信的。去年从相州那个修罗场里走出来,我就知道没有你做不到的事。”

    “实话实说,相州那一仗,如不是无咎来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