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案迷踪-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岛美智子同意了。鲁思侠写好借条,于心远签好名,跟大岛美智子告别。大岛美智子一直把他们送到3号楼门口。

    出门后,于心远开玩笑地对鲁思侠说:“看来大岛小姐对你是依依难舍,是不是看上你了?”

    一贯儒雅成为沉稳的鲁思侠听到这话,倒真的沉下脸来了,“不要胡说!”

    于心远将提取的三个证物拿回了县公安局。刚进公安局的大门,于心远就感觉到有点异样,整个局里忙碌异常,不仅刑侦、治安这些部门忙忙碌碌,甚至内保、内勤部门的人员也在进进出出,一派急急匆匆的样子。

    “老于!”突然有人后面一拍他肩膀,他扭头一看,竟然又是省刑侦总队副队长李敏贞,这大出他意外。

    “老李,你什么时候又过来了?”于心远一脸疑惑。

    “早上来的。不光我来了,省厅厅长、市局局长都来了,头头们在县委会议室开碰头会呢。据说马上死者家属要来。”李敏贞回答道。

    “不就是死了个日本商人吗?搞得这么大动静干什么?”于心远不解的问。

    李敏贞朝他神秘一笑,把他拉到一个较为僻静处,压低声音对他说:“你知道死者是谁吗?他老婆是日本皇族!案子惊动外交部、公安部了,外交部副部长、公安部副部长、日本驻华大使都来了!老兄,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啊!”于心远马上联想起早上见到的那只打火机上的菊花图案,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山田次郎的遗体已移送到县殡仪馆。十几部轿车组成的浩浩荡荡车队去往殡仪馆,其中不少是本田、尼桑等高档轿车,这些80年代初期中国大城市都少见的豪华汽车车队,在内地这个小小的县城引起了轰动。老百姓都驻足观看,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沿途有不少警察在值勤,维持秩序。于心远终于明白了公安局先前一片忙乱的原因。

    看到如此浩大的排场,于心远不禁骂了起来:“这样的大张旗鼓,游行示众,还要案情保密,保密个屁!”他心里不禁为下步侦查工作担心起来。

    雷江县殡仪馆门口有解放军站岗,除了几部高级轿车能进去外,其他车辆都挡在门外,这正合于心远的心意,整个春节自己都是围绕那个尸体忙碌着,现在再也没有兴趣了对那堆臭肉了。他倚着吉普车抽着烟,心想:当山田夫人看到山田次郎被割除的外生殖器时,会是什么表情和感受呢?

    时间不算不长,里面的人就出来了。于心远远远望去,看到了山田的家属。一个穿着黑色和服的老妇人,应该是死者的夫人,尽管显得很悲伤,但依然那么淡定、有节制,一副皇家贵族风范。他也看到了大岛美惠子,还是穿着那件素色的雪花和服,依然那么年轻漂亮,但联想到上午见到的那些照片还有药片,于心远突然觉得有点恶心起来。

    然后是双方会谈,气氛非常凝重。一个日本皇族富商在中国境内被杀,即使放在21世纪的今天也是一件惊天大事,何况还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我方既担心日方抗议,影响下一步中日经贸合作;又担心案件会演化成外交政治事件,给中国刚刚开始的改革开放造成不利影响;更担心死者家属会提出巨额赔偿要求。要知道,80年代初,我国外汇储备总共才3亿美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然而,结局却大大出乎我方预料,日本大使和山田夫人等商量后,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是这是一个刑事个案,不涉及政治,不影响两国关系;

    二是山田次郎遗体经防腐处理后运回日本;

    三是由中国政府全权负责案件侦破,侦破结果通知日方;

    四是放弃对中国政府的索赔要求。

    这个结果让中方深感满意,当即答应从省城调来专业整容、防腐人员,安排最好的棺椁送回日本。并且保证全力侦破,严惩凶手,及时向日方通报案件侦破进展情况。

    30多年后,当中日关系因为钓鱼岛领土争端、慰安妇等历史认知问题一步步走向冰点时,已经离休的于心远回忆起这件事情,还记忆犹新:“当时觉得日本人很通情达理。现在看来,当时日本是出于联合中国应对北方苏联压力的政治需要和开拓中国市场的经济需要。80年代初,中日两国是处在蜜月期,所以一切事情变得好商好量。也幸好那时新闻媒体不发达,如果发生在现在,可能各方面处理起来要麻烦得多!当然,如果发生在20世纪初,那这起案件就是中日战争的导火索。”
………………………………

第8章 死者真容

    谈判已经结束,剩下的中心工作就是全力破案侦凶了。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只有抓住真凶,给日方一个明确交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方被动局面。当于心远送别中央和省里公安部门领导时,每个领导都不约而同地拍了拍他肩膀,尽管一句话都没说,但他感觉到领导们那份殷殷期望。于心远突然觉得自己的工作从未有这么紧密地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作为人民警察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回到雷江公安局,于心远仔细的检查新收集的物证,那张军用地图引起了他极大兴趣。他1944年底参加八路军,一直做首长警卫员。携带和保护军用地图是警卫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横渡黄河到饮马长江,一路从北向南打下来,军用地图一直牢牢背在身上。他对军用地图很熟悉,这是一张1:500的雷江县城的日文版大比例军用地图,标注精确完整,不仅有河流走向、丘陵标高,还有道路宽度,房屋高度,县警察局、县政府、天主教堂和圣公会等标志性建筑都用红色清晰标注,甚至用黄色标注了那条小巷是死胡同、哪座小桥的乘载重量!即使到现在,还是一份极有价值的雷江历史地理信息。

    于心远心里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如此一份详尽的我方内地地区的地图,怎么会落在敌国军官的手中?这副地图的测绘,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长期细致工作,可见,日本鬼子远不像《地道战》、《地雷战》中表现得那么愚蠢。尽管自己作为军人,并没有和日本鬼子在战场上正面交过手,但鬼子的烧杀淫掠还是给他的童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也是他对日本没好感的根源。那么,这次山田次郎来雷江,还带着这份40年代的军用地图,会用什么特殊任务呢?他到底是什么身份?他与雷江到底有什么瓜葛?于心远一边想着,一边翻看那张照片。这是一个年轻的日本军官,一杠两星,眼神自信、傲慢,还带有一丝狡诈和残忍,一副贵族军官的优越感。

    “这张照片,也许就是一个突破口!”于心远自言自语道。

    第二天,他找到鲁思侠,问他有没有资深的老人,知道一些抗战期间雷江的情况。鲁思侠想了想,说道:“雷江在抗战时是主战场,又加之47年、54年两次大洪水,城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现在雷江很多是外来移民的,就我本人也是45年抗战胜利后才回来的。如果非要找老人,我推荐你去找县文史馆的老方,方正武,他原来是我们学校的历史老师,现在县文史馆工作,他可是我们县的活历史!”

    县文史馆是在县政府后面一幢破败的木楼二楼。踩着吱吱作响的木板上了二楼,二楼楼梯左面有一块门牌:雷江县文史馆。与周边古旧环境相比,门牌显得很新,看来是个新挂牌的单位。推开雕花的古老房门,呈现在于心远眼前的是一间放满了各类资料的房间,资料如此之多,让于心远怀疑是否还有活人生活的空间。

    “方老师,老方!”鲁思侠喊了声。

    “谁呀?”里面遥远的故纸堆里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谁找我?”

    好一会儿,从纸堆里走出一个老头,穿着朴素的蓝布列宁装,头发只剩下周边一圈,中间脑门寸草不生,架着一副啤酒瓶似的眼镜,走到门口,看见鲁思侠,眼睛不禁一亮:“鲁校长,今天那阵风把你吹来了?请进请进!”

    文史馆里只有一把椅子,也只放得下一把椅子,宽大的桌子上摊满了资料,周边也是。于心远不知道雷江县哪来的这么多历史材料,一问方得知,这些都是从县造纸厂仓库里抢救出来的,是当年“破四旧”收缴的各类书籍、包括许多珍本、善本。最量大面广的,就是全县的各姓家谱。幸好造纸厂当年也停产闹革命,这些记载着雷江历史的珍贵文献才得以幸存。

    改革开放后,方老师从他当造纸厂保管员儿子那里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四方奔走,在当时雷江中学校长鲁思侠的奔走下,才为这些重要文献找到了一个“家”。

    当时足足用解放汽车拉了三车。除了文史馆这里一小部分外,旁边仓库还有满满一仓库。尽管这些文献免除了化为纸浆的厄运,但由于保管不善,江南潮湿的气候,使得许多书籍霉烂、虫蛀。方正武又当起了档案保姆,对这些文献进行清理、归档和造册。

    “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行署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于心远,这位就是我给你提到的雷江活历史—方正武老师!”鲁思侠向方正武介绍道。

    于心远过去和方正武握手,开门见山地说:“这次来找您,是想请您看一张照片”,他拿出山田次郎那张年轻军官照:“照片上这个人你认识吗?”

    室内光线不太好,方正武拿着照片来到窗前,认真分辨起来,突然,老人手在颤抖,然后身子也抖了起来,于心远见状,忙问道:“方老师,你认出这个人来了吗?”

    方正武一手紧紧捏着照片,一手扶住窗框,努力使身子保持平衡,他的脸部逐渐变得扭曲和狰狞起来,他一字一句地,似乎是从胸膛里挤出来的:“这个人烧成灰我也认识!他就是当年侵占雷江县的鬼子头目,杀人不眨眼的**—孩太君!”

    “孩太君”这个名字,是当年驻扎在雷江侵华日军警备大队大队长犬川次郎的外号。在雷江老一辈人的记忆里,这是一个魔鬼般的名字和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

第9章 雷江风貌

    雷江是一座历史悠远的江南小镇。和众多江南古镇一样,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缱绻缠绵于古镇大街小巷,又从这里委婉流去。

    清冽的雷江滋养着两岸的儿女,春天,两岸的杨柳吐绿,宛如一座绿色的长廊,偶尔几株桃树掩映其中,构成“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绝美画卷;夏天,妇女们赤脚站在雷江中,伴随着阵阵捣衣声,婉转清丽的黄梅小调随着河水的波涛悠扬到远方;秋天,雷江两岸就和秋天的巧云降落了一样,就成了洁白的海洋,那是无边无际吐絮的棉海;冬天,当寒雪笼罩大地,雷江变得清洌寂静,偶尔有几条小舟泛舟江上,渔夫在捞捕雷江的名贵特产—王祥鲤,好一副寒江独钓图!

    青石板铺就的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之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个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仿佛有了音乐的节奏;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古镇的性格异常温顺,就如羞于表达的朴实纯正的村姑,眉宇举止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