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案迷踪-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次“2。15”案件,却到处碰钉子~说心里话,不是上面领导催得紧,我也不想管这件案子,山田次郎,这个‘孩太君’,简直就和他的原名一样,犬川,狗养的!在中国做了那么多缺德事,死了活该!”于心远越说越激愤。

    鲁思侠被他这种幼稚的牢骚话语逗笑了。

    于心远白了鲁思侠一眼:“还笑?我是笑不出来。破不了案倒也罢了,最多证明我无能。但如果破了案,真的凶手,真的和方正武说的那样,是为民除害的英雄,那我该如何是好!”于心远好像是在和鲁思侠说,又好像是自己喃喃自语。

    鲁思侠抿了一口茶,语重心长地说:“心远,亏你还是老公安!怎么这么孩子气?组织上将这么大的案件交给你,是对你的莫大信任,怎么能想撂挑子呢?退一步说,就算不是你来破此案,上级公安部门也会派其他同志来接手这个案件。既然那人敢杀‘孩太君’,他就已经充分考虑了后果,无论是谁将他抓获归案,他都会无怨无悔!”

    于心远泄气地说:“可现在我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看把我们的神探急的,”鲁思侠打趣道,“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

    于心远看了看鲁思侠,似乎欲言又止。

    鲁思侠看穿了于心远的心思,说道:“心远,我们之间不必客套,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于心远迟疑了一会,吞吞吐吐地地说:“我们前期收集证据时,发现一些证据竟然与几十年前的侵华日军在雷江的一些往事有关,而且,有些还涉及到~涉及到了你的家人~梅霞~”

    说到这里,正在低头品茶的鲁思侠端着茶杯的手突然停住了,他抬起头,面如秋水般的看着于心远。'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于心远急忙解释道:“思侠,你可不要误会!我绝不是对你有什么怀疑!我坚信你的为人秉性,你不可能夜间去客房和一个外国商人私下相会,更何况还是一个有国恨家仇的老鬼子;也不会和老鬼子‘平起平坐’在一起喝什么日本酒,更不会顺手牵羊拿老鬼子的什么手表,打火机~”按照于心远的处事原则,在案件未侦破之前,他是不会对外人多谈案情的,但今天却有点超越底线了。

    一方面是因为鲁思侠充当大岛美智子临时翻译的时候,已经了解了不少案件内情,另一方面,他担心会引起鲁思侠的误解。“我只是想多了解一些有关梅霞的事情,也许从其中能梳理出一些线索~”

    看到于心远一副急于表白的样子,鲁思侠轻轻放下茶杯,微微笑了,“心远,不用这么急赤白脸的表白,我理解。我记得你常说,案件未侦破之前,人人都是嫌疑人。谢谢你这么信任我。你说的很对,要我和山田次郎‘平起平坐’私下喝酒,那是万万不可能!”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问于心远:“关于霞儿的一些事情,方正武没告诉你?”

    于心远说:“方正武说了一些,但关键地方,他死活不肯说。我也理解,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落在鬼子手里,会是什么结果~谁都心知肚明,但谁都难以启齿~”他说的吞吞吐吐,但鲁思侠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

    “心远”,鲁思侠又抿了一口茶,“下午我还有两节毕业班辅导课,这样吧,晚上你来我宿舍找我,还是让我亲口告诉你吧!”

    于心远犹豫起来,毕竟,这是在揭人家心底的伤疤、窥视人家心底的隐私。

    看到于心远左右为难的样子,鲁思侠坦然地笑了:“这些事情郁结在心里很多年了,我也一直想找个人倾诉倾诉。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没遇到合适的人,现在政治气氛也宽松了,‘孩太君’也死了,很多事情我也该放下了,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我也想对你一吐为快!”

    于心远心想,我支开两名助手,就是希望有这么一个和你面对面交谈的机会。也许,从你这里,能找到案件的关键线索。于是他马上回应道:“好,那我晚上去找你!”

    “但当下你我还有一个关键任务!”鲁思侠说得一脸严肃。

    于心远一头雾水,愕然看着鲁思侠。

    鲁思侠对眼前一桌子的点心努了努嘴:“当下你我任务是~先消灭掉面前的这些点心!”

    于心远不由得哈哈大笑,想不到一贯严肃的鲁思侠也有玩恶作剧的时候。

    “保证完成任务!”于心远一边说,一边手口并用。

    两个人风扫残云般吃掉了所有的点心,又将珍贵的“明前茶”喝了三泡,饭足茶饱下了楼。

    “临江园”的女经理只收下了鲁思侠的粮票,却无论如何不肯收钱。“鲁县长,还没给您付题匾的润笔费呢,吃点小点心,怎么还好意思收您的钱!虽然现在是新社会了,不兴过去那一套了,但说句真心的话,雷江两岸,这些产业那家不都是您祖上留下的,就连我父亲梅成~”

    鲁思侠赶忙制止:“现在这些都是国家的了,我们同是革命同志!”

    于心远心里微微一震。看来,“**”的创伤还依然留在鲁思侠的记忆里。这个稳重如山、温润如玉的男人,曾经经历过多少创伤?晚上,鲁思侠又会讲述一个怎样凄美的故事?那里面,又能理出什么案件头绪吗?

    于心远期待着。
………………………………
     八 零 电 子 书  w w w 。 t x t 0 2 。  c o  m 

第38章 不堪回首

    等到掌灯时候,于心远如约敲开了鲁思侠的房门。

    台灯下,鲁思侠神情凝注,正在书桌前等他。

    于心远进门后,鲁思侠锁上门:“心远,临近高考了,毕业班的学生都在紧张复习。晚自习下了以后,会有很多同学来我这里答疑,我们还得长话短说,”说着,他蹲下身子,用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床头柜上小铜锁,从柜中慢慢拿出一个包裹。于心远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大岛美智子回日本前前托他交给鲁思侠的。

    鲁思侠缓缓打开包裹,用手轻轻抚摸着那件精致的真丝素底梅花旗袍,目光里柔情万种。

    看到此情此景,于心远顿生疑惑,心想:难道今天思侠约我前来,是想对我述说他对大岛美智子的思念~

    于心远正在浮想联翩之际,鲁思侠已经打开了山田次郎那本私密的淫秽相册,他迅速翻到最后几页,指着其中一张发黄模糊的照片,声音低沉而缓慢地对于心远说:“就从这张照片说起吧!”

    这张照片于心远在问询大岛美智子时曾经见过。由于年代久远,照片发黄而且模糊不清。仔细分辨,于心远认出是两个被捆绑着的裸体女人,确切地说,是民国时期装扮的中国女人。尽管照片年代久远并且模糊,但于心远那双侦探的锐眼还是能看出:这是一个中年妇人和一个年轻女子,双双被大字捆绑在扁担模样的器物上,最可怜的是她们脚捆绑在一起,私处相对,屈辱不堪。

    于心远作为几十年的老刑警,见到过很多性犯罪的现场,也知道不少的社会阴暗面,但这张照片却让他血脉贲张、臊得满脸通红。不难想象,这两个可怜女人接下来的命运会是什么。

    思侠让我看这张照片什么意思?于心远将询问的目光投向灯光下的鲁思侠。

    鲁思侠似乎早有准备,和他四目相对,嘴唇中慢慢吐出:“这就是我妻子梅霞和我岳母!”

    如同一个炸雷在耳畔突然炸响!于心远大惊失色,他下意识地“啪”地合上相册,不敢再看。

    “当天,在大岛美智子那里你翻看相册时,我一眼就认出了是他们母女俩!”尽管鲁思侠说话语气尽量平静,但听起来还是有一丝颤抖~

    于心远记起来了:当时翻到这张照片时,他突然觉得自己手上一热,鲁思侠的热茶倒在他手上。原来是思侠瞟到了那张照片,并且认出了是自己的妻子,所以才会突然失态!

    “‘兰馨蕙质、娥眉高洁随水去,梅香霞影、桃花颜面亦千秋!’于心远想起了翠云庵旁的那座牌坊。但他不知道的是,牌坊下面蕴藏的故事,竟然这么的惨烈和屈辱。

    鲁思侠继续缓缓说道:“还是从老管家鲁宁告诉我的那些开始吧!”

    时光回溯到了40多年前…

    当“马当沉江”工程即将完成、鲁雪华准备返回雷江时,却传来了雷江失陷的噩耗。鲁雪华顿时心急如焚,他既担心父母的生死,更担心梅霞的安危。此时,他肠子都悔青了,悔不该没有应梅霞的要求,带她一起出来。他想潜回雷江,但武汉保卫战已经全面展开,这是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最大的一场会战,百万大军聚集在长江南北展开浴血拼杀,敌我防线成拉锯态势,要想穿过火线再回雷江已全无可能。

    更为严峻的是,日军为了打通长江补给线,水陆并进,重兵攻击马当要塞,马当防线岌岌可危。为保护这批珍贵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国外友人,武汉行营命令“马当沉江”指挥部立即随军后撤。鲁雪华于是跟随着指挥部,一路向西撤退。先到武汉,不久再退宜昌,在宜昌等待民生公司安排川江船班,整体转移到重庆大后方。

    1938年10月,在武汉会战即将结束、国民政府即将放弃武汉的时候,经历过南京大屠杀屠城暴行梦魇的中国难民,都对日本鬼子的凶残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逃生,成为难民们的惟一期望。而生与死的分界点,就是自古以来被誉为“川鄂咽喉”的宜昌。

    面积仅两平方多公里的夷陵古城被挤爆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难民的影子。城乡的旅店、茶楼、学校、寺庙、医院等,凡是能住人的地方,都挤满了。不少人找不到住处,只有露宿街头。

    而和难民一起急需进川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抢运物资。仅存积宜昌的兵工器材,差不多有十三万吨。此外,还有近80家企业的机械制造、化学、电机电器、食品、造船、印刷、纺织等器材、设备,也在武汉会战期间陆续通过轮船和木船运到宜昌,堆积在长江两岸的码头上。

    尽管宜昌城中已经混乱不堪,但马当指挥部还是被当地国民政府重点关照,安置到了最好的临江宾馆,进行休整,等候民生公司船期。

    1940年5月底至6月初,德军闪击法国,将英法联军围困在法国与英国隔海相望的海滨城市敦刻尔克。英法当局精心策划与实施,用9昼夜时间将33万联军人员和装备通过英吉利海峡抢运到英国,为日后反攻胜利奠定了基础。这就是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但早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前,在中国的川江航线上,就已经上演了一出同样伟大的大撤退。就在宜昌,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自己仅有的24艘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更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国家的力量,由军事部门指挥完成;而宜昌大撤退则完全依靠的是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船队。

    鲁雪华窗户正对着宜昌长江江面。每天早晨,码头总要开出六七只轮船,下午总会有几只轮船回来。当轮船刚抛了锚,驳船即已被拖到轮船边,开始紧张地装货了。两岸照耀着下货的灯光,船上照耀着装货的灯光,彻夜映在江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