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案迷踪-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明节那天,于心远也随着缓缓人流,去祭扫两座雷江百姓心中的圣地。

    这是“**”后雷江现政府主持的第一次公祭,因此,活动显得格外隆重。

    公祭活动从早上9点开始。由县长檀贵水宣读祭文:

    “惟公元一九八o年四月四日,岁逢庚申,大地回春;节届清明,万象更新。雷江各界民众,具缅怀之花,怀敬仰之情,致奠于忠孝节烈先贤墓前,告曰:

    缅我雷江,历史悠长。东顾五州之隔,西眺九派之分;连淮阳而面扬子,邻三省而通八方。含霞饮景,参差代雄;淩跨长陇,横地无穷。

    雷江之康,实赖王祥;卧冰求鲤,感天动地。人杰地灵,圣贤氤氲;民风醇厚,义薄云天。千秋模楷,泽被万代。孝悌之风,大义之本,忠义节烈,爱国之根。

    民国孱弱,引来豺狼,锦绣江南,断壁残垣。日寇凶顽,民众残喘。仁人志士,奋起反抗。灭敌酋首,烧其粮秣。抛颅洒血,敢作敢当。

    男儿英雄,当仁不让;女儿贞烈,共赴国殇。面对屠刀,挺身刑场。为救乡亲,以身伺虎,折柳摧花,寸断肝肠!贞烈之风,山高水长。心昭日月,义传八方。浩气震天,大爱无疆。兰蕙梅芳,永记不忘。

    今我雷江,惠风和畅。革旧鼎新,斩棘破浪。百姓康宁,百业兴旺。物华天宝,阡陌流光。祭我先贤,曲水流觞。

    雷江滔滔,翠云苍苍;松柏凝翠,桃李吐芳。忠孝节烈,传继绵长,告慰英灵,敬献心香。大礼告成,伏维尚飨!”

    祭文是用古体骈体文写成,琅琅上口,对仗工稳。配以檀贵水洪钟般声音,更有一种珠联璧合的感觉。虽然于心远不能全部听懂祭文意思,但他能清晰的感觉到,这篇祭文是出自鲁思侠的手中。

    祭文宣读过后,从县长开始,每个人绕“青冢”和“白冢”一周。不像别的地方烧纸钱锡箔之类,雷江采用的是向墓上抛洒花瓣这种独特的祭祀方式,将每个人的敬慕之心和花瓣散向自己的精神家园。槐花、杏花、桃花和梨花等时令花卉,纷纷扬扬,“青冢”和“白冢”顷刻间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花冢,整个空气中弥散着春天清雅的花香。

    鲁思侠抛洒完手中的鲜花后,没有像其他县领导一样离开墓地,而是立在“青冢”旁,尽逝者家属的义务,向后来的祭奠者一一鞠躬回礼。当他看到人群中的于心远时,不禁露出又惊喜又惊讶的表情。
………………………………

第34章 凤凰古街

    于心远也没离开,抛洒完手中的鲜花后,一旁等着鲁思侠。等最后一个扫墓的百姓散去后,鲁思侠向他走了过来:“心远,想不到你也能来,谢谢!”

    于心远回应道:“我和你相交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你还有这么一段过去往事,如果不是方正武提起,我都一无所知。这么多年,怎么都不告诉我呢!”语气中充满了埋怨。

    鲁思侠回首默默地看着“青冢”:“那是我心头的伤疤,不思量、自难忘,又何必要提及、时时引起那种揪心的痛呢!”

    公祭完毕以后,鲁思侠作为“青冢”的家属,开始尽自己一份心意。老墓碑在**中被砸毁,白色大理石的新墓碑才刚刚立起来,还没来得及涂红。鲁思侠从随身携带的布袋里拿出全新的毛笔,饱蘸朱砂,一笔一划描涂着墓碑上的字。轻轻的、慢慢的,如同为新婚妻子描写眉毛,直到“贞妇王瑞蕙烈女梅霞合葬冢”全部描写饱满,鲜艳欲滴,才站起身,长长出了一口气;再从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毛巾,认认真真地清扫着“青冢”的墓沿和墓碑,如同一个体贴的丈夫,在家里帮妻子清扫房间。

    于心远想上去帮忙,但被鲁思侠坚定地制止了。

    鲁思侠仔仔细细里里外外地将青冢清扫了一遍,还是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于心远看出他依然沉静在怀念之中,就想岔开话题:“思侠,我来雷江好几个月了,我忙案件,你忙教书,我们在一起好好说说话的机会都很少,今天正值清明,又是踏春的好时节,你你得矩主之谊,陪我到雷江四处走走!”

    “那我就先陪你沿卧冰湖走走吧!”鲁思侠提议道。

    离开了“青冢”,在满目春色中,鲁思侠的心情也渐渐开朗起来,他一边陪于心远散步,一边讲述卧冰湖的来历和“王祥卧冰”的传说。四月的卧冰湖,湖水已经清澈澄碧,偶尔可以见到从水中冒出几点嫩绿,应该是刚刚出水的荷箭。几只蜻蜓在湖面盘旋,不时与荷叶相依相偎,充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画意。湖畔的樱花正在盛开,伴随着绵绵春雨,樱花花瓣如雪般纷纷飘洒,落在游人的身上,不知道究竟是花之雨、还是雨之花。

    沿湖踏青的人很多,纷纷与鲁思侠打招呼,鲁思侠一一点头回应,应接不暇。

    绕湖一周,又到了“青冢”边。鲁思侠突然发现,墓碑上多了一只用柳枝和槐花编制成的小花环,一串串新鲜洁白的槐花缀满嫩绿的柳枝,散发着着槐花特有的甜润素雅的清香。花环很新鲜,应该是刚刚有人来祭奠过。花环上缀着一副书写在细绸般冷金宣纸上的对联:“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字体委婉含蓄,遒美健秀,鲁思侠是书法行家,一看就知道是王羲之行书,他知道,是了因师太来过了。

    当年瑞蕙护送方太太去翠云庵后,两人就再也没见过面。因为瑞蕙参加了“宣抚班”,尽管方太太能理解瑞蕙的无奈,但两人心里上无形中有了一层隔膜。直到听说瑞蕙母女惨烈蒙难后,已经剃度的法号为了因的方太太才恍然大悟,深感误会了瑞蕙的良苦用心。回想到当年瑞蕙母女对她的百般照顾,大为悲恸,也万分内疚。

    从此,了因法师每天早晚都为瑞蕙母女诵经超度,以虔诚之心,祈愿这对贞妇烈女亡灵得以往生净土。每年清明,她都会雷打不动来到“青冢”,献上一只亲手编制的花环,表达俗世姐妹的一缕哀思。无论是日据恐怖时期,还是“**”动荡岁月;也无论她的身份是小尼姑,还是当家住持。

    鲁思侠知道,槐花是姨娘的喜好之物,以前,每年清明前后,槐花盛开之时,姨妈都会亲手蒸很多槐花糕,让他母亲带他一起过去吃。那时,是他和梅霞最快乐的时光。这个私密的生活细节,只有亲如姐妹的一家人才会知晓的,了因师太用一只亲手编的槐花花环,就形象地表达了她与瑞蕙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深切的怀念。

    小小花环,如同一颗石子,投进了鲁思侠刚刚平静的新湖,鲁思侠走过去,抚摸着那幅对联,感慨万千。于心远见鲁思侠又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连忙说:“我们还是回城吧,你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鲁思侠说:“我现在主要精力是放在雷江中学毕业班复习迎考上,县里面领导也很体谅我,安排的行政工作不是很多,主要就是负责凤凰街旧貌恢复。”

    尽管于心远对梅霞母女和鲁思侠的关系了解不多,但那条繁华的凤凰街还有屹立在古街上的凤凰牌坊,都是雷江百姓用来纪念鲁思侠父母的,这件事他还是清楚的。

    沿着雷江走上30分钟,就来到了城中心最繁华地带……反修路和防修路,也就是当年的凤凰街。

    虽然“青冢”和“白冢”被雷江百姓拼死保住了,但凤凰街上牌坊,由于有“雷江国民政府民国35年冬立”等字样,并且还有人从敌伪档案中找到了当年日军武汉大本营给晓林夫妇的“嘉奖令”,因此,一些“造反派”罔顾事实真相,也不顾雷江百姓的联名担保,在上面“革委会”领导的严令下,作为“汉奸遗迹”和“封建残余”,命人将凤凰牌坊强行拆除了。牌坊拆除以后,凤凰街也以牌坊点为界,分别改名为“反修路”和“防修路”,两个极具“**”特色的名字。

    “**”结束后,在各方有识之士不断的奔走呼号下,县政府经过认真档案查证,并听取了大量当年雷江亲历“瑞萱夫妇火烧鲁家粮仓”义举的群众意见,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态度,拨乱反正,彻底洗刷了强加给这对节义夫妻身上的“汉奸”污名,恢复了名誉,并将瑞萱夫妇的英勇事迹报送省民政厅,申请授予“革命烈士”。经省政府批复后,县里面决定重新树立凤凰牌坊,将“反修路”和“防修路”恢复为“凤凰街”,以表彰这对夫妻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忠义的民族气节。这个重任,责无旁贷落在他们的唯一儿子、主管文教卫的副县长鲁思侠身上。

    尽管有了名分,但真的要将凤凰牌坊和凤凰古街恢复起来,还是困难重重。仅就资金一项,就让鲁思侠大伤脑筋。“**”过后,华夏大地,百业凋敝,百废待新。雷江县财政更是捉襟见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然安排不出这笔修缮资金,只能发动募捐。鲁思侠于公于私,首当其冲,他捐出了十年冤狱补发的万元工资和“革命烈士”家属的万元补助,这在70年代末,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在他的感召下,雷江百姓你1元我5角,基本筹集齐了凤凰牌坊和凤凰古街重建经费。
………………………………

第35章 重修牌坊

    经费落实了,但经过十年“**”,修建牌坊所需要的斗拱、挑檐这些汉白玉的石材却很难再寻觅,能够雕刻、修建牌坊这样的古建筑的工匠更是寥寥无几。正当鲁思侠为难觅重建牌坊的材料和工匠而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个老石匠却不期而至,走进了限制县政府,鲁思侠的办公室。

    尽管岁月沧桑,但鲁思侠却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就是当年主持修建凤凰坊的石匠之一。只不过当年是意气风发的青年,岁月沧桑,现在也已经两鬓苍白,步入中老年了。

    鲁思侠赶紧一把上前拉住老石匠的双手:“哎呀,老哥,我正愁找不到能重修牌坊的人呢,想不到您竟然不请自来了!“”

    老石匠说:“鲁校长呀,听说县里面要重建‘凤凰牌坊’,当年我们参与建设的一帮老兄弟都激动万分。今天不仅我来了,当年修建的几位老哥,还能走动的,都来了;不能走动的,派了最好的徒弟来了~”

    鲁思侠大为感动:“谢谢老哥,谢谢乡亲们!”

    老石匠说:“鲁校长客套了,你父母忠烈节义、宁死不屈,在他们升天的地方,为他们修建凤凰牌坊是当年全雷江百姓的共同心愿,与当时的国民政府有何干系?

    ‘**’本身就是颠倒黑白,善恶不分。才会不顾民意,做出拆除凤凰牌坊这样的的混蛋事情。至于你,鲁校长,更是忠厚仁义,如果不是当年你让出鲁家大院给我们居住,我们只怕是还要流落街头呢!”

    鲁思侠真诚地说:“老哥客气了。我一个人,要那么一座大宅子干什么呢?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老哥不必再放在心上!”

    老石匠不乐意了:“鲁校长这就不对了,我们都是王祥的子孙,最讲知恩图报。我们哥几个商量好了,我们这次义务出工,自带干粮,为你~为县里面出一点绵薄之力!”

    鲁思侠心里一阵暖流,他心里很清楚老石匠们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他对老石匠深深一躬,说道:“我代表县政府,代表我父母,还有我自己,谢谢乡亲们!谢谢你们对重修凤凰牌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