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案迷踪-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妨事不妨事!”梅光迪摆摆手,努力绽开一丝笑容,“老毛病了!在美国求学时就落下的。可能是贵阳冬天太过于阴冷潮湿,又加上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旧病复发了!”

    “要不要去重庆看看?或者,我送你去美国~”卫立煌说道。

    “俊如兄!国难当头,兵临城下,你身为国家肱股,心系国家安危,就不要为我这点小事操心了。”梅光迪情真意切,“位卑不敢忘国忧,我虽一介书生,但也希望为国家做点事,曾让思霞带着一帮可靠师生日夜监听日本nhk广播,得知日本宣传机器在大肆‘玉碎。’前段时间,滇西反攻,腾冲古城化为一片瓦砾;美军塞班岛一战,所有岛民被强迫自杀。如果我军全线反攻,那日军可能会狗急跳墙,东南沿海,很可能是一片焦土,无辜百姓,可能会再遭劫难,南京、北平、上海、武汉、广州,这些历史名城,很可能会荡然无存~万望俊如兄能想出万全之策,保我中华锦绣山河和文化薪火!”

    卫立煌听闻此言,不禁感慨万分:“迪生作为一介书生,还能如此忧国忧民!反观我国府军政大员,不少还在后方吃喝玩乐,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迪生!我会记住你的嘱托,殚精竭虑,想万全之策,复我山河!谢谢你的盛情款待,在下军务在身,不能久留了,在此告辞!”

    梅光迪亲自将卫立煌送到校门口。临上车前,卫立煌好像响起什么似的:“迪生兄,近期我听到一些对你不利的谣言,说你放任共产思想在学校传播,放纵学生反对政府,你要多加注意,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两个挚友依依惜别。

    卫立煌临别说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倒是华夏大学的客观情况。

    梅光迪出任华夏校长后,注重通才教育,提倡人文修养,使学生能闳中肆外,笃实而有光辉。并提出“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党派退出学校”等一系列民主要求。因是蒋夫人和王聪慧部长举荐,贵州地方势力不好对华夏大学和梅校长有过多限制,因此,《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和起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马列主义经典以及毛泽东《论持久战》等著作在华夏大学可以公开传播,鲁迅、茅盾、萧红等“左”翼作家作品更是广为流传,宽松的政治气氛和活跃的思想风潮,使得华夏大学成为后方的民主堡垒。

    在同仇敌忾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华夏大学师生们爱国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在文昌宫外墙上,每天都有大批反映民意、呼声、抗议、要求的墙报张贴,形成了著名的“民主墙”。这些墙报,有的讴歌解放区,有的抨击政府当局,有的揭露日寇暴行,起到了充分表达学生爱国热情和对腐败时局不满的作用。

    领导这些运动的核心组织,就是“华夏大学学生自治会”;而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就是计增辉。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